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治療是外治法的一種。它是利用藥物,施於病者機體外表某部或患部的作用,借經絡的通路發揮藥物的通經走絡、行滯去瘀、開竅透骨、驅風散寒的功能,從而達到某種治療目的的一種療法。在前麵發展史裏我們已經談到,中國醫藥學在很早以前就采用外治法,後來因為湯藥的發展,外治法漸漸退居次要地位。事實上,外治法非但可以配合內服藥餌療法來提高療效,而且有許多疾病也可以隻用外治法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論述膏藥的功能時說:“一是拔,一是截。凡病所結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入內陷之患;病所經由之處,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為了達到拔和截的治療目的,方中往往加猛藥、生藥、香藥、使之”“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其所,俾令攻決滋助,無不如誌,一歸於氣血流通而病自已”。所以在平肝、暖胃、截瘧、化痞、止瀉、蠲痹等膏中,各有加藥。在製膏當中有如上述的說法,更有中心體係。

膏藥是中國醫藥學中丸、散、膏、丹、湯五大劑型之一,我們在發掘、整理和提高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深入研究,使醫學科學更好地為人民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2)膏藥的作用機理

一般膏藥包括膏與藥兩部分,膏的部分比較簡單,成分比較固定;藥的部分比較複雜,往往因病、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膏的熬製主要用胡麻油和鉛丹兩種原料,二者在臨床上均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日華諸家本草》論胡麻:“陳油煎膏,生肌,長肉,止痛,消癰腫,補皮裂”。蘇頌《圖經本草》謂胡麻油“治癰疽熱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論胡麻油能“解熱毒,食毒,蟲毒,殺諸蟲螻蟻”。可見胡麻油除具有滋潤皮膚,使丹藥不幹,更具有解毒、殺蟲、保持藥效持久的良好作用。鉛丹又名黃丹、紅丹、東丹、漳丹,係由鉛氧化製成。黃宮繡《本草求真》論黃丹:“鉛丹亦名黃丹,係用黑鉛、硝黃、鹽礬鍛煉而成,故味兼鹹而走血。其性亦能殺蟲解熱,墜痰祛積,且更拔毒去瘀,長肉生肌,膏藥每取為用。在熬製膏藥時除用鉛丹外,有時還采用密陀僧、鉛粉等鉛的化合物,也具有類似鉛丹功用。據此,膏藥不僅其質具有防腐,防燥,保持效,便於貼用,刺激皮膚毛細管張吸收藥物和濕潤作用,而鉛丹、胡麻油的本質同樣有膏藥基質適應症中所要求的某些性能。所以胡麻油和鉛丹熬製成的膏藥基質便成為膏藥製劑和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膏藥在應用過程中,宋代以前,主要用於治療癰瘡、癤瘡等外科疾患。明代李時珍述及膏藥可貼風濕諸病,明代汪機謂太乙膏可貼肺癰已破。清代吳尚先所寫膏藥專著《理瀹駢文》中“截”、“拔”兩節中說:“凡病所集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入內陷之患;病所經由之處.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說明膏藥不但應用於外科各病,而且可以應用於內、婦及小兒各科。

膏藥之所以能夠治療癰瘡、癤瘡、腫瘍等外科疾患,從它的處方用藥來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如明朝朱柿《普濟方》記載治療金瘡箭鏃傷並癰疽癤毒的太乙膏處方,計有白芷、蒼術、石膏醋炒、白膠香、乳香、沒藥、黃丹各五錢,用真清油四兩熬膏,入黃蠟一兩收膏,用油單紙攤貼。這個膏藥處方是用來治療中醫所說的屬於陽性的癰瘡、癤瘡、腫瘍的,也就是屬於急性的、化膿性的潰瘍疾患。從太乙膏中藥味來看,蒼術富有去濕作用,對瘡瘍、膿液可以促進其排出。石膏為清涼劑,功能清熱解毒,迅速減輕掀腫疼痛等症候,加以醋炒不僅可使石膏易幹粉碎.緩和石膏作用。而且具有散瘀、解毒。止痛、收斂的作用。白芷、白膠香、乳香、沒藥等都是香料藥品,不僅具有防腐作用,並能改善血行、祛瘀散寒、鎮靜止痛。以上各藥合成薄貼,會使瘡癰疾患達到好轉和治愈。黃丹、清油為熬製膏藥賦形劑,更有促使藥物性能透入肌膚深部,發揮藥物的效能。五髒六腑功能的盈虧盛衰和髒器病變可應用膏藥外敷,以外用藥物入內疏通氣血等的理論是膏藥對體內髒器和遠距離的治療作用的主要依據。如對關節風濕疼痛、消腫化痞、暖胃、定痛、止泄諸作用,廣泛應用上焦心肺膏藥,中焦脾胃膏藥,下焦肝腎膏藥,通治三焦和五髒。通治六腑膏藥,調經、安胎、衛產、催生膏藥,其作用機理則是較複雜的問題。蓋人體內而髒腑筋骨,外而皮膚肌肉,五官百骸,靡不相通,其相通道路則為經絡。中醫在內外各科,辯證論治、藥物歸經、針灸療法,都是以髒腑機理為理論基礎的。而膏藥療法則兼有一般藥物、針灸、物理等療法的長處。膏藥處方用藥,是根據一般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複方。以發揮藥物良好效果。更因膏藥用於肌膚薄貼,所以多取氣味俱厚的藥物,並加以引藥,如薑、蔥、槐、柳、木別、蓖麻、風仙、菖蒲、山甲、輕粉等力厚之品,幾乎各方使用。延胡索、木通、細辛、威靈仙、木香、烏藥、蘇合油、冰片、麝香、乳香、沒藥等善於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疾病所需的芳香藥物,更是膏藥熬製中不可缺少的藥品。至於貼用膏藥,除潰瘍腫毒貼患部處.一般多以針炙經絡穴位為貼部位。如太陽經外感貼兩太陽、風池、風門、膻中穴。髒腑病,則分別其在上在下及經絡通路貼之,如上貼心口、中貼臍眼、下貼丹田,或兼貼心俞與心口對,命門與臍眼對,足心與丹田應。總之,膏藥所貼穴位都是根據體表十四經穴,借經絡通路以直接影響內髒疾患,提高藥物療效,達到迅速治愈的目的。

膏藥之所以能夠治療多種疾病,是有它一定的物質基礎與論根據的。它的處方:組成來源於一般中藥方劑,與西藥中許多外用藥、注射劑、口服劑有同一作用,同樣可以合劑,分用(特殊的當然例外)此其一。在一般方藥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加以變化,去其輕淡平溫之劑,益以氣味俱厚生香引導之昧以得藥方此其二。用藥數廣而多形成大的複方,以適應複雜的病理變化,由於許多藥物中含有脂熔性^揮發性及刺激性的藥物,因此豇透人皮膚產生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收斂等作用,一如治癰癤瘡、腫瘍、潰瘍等,風濕寒痹、止痛、壯筋骨、跌打損傷等,此其三。利用丹、油熬膏作賦形劑,以防腐、防燥、保護瘡麵,保持藥效持久,促使藥物和經過表皮產生深部和全身作用,此其四。按經絡俞穴及身體特殊部位薄貼,發揮藥效,促進作用,此其五。貼於患處刺激神經末稍,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產生神經特異性,以調整機理增強組織抗禦力量,達到鎮靜、消炎作用。此外,軟膏具有保護局部皮膚的濕潤柔軟作用,是通過皮膚角質層細胞間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使藥物滲透與吸收,對創傷、皮膚疾病、粘膜病變的治療,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同時,藥物穿通皮膚及粘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可產生全身作用。膏滋內服後與內服湯藥一樣起全身治療作用。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初步理解膏藥的治療作用,是以中醫的經絡學說為基礎。就其生理機理而言,則係以特殊劑型,使藥物有效成分刺激外感受器而使內感受器產生整體影響。是否尚有因組織吸收某些藥物有效成分而產生殺菌、抗生作用,還有待於今後的研究。

(3)膏藥的分類

綜合古今膏劑大致可分為四類:煎膏、軟膏、硬膏、敷藥。

①煎膏:唐時稱“煎”。一般是藥物經過煎煮、去渣、濃縮,再加蜜或糖製成的稠厚半流體狀供內服的製品,具有藥物濃度高、體積小、穩定性好、便於服用等優點。煎膏劑的效用以滋補為主,兼有緩和的治療作用,藥性滋潤,故又稱“膏”或“膏滋”。也有將加糖的稱為“糖膏”,加蜜的稱為“蜜膏”。近年風靡全國的膏方,即為此類。單純的煎膏根據稠度分幹浸膏、浸膏、流浸膏。

②軟膏:古時稱“貼”。是用植物油、蠟臘、凡士林或動物脂肪等作基質,加入藥物加熱後,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經加熱,研粉摻入所製成的供皮膚或粘膜應用的半固體劑型。習稱“藥膏”,又稱“油膏”。具有保護、濕潤、潤滑或局部治療作用。某些軟膏劑中的藥物亦可透皮吸收而發揮全身治療作用。

③硬膏:通稱為“膏藥”,係將藥物溶解或混勻於適當基質中,攤塗於裱褙材料上,供貼敷使用的一類近似固體的外用劑型,具有局部治療作用或全身治療作用。根據基質組成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鉛膏藥:指藥料用植物油炸取成分後,與鉛丹化合而成半固體或固體狀製品。主要為油酸鉛,在加工中由於鉛丹的應用比例及加熱時的溫度和時間不同,可以得到色澤和硬度不同的製品,色澤由白色、黃色乃至黑色,通常黑色者多。用章丹(四氧化三鉛)製成的稱“黑膏藥”,加鉛粉(堿式碳酸鉛)者稱“白膏藥”。最早鉛膏載於晉葛洪《肘後備急方》卷八——成膏:“清麻油十三兩,菜油亦得;黃丹七兩。二物鐵鐺文火煎濾,濕柳批篦攪不停,至色黑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攪不停,煙斷絕盡,看漸稠膏成……”由此可見,南北朝時的鉛膏,就是今天所稱的基質;後世逐漸發展,在基質上加入主要藥物,療效更為提高。此劑型亦為現時常用劑型之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