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隱藏著危機,在你犯錯的背後,也許顯露出希望。
直麵錯誤,讓我們不再害怕犯錯,不再沉迷在錯誤的陰影下。我們看到錯誤對自己成長的貢獻,明曉錯誤是靠近成功的橋梁。有人說敵人能讓我們生存的更好,危機能幫我們更快成功。同樣,錯誤能教是我們更多更好的正確行為,是成長的良師益友。我們要感謝錯誤,感謝錯誤給我們帶來的啟發,感謝錯誤帶來的壓力,感謝錯誤帶來的進步。直麵錯誤,不是更加看重錯誤,錯對顛倒,為犯錯尋找理由,而是為了我們更好更快靠近成功。
在公司中,許多員工常常猶豫不決,使他們的信心得不到升華。他們能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弱點,而懷疑就經常從這種事實中產生。許多員工對一切了解太多,所以他們生性謹慎,願意推遲重大的決定,有時甚至無動於衷。
但怎樣才知道別人比你決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會對他們的惡習和弱點感到吃驚。他們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躊躇不前,問題是,你對你的一切知道得又具體又透徹,而對他人的一切卻了解甚微。你同其他員工可能習性相同,隻要你有相同的成功機遇,你完全可以同他一決高下。你所需要的隻是放開膽子、敢拚敢打的冒險勁頭。
你必須像狼一樣重複這句忠告:“接受困難,勇於冒險。”
敗中求勝
從狼群身上,我們可以認識到:失敗是成功的起點。失敗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因為失敗可以使你得到別人沒有的優勢。
一次失敗的獵捕行動,隻是單純地磨練狼的技能及增添其對成功的渴望;對於所犯的錯誤,狼並不會將其視為失敗,而是將其作為成功的開始,它們檢討挫敗的原因,並從中吸取教訓。
狼群把經過時間檢驗的狩獵技巧,轉變成狼群集體智慧的一部分,就如同人們將有益的事物永遠記在心中,這些知識是為將來的捕獵做準備的。人將其視為失敗,狼群則將其轉化為智慧。
日本索尼公司總裁安藤國威準備物色一位職員去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對眾多的應聘者進行篩選時,他隻問一個問題:“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過多少次錯誤?”
安藤國威最終把工作交給了一個犯過多次錯誤的員工。開始工作前,他交給該員工一本《錯誤備忘錄》,囑咐道:“你犯過的錯誤都屬於你的工作成績,但是你要記住,同樣的錯誤屬於你的隻有一次。”
這說明,上司會給員工犯錯的機會,但總是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員工也一樣,不論多麼優秀的人也肯定是要犯錯誤的,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聰明員工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但一個人要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公司,一個員工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
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能對你的上司說:“老板,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那你就非常不簡單了。不過你能夠說到做到嗎?如果能,那你早晚會脫穎而出。
一件事情失敗了,這意味著什麼呢?無非有三種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開辟一條路;二是某處故障作怪,應該想辦法解決;三是還差一兩步,需要你作更多的探索。這樣你就具備了別人不具備的一種經驗,命運的捉弄往往會讓你看清事物的本質。
就像愛迪生和其他所有人的傳記故事一樣,即使你已經失敗,但你至少已經知道有一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樣你就具備了別人不具備的一種經驗。命運的捉弄往往會讓你看清事物的本質,而走出失敗的動力則源於你的正直、誠實和不懈努力。
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茨告訴員工:“我們是發明家,我們要做別人從未做過的事。因此,我們將會產生許多錯誤。我給你們的勸告是:‘可以犯錯,但是要快點犯完錯誤。’”
通用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詢問副總工程師鮑勃新產品的市場成功率,他得到的答案是“大約50%”。韋爾奇回答說:“太高了,最好設定在30%,否則在我們的計劃內,我們會因太保守而不敢放手。”
IBM\t的創始人湯瑪斯·沃森也說過類似的話:“成功之路就是使失敗率加倍。”銀行業也有相同情形。據說,如果貸款經理從未放棄過呆賬,就可以確定他做事不夠積極。
在創造過程的萌芽階段,錯誤是偏離正軌的警告,如果一個人一直很少失敗,那就表示他不是很有創造力。
當人們漸漸地依賴彩票或者是賭博,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暴利時,我們便不再尊重長期策略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將我們下一代的午餐錢拋入流沙中,可預期的,這正走向真正的失敗之道。
連上帝都有失敗的時候,何況你我?但失敗卻是生活充滿活力的標誌,如果工作毫無挑戰性,那也就不會有失敗。事實上,失敗也是有價值的。
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的心態才最可怕。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相隔隻有一步。即使你認為失敗了,隻要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心理態度和自信意識還是可以反敗為勝的。實際上,失敗是一件好事,失敗是有價值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的敲門磚、墊腳石。
商場如同戰場,勝利總是伴隨著失敗,勝者不會常勝,敗者也不會永敗。關鍵是如何對待失敗。真正的強者是在失敗之後,對自己的力量進行重新估價,從自己的經營策略、經營方式方麵,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或是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後擊敗對手;或是轉向其他領域,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尋求新的經營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