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地球知識(2 / 2)

假如空氣裏全都是氧氣地球會怎麼樣?

我們知道,氧氣是生命的保障,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氧氣是物體燃燒所必不可少的物質。它那巨大的爆發力被用於大型火箭的發射。對於呼吸而言,含氧量21%的空氣是最適合我們呼吸的。我們吸入的氧,能夠在體內促使營養物質的分解,製造出維持生命的熱能來。

可見,氧氣對生物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假如空氣裏全都是氧氣的話,那就糟糕了。如果是那樣,物體燃燒時就會引起爆炸,發出像氧氣焊接那樣的高溫和光來。

而且,地表岩石的風化要更加劇烈,出現紅土、紅石,還會加快有機物的分解。

在生物界,如果空氣中氧和氮的比例發生了變化,人和動物的呼吸,能量的攝入和釋放就會出現嚴重的影響,並出現生理功能的紊亂,還會給那些需要從二氧化碳中攝取營養物質的植物和厭氧生物帶來生命危險。

在自然界裏,氧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可使動、植物界循環達到平衡。

沙子裏為什麼會有金色的顆粒?

我們不僅在沙子裏麵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閃閃發光的顆粒,而且在花崗岩和紅土裏麵也可以看到。

如果在碗裏放入少量的紅土,然後仔細地用水淘,淘幾遍後,碗底就會留下一些沙粒,其中就有那種閃閃發光的顆粒。

這種閃亮的顆粒是一種叫做黑雲母的礦物,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黑雲母夾雜在花崗岩、火山岩、火山灰等岩石或碎沙裏。

如果你把它放到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見這些沙粒都是薄片狀的黑色或深褐色的礦物質。由於這些黑雲母表麵反射光,在沙子裏麵就顯得耀眼奪目了。

黑雲母是不導電的,因此是非常好的絕緣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薄片,用於電器工業,常見的是在電熨鬥上作電熱絲的絕緣材料。

地麵下沉的日本列島會被海水淹沒嗎?

關於日本地麵下沉的情況,據日本環境廳“下沉地帶”的調查資料表明,日本列島並非都在下沉,山區有些地方反而正在隆起。

日本的下沉地帶主要發生在東京、名古屋、大阪、新瀉等城市周圍和佐賀平原等低窪地區。

東京地區被稱之為低窪地區的零米地帶,已下沉到海平麵以下,流過市區的河流水位,已高過周圍的住宅。

日本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該地基在幾千年前形成的時候,是產生於鬆軟的地層上,加之人們過量地從地層中抽出地下水來用於工業和生活,這樣就造成了地層下陷。進入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地下水的抽取量越來越大,致使某些地區在一年內地麵下沉將近2米。

造成日本列島地麵下沉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大量抽取地下水外,還與開采房總半島海岸和新瀉沙丘的天然氣、煤田和礦物等都有直接關係。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吸取這些經驗教訓,以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嗎?

在太陽係中,除了太陽以外,還有九個行星以大小不同的橢圓形軌道圍繞著太陽公轉著。而且,行星還在軌道麵的垂直方向以各自不同的傾斜角的軸自轉著。

地球的自轉軸,其傾斜度是23.5°。傾斜度最小的是木星,隻有3°。傾斜度最大的天王星,竟達97°55′,所以天文學家稱它是“躺著”環繞太陽運轉的。

九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具有共麵性,近圓性和同向性的特性。

所謂共麵性,就是各大行星運行的軌道麵與黃道麵之間的尖角都很小,幾乎同在一個平麵上。

而所謂近圓性,就是它們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相當接近正圓形的橢圓形。

此外,九大行星中除金星外,還具有同向性,是指它們圍繞太陽公轉的方向與地球運行的公轉方向是一致的,即大都是自西向東,隻有金星是自東向西的。

關於地軸傾斜的問題,隻有追溯到行星的誕生,太陽係的起源以及宇宙的出現,才能徹底解開這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