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典前夕
“陛下恕罪,奴婢不敢。”吳亮忙躬身請罪,給他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讓皇帝給他下旨意讓他開口啊,當下神情有些扭捏的說道,“陛下,朝中大臣們都已在奉天門外等候多時了。”
這話原不該他這個做奴婢能說的,總讓人有種他要怪責皇帝的意思,但皇帝對他恩重如山,他自是不希望皇帝的英明形象在大臣們眼中受損,因此猶豫了一下,他還是鼓足勇氣如是開口道。
“呃,原來是這回事啊。嗬嗬,這有什麼不敢說的。說來這倒是朕的不對了。”李修遠失聲笑道,“走吧,今天是新年第一次朝會,可不能讓大臣們以為朕這幾天玩的忘了正事。”李修遠洗漱完畢,在宮女們的服侍下穿戴好衣服,當即一擺手就率先往門外走去。
“陛下,早膳已經備好了,您還是先用早膳吧。”吳亮見皇帝居然不打算吃飯去參加朝會,連忙勸道。
“不必了,朕肚子也不算太餓。龍輦也不用了吧,新歲第一次朝會,走走路也不錯,不僅能鍛煉筋骨,還能散散心,省的朕將來變成五體不勤的廢柴。”李修遠搖搖頭阻止了吳亮的動作,邊走邊說道。
“可是陛下……”吳亮還想說規矩不能亂,禮儀不可免,哪知皇帝卻兀自昂首挺胸的走著,好似壓根沒聽到他的話一般,心裏不由有些發苦,暗暗歎了口氣,隻得連忙跟上。
雖說皇帝為人平易近人又親切,平時多不拘泥於禮數規矩,但身為皇帝,一些禮數規矩總是不可少的,否則很容易影響皇帝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奈何皇帝個性獨特,執拗要依自己的方式行事,他這個做奴婢的還能怎樣。
尤其是明天就是皇帝正式登基的大典,一切都籌備的無比隆重盛大,滿朝文武上至一品大臣,下至七品小官,無不謹小慎微,唯恐出現差錯,就連宮中都女和內侍們也緊張兮兮的,如今皇帝在大殿前夕輕車簡從去上朝,自己大抵可能又得被大臣們指責沒盡到服侍皇帝的責任了吧。
其實正月十六是建文元年的第一次朝會,大臣們都是第一天到各自衙門辦公,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壓下來的公事相當多,且還來不及處理,因此早朝之上,大臣們基本都沒什麼事需要彙稟,所以朝會上李修遠和大臣們商議的事基本都是有關於明天的登基大典,諸如欽天監關於天象的觀測吉凶,宗人府關於全國各地藩王的進獻和祝賀以及表忠,還有各衙門的籌備事宜等等。
這是李修遠第一次正式登基,對於其中的細節也基本不知,所以他也需要通過大臣們的嘴來摸索研究一下自己這個皇帝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具體細節,免得到時候出紕漏丟人。
繁瑣的新年第一次早朝事宜終於在日上正中之時結束,李修遠回宮之前讓吳亮把吏部尚書侯泰、翰林學士黃子澄、兵部侍郎齊泰、兵部侍郎平安、侍講學士方孝孺、禮部尚書陳迪、反貪局局長卓敬、魏國公徐輝祖等人傳到了宮中。
洪武年已過,即代表著建文新政的時代到來,李修遠這個主角自是需要對整個王朝進行重新規劃和安排,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如何解決各地藩王的問題,尤其是遠在北平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
一直以來,李修遠都妄圖用兵不血刃的和平方式解決朱棣,但隨著當皇帝的時日越久,李修遠雖未與朱棣見過麵,但從關於他的相關記載資料中,李修遠發現,想要讓一個躊躇滿誌熱衷權利野心不小的野心家放棄他心中一直追求的**夢想,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就好比想要讓一個守財奴變成廣散錢財的慈善家,讓沉迷賭博的賭徒戒賭一樣,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李修遠打算不再浪費時間和朱棣周旋,而采取雷霆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削奪了朱棣的兵權,將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隻不過這個計劃該如何實施,又該派誰去施行,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李修遠可不想重蹈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當年的杯具覆轍。
“各地藩王有何舉動?”李修遠吃罷午膳,坐在東暖閣中,輕輕抿了一口茶,向坐在下首的黃子澄等人問道。
“回陛下,諸位王爺都已在近幾日之內將進獻的賀禮送達京城了。”陳迪率先回答道,然後遲疑了一下接著說,“燕王爺也派人送了賀禮。另外還有一封密函呈給陛下。”陳迪說著從長袍衣袖中取出一封密封著的密信遞給皇帝。
“恐怕和他的那兩個兒子有關吧。”李修遠搖著頭失笑,接過密函拆開,將信中內容瀏覽大致瀏覽了一下,果然是關於他那兩個兒子的,王妃突然病重,念子心切,朱棣請求皇帝,希望皇帝能夠讓他的兒子回到北平探望照顧一下家中老母,期望對王妃的病情有所幫助。
李修遠將信中內容完整念了一遍,卓敬和侯泰兩人臉上率先露出會心的微笑,其餘眾人隨之也啞然失笑,唯有魏國公徐輝祖一人麵無表情的坐著,誰也不知道他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