“要說這群外鄉人,可真是個個身懷絕技,對上城外的那群叛軍,一點都不怵,前幾日我在城外看見一名外鄉人被三個叛軍圍著,隻見叛軍收起刀落,你們猜怎麼著?”
“怎麼著啊?”
“一點事兒都沒有!”
“嗬!這可真夠奇的。”
“說時遲那時快,那個外鄉人吃了叛軍好幾刀,跟沒事兒人似的,手中長槍舞得虎虎生風,三兩下就把圍著他的叛軍全給擺平了。”
“厲害!原來當今聖上築壇,請的就是這些高人,看來江山有救啊!”
“不過嘛……”那人突然欲言又止,眼睛掃視了周圍的一圈人,臉上的笑意說明是在故意賣關子。
“不過什麼你倒是說呀。”
“還有更奇的。”
“如何個奇法?”
“被外鄉人打死的那幾個叛軍,連屍體都沒留下,嘩的一下就沒了。”
“沒了?”聽完這話,周圍的人群頓時炸鍋了,紛紛討論起這事。
“就一下子,完全不見了,連一點血都沒剩下。”
“這是為何呀?”
“前些日子我在上一個鎮子留宿,碰到一位方士,談及此事,你們猜那位方士怎麼說?”
“怎麼說?”
“命喪外鄉人之手者,神魂俱滅,死無全屍。”
周圍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目瞪口呆,一時間竟不知該做何回應。人群之中的關羽皺了下眉頭,雖然自己走南闖北流亡多年,但是這種古怪事情也是第一次聽說。關羽沒多言,在一旁找了張桌子坐了下來,想聽聽這人後麵還會說些什麼。
——————
沒過多久,涿郡出現了外鄉人的身影,而這些外鄉人的到來都是抱著同樣的目的,那就是投奔劉備軍。起初,關羽極力反對讓外鄉人加入到軍隊裏,一方麵,對於當時仍然籍籍無名的劉備軍來說,這些外鄉人如此熱情高漲地前來投奔本就十分可疑。而另一方麵,是關羽對於外鄉人的極度不信任。
“隻要為了錢,外鄉人什麼事都幹。”
這是一次在酒館小酌時,關羽一名逃難的商人口中聽到的話。該商人憤恨地表示,自己雇傭了幾名外鄉人充當自己的護衛,甚至需要先預付了一筆訂金這些外鄉人才肯上路。而在趕路的過程中,商人的運輸隊被山賊襲擊,在山賊的隊伍中,赫然有幾名一看就是外鄉人的年輕人。雖然勉強保住了性命,但是商人在那次襲擊中損失了大半身家,隻能灰頭土臉地逃到附近的涿郡暫時安頓,終日借酒消愁。
不義之人。
聽到的相關訊息越多,關羽就越發反感這些傳聞中的外鄉人,不為蒼生,不為大義,這樣的人不過是給亂世平添一把禍亂的渣滓。在被通知有外鄉人前來投靠劉備軍時,莫說同意了,關羽恨不得立刻就將這些人斬於刀下以解心頭之恨。
但是關羽終究是劉備的屬下和結義兄弟,既然劉備同意收編這些前來投靠的外鄉人,自己也不好多說什麼。關羽也曾單獨找劉備說過自己的想法,對於關羽的想法與憂慮,劉備隻是輕描淡寫地說,“現今乃用人之際,人既來投,豈有拒之門外之理。仁者,胸懷天下,若連這些外鄉人都容不下,又如何容得下天下蒼生呢?”
雖然有所不滿,但來投靠劉備軍的外鄉人對自己也算是客氣,二爺長二爺短,時間久了關羽對於外鄉人的態度也算有一定緩和。和已經同外鄉人打成一片的張飛不同,關羽還是刻意保持和外鄉人的距離,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在軍營裏操練義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