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創先河的秦漢書法(1 / 3)

1.秦漢書法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統一國家後,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曆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基本概括了此時字體的麵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書寫不便,於是隸書出現了。“隸書,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為了書寫方便。到了西漢,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更加明顯。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尚有詔版、權量、瓦當、貨幣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

兩漢書法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係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係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門頌》等為最著名,書法家視為“神品”。於此同時蔡鯊的《嘉平石經》達到了恢複古隸,胎息楷則的要求。而碑刻是體現時代度與韻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瑛》、《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後人稱道仿效。可以說,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樸古,體現了“士”、“庶”階層的不同美學追求。至於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姻。

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張芝被後人稱之為“草聖”。

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的,莫過於是碑刻和簡牘上的書法。東漢碑刻林立,這一時期的碑刻,以漢隸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此時隸書已登峰造極。

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2.各種書法的簡介

(1)秦小篆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石權始皇廿六年詔則最能見其真相。

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O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餘年,經曆了諸侯兼並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麵,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

“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有的字體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這雖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琅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會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鬆,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信息,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一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中國書法藝術的兩大係統,一為碑係,一為帖係。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係開山之作。

琅琊台刻石

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南登琅邪時所立,內容是歌頌秦德者,原石還存在山東諸城海神祠內,但始皇頌詩及從臣諸名已剝落,尚存二世從官名和詔書十三行。書體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綠為主,字體皆為長方,筆書粗細如一,顯現雍容典雅之風格。

一般以為秦代諸刻石皆為李斯所撰,把他當做當代書法家兼文字學家。李斯,字通古,秦上蔡人,特善篆書,後世推他所做篆書為小篆之逸品。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書法家。《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一後的標準字體,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嶧山刻石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裏,但與琅邪、泰山相較,仍不免有「優孟衣冠」之誚,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但秦代的遺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輕易舍去不用,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體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等異趣。

(2)秦古隸

秦朝政府公布的公文、法令、詔書等均用小篆。但結構複雜,筆畫多弧形,速寫不易,民間多用一種較篆而草的、能急就的字體,筆畫由圓變為方折,把篆書多弧形變為多直形。這是隸書興起的原因。晉代衛桓《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指罪人。從事勞役的人及職位較低的胥使、役吏。)佐書,曰隸字。

唐張懷瓘《書斷》中說:“按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原為縣裏小官,因罪入獄,他整理了隸書3000字上奏,秦始皇認為很好,赦其罪,並封為禦史。

既是:相傳秦朝有一個叫程邈的徒隸,因為得罪了秦始皇,被關在監獄裏。程邈看到當時獄官的麼牌用篆書寫很麻煩,就作了改革,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又創立一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很欣賞,不僅赦了他的罪,還封他為禦史,並將這種字體規定在官獄中應用。因為程邈是個徒隸,起初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把這一書體稱之為隸書。這個故事可能有很大附會的成分。實際上正像書法的產生一樣,隸書也是靠日積月累許多人共同創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書法上稱秦隸為“古隸”,漢隸為“今隸”。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簡千餘枚,上為墨書秦隸。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材料來看,戰國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簡上的文字,已有簡化篆體,減少筆劃,字形轉為方扁,用筆有波勢的傾向。這是隸書的萌芽。西漢時,書法中隸體的成分進一步增加。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老子甲本》已有了明顯的隸意。

雲夢睡虎地秦簡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震驚了考古學界和書法界。它的出土,使現代書法家們眼界大開,亦為書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隸的資料。秦隸在結體上有自己特殊的時代特征,既有後世隸書的特征,又包含了篆書的特點。古人說:“篆之捷隸也”,這是很有道理的。從“快”這一意義上說,秦簡為毛筆墨書,隻有毛筆的運用,篆書的快寫,才真正把中國書法向隸書的方向推進。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為西漢前期物。字體在篆隸之間,筆劃有篆、隸筆意,顯得蒼勁古樸。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

帛書老子甲本是於長沙馬王堆第三號墓出土,應是墓主的珍藏品,而作為殉葬之物。因為浸水受潮,又放在木片上,帛已破損,字也有許多殘缺;此帛寬二十四寸,全文四百六十三行,總計有一萬三千餘字,最後附無題古佚書四篇。次序與同時出土的帛書老子乙本相同,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和現在的則是相反;不分章,章句也略有出入。

其年代應該是在漢高祖之前,因為此本不避劉邦、劉盈、劉恒等帝王的名號,書中可見「邦」字二十個,「盈」字九個,「恒」字二十五個,算是先秦的墨跡。

書體為小篆,筆畫仍以曲線為主;橫畫的起筆多重而圓,收筆則輕而尖,鉤與捺常作長引之勢,已有了明顯的隸意。當是日常書寫的書體。章法有直行而無橫列,較乙本自然高古,堪稱傑作。

(3)漢古隸

古隸和小篆之關係就如同猴子和人,乃是蛻變而來,特征在改變筆畫之曲線成直線,並予省略,變圓為方,由連而斷,且富有粗細之變化,由繁趨簡,書寫亦更加便捷,為小篆至八分之關鍵。

但傳下來的書跡甚少,以刻石和碑為多,武梁祠畫像中亦有古隸者。

帛書老子乙本

為惠帝和呂後執政之間的古隸「陪葬品」,它的主人因太過珍視它而帶它入土,也因此我們現在能看到它。書體篆意尚存,章法有直行而無橫行,秀麗之中尚存古意。

竹簡孫臏、孫子兵法﹝漢簡附﹞

這二書也為陪葬之物,看來我們得感謝古人的陪葬製度了。年代大抵為西漢前期。兩者筆跡不同,當是出於不同人之手;竹簡孫臏的字體仍混有極多篆書筆法,孫子兵法的篆法殆已淨盡,筆畫直,間架平正。兩者相較的話,一以古質取勝,一以妍華擅美,皆是古隸上品。

魯孝王刻石

今尚存曲阜孔廟之中,全文僅「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字。筆畫已由圓變方,字體仍屬高長,結構別於小篆,乃藉於小篆、八分之過渡書體,古樸純厚。

另尚有三老諱字忌日刻石,開通褒斜道刻石﹝這是摩崖大字﹞,祀三公山碑等遺墨。

(4)隸書

漢朝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建立天下,經過60餘年的治理,出現了“漢武”盛世,經濟和文化諸方麵都得到了長足進步,造紙術的發明,對文字的發展,影響深刻。西漢初,朝廷就把隸書定為學童應試的內容之一,成績好的可以做官。當時的“史書令史”,就是擅長寫隸書的官職。漢人稱漢隸書為“史書”。據班固《漢書》記載:元帝“多才藝,善史書。”孝成許皇後“聰慧,善史書。”隸書的重要特點是筆畫平直、結構方正,幾種筆畫較為固定,為漢字書寫定為不變的形態。

再有就是改造合體字的偏旁,並使它固定統一。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偏旁和原獨體字一樣,位置也不太固定。為了字的方整和書寫便利,隸書把用做偏旁的獨體字規定特殊的形態,同時又把許多原來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字字底皆不相同,隸字把它們統一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隸變後才統一為“夫”頭的字。

這樣就使得隸書較篆書易記、易寫,適應了時代日益發展的要求。

隸書的定型也有自己的發展過程。從大的方麵說,隸書有秦隸和漢隸的區別。秦隸的形體,從出土文物中的權、量器的詔版上還可看到一些特點。這時隸書結體還是縱勢長方的,字的大小不拘。有人稱此隸為“古隸”,西漢初期仍沿用這種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