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別克車比進來的少一輛,其他顏色的進出數量均相同,唯一銀灰色的少了工商所的一輛。這個結果……”電腦那頭,梁明在微微沉吟後,立即肯定地說,“你們的調查有問題。”

“有問題,不會吧,每個調查步驟我都派了不同的人,反複查了,怎麼可能有問題?”高棟似乎不滿梁明對他手下能力的質疑。

“必然是有問題的,按已知條件建立數學模型的結果是唯一的,不會出錯。出問題的可能性有兩點。第一種情況,數學模型的建立條件是錯的,服務區並不是完全封閉的,或者客車區和貨車區之間有通行的辦法。如果是這裏錯了,那麼‘盒子’模型的產生條件就不存在了,別克車消失有多種解釋。第二種情況,如果前麵的幾項調查是確認無誤的,問題還是出在進出別克車的數量上,你們統計錯了。”

高棟呼出一口冷氣,他對手下的能力絕對信任。這不是信任某一個人的能力,而是因為這幾項調查都是派了不同的人反複查證的,如果這都能出問題,那他手下集體都是廢物了,還破什麼案?

他甚至後悔今天晚上又給梁明打了電話,梁明不但沒有給出更好的建議,反而說是他們的調查有問題。

梁明又接著道:“剛才聽你說,林小峰的犯罪證據已經確鑿了?”

高棟有些不情願,但考慮到已經跟梁明聊了幾次,他對這案子的細節也知道很多,對幫助自己也挺上心的,還是開口道:“是的,今天我的人搜了他家和單位,也詢問了很多人,得知他是個性格內向的家夥,極端犯罪者大都是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把事情累積在心裏,對很多事就是放不下,看不開,走上不歸路。根據他老婆的筆錄,他從去年10月份開始,整個人就顯得有些異常,悶悶不樂,心裏似乎裝了很多事,但問他,他就是不開口。他的上網記錄也證明了這點,他過去是個挺熱衷網絡聊天的人,但去年10月份以後,網上聊天頻率明顯少了,他的心情簽名也隱約可見他當時的情緒想法。另外還從他單位裏搜出一瓶迷藥,更確信了他犯罪的嫌疑。”

“迷藥?是吃下去的那種嗎?”

“對,通常犯罪分子會加在飲料酒水中,誘使受害人喝。”

“真有這東西嗎?我不是很清楚,盡管看過媒體報道,但我總懷疑是不是誇大其詞。”

高棟解釋道:“有些報紙上說的確實誇大其詞了,其實迷藥的主要成分是安眠藥和致幻類藥物,如果服食的量不是很大,並且你個人意誌堅定,就是不肯睡覺的話,會感到頭暈,但還能堅持住。就像普通劑量的安眠藥對頑固性失眠作用有限,所以犯罪分子常常選擇酒吧之類的場所,混在酒精裏讓被害人服食。但如果大劑量服食,效果就很明顯了。人的意誌抵抗不了大劑量的藥物作用,尤其是本人並未有所防備的情況下。”

梁明道:“我剛上網搜索了一下有關報道,被害人服食迷藥後,醒來連發生過什麼都記不得了?”

高棟笑了笑:“不會完全記不得的,頂多服食的迷藥裏致幻類藥物的成分過多,他會迷糊,就跟人喝醉酒或者吸毒的結果一樣。”

“這藥物服食後,馬上就起效嗎?”

“這得看你的‘馬上’是多久了,服食迷藥後,首先進入消化係統,再經血液循環作用到大腦神經,這個過程有長有短,視不同劑量,也看不同人的體質反應。我聽法醫說,通常起效的時間在十五分鍾到半小時之間。”

“十五分鍾到半小時?”梁明突然道,“等等,讓我想一想。”

“想什麼?”高棟不解。

過了片刻,梁明道:“我記得你當時告訴我,你們一開始從監控裏看到那輛別克車時,清晰地看見駕駛座上是林小峰在開車,旁邊副駕駛是所長王紅民,當時一切正常,顯示車子進服務區時,並沒有被人控製的跡象。”

“沒錯,是這樣。”

“我記得你還說過,車子進服務區後,不到十分鍾就出事了。”

高棟愣了一下,豁然大驚,顫聲道:“十分鍾之內,藥物不會起作用!”

“對,這是疑點。”

高棟緩和了一下,道:“也許車子還沒進服務區時,林小峰就讓另外六個人喝了混有迷藥的飲料,進服務區後,這些人昏迷了。或者是迷藥劑量大的話,起效時間更快,會在十分鍾以內,畢竟十五到三十分鍾也是我手下法醫憑經驗說的,不是實驗的準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