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Z心靈,童年,
必須讀懂這些看不見的東西。
一個人的童年如何來決定人的一生?
童年的欠缺和遭遇是人一生中留下的伏筆。
天資聰穎的容若有一個聰明能幹的相國父親,
又非常幸運地擁有康熙皇帝這個精神上的成長夥伴,
暗地裏以天子為榜樣,
無疑更有成長動力。
一
納蘭容若的童年,記載的資料不多。那應該是一個很特別的童年,因為他的表哥是曆史上的康熙皇帝。
如果你覺得童年非常美好,那也許隻是一種錯覺;如果你覺得它充滿苦難,讓你不堪回首,這又極可能說明你的認識稍嫌偏頗。
曾經一度,我質疑人們對於童年歲月清一色的緬懷和讚美。
通常人們傾向於認為童年無憂無慮,不知煩惱為何物。那時候天空很藍,雲朵被襯得格外潔白,彩虹也經常出現;那時候日子很慢,慢得讓人不需要尋找方向。走過一段成長的歲月,磕磕碰碰遍體鱗傷,此後偶一回望,發現逝去的孩提時代,似乎美好得鑲著燦爛的金邊。
可是,童年真有記憶中的那麼好嗎?人們是不是進行了選擇性遺忘?隻記住了快樂的時光,比如逢年過節的愉快、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喜悅,卻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許多令人傷感的情節,比如被大孩子欺負,比如因凡事隻能服從長輩決定,沒有資格自主而產生的挫折感。
也有人記憶中的童年充滿苦難,假如他因此心生怨恨,那麼他也許沒有意識到,苦難的童年有時候是一份別樣的生命禮物。看看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吧,他們大多有一個特別苦難的童年。
總之,童年是生命之樹的嫩芽,如果有充足的底肥,愛也好,磨難也好,生命之樹將茁壯成長;如果缺乏重要的促生長因素,愛也好,尊重也好,生命之樹都將會枯萎憔悴。
對於每個人而言,出生無法選擇,童年也無法選擇。
納蘭容若如此多愁、多病、多情的一生,他覺得快樂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情,無論是懵懂、不諳世事的童年,還是漸漸曉事的少年,快樂的時光似乎總是太短,而憂傷卻那麼漫長。
隻不過,在外人看來,他的童年是沒有太多憂慮的。
也許容若自己都不知道,他這一生所有的情愁與憂煩,恰恰來自這看似美好的總角年華。
1655年1月19日,按農曆算應該是1654年(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盡管北京城天寒地凍,鑾儀衛雲麾使納蘭明珠家裏卻是一派喜氣。
鑾儀衛雲麾使是清初正四品在京武官職位,這一年明珠二十歲。
初為人父,喜得貴子,這樣的人生大喜時刻無須多說。看著懷裏抱著粉雕玉琢的新生兒,明珠喜上眉梢,這是納蘭家族的又一代血脈。
納蘭原是金代貴族姓氏,在漢語中是“太陽”的意思。納蘭氏的先祖本為蒙古族土默特氏,其首領即為曆史上有名的土默特•星懇達爾汗,明朝初年居住在一個被稱為“張”的地方,大約位於今天的黑龍江省肇州縣一帶。那裏是嫩江、納林河、呼蘭河和鬆花江交彙的地帶,山河秀麗,物華天寶。隨後家族幾經戰亂,輾轉變遷,到了北京。
此刻,明珠抱著的小小嬰兒自然繼承了祖先的優良基因,血液裏流淌著出生地的芳澤。
望著這個孩子,初為人母的愛新覺羅氏,心中不知不覺也泛起了一絲難得的柔情。
這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的女兒、多爾袞的侄女,家世顯赫,據說年少時非常任性刁蠻。若非因其父親獲罪被廢為庶人,家道中落,心比天高的她絕對不會下嫁給一名侍衛。盡管這名侍衛——明珠聰穎過人,日後終成大器。
嫁入納蘭家之後,愛新覺羅氏鬱鬱寡歡。據說她極其善妒,控製欲極強,連明珠跟家中侍女多說幾句話都要生氣。
關於愛新覺羅氏的強悍與暴躁,有人講述過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說是明珠家有一位聰明漂亮的侍女,平常深得眾人喜歡,愛新覺羅氏對她早有妒意。一次,明珠高興,隨口讚道:“這丫頭,眼睛生得真是漂亮。”愛新覺羅氏馬上臉就陰了。於是,無比恐怖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天一早,愛新覺羅氏冷笑著讓人端上一個錦盒。明珠看著她的表情,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古怪,但沒有多想,疑惑地打開盒蓋一看,裏麵赫然是一雙人眼!明珠嚇得失聲大叫,從此盡量離愛新覺羅氏遠遠的,輕易不怎麼搭理她。
這個故事的真假筆者不想臆斷。畢竟,強烈的嫉妒情緒真的很容易讓人失控。此外,一些生性狠毒的女人幹過的殘暴的事,比這個還過分的在曆史上並不少見。加上那個年代,奴仆的身份和家畜相差不大,被殘酷對待,時人習以為常。
但容我們來讀讀史料。據《覺羅氏墓誌銘》記載,愛新覺羅氏是“太祖高皇帝之嫡孫女,英親王之嫡出第五女”,崇德二年(1637年)生。由於皇室的政治鬥爭,其父英親王阿濟格和眾多男丁一朝死於非命,全家被攆出王府。覺羅氏也被貶為庶人,倉促地嫁給尚未顯赫的明珠。據說覺羅氏“平日皈心釋氏,晨起必焚香膜拜,誦梵經一卷。嚐手書《金剛經》……”這樣一位堅持念佛的夫人,也許會因為家道中落、身份的巨大落差而脾性變得很差,但殘暴到命人挖掉侍女眼珠的地步,這種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
孩子的到來給這個刻板的家增添了一些生氣,讓這個沉悶的家庭多了一些輕鬆與笑容。
該給孩子取個什麼樣的名字呢?
話說滿族人承襲其先世女真人的風俗,會給新生兒起名兒。早些時候,由於文化意識不強,給孩子取名也沒個講究,家長所看到的第一個實物即是孩子的名字,因此當時出現了很多以動物或動物製品命名的人名。如清太祖努爾哈赤這個赫赫有名的名字,可能極少有人知道它的意思竟然是“野豬皮”;清太祖之弟舒爾哈齊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三歲野豬皮”,還有一些滿族人的名字的意思是“豹皮”“兔子”等。這種現象說明當時滿族人以漁獵為主,動物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清軍入關後,滿族人和漢族人雜居,受漢文化影響,滿族人用實物給新生兒起名兒的情況逐漸減少,以動物起名兒的也越來越少。他們開始為孩子的名字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表達對一些事物的紀念,甚至寄托美好的願望。
容若出生的季節是冬天,而當時“郎”為男性青少年的通稱,因此容若的乳名被喚為“冬郎”。
給冬郎正式取名的時候,明珠廣泛征求賓朋意見,根據《易經》裏“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給自己的長子取名納蘭成德;根據佛教術語“容有釋”(解釋經論時,除正義外,容認傍義,稱為容有之說,亦稱容有之釋)、“般若”(智慧、超世俗的認知),取字“容若”。後為避太子“保成”名諱,改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性德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
必須提及的另外一件重大事情是,在容若出生的八個半月以前,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納蘭容若的表哥愛新覺羅•玄燁出生,他就是8歲登基的康熙皇帝。這位日後威震四方的表哥,在納蘭容若一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