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戰公主安歸靈雎在二月一個清冷的早晨被從玄天門迎入。
那一天恰好是二月初二,民俗中“龍抬頭”的吉日。
據說她在被封為代戰和親之前的封號,乃是塔格依力斯——天山雪蓮。而她的族人們,則都將她稱之為尤裏都斯。在西域語中,意指大漠的星星。
清讓說,她有一雙能盛住星光的眼睛,令人過目不忘。
以安歸木爾罕雄踞西域三十六國的實力,遣來和親的女兒必然不可能充掖進後宮做個侍妾。這也是淵靖之盟的條件之一,若無意外,她將是重華帝這一朝的第一位中宮皇後,代表著兩國交好,永結秦晉。迎接帝後的場麵宏大煊赫,前前後後籌備了將近半年之久。
此刻,皇帝正攜眾妃嬪與百官站在城樓之上,親自觀禮迎接。國師則攜徒兒與司天台眾星官,在玄天門下主持大禮。
吉時方至,烏孫國的旗幟如鋪開錦繡層雲,朝王城排山倒海而來。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內,都被震驚當下,麵麵相覷許久不能言語。
公主所乘的輦車,並非尋常禮輦,而是安歸木爾罕所乘的,最高規格的王攆,稱玉輅,由三十六人同抬。
那玉輅飾有鏤金垂雲,四周鑲嵌三層鏤金雲板。四根金青緞係帶綁在車軫上,四柱繪著金色雲龍。車門垂珠簾,四麵各三。幨帷用三層青緞製成,每層繡有金雲龍鳳羽紋。
內中影影綽綽的女子身影,想必就是那安歸公主。她所坐的雲龍寶座,四周圍朱欄,以金彩相間塗飾。輪上各有十八根車輻,以金色鏤花裝飾。前有兩根軸轅,兩端分別飾金龍的頭和尾。後有青緞大旗十二麵,分別繡著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蘇。行駕時,用身負朱絨的西域駕象來引車前行。
車前的玉輦盤上,左右分跪著兩名輕紗敷麵的侍女,應是公主的貼身陪嫁侍婢。除了這兩名衣飾尊貴的侍女外,大象兩側還分列有四十八對身著胡服的龜茲姬人,華鬘塗香,鼓樂眾伎,不一而足。
本是汗王的座駕,此番竟給了公主親乘,足可見安歸對這女兒寵愛眷顧之甚。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玉輅後隨之而來的一隊大軍又呼嘯而至,直踏得大地都隱隱震顫。是玄甲衛。
西域向來有此舊俗,每一位王子王女在年滿七歲之後,都會為他們各自配列一隊親隨私兵護駕,兵符便由其親掌,號令莫有不從。除本人以外,任何人無權調動,哪怕是汗王的號令,也不必顧慮。為防王子亂政篡權,這項舊俗曾一改再改,到後來便隻意思意思給個一兩千輒止,再也越不過這個數去。
但這位安歸公主的陪嫁親兵,實在是,未免太多了點。
足足兩萬玄甲衛,聚集在城門外黑壓壓一片,甲胄寒光,森然林立,氣勢壓得人抬不起頭來。玄甲衛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個個是百裏挑一的猛士,這樣一支軍隊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而今他們俱都被掌握在年僅十五歲的和親公主手裏,安歸木爾罕這份舉傾國之力的隆重陪嫁,給了大淵王朝一個十足的下馬威。
重華在城樓上居高臨下俯視著四頭巨大的象獸將玉輅拉入玄天門內,挑了挑眉道:“好大的排場,這不像是嫁女,倒像是招贅了。莫非安歸擔心朕會把他的寶貝女兒吃了不曾?”
已有意難平的妃嬪們私底下交頭接耳,憤憤道:“排場大有什麼用,還不是個番邦貢女,有什麼可稀罕?還沒嫁進來呢就擺起這麼大的譜,以後進了宮,別說咱們姐妹,恐怕連皇上也不放在眼裏!”
“就是,蠻夷之人茹毛飲血,說不定這公主容貌醜似無鹽,安歸生怕嫁不出去,這才又陪金銀又送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