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t醉折花枝當酒籌——酒歌酒令與勸酒(2 / 3)

籌令:唐代一種籌令飲酒的方式,如\"論語籌令\"、\"安雅堂酒令\"等。後者有五十種酒令籌,上麵各寫不同的勸酒、酌酒、飲酒方式,並與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如孔雀開樽第一\";\"孔融誠好事,其性更寬容\"。\"牙牌令\",是唐代籌令的一種變異形式,它與安雅堂酒令相似,盛行於明清。

《紅樓夢》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對牙牌令作了精彩細致的描寫:

大家坐定,賈母先笑道:\"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薛姨媽等笑道:

\"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們如何會呢,安心要我們醉了。我們都多吃兩杯就有了。\"賈母笑道:\"姨太太今兒也過謙起來,想是厭我老了。\"薛姨媽笑道:\"不是謙,隻怕行不上來倒是笑話了。

\"王夫人忙笑道:\"便說不上來,就便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覺去,還有誰笑話咱們不成。\"薛姨媽點頭笑道:\"依令。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賈母笑道:\"這個自然。\"說著便吃了一杯。

鳳姐兒忙走至當地,笑道:\"既行令,還叫鴛鴦姐姐來行更好。\"眾人都知賈母所行之令必得鴛鴦提著,故聽了這話,都說\"很是\"。鳳姐兒便拉了鴛鴦過來。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內,沒有站著的理。\"回頭命小丫頭子:\"端一張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鍾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

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王夫人等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說來。\"鴛鴦未開口,劉姥姥便下了席,擺手道:\"別這樣捉弄人家,我家去了。\"眾人都笑道:\"這卻使不得。\"鴛鴦喝令小丫頭子們:\"拉上席去!\"小丫頭子們也笑著,果然拉入席中。劉姥姥隻叫\"饒了我罷!\"鴛鴦道:\"再多言的罰一壺。\"劉姥姥方住了聲。鴛鴦道:\"如今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起,順領說下去,至劉姥姥止。比如我說一副兒,將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次說第二張,再說第三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葉韻。錯了的罰一杯。\"眾人笑道:\"這個令好,就說出來。\"鴛鴦道:

\"有了一副了。左邊是張`天''''。\"賈母道:\"頭上有青天。\"眾人道:\"好。\"鴛鴦道:\"當中是個`五與六''''。\"賈母道:\"六橋梅花香徹骨。\"鴛鴦道:\"剩得一張`六與幺''''。\"賈母道:\"一輪紅日出雲霄。\"鴛鴦道:\"湊成便是個`蓬頭鬼''''。\"賈母道:\"這鬼抱住鍾馗腿。\"說完,大家笑說:\"極妙。\"賈母飲了一杯。鴛鴦又道:\"有了一副。左邊是個`大長五''''。\"薛姨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鴛鴦道:\"右邊還是個`大五長''''。\"薛姨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

\"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說完,大家稱賞,飲了酒。鴛鴦又道:\"有了一副。

左邊`長幺''''兩點明。\"湘雲道:\"雙懸日月照乾坤。\"鴛鴦道:\"右邊`長幺''''兩點明。\"湘雲道:\"閑花落地聽無聲。\"鴛鴦道:\"中間還得`幺四''''來。\"湘雲道:\"日邊紅杏倚雲栽。

\"鴛鴦道:\"湊成`櫻桃九熟''''。\"湘雲道:\"禦園卻被鳥銜出。\"說完飲了一杯。鴛鴦道:\"有了一副。左邊是`長三''''。\"寶釵道:\"雙雙燕子語梁間。\"鴛鴦道:\"右邊是`三長''''。\"寶釵道:\"水荇牽風翠帶長。\"鴛鴦道:\"當中`三六''''九點在。\"寶釵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鴛鴦道:\"湊成`鐵鎖練孤舟''''。\"寶釵道:\"處處風波處處愁。\"說完飲畢。鴛鴦又道:\"左邊一個`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寶釵聽了,回頭看著他。黛玉隻顧怕罰,也不理論。

鴛鴦道:\"中間`錦屏''''顏色俏。\"黛玉道:\"紗窗也沒有紅娘報。\"鴛鴦道:\"剩了`二六''''八點齊。\"黛玉道:\"雙瞻玉座引朝儀。\"鴛鴦道:\"湊成`籃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藥花。\"說完,飲了一口。鴛鴦道:\"左邊`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帶雨濃。

\"眾人道:\"該罰!錯了韻,而且又不象。\"迎春笑著飲了一口。原是鳳姐兒和鴛鴦都要聽劉姥姥的笑話,

故意都令說錯,都罰了。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下便該劉姥姥。劉姥姥道:\"我們莊家人閑了,也常會幾個人弄這個,但不如說的這麼好聽。少不得我也試一試。\"眾人都笑道:\"容易說的。你隻管說,不相幹。\"鴛鴦笑道:\"左邊`四四''''是個人。

\"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眾人哄堂笑了。賈母笑道:\"說的好,

就是這樣說。\"劉姥姥也笑道:''''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眾位別笑。\"鴛鴦道:

\"中間`三四''''綠配紅。\"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眾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鴛鴦道:\"右邊`幺四''''真好看。\"劉姥姥道:\"一個蘿卜一頭蒜。\"眾人又笑了。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劉姥姥兩隻手比著,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

3.酒道儀式

肉湯已經煮好。主人前往去召請賓,賓拜謝過主人放下架子親自來請。主人回拜,告辭,賓再次拜謝。請介時的禮節也是這樣。賓和其他陪賓一起過來,主人帶領一幫人在門外迎接,再次拜謝賓的到來,賓回拜。主人再拜謝介,介回拜。主人向眾陪賓一揖,先進門。賓向介作長揖,從左邊進門,介再向眾陪賓作長揖,也進門。眾陪賓都從左門進。以北麵為上。主人與賓相互三揖一齊走到階前,再三相讓(上堂)。主人上堂,賓也上堂。主人在台階上方對著屋楣向北拜兩次,賓則在西階上對著屋楣麵向北回拜。

主人坐下,從篚裏拿出一隻爵,下堂洗爵,賓也跟下堂。主人在階前坐下,先把爵放在地上,(向賓)致辭。賓致答辭。主人坐著拿爵,站起,走到洗跟前,麵向南坐下,把爵放置到篚下,盥手洗爵。賓向前走幾步。麵向東北辭感謝主人為他洗爵。主人坐下,把爵放在篚下,站起來對賓作答。賓退回到原位上,對著西序的地方向東站立。主人坐下拿起爵,負責沃洗的仆役麵向西北站立,洗完酒爵,主人一揖,一讓。然後上堂。賓拜謝主人替自己洗爵。主人坐下,把爵放在地上,對賓作一拜,然後下堂洗手。賓也下堂,主人辭謝。賓答謝,回到原位,麵對著西序。洗完手後,主賓相互揖讓著走上堂。賓在西階上凝神端立,主人坐下取爵,斟滿酒。走到賓的座席前麵朝西北獻給賓。賓從西階上堂拜謝,主人向後稍退,賓前行接過酒爵回到原位。主人在主階上拜送爵,賓向後稍退,仆役把幹肉上到席前。賓從西邊入席,仆役把折用具設於席上。主人在主階東邊端正凝立。賓坐下,左手執爵,向幹肉作祭。把酒爵放到幹肉的西邊,站起來,右手拿肺,左手握住肺的根部;坐下,不做“繚”的動作,右手掐斷肺尖祭神。左手上舉,嚐一下肺,站起,把肺放到俎上。然後坐下,洗淨手,先祭酒,再站起。在席的末位坐下,嚐一口酒。接著退下席,把爵放在地上,向主人拜謝,並稱頌酒美,端爵站起。主人在主階上向賓答謝。賓又到西階上向北坐下,喝盡爵裏的酒,站起,又坐下。把爵放地上,向主人拜謝。端起爵,再拜謝。主人於主階上回拜。

賓下堂洗爵,主人也下堂。賓坐下把爵放在地上,站起致辭,主人對答。賓坐下取爵,走到洗的南邊,麵朝北。主人在主階的東南麵辭謝賓為自己洗爵。賓坐下,把爵放置在篚上,站起來以辭答對。主人又回到主階東麵,麵朝西。賓麵朝東北洗手,坐下取爵,洗畢,和主人相互揖讓就象開始那樣,上堂。主人答拜。賓答拜,站起,下堂洗手,完成客人應有的禮儀。賓向爵中斟滿酒,到主人的坐席前麵朝東南酬謝主人,主人在主階上方拜謝,賓稍稍後退。主人向前接過酒爵,回到原位。賓在西階上拜送爵。獻肉幹肉醬。主人從北方上堂,在俎上放入牲品的腿肉,祭酒的儀式和賓相同,但不稱頌酒美。主人自席前上主階,麵朝北方坐下喝完爵裏的酒,站起。又坐下將爵放地上,再拜,拿起爵站起。賓在西階答拜。主人在序端坐下,把爵放地上,再從北麵沿主階上,再拜,斟滿酒。賓在西階上答拜。

主人坐下從篚裏取出一隻觶,下堂洗觶。賓也下堂,主人辭謝。賓不辭謝主人洗觶,立在西序前,麵向東。洗畢,主人和賓相互揖讓著上堂。賓在西階凝立,主人把觶斟滿酒敬賓,沿主階上麵向北坐下,放觶於地,向賓一拜,端觶站起。賓在西階答拜。主人坐下祭酒,飲完觶中的酒,站起,再坐下把觶放地上,一拜,端觶站起。賓在西階答拜。主人下堂洗觶,賓下堂致辭,和獻酒時的禮儀一樣,然後再上堂,但不拜謝主人的洗觶。賓在西階上,馬上給觶斟滿酒,端到賓的席前北麵,賓在西階上拜謝。主人稍向後退,拜畢,向前,坐下,把觶放置在菜肴的西邊。賓辭謝,坐下取觶在手,回到原位。主人在主階上拜送。賓麵向北坐,把觶放置到菜肴東麵,回到原位。

主人一揖下堂。賓也下堂立於階西,對著序麵向東,主人向介一揖,禮讓介入堂,拜揖跟賓那樣的禮儀。主人坐下,從東序端取爵,下堂洗爵。介下堂,主人辭謝,介辭謝主人為己洗爵,同前邊的儀式一樣,介上堂,不拜謝主人洗爵。介從西階上,站住,主人把爵斟滿酒,走到介之席前麵向西南把爵獻給介。介在西階上麵朝北拜謝,主人稍稍退後。介向前,麵朝北接受酒爵,回到原位。主人在介右邊麵朝北拜酒爵,介稍稍後退。主人立於西阼,獻上肉幹肉醬。介從北方入席,席上放置折俎。祭拜如同賓的禮儀,介不嚐肺,不喝酒,也不稱頌酒美。介從南方走下席,坐到北麵喝完爵中的酒,站起。坐下把爵放地上,一拜,端起爵站起。主人在介的右方向介答拜。

介下堂洗爵,主人回到主階的位置,下堂辭謝,禮儀和前麵一樣。洗畢,主人洗手。介揖讓著上堂,在兩楹之間把爵交給主人。介站於西階上,主上給爵斟滿酒,獻到西階上。主人在介右邊坐下,把爵放置地上,一拜,再執爵站起。介答拜。主人坐下拜祭,飲完爵中的酒,站起。再坐下把爵放置地上,一拜,執爵站起。介向主人答拜。主人坐在兩根楹柱之南,把爵放置地上。在介右方再作一拜,給爵斟滿酒。介再答拜。

主人又回到主階,一揖,下堂。介也下堂立在賓的南方。主人麵向西南對眾陪賓拜三次,眾陪賓一起答拜一次。主人一揖,上堂,坐下,從西楹下取爵,下堂洗爵。再上堂,給爵斟滿酒,站在西階上獻給眾陪賓。陪賓中的年長者三人上堂拜受酒爵,主人拜送酒爵。這三位眾賓中年長的人坐下祭祀,站起飲酒,飲完爵中的酒不再回拜,將空爵還給主人,下堂歸還原位。所有陪賓都不拜而接受酒爵,坐下祭祀,站起飲酒。三位長者每人都有一爵酒祭獻,席前都擺有幹肉、肉醬等菜肴,眾陪賓席前也遍置脯醢。主人端起爵下堂,把爵放回篚中。

在大堂的側麵另設有一席,以東方為上首。備有樂工四人,其中二人持瑟,走在前邊。摻扶樂工的有兩人,都是左手持瑟,瑟首向後,手指塞在瑟孔裏,瑟弦挨著身子,右手摻扶樂工。樂正先登堂,在西階的東麵站立,樂工從西階上堂,麵向北坐下。摻扶樂工的相者東麵坐,把瑟交給樂工,下堂。樂工唱《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唱完,主人向樂工獻酒。樂工左手持瑟,為首的樂工做代表拜謝主人,不站起來,接受酒爵。主人在主階上拜送爵,獻上脯醢。主人派一相者幫助樂工祭酒。為首的樂工飲酒、幹杯後不回拜,把空爵歸回給主人。其他樂工也不拜而接受酒爵,祭酒後飲酒。樂工麵前都擺設脯醢,但不再祭脯醢。樂工中如有地位高的樂官,主人要為他專門洗爵。這時,賓和介都要隨主人下堂,主人要辭謝賓和介下堂。樂工和樂官則不辭謝主人為他們洗爵。

吹笛的樂工入內,站立在堂下懸磬位置的南邊,麵向北,吹笙的樂工演奏《南陵》、《白華》、《華黍》。主人在西階上向他們獻酒。吹笙樂工中為首的一位拜謝主人,上到最上的一級台階,但不進入大堂,隻接受主人獻的酒爵。主人拜送酒爵。這名為首的樂工就在階前坐下祭酒,站起來飲幹爵裏的酒,不拜,上台階把空爵歸還主人。其他吹笙人都不拜而接受酒爵,坐下祭酒後站起飲酒。每人席前都擺滿脯醢,介不需祭脯醢。於是,樂工們間隔著詠唱《魚麗》,瑟工奏起《由庚》;再詠唱《南有嘉魚》,笙奏《崇丘》;再唱《南山有台》,笙再奏《由儀》。最後,大堂上歌、瑟、磬一起唱奏《周南關睢》、《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樂工向樂正報告說:“正歌已全部演奏完。”樂正則向賓報告:“正歌已演奏完畢”,然後下堂。

主人從南側離席,一個人下堂,指派一名相作筵席的司正(禮官)。司正按禮推辭一番後接受。主人拜謝,司正答拜。主人上堂,回到席中原位。司正洗觶,從西階上堂,在主階上麵向北聽命於主人。主人說:“請留眾賓客安心坐席。”司正將主人的話轉告賓。賓按禮辭席一番,許諾。司正把賓答應去入席的話再回告主人。主人在主階上拜謝,賓在西階上答拜。司正站在堂前兩楹之間相助拜謝。大家都一揖,恢複筵席原狀。

司正給觶斟滿酒,從西階下堂,在兩階之間麵向北坐,把酒觶放置地上,退後一點,拱手,站立片刻,坐下取起酒觶,不祭酒就直接飲完觶中的酒,站起,再坐下,把空觶放地上,一拜,手執觶站起,洗觶。然後麵向北坐下,把觶放到該放的處所,向後退,站立在觶前。賓麵向北坐下,取放在肉案旁邊的觶,在主階上麵向北酬謝主人。主人離席,立在賓的東側。賓坐下,將觶放在地上,一拜。手持觶站起,主人答拜。賓也不祭酒,立著飲酒,也不拜。喝盡觶中的酒後,不洗觶。再向觶中斟滿酒,麵向東南遞給主人。主人在主階上拜謝。賓稍向後退,主人接受觶,賓在主人的西側拜送主人,一揖。賓和主人都歸位,恢複篷筵席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