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篇 雨果的少年時代(3 / 3)

實際說來,六時至十時這四小時,未必是自修。維克托也很會玩,兄弟倆常和同學演戲,各有各的團體,各做各的領袖。但他畢竟很用功,四年終了,大會考中,獲得了數學的第五名獎。

一八一七年他十五歲時,入選法蘭西學士院的詩詞競賽,他應征的詩是三百五十句的十二綴音格,一共是三首,合一千零五十句。一個星期四的下午,寄宿舍的學生循例出外散步,維克托請求監護的先生特地繞道學士院,當別的同學在門外廣場上遊散時,他一直跑進學士院,繳了應征的詩卷。數星期後,長兄阿貝爾從外麵回來感動地說:“你入選了!”學士院中的常任秘書雷努阿爾(Raynouard)並在大會中把他的詩朗誦了一段,說:“作者在詩中自言隻有十五歲,如果他真是隻有十五歲……”接著又恭維了一番。以後,雷努阿爾寫信給維克托,說很願認識他。學士院院長納沙托(Neufchateau)回憶起他十三歲時亦曾得到學士院的獎,當時服爾德(Voltaire)曾讚美他,期許他做他的繼承人,此刻他亦想做什麼人的服爾德了;他答應接見維克托,請他吃飯。於是,各報都談論起這位少年詩人,雨果立地成名了。兩年以後,他又獲得外省學會的Jeux Floraux獎。

五、羅曼斯

雨果的母族特雷比謝,在故鄉有一家世交,姓福希(Foucher)。在雨果大佐結婚之前,福希先生已和雨果交往頻繁,他們在巴黎軍事參議會中原是同事。雨果婚後不久,福希也結了婚。在婚筵上,雨果大佐舉杯祝道:“願你生一個女兒,我生一個兒子,將來我們結為親家。”

維克托生後一年,福希果然生了一個女兒,取名阿代勒(Adèle)。一八〇九至一八一一年間,在雨果夫人住在弗伊朗坦斯的時候,兩家來往頗密,福希夫人帶著六歲的阿代勒來看他們。大人在室內談話,小孩便在園中遊戲。他們一同跳躍奔馳,蕩千秋,有時也吵架,阿代勒在母親前麵哭訴,說維克托把她推跌了,或是搶了她的玩具。可是未來的熱情,已在這兒童爭吵中漸漸萌芽。

\/《巴黎聖母院》手稿\/

一八一二年雨果一家往西班牙去了一次回來,仍住在弗伊朗坦斯。福希夫人挈著阿代勒繼續來看他們,但此時的維克托已經不同了,罷伊翁的女郎,在講述美好的故事給他聽的時候,已經使他模模糊糊地懂得鑒賞女性的美,感受女性魅力。他不複和阿代勒打架了。兩人之間開始蘊藉著溫存的友誼和雛形的愛戀。當雨果晚年回憶起這段初戀的情形時曾經說過:

我們的母親教我們一起去奔跑嬉戲;我們便到園裏散步……

“坐在這裏吧。”她和我說。天還很早,“我們來念點什麼吧。你有書麼?”

我袋裏正藏著一本遊記,隨便翻出一麵,我們一起朗誦;我靠近著她,她的肩頭倚著我的肩頭……

慢慢地,我們的頭挨近了,我們的頭發飄在一處,我們互相聽到呼吸的聲音,突然,我們的口唇接合了……

當我們想繼續念書時,天上已閃耀著星光。

“喔!媽媽媽媽,”她進去時說,“你知道我們跑得多起勁!”

我,一聲不響。

“你一句話也不說,”母親和我說,“你好像很悲哀。”

“可是我的心在天堂中呢!”

寄宿舍的四年歲月把他們兩小無猜的幸福打斷了,然而他們並未相忘。雨果的學業終了時,正住在Petits-Augustins街十八號,福希先生一家住在Cherche-Midi街,兩家距離不遠。每天晚上,雨果夫人領了兩個兒子,攜了針黹袋去看她的老友福希夫人。孩子在前,母親在後,他們進到福希的臥室,房間很大,兼作客廳之用。福希先生坐在一角,在看書或讀報,福希夫人和女兒阿代勒在旁邊織絨線。一雙大安樂椅擺在壁爐架前,等待著每晚必到的來客。全屋子隻點著一支蠟燭,在黝暗的光線下,雨果夫人靜靜地做著活計。福希先生辦完了一天的公事,懶得開口,他的夫人生性很沉默,主客之間,除了進門時的日安,出門時的晚安以外,難得交換別的談話。在這枯索乏味、冗長單調的黃昏,維克托卻不覺得厭倦,他幽幽地坐在椅子上盡量看著阿代勒。

有一次——那是一八一九年四月二十六日,阿代勒大膽地要求維克托說出他心中的秘密,答應他亦把她的秘密告訴他。結果是兩人的隱秘完全相同,讀者也明白他們是相愛了。但他隻有十七歲,她十六歲,要談到結婚自然太早。他們必得隱瞞著,知道他們的父母一旦發覺了,會把他們分開。從此他們格外留神,偷偷地望幾眼,交換一二句心腹話。阿代勒很忠厚,也很信宗教,覺得欺瞞父母是一件罪過,一方麵又恐扮演這種喜劇會使維克托瞧她不起。一年之中,維克托隻請求十二次親吻,把一首贈詩作交換品,她在答應的十二次中隻給了他四次,心中還懷著內疚。

雖然雨果夫人那麼精細,畢竟被兒子騙過了;阿代勒沒有維克托巧妙,終於使她的母親起了疑竇。一經盤詰,什麼都招供了。

一八二〇年四月二十六日,恰巧是他們傾訴秘密後的周年紀念日,福希夫婦同到雨果家裏來和雨果夫人講明了。如一切母親一樣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成了人,未免覺得駭異。雨果夫人更是抱有很大的野心,確信維克托的前程定是光榮燦爛的,滿望要替他找一個優秀的妻子,配得上這頭角崢嶸的兒子的媳婦。阿代勒,這平凡的女孩,公務員的女兒,維克托愛她,熱情地愛她!不,不,這是不可能的。這是要不得的。雖然她和福希夫婦是多年老友,她亦不能隱蔽這種情操。他們決裂了,大家同意從此不複相見,把維克托叫來當場宣布了。他,當著客人前麵表示很順從,一切都忍耐著,但一待他和母親一起時,他哭了。他愛母親,不願拂逆她的意誌,可亦愛他的阿代勒,永遠不願分離:他不知如何是好,盡自流淚。

隔離了一年,他擔心阿代勒的命運,他不知道福希夫婦曾想強把她出嫁,但他猜到會有這樣的事。偶巧福希先生發表了一篇關於征兵問題的文字,機會來了,年輕的雨果運用手段,在他自辦的Le Conservateur Littéraire雜誌上麵寫了一篇評論,著實恭維了一番。他沒有忘記福希曾訂閱他的刊物,他發表了多少的情詩和劇本,表白他矢誌不再愛別的女子,自然,這是預備給阿代勒通消息,保證他的忠誠的。他又探聽得阿代勒一星期數次到某處去學繪畫,他候在路上,有機會遇到時便偷偷交談幾句,遞一封信。

一八二一年六月,雨果夫人突然病故。在維克托與阿代勒中間,她是唯一的障礙,她堅持反對這件婚事。現在她死了,障礙去了,可是維克托依舊哀毀逾恒:母親是他一生最敬愛的人,最可靠的保護者。葬禮完了,歐仁發瘋似的出門去了,父親住在布盧瓦,一時不來理睬他們。他們是孤兒。其間,雖然福希先生曾來看過他們,唁慰他們,但為了尊重死者生前的意誌之故,他並未和維克托提起阿代勒。

同年七月,終竟和福希夫婦見了麵,正式談判他的婚事。福希先生答應他可以看阿代勒,但必須當了母親的麵。他們的訂婚,也隻能在維克托力能自給時方為正式成立。

這是第一步勝利,他從此埋頭工作,加倍熱心,加倍勤奮。這是他的英雄式的奮鬥時期。他經濟來源既很枯竭,賣得的稿費又用作購辦訂婚的信物,他隻有盡力節省。他自己煮飯,一塊羊肉得吃三天:第一天吃瘦的部分,第二天吃肥的部分,第三天啃骨頭。

一八二二年六月,他的《頌歌集》(Odes)出版了,路易十八答應賜他一千二百法郎的年俸,在當時,這個數目,剛好維持一夫一妻的生活,福希先生因此還要留難。加以部裏領俸手續又很麻煩,不知怎樣,數目又減到一千法郎。九月杪;福希夫人又生了第二個女兒,還要等待……小女兒的洗禮舉行過了,雨果與阿代勒,經過了多年的相戀,多少的磨難周折,終於同年十月十二日在巴黎St.Sulpice教堂中結合了。拉馬丁和當時知名的青年作家都在場參與。

雨果的羅曼斯實現為完滿的婚姻以後,我們可以展望到詩人未來的榮光,將隨Cromnwell劇的序言,Hemani的誕生而逐漸肯定,但他少年時代的曆史既已告一段落,本文便以下列的參考書目作為結束。

研究雨果少年時代的主要參考書目

1.Victor Hugo raconté par un témoin de sa vie

2.Oeuvres de Victor Hugo(édition Gustave Simon)

3.L''''Enfance de V.Hugo, par G.Simon

4.Le Général Hugo, par G.Simon

5.V.Hugo et son père le Général Hugo à Blois, V.Hugo à La pensionDe Cotte et Cordier, par P.Dufay

6.V.Hugo à Vingt ans. par P.Dufay

7.Bio-bibliographie de V.Hugo, par l''''Abbé P.Dubois

8.La Jeunesse de Victor Hugo, Par A.Le Breton

一九三五年九月七日

原載《中法大學月刊》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第八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