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是以側麵對著我們,所以看上去是一條亮帶,若是它的正麵對著我們,它就會象蚊香那樣向外伸出兩條盤旋著的“旋臂”。
什麼時候會出現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德國天文學家哈雷於1682年發現的,並以此命名。當時,哈雷注意到1682年的彗星軌道和在1607年、1531年所觀測的彗星軌道極其相似,因而他認為這3顆彗星是同一顆彗星,隻不過出現了3次。他通過計算得出,哈雷彗星沿著一個橢圓軌道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是大約76年,也就是說它每隔76年光臨地球一次。
哈雷當時還預言,這顆彗星將於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臨近地球。結果,他的預言被證實了,1758年12月25日,這顆彗星再次臨近地球,並且它從預定的星座之間經過。這證明了哈雷彗星像所有行星一樣遵循萬有引力定律,而環繞太陽運行。
從此,給彗星天文學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有同太陽同時間誕生的星嗎
現在一般認為,恒星是由星際物質的宇宙塵埃和氣體集合而成的,是由很多星聚在一起,作為星團一次誕生的。
50億年前,太陽在銀河係的一條螺旋臂邊緣形成,是一團由原始氫構成的極大極大的雲團。高速的旋轉形成了旋渦,由於重力作用,使所有的氣體都向巨大雲團的中心聚去,於是產生了高壓和高溫,將蘊含有雲氣中的核子火點燃,太陽及其兄弟星便誕生了。
所以,太陽很有可能是在幾十億年以前,同它的兄弟星一起誕生的。據計算,太陽在銀河係中已經公轉了2億多年,從它誕生以來,大約已轉了25圈。這期間,同太陽一起誕生的其它星有可能已經各自走散,不知去向了。
月亮是一個什麼樣的星?
大家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雖然它在夜空中給你的印象是一個又大又亮的星體,然而事實上,它是一個沒有藍天、白雲和鳥語花香的不毛之地。
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它的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同一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因此,我們從電視屏幕上所看到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走路是輕飄飄的。
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它表麵明暗界線分明,根本沒有像地球上那種白天和黑夜之間的晨曦和黃昏之分。而且,月球上不能傳播聲音,即使彼此間離得很近,也聽不到說話的聲音。月球表麵晝夜溫差變化很大。白天最高氣溫可達127℃,而夜間最低氣溫達降至-183℃。
月球雖說是一個荒涼的世界,但並非是一個完全沉寂的星球。它偶爾也會發生月震,但次數比起地震次數要少得多。
如何計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日子?
隻有精確地掌握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以及地球和月亮之間的相對位置和運動,才能推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日子。
早在遠古時期的巴比倫人就已經掌握了推算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時間了,人們稱之為沙羅周期。這種沙羅周期,是由於太陽、地球和月亮的方向及距離和前一次日(月)食發生的情況極其相似,所以就會出現和前一次幾乎一樣的日(月)食。
當然,這是一種粗略的推算,不會永遠循環下去,大約可以持續1200年左右。在此期間會逐漸產生誤差。
例如,1982年12月30日20點30分發生了月全食,那麼,從那時以後再過18年零1133天,即在2001年1月10日黎明再次會出現月全食。
當然,即使在這個期間,也還會發生沙羅周期的許多其它日食和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