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剛 柔(1 / 3)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1]。剛柔,則五行生克[2]之數,名曰“先天種子[3]”,不足用補,有餘用泄。消息[4]與命相通,此其皎然[5]易見者。

五行有合法[6],木合火,水合木,此順而合[7]。順者多富,即貴亦在浮沉之間。金與火仇[8],有時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貴非常。然所謂逆合[9]者,金形帶[10]火則然,火形帶金,則三十死矣;水形帶土則然,土形帶水,則孤寡[11]終老矣;木形帶金則然,金形帶木,則刀劍隨身矣。此外牽合[12],俱是雜格[13],不入文人正論。

五行為外剛柔,內剛柔[14],則喜怒、跳伏[15]、深淺[16]者是也。喜高怒重,過目輒忘,近“粗[17]”。伏亦不伉[18],跳亦不揚,近“蠢”。初念甚淺,轉念甚深,近“奸[19]”。內奸者[20],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勝人以壽[21]。純奸[22]能豁達,其人終成。純粗無周密,半途必棄。觀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1]剛柔:剛強、柔和;此處指的是陰陽。《易經?係辭下》有雲:“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2]五行生克: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念,即金、木、水、火、土,五者相生相克形成世界。五行相生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先天種子:先天,與生俱來的意思。這裏指人與生俱來的某種東西。

[4]消息:指陰陽的消長。

[5]皎然:皎,白而亮的意思。皎然,容易看見的意思。

[6]合法:即五行的相互作用。

[7]順而合:即五行相生。

[8]仇:又稱為“侮”,即所謂的五行之間的反克關係。本來火克金,但有時火反而被金抑製、約束,這就叫金仇火、金侮火。

[9]逆合:即五行關係中的相克。

[10]帶:帶著,夾雜著。

[11]孤寡:少而無父稱為孤,老而無夫稱為寡。

[12]牽合:即牽強附會之類的勉強之合。

[13]雜格:即正格、變格之外的格局。《滴天髓》認為“正格必兼五行之常理”,“變格必從五行之氣勢”,這兩者之外的就是雜格。

[14]外剛柔,內剛柔:外在的陰陽剛柔之氣為外剛柔;人內心的陰陽剛柔之氣為內剛柔。

[15]跳伏:指激動和平靜。

[16]深淺:人城府的深淺。

[17]粗:指人粗心,不細致。

[18]伉:亢奮的意思,指情緒激動。

[19]奸:即奸詐,指奸詐的人。

[20]內奸者:內心奸詐的人。

[21]勝人以壽:比別人壽命長。

[22]純奸:大奸大惡的人。

了解了神骨以後,應當進一步辨別剛柔。事物的剛柔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決定的,道家稱之為“先天種子”,即先天而來的生命力。如果某個部位過於柔弱,其他的部位能夠予以補充、彌補;如果某個部位剛強太過,其他部位能夠予以消泄。人相的剛柔平衡,五行如諧,盈虛損益都與人的命運相通,這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

五行之間具有相生、相克、相仇的關係,這種關係稱為“合”,而“合”又有順合與逆合之分,如木生火、水生木、金生水、土生金、火生土,這種輾轉相生就是順合。順合之相多會致富,但是卻不會得貴,即便偶然得貴,也總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難以長久保持。金仇火,有時火與金又相輔相成,如金無火煉不成器的道理一樣,類而推之,水與土、土與金等之間的關係都是這樣,這就是逆合,這種逆合之相非常高貴。然而在上述的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人帶有火形之相,便非常高貴,相反,如果是火形人帶有金形之相,那麼到了30歲就會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帶有土形之相,便會非常高貴,相反,如果是土形人帶有水形之相,那麼就會一輩子孤寡無依;如果是木形人帶有金形之相,便會非常高貴,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帶有木形之相,那麼就會有刀劍之災,殺身之禍。至於除此之外的那些牽強附會的說法,都是雜湊的模式,不能歸入文人的正宗理論。

前麵所說的五行,是人的陽剛和陰柔之氣的外在表現,即是所謂“外剛柔”。除了外剛柔之外,還有內剛柔。內剛柔指的是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激動或平靜的情緒和有時深、有時淺的心機或城府。遇到令人高興的事情,樂不可支;遇到令人惱怒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且事情一過就忘得一幹二淨,這種人陽剛之氣太盛,其氣質接近於“粗魯”。平靜的時候沒有一點張揚之氣,激動的時候也昂揚不起來,這種人陰柔之氣太盛,其氣質接近於“愚蠢”。遇到事情,初一考慮,看起來想得似乎很膚淺,然而一轉念,想得又非常深入和精細。這種人陽剛與陰柔並濟,其氣質接近於“奸詐”。凡屬內藏奸詐的人外柔內剛,遇事能進能退,能屈能伸,日後必有一番功業和名聲可以成就。既粗魯又愚蠢的人,剛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們樂天知命,因此其壽命往往超過常人。純奸的人——即大奸大詐者,其心能反過來支配剛柔,遇事往往能以退為進,以順迎逆,這種人最終會獲得事業的成功。那種外表舉止粗魯,內心氣質也粗魯的人,隻是一味地剛,做起事來必定半途而廢。以上這些,就是“內剛柔”,它往往被人忽視,而且一般人十有八九都會犯這個毛病。

剛柔相濟

本書開篇就提到,陰陽交合生萬物,陰陽存在於萬物之中。所謂剛柔即為陰陽,剛為陽剛為陽,柔為陰柔為陰。對於人來說,陽剛顯現在表麵,陰柔隱藏於內心,兩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以彼此保持均衡為好。這就像前文中論頭部的骨相時說的,骨不能露,一露就是凶相。這是因為,對人來說肉為陰骨為陽,骨頭堅硬凸了出來,或者肉很豐滿而顯得肥都是陰陽不協調、均衡的表現。骨頭凸了出來,是陽勝於陰,氣充足而血衰;肉豐滿而顯肥,是陰勝於陽,血旺而氣濁。隻有骨肉協調,才能陰陽調和,血氣相應,才是吉相。

陰陽產生萬物,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又是組成世間萬物的五種基本要素,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盛衰變化的動力在於五種要素之間相生相克的關係。

關於五行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最早出現於戰國晚期。所謂相生,是五種要素之間的相互促進與推動,即一種要素對另一種要素起推動、促進作用。所謂相克,是五種要素之間的相互製約與衝突,即一種要素製約另一種要素或者與其相衝突。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裏,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古時以木為農具,作用於土進行農業生產,因而木克土。土克水,水通常都是沿著河道流動,受堤壩製約,因而土克水。水克火,火性灼熱,主焚毀,水性潤下,主生,因而水克火。火克金,在火的作用下,可以銷金為水,因而火克金。金克木,金為利器,可以削木為工具或者柴火,因而金克木。

五行不但有相生相克,還有相乘、相侮、製化、勝複。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淩弱。相乘,即相克太過,超過了正常製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淩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製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相乘與相克的區別在於,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製約關係,相乘是力量不對稱情況下的反常現象。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製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製,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來克木,如果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製化:又稱“五行製化”,是五行內部結構正常的情況下,通過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調節作用。在五行內部,每一要素都具有四種關係,即我生、生我、我克、克我,比方說金能生水,土又生金,金克木,火又克金。每一要素的四種關係運行正常,才能五行調和求得平衡,使大千世界循環不息。

勝複:主要是指五行係統結構在反常情況下,即在局部出現較大不平衡的情況下,通過相克關係而產生的一種大循環的調節作用。勝複調節可使一時性偏盛偏衰的五行係統結構,經過調節,由不平衡而再次恢複平衡。例如火氣太過,作為勝氣則過分克金,而使金氣偏衰,金衰不能製木,則木氣偏勝而加劇製土,土氣受製則減弱製水之力,於是水便旺盛起來,而把太過的火氣克下去,使其恢複正常。若火氣不足,則將受到水的過分克製,但火衰不能製金,引發金氣偏盛,金氣盛則加強製木,使木衰而無以製土,則必將引起土氣盛以製水,水衰則製火力減弱,從而使火氣相應得到逐漸恢複,以維持其正常。

古人為了便於人們記住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係,專門編製了《五行相生歌》與《五行相克歌》,茲錄於下:

五行相生歌

耳為輪珠鼻為梁,金水相生主大昌。

眼明耳好多神氣,若不為官富更強。

口方鼻直人雖貴,金土相生紫綬郎。

唇紅眼黑木生火,為人去氣足財糧。

舌長唇正火生土,此人有福中年聚。

眼長眉秀足風流,身掛金章朝省位。

五行相克歌

耳大唇薄土克水,衣食貧寒空有智。

唇大耳薄亦如前,此相之人終不貴。

鼻大眼小金克木,一世貧寒又孤獨。

眼大耳小學難成,雖有資財壽命促。

舌小口大水克火,急性孤單足人我。

耳小鼻蠢亦不佳,慳貪心惡多災禍。

舌大鼻小火克金,錢帛方盛禍來侵。

鼻大舌小招貧苦,壽長無子送郊林。

眼大唇小木克土,此相之人終不富。

唇大眼小貴難求,到老貧寒死無墓。

五行作為構成世間萬物的五種基本要素,同時又與世間萬物相對應,決定著它們的屬性,各物之間、各物內部之間的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製化勝複等關係的相互作用,使世間萬物循環往複,向前發展。五行與世間萬物的關係,主要有與天幹、地支、生肖、方位、季節、五色、八卦、髒腑、五官、五體、情態、五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