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和管理(1 / 3)

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的有效期為幾年?如何更換?

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的有效期為四年,持有製造許可證的單位,應在製造許可證有效期滿前三至六月提出申請更換許可證,需擴大製造品種範圍時應同時提出申請。申請換證單位應按規定要求填寫換證申請報告。第一、二類壓力容器製造單位由省級勞動部門和主管部門組織審查,第三類壓力容器製造單位由勞動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局和國務院主管部門組織審查。

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換證審查的內容是什麼?

換證審查內容包括:

(1)資料審查

從各換證單位自取證以來出廠的產品目錄中,抽查有代表性的產品檔案(應適當考慮抽檢有色金屬材料產品)。抽查數量為每年不少於兩台,但總數不少於10台,對瓶類產品每年不少於兩個批號;對現場組焊單位,以公司為單位審查,受檢產品檔案從各工程處(隊廠)抽取,每年不少於兩台。在抽檢的檔案中第三類壓力容器應占百分之五十,具體審查內容如下;

①壓力容器製造質量管理休係運轉情況

從已抽檢的產品檔案中,任意抽檢不少於兩台產品的檔案抽查材料管理、材料代用,工藝文件編製、工藝更改、焊接工藝評定、產品焊接試板探傷和機械性能試驗報吿、焊縫趄次返修、不良品回用,檢驗數據等環節經過檢查應對以下問題作出評價是否認真貫徹有關製度的規定?貴任人員到崗情況?責任人員以廠級(公司)廠長(經理)的任命為準,如責任人員因外出或其它原因不能到崗位,而臨時指派他人到崗的,應有廠級(公司)的審批手續。

隨著生產情況的變化,質管體係是否及時進行了調整和完善?按《容規》和有關文件要求,檢查產品出廠文件和檔案管理的完整性及內容的正確性、真實性。

(2)產品出廠文件

①產品竣工圖(總圖和必要的部件圖)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產品製造變更報告;

產品製造質量監督檢驗證書(指勞動部門檢驗單位已實施駐廠監檢的製造單位;

產品歸檔文件產品設計文件;

原材料的供貨、驗收、複驗、代用等質量證明報告和記錄資料;產品受壓元件的冷熱加工、焊接、熱處理等工藝文件;

產品受壓元件檢測,安全附件性能校驗,外購件等,質量檢驗記錄、報告和有關質愛證明文件;

產品最終檢驗或工程驗收,不良品處理和質量反饋資料。用於製造壓力容器的材料是否按《容規》及有關規定、標準要求進行複驗。

②從已抽驗的產品檔案中,檢查焊縫返修台數、次數和返修底片張數。

“檢查人”由審查組主檢人簽字;“受檢廠”由換證卑位責負人簽字,下同。

③上崗焊工持證率

抽檢焊工人次一無證操作焊工人次,抽檢焊工人次。

從抽檢產品檔案的施焊記錄中,檢查從事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焊接的焊工,是否具有相應資料?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無證操作

隻要發現有未取得焊工合格證的焊工,從事受壓元件的焊接,該項評定即為不合格,合格證有效期已過,未辦免考手續或複考不合格的焊工,仍從事受壓元件焊接工乍(考試合格未辦完手續的除外)。

所從事的焊接項目,超出焊工合格證中所載的項目。

注焊工合格證所載項目中板狀手工平焊到期,其他項目未到期,重新考試時,板狀手平焊不合格,其他項目作廢。

④焊接工藝評定複蓋率

從已抽檢的產品檔案中,檢查所選用的焊接工藝評定,是否與產品的焊接工藝相適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無評定的工藝,隻要發現沒有進行焊接評定的工藝,該項評定即為不合格。所選用的焊接工藝,其評定結果主要項目不合格。

壓力容器的實際焊接工藝超出選用的焊接工藝評定所允許的範圍,內容包括焊接接頭型式、焊接方法、材料(焊材、母材)、適用範圍及預熱。

⑤底片評定準確率

抽檢底片數中符合標準的底片數。

從已抽檢產品的底片檔案中抽檢,抽檢底片總數不少於400張,根據國標GB3323(指壓

力容器製造年份所執行的標準,下同)檢查是否有評嚴、評鬆和漏評?糾正後是否有超標缺陷?

⑥探傷比例執行率

―抽檢局部探傷的產品台數中執行探傷比例的產品台數、⑽一抽檢局部探傷的產品台數100,抽檢局部探傷的產品,總數不少於10台,除所抽檢的第一、二類壓力容器產品檔案必撿外,另外再抽取其他第一、二類壓力容器產品檔案。按探傷比例要求檢查實際探傷的焊縫長度,是否滿足了探傷比例的要求?下列情況之一的為未執行探傷比例。

探傷底片的實際有效長度小於按探傷比例算出的應探焊縫長度。

⑦擴探率

抽檢有超標缺陷的產品中執行擴探的產品台數,抽檢有超標缺陷產品台數,檢查不少於10台有返修記錄的壓力容器產品檔案(檔案抽取辦法同第7條)按《容規》要求檢查執行擴探情況。擴探部位可在超標缺陷的兩端延伸部位,擴探長度按本條焊縫長度的10計算。下列情況之一,為未執行擴探率要求:

不論第一次探傷比例比規定探傷比例增加多少(按100%探傷者除外)隻要是首次探出超標缺陷而未進行擴探的。

雖進行了擴探,但未達到擴探比例要求的,對瓶類產品,7、8兩條檢查內容應按國標GB5103—85中的相應要求進行現場檢查。

①檢查壓力容器製造(含現場組)單位,在製造過程中質量管理體係的運轉情況及操作工人的質量意識。現場抽查產品工序流轉卡及產品質量檢驗卡,從筒偽下料卷製、鍛製加工、組裝、縱、環焊縫焊接、產品焊接試板、耐壓試驗等主要工序完成後,是否有操作者和檢驗員簽字。

②現場抽查壓力容器產品或受壓元件的製造質量以及材料保管情況。

③檢查用於製造壓力容器的主要設備與已批準製造類別、品種範圍的適應情況。製造不鏽鋼和有色金屬壓力容器產品,其氣停保護焊設備、專用生產場地、工卡具和必要的保護設施的配套情況和適應性現場組焊單麼的固定或可移動的焊材庫(或烘幹室)暗室、焊機集裝箱(焊機房)等適應性條件改善情況。隨著生產的發產,適應性條件的差距對本條檢查結果,應與取證時的狀況進行比較,並作出判斷。

認真核查原製造許可證所批準的類別、品種範圍。對四年來未製造或基本未製造的類別、品種,以及已超出原製造許證可證所批準的類別、品種範圍的壓力容器產品,應列出清單,並說明情說。

應詳細審查取證當時整改落實中,對僅提出規劃或計劃,而未付諸實施的內容,現在的兌現情況,並提出評語。

認真核查各製造單位按勞局7號通知,所提出的換話申請浪告、基本情況表、為用戶服務情況的書麵報告、出廠產品及製造中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的書麵報告,認真研究分析勞動部門鍋檢所提供的駐廠監檢評價報告。結合本審查內容第一條審查,要求做出以下評價:

①真實性和準確性

②產品質量提高程度,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水平提高程度

③為用戶服務的觀念是否端正

④改進產品質量和處理質量事故、是否積極、認真

⑤開辦聯營或分廠、違背許可證管理的情況。

把查出來的不合格產品,以及用戶反饋回來的不合格產品,詳細列表上報,內容應包括產品名稱、出廠年月、用戶單位名稱、質量不合格的內容,處理情況。

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換證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有哪些?

1)質量管理方麵

產品檔案不夠完善,竣工圖未歸檔,有的未給用戶,

焊材庫超期保管焊條,未能按JB3223—83規定進行超期複驗。

角焊縫由平焊項目的焊工施焊。

接管孔與接管間間隙過大施焊,有的采用塞焊餘頭虛焊。

產品試板彎曲試驗不合格,複試時未加倍,

彎曲試驗的彎曲角度不足。

產品設計圖樣不符合要求無批準章、技術要求中引用過時標準,未規定射線或超聲探傷方法等。

不鏽鋼板露天堆放。

圖樣上未標明主要受壓元件標記,製造的產品,超出許可證批準範圍,竣工圖上無確認人簽字和確認日期。

鋼板餘料未作標記移植,工藝圖修改者,未注明本人身份,產品焊縫編號混亂,同台產品出現不同的焊縫相同的底片號。

法蘭密封麵電弧劃傷、機械劃傷。

設計,改未按《容規》履行手續,也未反映到竣工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