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造化賦神功(2 / 2)

林鳳生欣喜若狂,將述有本經陰符七術的紙張按照次序一頁一頁的撕下來,放入洗臉的銅盆之中用些清水浸濕了,上麵的字跡便清清楚楚的顯了出來。

他將暗藏的文字和圖譜記熟了以後,便又將紙張晾幹,開始細細閱讀和鑽研原文。用心研讀了兩天之後,於書中所述的諸般道理已頗有心得,便開始依照養神煉神之法慢慢練習,大半天下來果然大有進益,隻覺頭腦清醒,神清氣爽,說不出的受用。

又過得五六天,林鳳生已將本經陰符七術的原文微義領悟透徹,於是便按照心中所記的內功心法打坐吐納。練到第四天上,丹田之中隱隱有一股氣流來回遊動,於是照著書中的引導涵養之法,慢慢將氣流沿著圖譜上所示的經脈線路流轉一周,最後蓄積於膻中氣海。

他心中歡喜不已,心想:“這股氣流想必就是所謂的真氣了,待到內力充足之時踏雪尋梅步更增妙用,我便可以逃走啦。”

以後的日子裏,林鳳生心無旁騖,勤練不輟,丹田中所生的氣流越來越強,氣海中所儲之量也是日益深厚。每當真氣在體內流轉一周天,便覺身上的精力增加了一分,四肢百骸暖洋洋的甚是舒服。

他天資聰穎,進境甚快,心知這門功法一旦練成不但對自身大有裨益,而且日後必有大用,因此有小成之後更加勤奮,有時連飯也忘記吃了。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林鳳生已在虛恨部待了三四個月。既未聽說官兵前來搜捕,姓盧的老頭和阿良也從不露麵。他所棲身的竹屋環境甚是幽靜,除了有個又聾又啞的老婦早晚來送飯,再無第二個人來過,便也不用擔心有人會打擾自己練功。

此時已是冬季,氣候越來越寒冷,但他日夜練習內功,倒也不覺得如何難耐。這一日吃過晚飯,林鳳生照例在床上打坐練功,練到一半隻覺胸口一陣煩惡,真氣奔湧,難以自抑,心道:“這是內力充盈,儲而不受之象,看來是到了第一層的緊要關頭了。”

他所練的這套內功共分三層,書中言明突破每一層之時會出現的種種跡象。於是運用本經陰符七術中的分威散勢之法,將一部分內力緩緩分散到身上各處經脈,身上的每一寸肌膚登時脹得要爆裂開來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嘯,直震得屋頂上的灰塵簌簌而落。他周身真氣鼓蕩,灰塵遇到真氣便即四散飄飛,一絲一毫也沒有落到他身上。

經過這一聲長嘯,心頭煩惡稍減,但全身上下似乎仍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在不斷的向外衝突,憋得自己好不難受,當下使出踏雪尋梅步在屋中穿來插去的飛奔,一麵奔一麵將乘風掌一掌一掌發出,他越奔越快,到後來隻見到處都是人影和掌影,已分不清是真是幻。

奔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煩惡之感終於漸漸消失,四處衝突的真氣也緩緩歸入了氣海。

林鳳生吐出一口長氣,不但再無半點不適之感,反而覺得神采奕奕、精力百倍,不由得心中大喜:“這第一層內功終於練成了,以後便可踏入江湖,行俠仗義,上陣殺敵,再也不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啦。”想罷不禁放聲哈哈大笑。

忽又想:“書中並沒有提到內功心法的名字,也不知是原本沒有還是收錄之人忘記寫了,日後行走江湖沒有門派可不行。這些武功既是從鬼穀子老先生的本經陰符七術之中化出來的,那就叫做鬼穀神功便了,我便自封鬼穀子老先生的門徒,以後我這一派便叫做鬼穀派,我就是首座大弟子。”

他心中並非當真有開宗立派之念,但少年心性一時興起,便不免胡思亂想一通。

但凡內功的修習,多艱難凶險,緊要關頭通常需要有人在旁護持,一旦出現差池,可及時解救。林鳳生此前於武學一道一竅不通,自然不知其中利害。

這“本經陰符七術”中所載的內功亦不例外,有道是萬事開頭難,三層中當屬第一層最為凶險,倘若真氣奔湧之時不及時以分威散勢之法疏散,或無內功深厚之人以外力輔助,便難免血脈爆裂之禍,輕則全身癱瘓,重則性命不保。

林鳳生以踏雪尋梅步配合乘風掌法卸去內力衝撞之威,便如兩名護法同時出手護持,缺一不可,實屬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