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宇宙知識(1 / 2)

太陽的光和熱是怎樣來的?

據科學家研究,太陽表麵的溫度是6000℃,而它的中心則高達20000000℃了。太陽的溫度雖然非常高,但在我們地球上所承受太陽的溫度隻是它溫度的二十億分之一。

太陽居然能有這麼巨大的能量。那麼它的光和熱是怎樣來的呢?

直到20世紀,人們發現了原子核反應,才終於解開了太陽能源的秘密,原來太陽的能量實際出自太陽的內部,太陽裏麵是由無數原子核組成的,它的內部含有極其豐富的氫元素。

在太陽中心的高溫和高壓條件下,這些氫原子核相互作用,釋放大量的光和熱。也就是說,在太陽內部不斷地進行著氫轉變成氦的核聚合反應,才是太陽巨大能量的源泉。

為什麼宇宙飛船不會?

掉到土星上去美國曾經向土星發射了“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以探測土星的奧秘,發現土星的表麵是由氫、沼氣和氨組成的大氣層,並經常下氨雨;還發現土星大氣中有著十分頻繁的閃電現象,其強度比地球上的閃電大10倍;土星周圍有22顆衛星,……。

那麼,宇宙飛船為什麼不會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掉到土星上去呢?

土星的引力雖然能大大改變宇宙飛船前進的方向,但是由於飛船速度極快,所以飛船隻是從土星附近掠過,甩掉了強大的引力而不會掉下去。

這和地球與月亮的情況相似,月亮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被不斷吸向地球。如果沒有地球,月亮就會在宇宙空間中一直向前運行,由於地球的引力作用,改變了它的軌道,使它朝地球接近。

但是,月亮的前進方向幾乎和地球與月亮的連線成直角,並有適當的速度所形成的離心力,所以它不會掉到地球上來,而一直環繞地球運轉。

土星是一顆什麼樣的星球?

土星是太陽係九大行星中,僅小於木星的行星,但它的橢圓率卻是最大的。

土星以它周圍那美麗、壯觀的光環而著名。這些光環五彩繽紛,明亮耀眼,十分迷人。而且,光環形狀在不斷變化著,這是因為它是以不同的角度朝向我們的緣故。

土星的自轉速度非常快,而且隨緯度的變化而變化。它的自轉周期在赤道上為10小時零14秒。但到了緯度60度處則變為10小時40秒,這說明土星有一個相當厚的液體外殼。

土星表麵的大氣層是由氫、沼氣和氨組成的,大氣中還含有微小的氨晶組成的雲層,經常下氨雨。雲層上部溫度低至-170℃,在土星表麵則約為-140℃。

土星的衛星是九大行星中最多的,有22顆。

根據“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探測,發現土星大氣中有著十分頻繁的閃電現象,其強度比地球上的閃電大10倍。

銀河係是什麼樣子的?

夏末秋初的晴朗夜空中,你會清楚地看到一條乳白色的光帶橫跨天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

從仙後座到天鵝座這一段,銀河的寬度是不規則的一條光帶。從天鵝座再往南,銀河開始分叉變成了兩支。每年入夏後,銀河分叉就出現了。而在冬天的夜晚,仙後座轉到了西北方向,從仙後座經過天頂向南,這部分的銀河是不分叉的。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這是和地球的自轉、公轉有關係。不同季節的晚上,我們是在地球軌道上的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角度觀察銀河,所以會看到銀河以不同的麵目和不同方向對著我們。

銀河係的形狀屬於旋渦星係,它是由一千多億顆恒星組成的十分龐大的恒星集團,太陽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