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揚中華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華夏根基請讀傳世巨著
中華上古傳奇
(又名中華上古十二帝)
第一部三皇傳奇
本書係參考《四庫全書》內百餘部典籍而創作,係統講述了上古時期自人祖伏羲、女媧、炎、黃二帝、少昊、顓頊、嚳、摯、堯、舜、禹、啟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跡,以及發生在他們那個時代眾多動人的經典神話故事。全書氣勢磅礴,情節跌宕起伏;隨著故事的展開,將帶您進入一個奇趣、神秘、震撼、驚險、引人入勝的上古世界!
----更多精采故事在後麵
今日發表:
第五回撲山火雷祖遇難繼父職伏羲稱王
且說在伏羲三十二歲這年春天,天氣十分幹旱,雷祖就帶領部落的人們跳起了祈求上天降雨的舞蹈。說也奇怪,就在此時,狂風大作,烏雲密布,人們心想著馬上就會下一場大雨。不料想,一聲霹靂之後,一顆象西瓜一樣大的火球竟落向那枯枝幹草上麵,點燃了一場山林大火。
這一場大火燒的如何?但見那:
風助火勢,火助風威;風助火勢烈炎起,火助風威劈啪響。炎炎烈火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山崗。獐麅野鹿亂竄奔,跑的慢了一命亡。烈火轟雷如惡魔,燒向樹巢毀了房。從來未見這般火,如此凶猛如此狂。
眼見狂風裹著烈炎,或燒向人們在樹上搭成的窩棚,或樸向住在山洞裏麵的人們。雷祖一麵命伏羲和女媧帶領老弱兒童向上風頭轉移,一麵與華胥一起組織青壯年撲火。雷祖原本就是一條得道的青龍,於是就不斷的到湖中汲水向火中噴去,但怎奈火勢太大,且勢單力孤。雖然人們也拿起一些盛水的陶罐前往撲火,正所謂杯水車薪,怎敵那火勢凶猛?在與山林大火搏鬥了三天三夜之後,雷祖已精疲力盡,當他從口中吐出最後一滴湖水之後,突然從空中掉入火海。華胥也已經與大火苦戰了三天三夜,她的身體也早已支持不住了,又眼見到雷祖遇難,於是悲從心來,隻見她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向著雷祖遇難的方向,大喊一聲:“夫君啊,你慢點走,等等我呀!”說完話,一縱身躍入火海,去追尋自己的夫君了。
也許是雷祖和華胥救火獻身的壯舉感動了上天,就在華胥躍入火海之後,突然,夜空中響起了三聲震天動地的響雷,緊接著落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山林大火很快就被雨水澆滅了。當伏羲和女媧帶領逃難的人們回歸部落時,那些隨同雷祖和華胥救火的人們,就向他們兄妹訴說起雷祖和華胥殉難的消息。
失去親人的悲痛那是很自然的,但麵對一場無法抗拒的天災之後,當務之急是如何讓人們重建家園,而最緊要的則是解決人們的吃的、住的。對於大風國的人們來說,解決吃的、住的固然要緊,但沒有一個有影響、有本領、特別是能為全部落的人著想的國君,如何能帶領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於是,部落中那些有聲望的長老們就推舉伏羲當國君,雖然伏羲再三推讓,但終究還是同意了。這就是《伏羲氏皇策辭》所記載的“惟我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是先分土於外,後登帝位也”。這裏的“易”乃治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伏羲繼承父親的職位,在三十二歲時開始治理天下,登上了天子之位。
伏羲繼承父位之後,立即組織部落的人們生產自救。未過多久,人們便從災難中恢複過來,又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此時,在大風國的周圍,還生活著許多小的部落方國,例如有辛氏、葛天氏、有隰氏、有嬌氏、朱襄氏、陰康氏、無懷氏等,這些部落的長老們看到伏羲有德、有才,讓大風國裏的人民治理的豐衣足食,所以紛紛要求加入到大風國,並尊稱伏羲為王,於是,便形成了以大風國為主的部落聯盟。自這些部落加入大風國後,伏羲的責任更大了,他更加勤奮治國。而她的妻子女媧,也是不辭辛苦地幫助他治理國家大事。
話說伏羲在女媧的幫助下辛勤治理國家,使大風國的人們,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在伏羲看來,為君者必須要時時刻刻關心百姓的安危,要盡量讓百姓們都過上好的生活,但是僅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讓天下的百姓都達到這樣的目標的,必須要用許多有才能的人來幫助自己實現這樣地目標。於是,伏羲便從各部落方國之中,選拔了六位德才兼備的人輔佐自己,這就出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