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是人間惆悵客(3 / 3)

我也是一個多情人,以“湘女多情”為榮;我也曾經多愁善感,常常會沒有緣由地情緒低落,甚至莫名其妙就會忍不住要大哭一場方能抑止悲情。不過,隨著時光緩緩流逝,加上連續多年刻苦研修心理學,我漸漸療愈了自己,已經能夠自如地控製和調整自己過於起伏的情緒。

我逐漸了解為什麼有的人會格外多情,格外容易傷感。

根據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一個天資聰穎而感情敏感的人,如果在生命早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與關懷,他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去追逐,直到讓自己獲得彌補,得到救贖。若身為男人,他會竭盡全力去尋找一個像母親一般疼愛他、關心他的女人;而若為女人,她會耗盡所有去尋找一位精神父親,直至找到為止。此所謂“戀父情結”“戀母情結”。如果一直找不到,他們內心就如同形成了一個黑洞,一直無法填滿,他們的一生會一直心事飄零,鬱鬱寡歡。除非他們能夠自我覺察,並設法獲得完整的精神成長。

在這些容易傷心失意的人眼裏,世間無論多少榮華富貴,都微不足道,都是過眼雲煙,因為那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苦苦尋找的,是一段傾其所有的愛情,期望得到一種無條件的寵愛。其實這哪裏隻是愛情呢?他們渴求的,是生命早年缺乏的,而在成年之後又將之化了妝的親情。但這樣的尋找非常難以如願,需要很大的運氣。想想看,世間會有幾人肯如親生父母般愛你?縱然有這樣的人,時空渺渺,你們又如何能夠在恰好的時間將彼此找到?所以世間多有傷心人。

納蘭容若就是如此。即使文武雙全,精詩文、善騎射,即便出生在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富貴之家,且贏得康熙皇帝的賞識,但由於成長歲月裏一些無法補足的缺失,加上命運多舛,讓他即使看起來非常富足,卻依然傷心、傷感、傷情,一不小心,就罹患寒疾,英年早逝,魂斷天涯。

正如納蘭容若自己寫的詞,“我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

從崇文尚武的翩翩少年,到溫雅多情的成熟男子;從緊隨康熙皇帝四處巡視的禦前侍衛,到以京師侍衛身份深入唆龍偵查,容我細細解讀納蘭容若的一生,娓娓講述一段原本是花柳繁華,卻不料總被風吹雨打的煙雲往事。

這段往事會從納蘭容若被忽略的內心需求開始,直至如日中天的歲月,他的呼吸卻在刹那無法逆轉地終結。

在納蘭容若的三十一年生命中,我們要解讀他精明能幹、人稱“相國”的父親納蘭明珠,了解被疑為善妒且殘暴的母親愛新覺羅氏,接近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皇帝,還會接觸容若的老師徐乾學、同事曹寅、忘年交顧貞觀,以及幾個異樣美麗的女子——表妹惠兒、妻子盧氏、才女沈宛等。在容若的一生裏,他們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麵參與或者折射了納蘭容若非凡的人生。

而你,恰好看到或者特意拿起這本書的你,必定是喧囂年代依然有所堅守的讀書人,此刻你準備好了嗎?

請準備一杯暖心的香茗,一盒也許用來拭淚的紙巾,一份溫柔而安寧的心境,一段閑散且不被打擾的時光,讓我們一起與納蘭容若——那肉身早已了無痕跡、靈魂卻依舊低回在文字裏的曠世才子,進行一場關乎心靈的深度交流,包括詩詞,包括生命際遇,包括愛情。

你將讀到納蘭容若被諸多細節真實還原的個人傳記,包含著一段風雲變幻的家國曆史。

曉夢(郭曉燕)

2014年6月完成初稿

2017年7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