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焊炬時有什麼安全要求?
(1)使用焊炬前必須檢查其射吸情況。先將氧氣橡皮管緊接在氧氣接頭上使焊矩接通氧氣。此時先開啟乙炔調節手輪,再開啟氧氣調節手輪,用手指按在乙炔接頭上,若手指感到有一股吸力,則表明射吸能力正常。如果沒有吸力,甚至氧氣從乙炔接頭中倒流出來,則說明射吸能力不正常,必須進行修理,否則嚴禁使用。
(2)焊矩射吸檢查正常後,把乙炔橡皮管也接在乙炔接頭上。一般要求氧氣進氣接頭必須與氧氣橡皮管連接牢固,而乙炔進氣接頭與乙炔橡皮管不應連接太緊,以不漏氣並容易插上容易拔下為準。同時檢查其他各氣體通道是否正常。
(3)以上檢查合格後,才能點火。點火時應把氧氣手輪稍微打開,然後打開乙炔手輪,點火後立即調整火焰,使火焰達到正常形狀。如果調整不正常或有滅火現象,應檢查是否漏氣或管路堵塞,並進行修理。也可在點火時先打開乙炔手輪點燃乙炔並當發現冒黑煙時立即打開氧氣手輪調節火焰。此法的優點是當焊矩不正常,點火並開始送氧後一旦發生回火時,便立即關閉氧氣,防止回火爆炸,同時還可避免點火時的鳴爆現象,以及容易發現焊炬是否堵塞等問題。缺點是稍有煙灰影響衛生。從安全操作要求,建議采用後一種點火方法。
(4)停止使用時,應先關乙炔手輪,然後關氧氣手輪,以防火焰倒襲和產生煙灰。發生回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手輪,然後再關乙炔手輪。等回火熄滅後,應將焊嘴放在水中冷卻,然後打開氧氣手輪,吹掉焊炬內的煙灰,然後再點火使用。
(5)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氣體通路或閥門有漏氣現象應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氣後,才能繼續使用。
(6)焊炬各氣體通路均不許粘染油脂,以防氧氣遇到油脂燃燒爆炸。
(7)焊炬停止使用後應掛在適當的場合,或拆下橡皮管將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內,嚴禁將帶氣源的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內,
使用割炬時有什麼安全要求?
割炬又名割刀、切割器。
使用割矩時,除要遵守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外,還要注意下列幾點:
(1)回火時應立即關閉切割氧氣和預熱氧閥門然後關閉乙炔閥門。在正常工作停止時,應先關閉切割氧氣閥門,再關閉乙炔和預熱氧閥門。
(2)割嘴通道應經常保持清潔光滑,孔道內的汙物應隨時用透針清除幹淨。
(3)工件表麵的厚鏽、油水汙物要清理掉。在水泥地麵上切割時應銀高工件以防鏽皮和水泥地麵爆濺傷人。
電焊的安全特點是什麼?
(1)手工電焊的操作者接觸電的機會較多,更換焊條時,焊工的手要直接接觸電銨;焊機的空載電壓—般在60~90伏左右,如果電器裝置有毛病、防護用品有缺陷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等,都可能發生觸電事故尤其在容器管道裏的操作,四周都是金屬,觸電危險更大。
(2)焊接電弧比氣焊火焰有更高的溫度,手土電焊時,焊條、焊件和藥皮在電弧高溫(4200°以上)的作用下,發生蒸發、凝結和氣化,產生大量煙塵。同時,電弧周圍的空氣在弧光強烈輻射作用下,還會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若通風不良,長期接觸會引起多種疾病。
(3)焊接時,人體直接受到弧光輻射(主要是紫外線和紅外線的過度照射)時,會引起眼睛和皮膚的疾病。
(4)電弧焊操作過程中還可能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主要原因是電焊機、線路有毛病,在操作點附近存在可燃易爆物品;燃料容器管道焊補時防爆措施不當等。
(5)電焊時,若不遵守操作規程,可能發生的事故有,觸電、灼眼、齊傷,中毒失火和爆炸等,其中灼眼、觸電,失火事故較多。
怎樣進行電焊的安全操作?
(1)焊接作業開始前,應先檢查設備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如焊機有無接地或接零裝置,各接線點的接觸是否良好,焊接電纜的絕緣有無損壞等,未經安全檢查不得操作。連結接地導線或接零導線時,應先將導線一端接到接地體或零線幹線上,然後再將另一端接到焊機上。拆除導線的順序則與此相反,不得顛倒。
(2)焊工的手和身體不得隨便接觸二次回路的導電體,特別是在夏天身上大量出汗,衣服濕透等情況下,不應隨便接觸工作台、焊件上或焊鉗(槍)的帶電部分等,尤其在狹小空間船艙、容器管道內的焊接作業,更須注意避免觸電。對於焊機空載電壓較高的焊接作業,以及在潮濕工作地點操作時,應在操作台附近地麵上鋪上橡膠絕緣墊。
(3)下列操作必須在切斷電源開關後才能進行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更換保瞼絲;檢修發生故障的焊機;改變焊機接頭及更換焊件而需改裝二次回路的布設等。
(4)在金屬容器內,金屬結構上及其他狹小工作場所焊接時,觸電的危險性最大,必須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如采用橡皮墊、戴皮手套、穿絕緣鞋等,以保障焊工身體與焊忭間約絕緣。不允許采用無絕緣外殼的簡易焊鉗,作業時,應實行兩人輪換工作製或設一名監護人員,遇有危險征象時可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5)焊接與切割操作中,應注意防止由於熱傳導作用使工程結構和設備的可燃保溫材料著火爆炸事故。
(6)注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為焊接電路的一部分。
(7)加強個人防護,焊工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絕緣手套、套鞋及墊板。
(8)電焊設備的安裝、修理和檢查須由電工進行,焊工不得撞自拆修設備,臨時施工點應由電工接通電源,焊工不得自行處理。
進行登高切割作業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焊工在離地麵2米以上的地點進行焊接與切割操作時,即屬於登高焊割作業。登商焊割作業的工傷事故主要有高處墜落、觸電、火災和物體打擊等。
(1)在高空接近高壓線、裸導線或低下線,當距離小於2米時,必須停電並經檢查確無觸電危險後,方準焊割操作,電源切斷後,應在電閘上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的警告牌。
(2)登高焊割作業應設有監護人,密切注意焊工的動態。焊接電源的開關應設在監護人近旁,遇有危險征象時,立即拉閘斷電,並進行營救。
(3)登高焊割作業前應檢查焊接電纜的絕緣是否良好,不得將焊接電纜纏繞在身上。
(4)不得使用帶有高頻振蕩器的焊機,以防因麻電而失足摔落。登高焊割作業點周圍及下方地麵上火星飛落所及的範圍內,可燃易爆物品應徹底清除,一般在作業點下方地麵10米範圍內,設欄杆檔隔,
(5)焊割操作過程中,需設置接火盤接火,並派專人看火。
(6)焊割結束後,必須檢查是否留下火種,確認安全後才能離開現場。焊工不得將膠管纏繞在身上操作,以防回火發生爆燃,造成傷害。必須預先在作業現場準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登高作業的焊條、工具和零件等,必須裝在專用的工具袋內。工作中及工作結束,應隨時將作業點周圍的一切物件清理幹淨,以防落下傷人。
(7)各種工具和材料可用繩子吊運,但大型另件和材料,應用起重工具或起重機吊運,不得在空中投擲材料或物件,焊條頭及邊腳料等不得隨意往下扔,以免砸傷燙傷下麵人員。
(8)凡進入高空作業區和登高進行焊割操作,必須帶好安全帽,使用耐熱性能好的安全帶,穿膠底鞋。不得使用耐熱性差的材料如尼龍安全帶、尼龍安全繩等。安全帶應緊固牢靠,安全繩的長度必須小於2m。
(9)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梯子,梯腳需包紮橡皮防滑。梯子上下端均應放置牢固,與地麵夾角不大於60°。使用人字梯時應用限跨鐵%掛住單梯,使其夾角為40°。不準二人在同一個梯子上(或人字梯的同一側)作業,不得在梯子的最頂檔工作。
(10)登高焊割作業的腳手板應事先經過檢查,不得使用受腐蝕或機械損傷的木板及鐵木混合權。腳手板單程人行道寬度不得小於0。6m,雙程人行道寬度不得小於1。2m,板麵霈釘防疳條,並裝設扶手。使用安全網時要張挺不得留缺口,應層層翻高,應經常檢查安全網的質量,發現有損壞時必須更換。
六級以上大風、雨天、大雪、霧天等,禁止登高焊割作業,登高焊割人員必須經過健康檢查合格,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精神病和癲癇病等,以及醫生證明不能登高作業者,一律不能登高焊割。
如何焊補盛裝易燃物質的容器?
要動火焊補盛裝過汽油煤油、柴油、燒堿、硫磺、甲苯、酒精等易燃物質的容器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嚴格遵守以下幾點:
(1)動火焊補前,先將設備的放散管、人孔清掃孔等一切孔蓋都打開,
(2)把設備內部的可燃及有毒的介質徹底置換出來。在置換過程中,要不斷取樣分折,直到可燃有毒物質的含量符合安全要求為止。
常用的置換介質有氮氣、水蒸汽和水等。置換方法要視被置換介質與置換介質的比重大小來定。當置換介質比被置換介質比重大時,應由容器的最低點送進置換介質,由最高點向室外放散。以氣體為置換介質時,需用量一般為被置換介質體積的3倍。
經過置換,還可能存在置換不徹底或者兩種物質間的混合問題。因此,置換工作不能僅僅依靠置換介質的倍數,而要以氣體成份化驗合格為準,以水為置換介質時,將設備灌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