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節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耍歌堂是連南排瑤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大型娛樂活動,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以後進行,時間的長短各種不一,約為3—9天。屆時家家備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許多瑤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機會進行擇選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雙方的家長就可通過媒人去說親,並以豬肉和酒為禮品。舉行婚禮時,都要大擺筵席,按傳統習慣,婚宴上必須要請寨老參加,新郎新娘飲交杯酒。
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蛋、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瑤族支係眾多,習俗各異,茶山瑤打冷齋要殺牛祭雷王,坳瑤祭盤王,為盤王獨設一份祭禮,作十三個圓頂的糯米糍粑,瑤族稱之為“頭粑”;祭時要用簸箕裝著擺在地上供奉。山子瑤、坳瑤和盤瑤對“獵神”格外崇敬,每逢獵獲野獸都要請師公作道,用整個獵物祭奠後,才能剖獸分食,此外還用酒、茶、果等供祭。瑤族辦喪事,必須砍牛祭祀。砍牛的頭數視家庭情況而定,有的殺7、8頭之多。辦喪事酒席,有些地方以豬肉豆腐為主。
三、典型食品
瑤族人口較多,分布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①油茶,瑤族民間傳統飲料;②鮓,瑤族名菜,是瑤族著名的宴賓佳肴,一般每年入冬後至次年立春前是製鮓的最好時間,存放時間一般不宜超過次年夏至;③粽粑,瑤族節日食品;④荷包紮,瑤族節日菜肴。此外還有清湯脆肚、罐醃豬肋骨、幹筍燜雞、酸菜蒸鯽魚等。
四、飲食禁忌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的搖族農曆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五、其他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過去瑤族人為了得到鹽曾付出過很大代價。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1、飲茶
瑤族地區盛產茶葉,茶文化也相當久遠。在瑤族《盤王大歌》中,就有“十二月山茶滿樹紅”的句子。瑤茶有紅茶、綠茶、白毛茶、甜茶等。瑤族民間飲茶,已成為生活之必須。每日在火塘旁都燒著一鍋茶。家人或來客都可隨時飲用。居住於湖南、兩廣交界的瑤民還有打油茶(喝油茶)的習俗。打油茶,就是用油把糯米、花生、黃豆或其他佐料炒好(佐料的花樣多少,由各家的條件而異),再用油炒茶加入清水,撈出茶葉,留下茶湯,略放些食鹽。食時,把準備好的各種佐料放入碗裏,把煮好的茶湯衝入碗裏即可。
2、飲酒
瑤族有喝酒嗜好,不少地方男子飲酒用碗不用杯,特別是節日喜慶,終日痛飲。尤其是廣西都安、巴馬、大化、南丹等地的布努瑤,酒癮甚大。常以碗代杯,一醉方休。一般他們是飲用大米、玉米、紅薯等自釀的20—30度的米酒,每天常喝2、3次。有的除自己飲用還拿到市場上去出售。酒也是瑤家人節慶、待客不可缺少的飲品。
瑤族喜喝甜酒。凡有賓客臨門,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還有一種瑤族女人坐月子時喝的甜酒,它與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時需加薑片、紅糖和雞蛋,是很好的滋補品。坐月子的婦女喝這種甜酒,可收到強身補血和恢複健康的功效。雲南瑤族喜用醪糟泡製水酒飲用,外出時,常用竹筒盛放飲時對水。
3、吸煙
瑤族一般都嗜好吸煙,大多是吸用自種的黃煙葉。特別是廣西西部布努瑤地區,不論男女老少,幾乎全民吸煙。他們不論是上山打柴、下地幹活,還是走親訪友,男女都隨身帶上煙鬥、煙袋。煙具,有的用竹子做的,有的則用銀器製成。有的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也以煙開路。姑娘出嫁,也以煙具作陪。甚至有的人去世,也把他生前用過的煙具等遺物掛在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