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推測,發出X射線星體的等離子體的溫度被認為有1千萬度~1億度。但對這種能持續著高溫的結構,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可能是因為,巨星與黑洞組成連星,被黑洞吸引而紛紛落下的星球氣體,在猛烈回轉的洞口被壓縮,在落進洞之前形成了能發出X射線的結構。不過,黑洞的存在還沒有得到確認。
為什麼天體照片上的星星有光環?
假如你是個天文愛好者,你一定收集過不少拍攝下來的天體照片吧?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這些照片上所拍攝下來的星星上有明亮的光環。
星星上有光環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繞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這是因為,光具有波的性質,焦點會彙合在一起,於是在發出微光的星星四周,呈同心圓狀地圍著1~2道光環。我們用6倍望遠鏡就能看到這一現象。
如果用反射望遠鏡,在光照到底部鏡片之前,被斜鏡上的棒遮擋住。這種棒有3根時就會出現有6根繞射現象的發射線;有4根時就會出現4根繞射現象的發射線。
天體照片正好拍下了這一現象,於是在星體照片上便有了光環。
恒星會改變形狀嗎?
關於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切答案。不過,包括太陽在內的所有恒星在長期運動中,距離和方向都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隻不過,這個變化非常小,我們是觀測不到的。
恒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如果在太陽附近觀看其距離和運動關係的話,就相當於是一些小瓢蟲分布在幾千公裏遠的地方,它們之間1年不過移動2~3米。因此,當其中一個小瓢蟲在10年到100年時再看另外一隻緩慢爬行的瓢蟲時,會感到彼此之間的距離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因此,星座上的星星位置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但是在數萬年以後,視差將發生很大變化,星座的形狀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著名的北鬥星是由七顆星組成的,兩端以外的五顆星稱為大熊座運動星團,由於它們朝著同一方向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所以即使過幾萬年,其形狀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如果幾萬年後斜度變大,那也是兩端的星星變化造成的。
太陽係是怎樣組成的?
太陽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顆恒星,每天晨曦初現,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除了太陽以外,圍繞著太陽轉動的還有九大行星。它們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小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等。這些大小不一、形式各異的天體組成了龐大的太陽係。
九大行星按其質量、大小、化學組成等結構特征以及距離太陽遠近的不同,又可分為外行星和內行星。外行星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內行星是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
九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幾乎同在一個平麵上,隻有水星和冥王星稍在平麵外一點;它們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相當接近正圓形;而且它們公轉的方向與地球運行的方向是一致的,即自西向東,隻有金星是自東向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