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陶瓷的曆史(1 / 3)

1.陶器的發明

中國陶瓷是中國先民的偉大發明。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便出現了。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土與火”的藝術不斷豐富、成熟、推陳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現了原始瓷器。又經過千餘年的創造積累,東漢時期,首先由浙江地區的製瓷工匠“點土成金”,創燒出成熟的青瓷器。此後曆代各具風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窮,美不勝收。中國陶瓷經曆了從陶到瓷,陶、瓷齊驅的發展曆程,被喻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幹燥、焙燒等工藝方法製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自古以來,專門從事製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業稱為陶瓷手工業。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幹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出現,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的開端。陶器的發明,也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陶器究竟是怎樣發明的,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詳盡地說明。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紀最早提出陶器發明的第一個人,即人們將粘土塗於可以燃燒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後,他們發現隻是粘土一種可以達到這種目的。因此,製陶術便出現於世界之上了”。思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一切地方,陶器的製造都是由於在編製的或木製的容器上塗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在這樣做時,人們不久便發現,成型的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於這個目的”。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部落古代先民的專利品,它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任何一個古代農業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獨立創造出來。

陶器的產生是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聯係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農業,然後才出現了陶器。在人類進入新石時代,由於農業和牧畜業的出現,開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別是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比較可靠而穩定的可供食用的穀物。穀物都是顆粒狀的澱汾物質,不像野獸的肉體便於在火上燒烤食用。同時,剩餘的食物需要儲藏起來。正因為如此,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們對於烹調、盛放和儲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來越迫切。從而促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陶器。陶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鬥爭中辛勤勞動的結果。從民族學和考古學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證。

2.陶瓷的發展

陶器出現的具體年代,目前尚難確知,根據考古發掘材料估計,約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的主要生活用具。這時的陶器由於燒造工藝的不同,還出現了紅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種的陶器。與此同時,人們為防止陶器經火燒或水浸泡斷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燒製成泥質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此類陶器多用於烹調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質陶和夾砂陶之分。

中國陶器生產的曆史十分悠久,在河北省徐水縣的南莊頭遺址發現了10000多年生的陶器;江蘇省溧水縣回峰山的神仙洞遺址出土了距今11000年左右的陶片。我國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已出現大量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繪陶。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紅陶、灰陶、磨光黑陶、彩繪陶以及各類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陶塑藝術品、建築陶構件大量生產。

3.新石器時期

(一)新時期時代的特征

1.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2000年)

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相當廣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資料出土。主要分布區域有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及北方地區等。黃河、長江中上遊地區以彩陶聞名,下遊地區以工藝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稱,東南沿海地區以印紋硬陶為代表,北方地區則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稱奇。

(1)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

磁山文化的陶器,以敞口、深腹罐、小口、雙兒罐,敞口、圜底缽或三足缽為主,並有一些平底盤、橢圓型盂、三足鼎、杯和靴形支架等。器表多飾繩紋與篾紋。並有劃紋與波折紋,偶爾也有簡單的彩陶。

裴李崗文化的陶器也以直口或斂口深腹罐,小口、雙耳壺,敞口、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為主,部分雙耳壺的底部有加圈足或三錐狀足的,並有一些三足鼎和瓢形器。器表紋飾以簚紋或劃紋較多,很少見繩紋。

(2)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陶器是承襲各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河老官台文化陶器發展而來,但器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其特征是:胎質比較純淨、細膩,陶泥經過淘洗,表麵磨製光滑,雖以手製為主,但已出現慢輪修正跡象。火候一般較高,陶色以紅色者居多,並有一些棕陶、橙黃陶、灰陶和少量白陶。器表以素麵與磨光較多,並有一些劃紋、弦紋、附加堆紋、拍印的繩紋和藍紋等裝飾。部分細泥質陶器表麵實有陶衣,並有用黑、白、紅等顏色彩繪的圖案花紋的彩陶器。

仰韶文化常見的陶器有:

炊器:有大口或口微斂的深圓腹、平底砂質罐,小口、深圓腹、圜底、三足砂質罐形鼎,大口、淺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小口、扁圓形腹或扁折腹、圜底、三足釜,敞口、深圓腹、平底、鏤空甑和帶有火門的平底、盆形陶灶。

飲食器:有泥質大口、圜底或平底缽,大口、鼓腹或斜壁平底碗,大口、淺盤高柄豆,大口或直口、深腹陶盂和直口或敞口陶杯。

盛儲器:有大口、深腹或淺腹、略鼓或折腹、平底盆,大口或斂口、深腹、平底罐,小口、深圓腹、平底甕,小口、深腹或加雙耳尖底瓶和大口或小口微斂、深腹、平底或尖底缸等。部分陶缽、陶盆和陶罐的上部飾有彩繪,另有帶握手的陶器蓋、筒形細腰陶器座、白陶器與硬陶器。

(3)馬家窯文化陶器

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以砂質河泥質紅陶為主。但泥質陶的胎質細膩,器表多經磨光,並多係手製,彩陶最為發達。彩繪多用黑彩在泥質紅陶或橙黃陶的頸部與上腹部,繪製出顏色鮮豔、線條流暢的圖案花紋裝飾。在砂質紅陶器表還有施用劃紋、三角紋、繩紋和附加堆紋,表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彩陶,有小口圓腹甕(又稱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和彩陶缽,其炊器為大口、深腹、平底砂質罐;食器如敞口微斂、淺腹、平底盆,敞口、喇叭形座豆,大口、平底碗和敞口、淺腹、平底缽;盛儲器有小口、短頸、圓腹或雙耳、平底甕,小口、長頸、圓腹、平底壺,小口、長頸、深腹陶瓶等,另有陶杯與陶盂,其中多數陶甕器表飾有彩繪圖案。

根據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紋樣還可以區分為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

馬家窯類西彩陶:製作精細,以黑色彩繪較多。彩陶紋樣有條帶紋、圓點紋、弧紋、波紋、方格紋、垂幛紋、線紋、人麵紋、蛙紋和舞蹈紋等。

半山類型彩陶也以黑彩為主,但兼有少量紅彩,構圖複雜,紋樣有螺旋紋、菱形紋、圓圈紋、葫蘆形紋、三角紋、編織紋、連弧紋、網紋和鋸齒紋等。

馬廠類型彩陶紋樣較粗糙,有在紅色陶衣上麵施用紅、黑二色繪製的彩陶。紋飾有人形紋、目形紋、雲雷紋、三角紋、方框紋與蛙紋等。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發展迅速、成熟,與黃河流域爭奇鬥豔,平行延貫又交流融合。成為當時我國陶器文化的主體部分。

長江流域的早期文化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另有仙人洞遺址、彭頭山文化、石頭皂市遺址。河姆渡文化年代為西元前5000至前3000年左右,因1973年首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而得名,生產泥質陶、夾炭黑陶和夾砂陶,全部為手製;多飾以刻劃花紋或繪黑、白、紅、褐彩,少數有鏤空裝飾;還有一些動物形象雕塑作品,造型樸實,拙稚感人。

中期文化有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以馬家浜文化為代表。馬家濱文化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浙江省的嘉興縣的馬家濱而得名,用碳——14測定,其年代約在西元前4090年——前3100年左右。馬家浜文化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紅陶、灰陶、黑陶和黑衣陶;器表素麵磨光或飾弦紋,繩紋,劃紋,附加堆紋及鏤孔;器型有盤、盆、罐、杯、瓶、尊、豆、釜、鼎等。

晚期文化有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山背文化、石家河文化。其中良渚文化最為出眾其分布區域為浙江、江蘇部分地區,因1936年最先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而得名,據碳——14測定,約在西元前2750年——前1890年左右。良渚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黑陶、泥質灰胎黑陶,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采用輪製成型,器型有豆、盤、圈足壺、貫耳壺、尊、罐、缸、鼎等。均規整勻稱;常用紋飾有凹凸弦紋、刻劃紋、錐刺紋、竹節紋、鏤孔。

2.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自治區,四川的陶器文化較為發達,雲南、西藏頗有類似,具一定水準,貴州比較零星。

雲南的白羊村文化多產夾砂褐陶,陶質疏鬆,胎壁較厚。均為手製,采用泥條盤築法,製陶工具有陶墊,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器形獨特,有罐、缽、缸、帶流器等,肩、腹部常飾以變化豐富的劃紋、繩紋、點線紋、剔刺紋、乳釘紋、附加堆紋、印紋(篦齒紋、圓圈紋、斜方格紋)、線紋等。

西藏在建國以後才發現新石器時代陶器文化的遺址,主要是粗、細夾砂陶,陶色有紅、黑、灰三種,均為手製,采用泥條盤築法,手捏法或模製法,製作較粗糙。器形簡樸,隻有罐、盆、碗、盤等。紋飾種類極少,多為繩紋或幾何形劃紋。

3.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文化範圍,包括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諸省,基本上可分為早、晚兩個階段。

早期文化的遺址有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英德青塘,冠山滑岩洞和廣西桂林甑皮岩、馬蘭嘴山,杯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處。以繩紋粗紅陶為主要代表,質地較粗鬆,具有明顯的原始特徵。紋飾除了繩紋,還有劃紋,篦點紋,見齒紋,指甲紋和籃紋等。

晚期文化較早期為豐富,質料種類增加了泥質紅陶,灰陶和黑陶;紋飾種類增加了頗具特色的幾何印紋,繩紋迅速衰落,但大量素麵陶依然為主要品種。工藝上仍為手製,器表留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器形也開始變化多樣起來。

4.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北方地區的陶器文化,統稱為“細石器文化”,它的遺址遍布我國的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寧夏、甘肅等地,由於陶器的發展受當時經濟生活的影響和限製,因此,在農業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陶器數量和品種都較為豐富多樣,在漁獵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較為稀少寥落。

其早期文化包括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趙寶溝文化、左家山文化,以興隆窪文化為典型。興隆窪文化以1982年發現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此時期的陶器均為手製,隻有夾砂陶,陶色主要為灰褐,黃褐,陶質疏鬆,胎質較厚,火候較低。典型器形為筒形罐,也有缽、罐等。多飾以數種紋飾組成的複合紋,戳印坑點紋等,有交叉紋、網格紋。豎壓橫排之字形線紋。

中期文化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發現於內蒙古赤峰紅山,其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陶和泥質陶,製作較粗糙。泥質陶為紅色,多作容器,夾砂陶為深褐色,多作炊煮器。裝飾極具特色,有壓紋、劃紋。附加堆紋和彩繪,以“之”字形線紋尤為突出。器形多樣,有盆、缽、罐、甕等。

晚期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還有北溝文化、阿善文化、紋器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夾砂陶為主,少量泥質陶,陶色種類分褐、紅、灰三種,器形有甕、罐、尊、器座、缽、豆、盤、豬、狗等頭飾、紡輪等。製作粗糙,很不規整。器表多施拍印的菱形細繩紋和斜方格紋,器底有編織紋,其彩陶花紋與大汶口文化頗有相似。

5.新石器時代原始陶器的造型

原始人在製造陶器時,像其它藝術一樣,最初可能是取諸人類的形體或人體的某一部分構造成型,如人的頭蓋骨就是一個形狀完好的現成飲器樣品。

遠古曾經存在過食人之風,人的頭蓋骨當作飲水用的碗已有實例發現。可能從舊石器時代起,人的頭蓋骨就曾經是人們用來飲水的杯子。因此,模仿人的頭蓋骨的形狀製作陶碗、陶缽、陶盒等飲器,就十分有可能。事實上,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碗、缽、盆一類的陶器器皿,如半坡遺址發掘出土的陶缽、廟底溝遺址發掘出土的陶碗,就很有可能是模仿人的頭蓋骨的造型而製作的。

模擬人物的形體而製作的陶器發現較少,但作為器蓋特別是蓋鈕造型的卻多有發現,布局和構思富有想象力,造型別具一格。甘肅東鄉出土的兩件馬家窯文化彩陶蓋鈕,以人頭表現,臉部除清楚地畫出五官外,還描繪有條紋;青海樂都柳灣出土的另一件馬家窯型人頭形器皿彩陶壺,人像較為抽象、誇張和粗拙;陝西洛南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紅陶人頭壺,人像清晰、比例對稱,達到了很高的雕塑水平,與器皿的搭配也顯得十分和諧圓潤。

幾何造型

我國各原始文化的陶器皿以幾何形陶器皿最普遍,其中常見的有罐、缽、盆、壺、杯、碗、器蓋等,從這裏可以看出當時的陶工已具有較高的造型藝術水平。他們已能得心應手地根據各類器皿的不同用途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要求,運用對稱、均衡法則,對各種幾何形器皿進行精心設計。如鼎要塑成釜形、罐形,或盆形;又如豆要塑成缽形抑或盆形、盤形等。每一類器物的細部亦進行相應設計。如口沿,作平沿,或卷沿,還是折沿;口,或斂或侈,或敞或直;頸,或長或短,或粗或細;肩,或環或折;腹,或鼓或扁,或曲或直,下腹或收或放;底,或平或凹,或環或尖;足,大小、高矮,作三足、四足、圈足等;耳、把或鈕的形狀、大小及所置部位等。同時,器身的轉折或各部位的交接處以弧線或凹凸起伏處理,從而使各種器皿以其獨特的形式和魅力引發人們的美感。

以葫蘆為主的植物形造型

植物形陶器,係指陶匠師模擬某種植物形體而創作的器皿。從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器皿外形成葫蘆形。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除了用人的頭蓋骨製作飲水器皿外,很可能也曾經利用自然形態的葫蘆果殼,作為飲器使用。由於葫蘆實用和美觀,進而便模擬葫蘆的外形做成各種器皿造型。根據民族學的資料推斷,凡是遠古生長過葫蘆的地方,那裏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質器皿之前,都曾使用過天然容器——葫蘆,而葫蘆容器則無疑成為後起的陶容器的模型。

動物形造型

動物形陶器,係指陶匠師根據某種動物形體或某種動物形體中最富特征的部分,與某一類器皿造型巧妙結合而創作的日用陶器。史前時代,人與動物的關係極為密切,在製陶時,取諸動物的形體而作為陶器的造型是很普遍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從已經發現的動物形的陶器造型來看,這種模仿已經不是機械的,而是能動的,加入了作者的取材、提煉、集中、突出的創造性思想。

原始社會各種陶器的創造正是在求得實用的基礎之上,注意到造型的美觀。初級階段不外是模仿自然物的形狀,並在不斷地創造過程中逐步發展,使其更加美觀。尤其是陶塑的動物形象,顯示出原始藝術家敏銳的觀察能力與雕塑技巧。

當時的器皿除采用模仿動物整體形象的造型外,也有攫取動物的局部,作為器蓋和蓋鈕。如半坡型的鳥頭形蓋鈕和獸形蓋鈕。而屈家嶺文化的兩件螺旋型陶器蓋和江蘇大墩子出土的螺螄形帶流陶壺,則明顯是按螺螄的形象創作的。

器物形造型

半坡時的船形陶壺,造型優美,是原始藝術中的精品,比較典型的是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屬於半坡晚期類型的船形陶壺。一般認為,該陶壺的腹部是一條船體的形狀,而且船體上繪有漁網紋作為裝飾,因而斷定是一條漁舟。在距北首嶺較遠的新石器時代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過六支木槳和兩件以獨木舟為原型的陶舟。而居住在浙江杭州水田畈、吳興錢山漾等地的良渚文化居民,在他們的遺址裏,也發現了長兩米的木槳,表明當時確實已有了船。從同地發現的其它木器的加工現象推測,人們大約是用火燒的方法,把獨木剜成小舟的。

生活需要造型

考古發掘證明,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器皿種類不多,造型較粗,附件很少甚至沒有,器形較接近自然的原始形態。此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進步,造型能力的提高,人們根據當時生活的需要,在原有器皿造型的基礎上,逐漸擺脫對具體形象的模擬,開始進行獨立的創造。

器蓋的應用,既衛生又便於密閉加熱和儲藏;鈕的裝置便於拿取;沒有把手的容器,裝了剛煮熟的食品,顯然要燙手,裝上把手傳熱慢,給使用帶來了方便;加高器足,是為了適應當時席地而坐、食用方便而設計的。為了便於炊煮,在罐、缽之類器物上加三足,衍變為鼎,開始可能是實足,而後改為空足,使之加大受熱麵,縮短炊煮時間。屈家嶺文化的居民,把一種造型形式,分別運用於幾種不同用途的器物上,如利用碗、鼎和豆的體部,按照不同需要,附加高矮不同的圈足或三足,創造性地做成用途各異的各種器皿。從大汶口早、中、晚三期出土陶器來看,器皿造型逐漸趨向規整美觀,實用性逐漸增強。如高足大鏤孔豆的圈足容易破碎,在中晚期便被淘汰了,而細柄豆代之興起。中晚期罐、鼎等器皿,口沿逐漸加寬,既增強了牢固度,又加強了實用性。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形製日益多樣,造型日益完善,製作趨向精致,這些都表明了當時生產的進步、文化的提高、造型能力的加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新石器時代前後大約經曆了三千年至五千年之久,原始先民的陶器造型,也經曆了由粗拙到精致的漫長發展過程。作為原始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麵,原始陶器的造型,是一代代原始先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體現著實用和美觀兩方麵的完美結合。這些陶器的製作經驗,對以後曆代的器皿造型,發揮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我們現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種器皿,其基本形大部分也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甚至有些式樣至今沒有改變,可見先民們在器皿造型方麵卓越的藝術創造才能。

6.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種類

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矽和鋁的無機鹽類,它們無毒、無味,是製作生活用具的良好原料。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顏色,把陶器分為多種陶係,如分為灰陶、紅陶、彩陶、彩繪陶、黑陶以及印紋硬陶等。陶器本身有一定的顏色,是由於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屬元素的關係,也是由於人們掌握了在燒成後期控製各種火焰的技術所取得的結果。如果燒窯後期燒還原焰(指燃燒時令其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或低價氧化物),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成FeO,還原比值很高,陶器就成灰或灰黑色,是為灰陶。如果是燒氧化焰(指燃燒時供氧充足,可完全燃燒,溫度高,具有氧化作用),陶土中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三價鐵,成Fe2O3,還原比值低,陶器就成為紅色,是為紅陶。如果以金屬鐵、錳等礦物質與泥土配成彩料,在紅陶和灰陶上施以彩繪,經800℃~900℃高溫燒成,其彩繪永不褪落,就成為彩陶。如果是在燒成的陶器上畫彩,彩繪顏色附著在陶器表麵,一旦受潮或經水浸泡,顏色會變成淡色或褪落,這就是彩繪陶。彩陶同彩繪陶的區別就在於顏料是否經過火燒和褪色與否。黑陶就是黑色的陶器,其胎體上有大量的炭微粒。黑陶是在燒窯後期用燃燒不充分的黑煙熏炙,再經打磨光亮製成的。

(二)新時期時期的陶瓷

1.彩陶

陶器的發明和使用,標誌著人類新石器時代的開始。

一些早期陶器的外表裝飾有精美的紋飾,所以考古學家把這些陶器叫作彩陶。中國彩陶製作的年代距今大約4000年至7000年,它們主要生產在中國西部的青海省、甘肅省,中部地區的陝西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原始時期人的生活由遊牧逐漸轉向定居,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彩陶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標誌。

彩陶很多是紅色陶質的盆、瓶、盤、杯一類的器物,原始藝術家用刷筆把黑色、白色和紅色畫在器物外表上。紋飾圖案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抽象的圖案;一種是具象的人、動物或昆蟲的形象。常見的圖案有水波紋、圈紋、鋸齒紋、網紋等十幾種,線條圖案講究對稱、勻衡,有一定的程式性。

原始人經常把具體的物象抽象成裝飾圖案,在其中加入某種觀念。他們把一條魚的側麵分為魚頭、魚身幾部分,用直線、弧線、三角形和圓圈等來表現,這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創造。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還有一種人麵魚紋圖形,把人麵和魚形紋飾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很有規則的圖案。這種略帶神秘感的圖形,很可能與古人祈禱豐收的祭祀活動有關。

彩陶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稱其代表作。彩陶花紋是陶坯未入窯焙燒前,用鐵、錳等顏料在坯體上繪畫紋飾,入窯後用氧化焰燒成。彩繪牢固地結合在器物表麵,不易脫落。彩陶上的紋飾有變化多端的植物紋、形態各異的動物紋和幾何形紋飾等。常見的器皿有飲食器、貯藏器和吸水器。如缽、碗、盆、盤、杯、罐、瓶等。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麵魚紋彩陶盆,製作精美,紋飾帶有濃厚的生活情趣。青海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生動地描繪了五人一組的集體舞場麵,堪稱彩陶精品。還有一種彩陶是在陶器燒成後進行彩繪的,稱“燒後彩繪陶”,彩色易剝落。秦始皇陵兵馬俑即為彩繪陶。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於黃河中遊地區,以黃土高原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相當成熟,器物規整精美,多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灰陶與黑陶較為少見。其裝飾以彩繪為主,於器物上繪精美彩色花紋,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部分內容及藝術創作的聰明才智。另外還有磨光、拍印、等裝飾手法。造型的種類有杯、缽、碗、盆、罐、甕、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座等,最為突出的是雙耳尖底瓶,線條流暢、勻稱,極具藝術美感。

由於時間跨度與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須分類加以區別,主要有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曆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曆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類型。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也就是說,在一件器型上,裝飾往往隻占據器麵的一小部分,紋樣一般是自然形態的再現。半坡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係。仔細體味,有人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覺,可以說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記錄。

紋飾形象主要描繪了當時人們接觸的動物,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麵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

廟底溝彩陶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類似半坡的葫蘆形瓶。

廟底溝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點、線、麵搭配得當,空間疏朗明快。曲麵之間,穿插活潑的點和線,使紋樣節奏鮮明,韻律感很強。二方連續的組織結構,是節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較強的音樂效果。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閑靜的心態。

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的巔峰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甘肅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新石器時代文化以豐富的彩陶為特征,迄今為至出現了距今約8000年以來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它經仰韶、馬家窯、齊家、四壩、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續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巔峰,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成就。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遊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馬家窯文化製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半坡彩陶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遊,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區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臨夏是馬家窯文化的核心區域,東鄉縣的林家遺址、康樂縣的邊家林遺址、廣河縣的地巴坪遺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遺存。

出土的陶器分泥質和夾砂兩類,主要采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製作。根據地層堆積,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數量較少,主要有瓶、罐、盆、缽等,瓶多為喇叭口,罐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缽為圓唇。彩繪為黑色,漆黑發亮,紋飾以旋紋和弧線紋為主,線條粗健古樸;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轉,頸部變長,罐的頸部變短,紋飾以弧形並列條紋為主,線條均勻細密,活潑流暢;晚期陶器數量最多,陶質較粗,主要器形有盆、缽、碗、壺、瓶、罐等,色彩也發生變化,出現了白彩,紋飾簡化、潦草,以旋紋、平行條紋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為輔助裝飾,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晚期的突出特點。

半山彩陶

半山類型的彩陶器,多為罐、壺。造型飽滿近似球,足內收,腹近直線,由於器型的下半部內收,裝飾都集中於上半部。

半山類型的彩陶,是在馬家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馬家窯更豐富;她的繁榮昌盛、雍榮華貴的風格是由飽滿器型上的旋動結構的紋飾,黑紅相間的色彩,線條的粗細變化,及鋸齒紋、三角紋的配合,大圖案裏套小圖案形成的。旋轉而連續的結構,使幾個大圓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連結,有前呼後應、魚貫而行、連綿不斷的效果,顯示一種融合、纏綿的氣勢。與器型共同構成一種雄偉宏大的氣勢。半山期,是我國彩陶文化的高峰階段,顯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2.黑陶

黑陶是在焙燒時,前期采用氧化焰,燒窯快結束時用濃煙薰翳(這時火焰是還原焰),經短時間滲透,便呈現黑色。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麵烏黑發亮,胎體薄如蛋殼。

灰陶是在燒窯後期,采用還原焰,使製陶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在這種情況下,燒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們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種,質地較疏鬆、粗糙。

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工藝水平最高,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精細淘洗,輪製,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麵烏黑發亮,故有蛋殼黑陶之稱。它的黑色光澤之美是令人陶醉的。那種細膩潤澤的質感,透射出高雅的氣質,散發著沁人、誘人的黑色魅力。考古學家認為,蛋殼陶杯屬於禮器性質,可能是在祭祀等禮儀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裏。上世紀三十年代主持龍山文化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尹達認為:“有些精致的黑陶器薄如蛋皮,形狀非常工整。”黑陶酒具趣味獨特,可惜的是,黑陶發展最終還是受到了阻礙,究其原因,是青銅禮器的出現,取代了黑陶的地位;黑陶過分追求外觀效果,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用、堅固的性能,違背了實用、經濟、美觀相結合的原則,最終衰退了。山東省博物館藏有一件蛋殼黑陶高柄杯,它那別致典雅的造型使人歎為觀止。整件器物上部大敞口,侈沿,深腹,腹底圓緩平坦,下加細長的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狀,表麵布滿密密麻麻的豎向細小鏤孔,但仍顯整齊而勻和。柄下端呈圈足形座。通體磨光,略泛光澤,輪製而成,火候較高,胎骨堅硬,不易滲水,造型靈巧,顯得高貴大方。此杯裝飾簡潔,器壁極薄,厚僅0.2~0.3毫米,可比蛋殼,高達19.5厘米的器物重量卻隻有40克,還不到一兩。由此可知陶藝家在造型方麵的修養已不同凡響。這既是實用器皿,又是陶製藝術品,極為罕見.

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先生曾說:這種陶器最占優勢的顏色是黑色,所以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稱號。兩城類型的陶係以黑陶居多數,其中以陶質細膩、表麵磨光而呈黝黑光亮尤為突出。其它還有灰陶、褐陶、紅陶、白陶、黃陶。兩城類型的陶器外表修飾以素雅光潔為其特征,故多為素麵,有的經磨光,即使有紋飾者也一般都很熟練。並且陶器製法先進,快輪普遍使用,一般陶器胎薄而輕巧。常見的蛋殼陶高柄杯,陶胎厚度大都在0.5~1毫米之間,尤其在少量器型的盤口部分隻有0.3毫米左右,可見以蛋殼比喻其胎之薄並非誇大其詞。

黑陶工藝的發展,東起山東半島,西到河南、陝西地區,北到遼東半島,南到杭州灣地區。黑陶工藝在生產上利用陶輪製作,封窯技術是黑陶工藝的又一重要的發展,如今在製作、燒製待方麵較前人有了發展與創新,在製作上采用輪製與、模製、印壞、灌漿、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講究美觀、古樸、高雅,形式多樣,各具特色,陶麵有浮雕、烤彩,並刻有古字畫等;融古老製陶工藝與現代美術、工藝於一體;在燒製上,一般采用高溫密封窯煙滲碳之法,根據不同要求,可分別掌握達到毛光、烏光、漆光的程度。現在已經形成仿製、複製、創新三大係列,仿古、移植、複製、工藝、觀賞、實用。

黑陶是馳名中外的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於快輪製陶和封窯技術得到普遍采用,因而具有黑(烏黑如漆的色彩)、薄(器壁很薄)、光(具有平滑的光澤)、紐(造型上具有鼻、耳、蓋紐以及流、足、扣手等適於使用的各種飾件和功能件)“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硬如瓷”等特點,在不同光線下能呈現不同色澤,刻花精細,造型優美,有極強的表現力。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黑陶在中國曆史上的背景及地位

黑陶文化可稱得上是中華民族淵源流暢的文化長河中,孕育的一顆璀璨明珠。人類曆史發展中最輝煌的篇章。被當今社會各界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的黑陶文化是影響早期中國思想內涵及文化體係形成的偉大因素,起著推動人類曆史發展的重要作用!黑陶文化是黃河流域文化,是廣泛性的文化,具有深遠影響,黑陶以曆史底蘊深厚和文化內涵豐富等特點,構成中華文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黑陶具體出現時間

黑陶文化時期又稱龍山文化時期。距今4600年的黑陶文化主要出現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的華夏文明發祥地中國母親河——黃河的中遊。公元前2600年處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黃帝炎帝部落爭霸時期。(彩陶時期)公元前2000年處於奴隸社會初期大禹治水及夏朝創立100年(青銅器時期)黑陶時期就成為了連接彩陶和青銅器的重要曆史時期。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製陶工藝達到空前的發展,也先後人展示了製陶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曆史過程。

黑陶文化-熏陶篇

曆史上,黑陶的出現竟然在彩陶之後,這一不同尋常的現象讓學者們一時不得其解。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黑陶製作工藝的繁複先進,讓世人驚歎來自古老的文明。幾代學者61年不懈的研究發掘,終於在1989年,黑陶的製作工藝被詮釋破譯。當時,我們的先人已掌握了先進的封窯技術,讓彌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熏煙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滲入坯體而呈黑色。黑陶製作工藝讓我們體會通過”熏陶”成品、成性的過程。

黑陶文化-繼承發揚篇

陝西渭南劉清源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執著於黑陶工藝的繼承和發揚。通過多方探索,經曆了無數的坎坷與失敗,劉清源先生的秦源黑陶實現了古老工藝的民間再現。

秦源黑陶由於通過傳統的工藝成品,故黑陶的壯美與崇高讓人們感覺到心靈震撼,凝重舒適,寧靜而致遠。黑陶經曆歲月與嗬護,其愈黑、愈亮更現黑陶價值空間。

秦源黑陶秉承黑陶工藝黑、薄、光、細四個特點,運用傳統工藝手法結合現代審美觀點,在藝術製作上保持黑陶”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罄”的尊貴本色而不失創新求索。

秦源黑陶這土與火的藝術詮釋著古老文明,演繹著力與美的結晶。

山東龍山文化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品種,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它以黑色陶器為其特征,所以稱之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所以又稱“龍山文化”。

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

黑陶工藝主要利用陶輪輪製的方法。它不以裝飾取勝,而是以造型見長。黑陶的造型品種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還出現了鬲(Li)、豆、杯、鼎、等品種。

黑陶在燒製時采用了封窯煙董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麵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在我國東南地區:長江下遊有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千年左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較早的遺址之一。出土的黑陶,火候較低,胎壁較厚,全係手製。造型簡單,厚度不勻,顯示出當時製陶的原始性。主要器皿有釜、缽、罐、盆、盤等。裝飾技法有刻劃、捏塑和堆貼。圖案有各種幾何紋和動植物紋。其中,以較寫實的畜獸魚鳥和花草一類的裝飾最具代表性。典型陶器有豬紋方缽、上繪一豬、巨眼長嗓,鬃毛清晰。又有稻穗豬紋陶盆、魚草紋陶盆、五葉紋方缽等。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的陶器,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多繩紋粗紅陶,晚期又有泥質紅陶、黑陶和彩陶。這時又出現了幾何印紋陶,為商周時期在華南地區廣泛流行的先驅。

3.白陶

“白陶”是指器胎的表裏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器胚多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鐵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嶺土,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刻紋白陶的創製和使用,是中國製陶工藝發展史上的新成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我們說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飛躍。

古代的白色陶器,器物表麵和胎質都呈白色。我國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以長江流域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所出的刻文白陶為最早,此外,大溪文化亦有發現,黃河流域在仰韶文化晚期遺址、甘肅仰韶文化半山類型遺址和山東大漢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出土。白陶一般均用瓷土和高嶺土作為製陶原料,由於其燒成溫度僅為1000℃左右,器物並未燒結,因此不能成為瓷器。白陶胎質含鐵量一般在2%以下,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呈現白色的關鍵所在。羅家角白陶的含鐵量為1.98%,含鎂量高達19%以上,是研究白陶成因的重要資料。

白陶的器形多為生活用品,有壺、卣、簋等。其紋飾主要吸取青銅器的裝飾紋樣,如獸麵紋、饕餮紋、夔紋、雲雷紋、曲折紋等。其裝飾方法有刻紋和淺浮雕兩種。白陶的裝飾往往遍布器物全身,構圖嚴謹而富於變化。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據殘片複原的商代白陶壺,其主體以淺浮雕雕出相對的雙夔,底層按空白地位的大小施以雲雷紋,底紋與淺浮雕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而又彼此和諧,使器物顯得莊重華貴。

夏代的白陶屢有發現,器物以盂、鬻、斝等酒器為多,紋飾多見弦紋、三角形紋、乳釘紋和鋸齒狀花邊裝飾。商代早期以河南西部發現較多,器物除鬻與盂外,出現了爵。紋飾有人字形紋和拍印的繩紋和附加堆紋。商代中期,除黃河中下遊地區外,湖北黃陂盤龍城和江西清江築衛城等地也有出土。器物更增加了豆、罐和缽等。其裝飾除少量繩紋外,以素麵磨光為多。商代後期是白陶燒製工藝的鼎盛期。河北、河南,山西和山東等均有出土,以河南安陽殷墟所出為最多,最具代表性。器物有簋、罍、觶、卣,壺、盂等,紋飾有刻獸麵紋、夔紋、曲折紋和雲雷紋等,多仿青銅器製作。

商代白陶

印紋陶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幹前用印模將所需花紋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後進行燒製。依其燒製溫度的低高,又分為印紋軟陶和印紋硬陶。前者又有泥質與細砂質之分,多呈紅褐、灰白、灰等色,多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後者因燒製時溫度較高,故胎質堅硬,呈灰色,係在前者基礎上發展起來,其出現年代約在商代以後。印紋陶的器形大多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甕、壇、罐、盂、缽、杯、盤、豆、簋、尊、□等器皿。製作方式為手製、模製和輪製。其紋飾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來,最初隻是出於防止器物變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紋陶上多留有布紋、席紋和繩紋的痕跡,後隨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審美能力的發展,逐漸使紋樣趨於豐富、精美。印紋陶的紋樣均為幾何形,主要有水波紋、米字紋、回紋、方格紋、編織紋、雲雷紋。其紋飾多與器形相協調,如曲折紋、雲雷紋、回紋等較粗獷的紋樣,多用於甕、壇及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缽等多飾以米字紋、方格紋等細密、秀美的紋樣,其中尤以商、西周、春秋時期的紋飾線劃均勻,結構嚴謹,且富有韻律感。

商代有兩種白陶,一種是普通生活用具,一種是造型莊重、刻劃出極為繁密花紋的白陶。第一種白陶商代各個時期均有生產,第二種白陶在殷墟時期出現,以後就消失了。

商代以前的三足印紋陶

印紋陶的裝飾工序,寄寓於器物脫坯後的壓印過程中,製作較為簡單,且一旦製成模具,即使不會刻畫的人,也能從事捺印。因此,簡單易行,適合大量生產,故它在一定區域內獲得極大發展,成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一種製陶工藝。它主要流行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安徽等省區,盛行於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暗紋陶、彩繪陶器等的興起和迅速發展,而走向衰落,至漢代以後逐漸消失。

4、商至前秦時期

1.商周時期

如果說商周時期的原始青瓷奠定了中國作為瓷器故鄉的基礎,那麼東漢的青瓷則使延用幾千年的原始瓷器一變而達到與現代瓷器標準相去無幾的高度,從而樹起了一座高大的豐碑。

原始瓷器是在製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980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屬距今4000餘年前的龍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斷定我國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發明了瓷器。當時的青釉瓷生產以長江中下遊較為發達,釉色多呈青黃,在氧化焰中燒成。中原地區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綠,在還原焰中燒成。這些原始瓷以高嶺土作胎,燒製溫度高達1100~1200度,表層在高溫下燒成與胎體結合很牢的玻璃釉質,胎質堅硬細膩,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屬聲。因工藝原始,故被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器形有尊、豆、罐、甕、缽等。

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幹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目前對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一般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條才能稱之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並含有長石、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過高溫燒成之後,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為準。

第三,瓷器表麵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第四,瓷器燒成之後,胎體必須堅硬結實,組織細密,叩之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備了構成瓷器的基本要求。第一,已經采用高嶺土作胎。第二,在表麵施有一層玻璃質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加上石灰石、草木灰,調成懸浮液狀塗在瓷坯表麵,它在入窯燒焙時熔化,形成玻璃狀物質。

第三,燒成溫度已經達到1230℃左右。迄今為止,陶器的燒成溫度隻需要800℃~900℃,極少數達到1000℃,而瓷器燒成溫度須在1230℃左右。

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沒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極微。商代的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經僅為1%,或更低。由於胎體中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和唐宋時各名窯瓷器一樣,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鋁(Al2O3)在17%以上,經過1200℃左右的高溫焙燒,燒結良好,使吸水性很弱,達到了瓷器的標準。

第五,在物理性能方麵,如比重、硬度、莫來石(也叫“富鋁紅柱石”)結晶的發育程度都和以後瓷器一樣。敲擊起來也有清脆的金屬聲。這些都證明中國瓷器在商代已經被發明。

商代至周初,青銅器的製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青銅是金屬中最早的合金,通常是純銅與錫的合金,稱為錫青銅,與鉛的合金,就是鉛青銅。加錫或加鉛,其意義不僅在於降低熔點,更重要的是對合金的硬度有不同要求。加鉛於銅,可以使銅液在灌鑄時流暢性能好,錫青銅中含有少量鉛是商周青銅冶鑄的一個特點。《考工記》中記載:“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斤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這就是說,鍾鼎一類器物,需要有輝煌的色澤效果;斧斤一類工具需要堅韌,鑒燧一類用品需要光潔,因此其中銅錫的比例均不同。這標誌了青銅時代采礦和冶煉金屬的廣泛應用,反映了青銅鑄造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也從一方麵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準。

隨著鑄造技術的提高,青銅器的造型發生了改變,這是技術促使藝術表現多樣化的結果。西周的青銅器以鼎和編鍾等禮器、樂器為代表,在製作技術上有了很大提高,可以由母範翻出不同子範,並采用焊接法,在器具的把手、鈕、扉、棱等附件部分,造型手法比商代大有發展,形成了主體凝重、輔件靈動的風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已運用了渾鑄、分鑄、渾分合鑄、鉚接、焊接等技術,並充分運用失蠟法熔爐澆鑄工藝。在鑄鍾之前還預先用“三分損益法”進行過鍾模的調律。這些技術發展經過了長期的知識積累已不僅僅是一個鑄造技術問題,而涉及到了複雜的聲學、律學知識。

2.春秋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發明了鉛釉陶器,陶器製品得到低溫彩釉的美化。商代,青銅器的製作成就輝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陶器為主。商代陶器仍以灰陶為主,當時已有專門燒製泥質灰陶和專門燒製泥質夾砂灰陶的不同作坊。但到後期,白陶和印紋硬陶有很大發展,尤以白陶最為精美,紋飾采用青銅器的藝術特點,裝飾華麗,彌足珍貴。同時,還出現了用高嶺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

西周以後,陶器種類繁多,除陶生活器皿之外,還有磚瓦、陶俑和建築明器等。到戰國、秦漢時期,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因此,製陶業更加繁榮。近年在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陝西鹹陽,江蘇徐州發現的西漢時期兵馬俑,其造型之精,陣容之宏偉,為世界所罕有。

漢代,由於社會穩定,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厚葬風氣在民間普遍盛行,製陶業大量燒造陶明器用以隨葬。這時,戰國時期出現的彩繪陶器得到發展,釉陶也普遍應用,同時在陶明器上用白粉、墨書文字者也大量出現。到東漢晚期至三國,瓷器的燒造技術逐漸成熟,陶器才為瓷器所取代,而退居次要地位。

唐代大批生產的三彩釉陶,反映著大唐盛世的麵貌,有很高的藝術性。宋代以後,釉陶器物生產逐漸減少,轉而生產琉璃建築構件。由於瓷器在社會生活中廣泛使用,陶器生產日益減少但從未間斷。瓷器是商代中期開始出現的,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由於工藝不夠成熟,又稱為原始青瓷。漢代青瓷燒造逐漸成熟,擺脫原始狀態,進入早期瓷器階段。黑瓷在漢代開始出現,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青瓷廣泛發展,形成一個個獨具風格的係統。黑瓷工藝大大提高,進入藝術瓷器的領域。北方的商丘、臨城、淄博、安陽等地也於北朝時期開始生產青瓷,並發明白瓷。隋唐時期,瓷器生產開始繁榮。

唐代的繁榮最終被唐未的藩鎮割據所打破,五代十國則是這種割據局麵的延續,中國又進入了一個動蕩的時期。這一時期持續五十三年,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史家稱為五代。然而此時五代,也並非統一的中國,其間戰亂頻仍,山河破裂,約有十國之多,吳、南唐、閩、前蜀、南漢、北漢、吳越、楚、南平相繼出現。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一時期的陶瓷業卻有進步之勢,這大概與當時帝王的愛好有很大關係,其中最有影響者為吳越的秘色瓷和後周的柴窯。

對於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學界一直有很大爭議,至今尚無定論。常見的解釋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釋,這種解釋來於宋人,認為吳越國的越窯青瓷專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邊,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種;三作“希奇”之意,為“碧色”的誤傳而來。從目前見到的所謂秘色瓷來看,其胎質呈灰白色,釉質如脂似玉,清澈碧綠,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製造者絕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創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製瓷工藝的最高成就。

五代越窯的窯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區,而且更廣泛地延至上虞、勤縣、臨海等地區。所製器物總體上繼承了晚唐風格,其裝飾手法趨於多樣化,使唐代單純追求釉麵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樣手法轉化。

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個著名品種為柴窯,相傳是五代周世宗(名柴榮)時所燒造,窯址在鄭州。但迄今尚未發現窯址,真正的柴窯器為何種相貌也眾說不一。後人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來描術柴窯器的特征。據明代文獻記載,當時宮廷中所收藏的珍貴瓷器,把柴窯器推放首位,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宋太祖趙匡胤,立國為宋,後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臨安,稱為南宋,稱以前為北宋。

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到宋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成熟階段,藝術上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就。這一時期南北方各窯之間風格迥異,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窯體係特點明顯,令後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窯、定官窯“汁水瑩潤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質地;再如鈞窯天蘭釉,象天空般湛藍;再如龍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種,都巧奪天工般地引起人們對美的遐想。所以說宋時代是陶瓷美學的一個劃時代時期,至此,一個全新的美學時代到來了。此時官窯輩出,私窯蜂起,最為著名的窯址有定、汝、官、哥、鈞等,響應者更是不計其數。

定窯屬宋代民窯,窯址分布於今河北曲陽縣一帶,唐屬定州,故名定窯。創燒於唐代,鼎盛時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窯產品繁多,白瓷為主,兼燒醬釉,黑釉和綠釉。其瓷質精良和紋飾秀美,曾被選入宮廷,定窯是一個比較龐大的瓷窯體係。北宋早、中期為裝匣缽仰燒,器底部可見支釘痕跡或砂粒;北宋以後廣泛使用覆燒法,口沿不施釉,俗稱“芒口”,往往鑲一圈金、銀或銅為飾。白瓷裝飾有刻花、劃花、印花、剔花等多種手法,圖案常見花果禽鳥。印花裝飾始於北宋中期,紋飾線條清晰明朗,反映了當時比較高超的刻摸與脫模技術。另外,定窯瓷釉層較薄,釉麵光潤,也使刻花、印花線條極為清爽悅目,形成它獨特的美術風格。

此時定窯白瓷的燒成溫度在1320+20度左右,其氣孔率較低,說明這一時期定窯的燒結程度較為致密。

鈞窯是宋代著名窯址之一,可分為官鈞窯和民鈞窯。鈞窯在今河南禹縣一帶,宋代稱鈞州,宋初於此設窯,故名。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瓷燒成工藝不同於其它,為二次燒成,其第一次為素燒,然後施加釉彩,再進行第二次窯燒。鈞窯瓷釉利用鐵、銅呈色不同的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濁不透明的感覺。宋鈞窯常見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紅、梅子青等等。鈞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盤、爐尊、洗、碗等等,金、元時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燒。鈞瓷在宋代也被稱為“花瓷”,它的釉麵特征是常出現不規則流動狀的細線,被稱為“蚯蚓走泥紋”,加之鈞釉在燒製造過程中變化無常,不為人工所控,所以後人難以仿製,有“鈞瓷無雙”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