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隨著時代而逐漸改易,到了東漢,形成了定型的漢隸。特別是到了漢恒帝、靈帝時期(公元174~189),漢隸達到極盛時期。漢隸定型的字體,主要是指此時期的字跡。
定型的隸書在書法上形成了自己風格。在用筆上方、圓兼用,藏鋒、露鋒諸法具備;在筆畫形態上出現了蠶頭燕尾的特點,長橫畫有蠶頭,有波勢,有俯仰,有桀尾;體勢上,由縱勢變為正方,又變為扁方的橫勢;結構上,中官緊收,筆畫向左右開展,呈左右對稱的“八字形”,故有漢隸“八分”的說法。
隸書從用筆到結字所形成的風格,既莊重嚴整,又變化多姿。這種字體,上承篆和古隸,下啟楷書,用筆通行行、草。
所以隸書在書法上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
隸書到東漢時期已發展成定型的隸書,成為法度森嚴的官定的標準字體。這一時期留下來的隸書字豐富多采,尤其東漢時期盛行樹碑立傳,所以留下碑版最多,也最精湛。
所謂“碑”,在古時是宮、廟門見識日影及拴牲口的長方形石頭,秦代在石頭上鐫刻文字,作為紀念物或標記,或刻文告等,秦代稱為“刻石”,漢代以後即稱“碑”。
自東漢以來,各種碑的形式也多起來,有碑頌、碑記、墓碑等等,用以紀事、頌德。這些碑刻給書法留下了極豐富的珍品。據說東漢留下來的碑版達170餘種。現舉出幾種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資證明。
乙瑛碑
全名為《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東漢恒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立。當時乙瑾為魯相,曾奏請在孔子廟中設置守廟的百石卒史,因此得名。碑立在今山東曲阜孔廟。內容刻有奏請往返的公犢和對乙瑛的讚同。碑文雄秀、工整,風格飄逸秀麗,是著名漢碑之一。
禮器碑
全稱為《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亦稱《韓敕碑》.東漢桓帝水壽二年(公元156年)立。石在今山東曲阜孔廟,碑文為讚頌魯相韓敕整修孔廟,建造禮器的事。書體扁平豐茂,瘦勁挺秀,屬於工整風格的作品,為曆代學隸者所重視。
史晨碑
碑的前後兩麵各有到字,故亦稱《史晨前後碑》。前後碑各有名稱,前碑稱“魯相史晨祝孔子奏銘”,內容是記載魯相史晨的奏章,報告他到任後祭孔的情況;後碑稱《史晨饗孔廟碑》,記錄了他祭孔的措施。此碑建於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碑立山東曲阜孔廟。字體工整,結構謹嚴,富有神韻,是學習隸書的好範本。
4熹平石經
也稱《石經》.漢靈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建議在太學建立正定的六經標準文字,以免貽識後學,為此而立。傳為蔡邕所書。碑石共46個,太學舊址在今洛陽市,碑立太學門前。幾經動亂,原碑早已無存。自宋以來,常有殘石出上,據說現已集存80OO多字,字體方正,結構謹嚴,是當時通行的標準字體。
曹全碑
全稱為《漢合陽令曾全碑》,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王敞等人為紀念曹全功績而立。明代初年出土於陝西頜陽縣,曾保存在合陽縣孔廟,1956年移放在西安碑林。相傳此碑明代未年即已斷裂,現文物出版社已經出版斷裂前的拓本。曹全碑是漢隸代表作之一,風格秀逸多姿、結構平勻,用筆方圓兼備、清麗婉暢。此拓本保存原字較多,完整如新,最適合初學隸書者臨摹。
張遷碑
全稱為《漢故穀城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於山東東平縣。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書體以方筆為主,結構嚴整、端正樸茂。現有影印本,可供方筆書法愛好者臨摹。
(5)行草
:兩漢以隸書為主流,日常應用又興起一種草書,介於八分與今草之間特有之書體,與後世草書殊異,謂之章草。
其結構乃隸書簡化而來,所謂「損隸之規矩」,「存字之梗概」也。章草每筆分寫,各自獨自,與後世草書有別,實為草書之濫觴焉。章草在當時算是非正式的字體,乃為「赴俗急就」而起,純為日用所需。段玉裁認為「艸書之稱,起於草稿」,大體草書稿字體較為草率,書寫迅速,故頗實用,近世所出之漢簡多是粗書而成就是很好的證明。
至於章草興起的年代,許慎認為是「漢興有草書」,漢人稱為「草」,自羊欣始有「章草」之名,後來就沿用下來。至於為什麼叫章草,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
史稱杜度、崔瑗、崔實、張芝、張昶為漢章草大家,但所傳書跡不多,還好近世所出漢簡保存墨跡不少,我們才能見到章草的真風貌。
王愔以史遊作為急就章,為章草之始,但敦煌出土之急就觚,卻是波磔洋溢之八分。傳世之章草急就章應是成熟後之作品,而非章草之起源。
漢宣帝神爵四年四月簡
出於敦煌,為史遊之前戴有年代之木簡,是較早期的代表。其有幾字己改變結體,減省筆畫。筆畫略帶波勢,書寫亦草率,已粗具章草之規模。
漢元帝永光元年
為居延漢簡中有紀年者,較神爵四年更近章草。字體皆是解散隸體粗書而成,已無八分工整秀麗,為章草較成熟之代表。筆勢極為飛動,極為縱逸,直行整齊不亂,堪稱傑作。
新莽殄滅簡
上麵是沒有紀年的,經人孝訂為新莽始建國後五年所書。尤此知章草至新莽己確立,書法尤臻優美。筆畫已具波勢,結體則是草,有許多字解散隸體而成符號,筆畫亦牽連,章草筆法大體具備。且字行疏朗爽明,為章草之珍品。
漢光武帝建武簡
亦敦煌所出,包括廿二至廿六年間,共四枚,為章草極成熟之作。各簡中皆有減省筆畫或改變結體者,且字體近似,筆勢躍動,各字獨立,每筆分寫,表現秀逸之風格。
敦煌漢紙墨跡
敦煌所出亦有紙片,即是書於紙上之墨跡,為章草末期之代表作。觀其運筆已極純熟,筆勢躍動而連貫,結體已和草書相同,實啟今草之先河。此紙為現存最古者,距蔡倫爺爺造紙年代極近,堪稱至寶。
張芝芝白帖刻存於淳化秘閣法帖中,米芾鑒之為:據真跡所摹刻;現在與敦煌漢簡相比較確極為相近,該是漢代書跡沒錯。閣帖中另有張芝草書三帖,米元章則認為是唐人所作。所以芝白帖是張芝傳世之唯一書跡,亦有漢名家章草之僅存,地位十分重要。
此帖字體橫扁,結體是草,筆畫尚存隸意,雖每筆分作,而氣勢一貫,筆畫多簡省而趨於符號化,為章草之典型,且法度嚴謹,而章法寬舒,「專謹古雅」,堪稱章草之上乘。
3.秦漢書法家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麵。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體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曆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采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隨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秦代政治家。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采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政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製定有關的禮儀製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反對分封製,堅持郡縣製;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製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製度。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斬於鹹陽鬧市,並夷三族。
(1)不甘寂默赴秦施才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廁所見到老鼠吃人糞,一見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嚇跑了。後來,他在倉庫裏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糧食,也沒有人去管。於是,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就是說,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就應該象在糧庫裏偷吃糧食的老鼠,才能為所欲為,盡情享受。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荀卿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他是打著孔子的旗號講學的,但是,他不象孟子那樣墨守陳規,而是從當時的政治形勢出發,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發揮和改造,因而很適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後,反複思考應該到哪個地方才能顯露才幹,得到榮華富貴呢?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他認為楚王無所作為,其它各國也在走下坡路,決定到秦國去。
臨行之前,荀卿問李斯為什麼要到秦國去,李斯回答說:“幹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裏可以大幹一場。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李斯告別了老師,到秦國去實現自己的願望了。
(2)書諫逐客妒殺韓非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他對秦王說:凡是幹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力量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李斯的見解是正確的,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長吏。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客卿。
正當秦王下決心統一六國的時候,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鄭國到秦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製秦的東進。後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餘,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裏奚,從宋國迎來蹇(音簡)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並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裏,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範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客卿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隻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李斯還說,秦王的珍珠、寶玉都不產於秦國,美女、好馬、財寶也都是來自東方各國。如果隻是秦國有的東西才要的話,那麼許多好東西也就沒有了。李斯還在信中反問:為什麼這些東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來大王隻是看重了一些東西,而對人才卻不能重用,其結果是加強了各國的力量,卻不利於秦國的統一大業。李斯的這封上書,不僅情詞懇切,而且確實反映了秦國曆史和現狀的實際情況,代表了當時有識之士的見解。因此,這篇《諫逐客書》成為曆史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