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陶瓷的曆史(2 / 3)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自殺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從吳三桂召滿清大軍入關到1911年清室覆滅,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複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明朝未年,流寇四起,李自成率農民軍殺入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吳三桂引滿清之兵入關,至此滿清統治開始,長達二百餘年。

清代瓷器,仍以景德鎮為中心。在明未連年混戰當中,景德鎮也受到嚴重損壞,窯場凋零,匠人四散。直到清順治十一年才恢複生產,景德鎮複為禦窯廠。這一時期的產品有明顯的過渡時期特征。胎體比較厚重,製作略顯粗糙,一般底部斜削草率,還粘有砂粒。器物沿口部分施醬黃釉,深淺不一,呈黃褐色,為順治時期的重要特征。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禦窯廠恢複完善,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比前代還略有進步,所以有人認為清代的陶瓷,應從康熙時期開始計算。這一時期在整個清代瓷器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康熙十七年,派內務府官員至景德鎮,駐廠督造,並開創了以督窯官姓氏稱呼官窯的先例,比如具有代表當時製瓷水平的“臧窯”、“郎窯”等。

康熙瓷器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普遍古拙,胎體比較厚重,同樣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時期的器物要重些。較大型作品采用分段成型整體組合的技法,修胎工藝精細,交接處不留痕跡。康熙五彩的主要顏色有紅、黃、紫、綠、藍、黑等,很少用青花,描繪精致;另一特征是在康熙後期的作品中,人物麵部隻用輪廓勾出而不填彩。

模仿前代名瓷也是這一時期的生產特點。如在造型上模仿古代銅器,在風格特點上模仿各大名窯的釉色紋飾等。這種模仿,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多種顏色釉的出現,如“臧窯”出產的蛇皮綠、鱔魚黃、吉翠、澆黃等等。康熙四十四年,朗廷極任江西巡撫,兼管窯務,史稱“郎窯”。在其任職期間,大力推動瓷器革新,豇豆紅、郎窯紅、胭脂紅、祭紅、灑藍、瓜皮綠、孔雀藍、豆青、金銀釉等等花色品種紛紛出現,爭奇鬥豔。

琺琅彩、粉彩是這一時期的重大發明。琺琅彩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有花無鳥是一特征。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琅彩的影響而產生的新品種,描繪人物服裝或植物花朵時,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麵用芸香油調合的彩料渲染。其效果較淡雅柔麗,視覺上比五彩軟,所以也稱“軟彩”。

康熙後期的瓷畫風格多受當時著名畫家“四王”的影響,裝飾內容多為山水鬆石、古裝人物、神仙羅漢、仕女美婦等等。

雍正時期被認為是清季盛世之一,其瓷器生產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製作之精冠絕於各代。總體風格輕巧俊秀,精雅圓瑩。這一時期的粉彩最為突出,大肆盛行,從而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雍正粉彩不僅白地彩繪,還有各種色地彩繪,如珊瑚紅、淡綠、醬地以及墨地等。

雍正瓷器造型不同於前代,在於它一改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代之輕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線條柔和圓潤。其胎體選料極精,壁薄體輕,勻稱一致,仰光透視,略顯淡青,呈半透明狀,在紋飾上,釉下彩中青花釉裏紅的製作達到極盛階段,青花和釉裏紅在同一種氣氛中燒成,兩種色澤都十分鮮豔。

乾隆時期是清代社會發展的頂峰時期。禦窯廠內聚集了大量管理人材和能工巧匠,使乾隆朝的燒瓷水平又有所進步。這一時期的產品從技術上講雖精工細作,不惜工本,但從藝術格調上講卻顯繁瑣華縟,堆砌羅列,較前朝有衰退之跡象,成為清季製瓷業的一個轉折點。

乾隆瓷器一麵保留古代的精華,一麵吸收西方藝術。外觀造型大部分比較規整,除常見器型外,出現了一些奇巧怪誕的物件,主要用於賞玩,被稱作“渾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此時盛行在琢器上使用轉心、轉頸等技藝手段,製作工藝極其精致。象生瓷技術高超,仿木紋、仿竹器、仿漆器、仿金屬器等等,幾可亂真。這與當時製瓷藝人的高超技術密不可分,他們高度準確地掌握了釉料的配製和火候的控製,以至惟妙惟肖地模仿別的物質效果。

乾隆時期,粉彩完代取代了五彩,但產品質量不如前代。在粉彩器皿上講究用鏤空、堆塑的裝飾手段,輔以“軋道工藝”和開光、剔刻等等。有署“古月軒”的珍貴瓷器,是以乾隆宮中古月軒命名的,從景德鎮挑選製造精良的素胎進京,命內庭供奉繪畫高手繪畫,於京城設爐烘烤而成。

清朝統治,至十八世紀末葉明顯開始走下坡路。道光時期的陶瓷業隨著國勢衰微,其生產規模也大大下降,產品質量亦不如從前。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複辟帝製,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麵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中國陶瓷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藝品。隨著中國曆史的發展,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陶瓷藝術傳播到世界各國,許多國家瓷器工藝的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中國陶瓷工藝的影響。陶瓷也與茶葉、絲綢並稱為中國三大特產而名揚中外。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青銅時代的早期,範鑄技術能滿足禮器的基本功能,春秋中期以後,青銅器的等級、財富意義仍被強化,而儀式、宗教功能卻在減弱。禮器的意義發生異化,人們會因過分追求青銅器本身的華麗而形成裝飾崇拜。對裝飾技術的過度追求是促進失蠟法技術產生的原因之一⑿。失蠟鑄造的技術,已能成功地鑄造出泥範無法鑄出的最精密複雜的器件,它的技術目標首先可能就是審美需要和技術本身的炫耀。1977年在河北平山出土的戰國晚期鑲嵌金銀四鹿四鳳四龍青銅方案,有著極高的工藝水平和巧妙的工藝構思。在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的青銅兵器中,還出現了複合金屬熔鑄、複合金屬嵌鑄和銅鐵合鑄件。

3.秦漢時期

漢代設計藝術中相當注重實用功能和巧思的結合,較為典型的銅器工藝已向日用器皿方向發展,在製作特點上沒有象過去那樣多飾花紋,而流行素器,或是僅有簡煉的弦文或僅飾以鋪首。比較華貴的,則施以鎏金或飾以金銀。可見技藝製作與國家政策、思想潮流相吻合。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強調功能與仿生形態的結合,是漢代燈具的代表作。這種仿生型的燈具在漢代十分流行,燈內還有虹吸管,將燈煙吸收送入有水的等座,使之融於水中,最大限度地控製了空氣汙染⒂。就此一斑可窺見漢代技藝的實用審美觀在生活中的深度和廣度。它體現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功能與裝飾的統一,也即儒家所提出的“文質彬彬”的思想。

秦漢時期的原始瓷與戰國早、中期的原始瓷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首先是胎、釉原料不同。從少量經過測試的標本中可以看到,西漢原始瓷胳料中氧化鋁和氧化鐵的含量較高,前者達17.23%,後者是2.97%。春秋戰國時,蕭山茅灣裏和紹興宮盛的原始瓷的氧化鋁和氧化鐵的含量分別是:茅灣裏為13.69%與1.68%,富盛為15.19%與2.12%。坯中氧化鋁含量的增加,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較高的溫度中燒成,生成較多的莫來石晶體,從而提高陶瓷器的機械強度和燒成中減少製品的變形。莫來石又稱富鋁紅柱石,無色,晶體呈柱狀或針狀,熔融溫度約為1910℃,是陶瓷製品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在燒成時若窯內溫度達不到它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僅不能達到增加氧化鋁的目的,反而會使坯體疏鬆,燒結情況很差。氧化鐵的引入,就不可避免地給坯體帶來顏色,在氧化氣氛中燒成,胎呈紅色,在還原氣氛中燒成胳呈灰色,氧化鐵含量越高,胎的顏色越深。

西漢時期原始瓷器的裝飾藝術,大致說來前期比較簡樸,一般器物上都隻飾簡單的弦紋或水波紋,未見有繁複的裝飾紋樣。到了西漢中期及其以後,裝飾手法發生了某些變化:有了簡單的刻劃花紋,如水波、卷草、雲氣和人字紋等,尤其喇叭口壺和長頸壺等器物,往往在器物的口緣、頸部、器肩及上腹等部位,於醒目的凸弦紋帶的區間內,分別劃以水波、卷草、雲氣和人字紋等。雲氣紋線條柔和流暢,使人如覺流雲浮動,在流雲之間往往還配以神獸飛烏,畫麵十分生動優美,可與同時期的銅、漆器圖案相媲美。在浙江義烏發現的一組西漢中期原始瓷器,其裝飾圖樣頗為特殊,如在壺的耳部堆塑鼓睛突目,兩角卷曲的龍頭;在瓿的腹部劃有對稱的兩個半身人像,其下為佩壁圖樣,佩帶穿壁作迎風飄舞狀。瓿的耳麵則印出麵目猙獰,一手舉劍、一手持盾,威武凶猛的武士形象。同時在蓋頂堆出軀體蜷曲、毒舌前伸的蟠蛇形鈕,刻劃精細。這種裝飾手法和題材內容,為同時期的陶瓷裝飾藝術中所罕見。

西漢時期原始瓷器的製作,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而日趨繁盛,到西漢中晚期以後,這種既有藝術裝飾而又具實用價值的原始瓷製品,不僅在當時的產地浙江和江蘇一帶廣為流行,而且在江西、兩湖、陝西、河南、安徽等地的墓葬中也有發現,表明它已成為當時人們所樂用的製品,被作為一種暢銷的新穎商品的而遠銷外地。

進入東漢以後,原始瓷的品種和紋飾都有所變化。西漢時期曾一度廣泛流行的瓿和鈁等器類,此時已不再生產,而罐類等日常生活用器的燒造量則在急速增長。

盤口壺是東漢時期所盛行的一種原始瓷製品,它的口頸較高,口內的盤麵很小,球腹,平底,顯然是由喇叭口壺演變而來。西漢時有的喇叭口壺已在口頸交接處做出一條棱線,到東漢前期棱線更加突出,口頸斜直,初具盤口的樣子,中期以後,直變成盤口壺。罐多數作直口平唇,肩安雙係,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盤大都直口斜壁,淺腹大底,而且往往與耳杯相配,可能是一種托盤器具。碗弧壁平底,腹部較深,容量較大。這些飲食器皿和容器的造型表明,當時原始瓷器的製作已轉向經濟實用。又如此時新出現的品種之一的提盆,束口、鼓腹、平底,盆體寬大而稍扁,口沿安有粗壯的彎曲提手,是一種提攜方便的盥洗器。這一時期原始瓷的花紋裝飾也較簡單,此時最通行的是加工簡單的弦紋和水波紋。如在雙係罐和盤口壺的腹部,密布規則的寬弦紋,因此人們習慣地稱之為“弦紋罐”和“弦紋壺”。此外在熏爐的腹部鏤雕三角形的出煙孔,鍾、洗的肩、腹部貼以鋪首,五聯罐的頸腹部堆塑猴子和爬蟲,以及鬼灶上刻劃魚、肉圖案等。灶上飾魚、肉,既點明了它的用途,又祈求死者生活富裕常以魚肉為食,寓意深刻。

所以秦漢時期的原始瓷,除一部分燒成溫度比較高的產品,胎骨致密,擊之有鏗鏘聲,多數胎質粗鬆,存在著大量的氣孔,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不及戰國時期的細膩、致密,嚴格他說隻能稱“釉陶”。胎質粗鬆,從斷麵中還可看到較多的砂粒,說明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的揉煉不及戰國時期精細,比較隨便。

秦漢時期原始瓷的釉層較戰國時的厚。但釉色普遍較深,呈青綠或黃褐等色,很可能釉料中氧化鐵的含量較戰國時的高。而且由戰國時的通體施釉變為口、肩和內底等處的局部上釉,上釉的方法由浸釉變成刷釉。說明兩種原始瓷,從釉料到上釉工藝存在著明顯的不同。

其次是器物的成型也一變戰國時期拉坯成器、線割器底的作風,而普遍地采用器身分製,然後粘接成器的方法。最後是品種和裝飾也有明顯的差別。

秦漢時期的原始瓷,以仿銅禮器的鼎、盒、壺、鈁、鍾、瓿等為常見,很少發現戰國時盛行的碗、缽、盤、盅等一類的飲食器。裝飾的紋樣則以弦紋、水波紋、雲氣紋或堆貼鋪首等為主,絕少甚至完全不用戰國時經常采用的S紋和櫛齒紋等。這些明顯的差異,表明秦漢時期的原始瓷與戰國以前的原始瓷,乃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曆史產物,兩者在工藝傳統上看不出有直接的繼承關係。原因則在於楚滅越的兼並戰爭中,浙江境內已發達的原始瓷遭到了嚴重的摧殘和破壞而中斷。但是原始瓷重又在越國故地複興,又說明燒製原始瓷的工藝傳統和影響並未全然斷絕,所以在短期中斷以後,又重新燒造。上海市嘉定縣外岡墓中出土的原始青瓷瓿,胎骨堅硬,呈灰色,肩部劃圓珠和水波紋,外施淡綠釉,具有濃厚的戰國楚器的特征。

西漢時期原始瓷器的製作,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而日趨繁盛,到西漢中晚期以後,這種既有藝術裝飾而又具實用價值的原始瓷製品,不僅在當時的產地浙江和江蘇一帶廣為流行,而且在江西、兩湖、陝西、河南、安徽等地的墓葬中也有發現,表明它已成為當時人們所樂用的製品,被作為一種暢銷的新穎商品的而遠銷外地。進入東漢以後,原始瓷的品種和紋飾都有所變化。西漢時期曾一度廣泛流行的瓿和鈁等器類,此時已不再生產,而罐類等日常生活用器的燒造量則在急速增長。盤口壺是東漢時期所盛行的一種原始瓷製品,它的口頸較高,口內的盤麵很小,球腹,平底,顯然是由喇叭口壺演變而來。西漢時有的喇叭口壺已在口頸交接處做出一條棱線,到東漢前期棱線更加突出,口頸斜直,初具盤口的樣子,中期以後,直變成盤口壺。罐多數作直口平唇,肩安雙係,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盤大都直口斜壁,淺腹大底,而且往往與耳杯相配,可能是一種托盤器具。碗弧壁平底,腹部較深,容量較大。這些飲食器皿和容器的造型表明,當時原始瓷器的製作已轉向經濟實用。又如此時新出現的品種之一的提盆,束口、鼓腹、平底,盆體寬大而稍扁,口沿安有粗壯的彎曲提手,是一種提攜方便的盥洗器。這一時期原始瓷的花紋裝飾也較簡單,此時最通行的是加工簡單的弦紋和水波紋。如在雙係罐和盤口壺的腹部,密布規則的寬弦紋,因此人們習慣地稱之為“弦紋罐”和“弦紋壺”。此外在熏爐的腹部鏤雕三角形的出煙孔,鍾、洗的肩、腹部貼以鋪首,五聯罐的頸腹部堆塑猴子和爬蟲,以及鬼灶上刻劃魚、肉圖案等。灶上飾魚、肉,既點明了它的用途,又祈求死者生活富裕常以魚肉為食,寓意深刻。在東漢中晚期的窯址和墓葬中,又發現有一類胎、釉呈色很深的器物,以前通稱為“醬色釉陶”。器型有五聯罐、盤口壺、雙係罐、碗、洗、盤、囗(钅焦)鬥和耳杯等。所謂五聯罐,即在罐的口肩部位附加四個壺形小罐,加上器身的罐口構成。周圍的四個罐比較矮小,而且與器腹不相貫通,器肩和上腹堆貼猴子與爬蟲等。這種五聯罐在東吳、西晉時發展成為穀倉。囗(钅焦)鬥器身作洗形,腹部裝橫柄一個,底部安有三足,它常與形狀如缽、胳壁較厚,口緣安有對稱的半環形雙鼻的火盆共存,說明囗(钅焦)鬥被擱置火盆之中,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來溫食,應該是當時暖鍋的模仿。這類製品因胎料中含有較多量的鐵分,在稍低的窯溫下也可以使坯體達到較好的燒結狀態,所以多數器物的胎骨堅硬而致密,碰擊時發聲清亮。這類原始瓷器,胎呈暗紅、紫或紫褐色,多數通體施釉,釉層比較豐厚且富有光澤,質堅耐用,實用價值較高。而它是一種利用鐵分較高的劣質原料做成,是東漢窯業手工業者的一個創新,為東漢晚期黑釉瓷器的產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在墓葬內也發現部分器物的胳骨較為疏鬆,容易破損,顯然是專門用於隨葬的明器。

綜觀秦漢時期的原始瓷器,胎土中含鐵量比較高。化學分析的結果表明,浙江地區的瓷土,其鐵含量均高達1.5~3%左右。所以在還原焰中燒成時,胎即呈現淡灰或灰的色調,在氧化焰中燒成時,胎則呈現磚紅或土黃色。

原始瓷器的特征,胎體中存在很多裂紋,胎料中雜質多,釉色不穩定。這是由於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低,條件較差,原料的處理比較粗糙,沒有經過精細的過濾、陶洗、提煉等過程。以後,隨著社會主產力的發展,燒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因此,把商周青釉器拿到瓷器發展的全部過程來看,它是處在發生發展階段,放將這一時期稱為原始瓷器時期。

4.魏、晉、南北朝時代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從公元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廢了漢獻帝自立為王,國號“魏”;第二年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政權;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現南京稱帝,國號“吳”,史稱“三國”。

從公元263年魏滅蜀以後,連年戰亂,北方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局麵。西晉滅亡之後。許多門閥士族渡江南下,先後建立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與同時代北方的北朝統稱“南北朝”。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上虞、餘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所製器物注重品質,加工精細,可與金、銀 器相媲美,成為當時名門望族的日用品。 東晉南朝時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窯址有了很大發展。但江浙一帶的瓷窯都出現了明顯的衰退跡象、瓷窯減少、數量降低、裝飾簡化、燒造略顯粗糙。 這種局麵一直持續至唐代前期。

相對而言,我國北方生產瓷器的年代略晚。這一時代的動亂局麵使中原一帶遭受嚴重破壞,在這以前,關中、中原地區曾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 心。陶瓷業的衰退也就在所難免,製瓷業的出現一直拖至了北朝時期。但這一時期卻令人驚喜地出現了一種獨特的、而且對後世有深遠意義的陶瓷品種,這就是白瓷。

在我國,眾所公認的、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之出現當在東漢時期。它的坯體由高嶺土或瓷石等複和材料製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溫中燒製而成,胎體要求堅硬、致密、細薄而不吸水,胎體外麵罩施一層釉,釉麵要光潔、順滑、不脫落、剝離。長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具有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又富有燃料資源,所 以這一地區的製陶業發展很快,出現了眾多而且麵廣的窯址。瓷器的產地俗稱“窯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或實地發掘所逐步了解的。通過實地調查與發掘,基本上弄清了這一時期的一些主要窯口。比如越窯,又稱“越州窯”,從東漢時期開創,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寧波、餘姚、紹興、蕭山一帶。其 主要特點是:胎質細密、呈青灰色;釉質瑩潤,具有玉質感,釉色深綠,色澤純正,坯釉結合緊密。唐代詩人陸龜蒙寫詩讚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甌窯,在溫州一帶。其特點是:胎質白中泛灰,釉層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細小開片,易脫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窯、湖南的嶽州窯、江蘇宜興窯等 等。

這一時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銅器、漆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廣泛用於餐飲、陳設、文房用具、喪葬冥器等等。

中國人飲茶習慣當起於東周時的四川一帶,東漢時飲茶之風傳至長江下遊,此風蔓延迅速,至東晉時,已成為王室豪門的時尚。據古籍的記載,當時的茶 飲方式方法與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製不同的器具,數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經研究考證,當時造型獨特的雞頭壺就是一種茶具,這種造型延至隋唐以後就不再有了。

瓷質穀倉罐是三國西晉時期出現的,它用於陪葬品,所以也稱“魂瓶”或“神亭”,是由東漢的五聯罐發展而來。這一時期的穀倉罐製作精細,堆塑繁雜,有人物、飛禽、走獸、亭台,糧食一直被視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資,所以從秦漢時代就開始給死者陪葬糧食,以供死者在陰間享用,同時,陪葬品中還含有整套糧食加工 工具和做飯用的炊具,以體現吃飯的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興,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廟、佛像石窯,僧尼數量猛增,帶有佛教色彩、意義的裝飾隨處可見。如在建築裝飾上帶有飛天、蓮花等標誌性圖 案。體現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蓮花尊”。

陶瓷還被大量運用到文具中,如筆筒、水盂、硯等。水盂的功能隻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豐富,有蛙形、鳥形、兔形、牛形等樣式。陶瓷文具被廣泛使用,與這一時期崇尚讀書、推崇士儒有關聯。

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比較明顯,尤其是三國西晉時期的越窯最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現生活場景的紋樣,刻畫細膩且逼真,真實地反映了那一個時期的社 會麵貌,也給今人研究建築、音東、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麵的課題提供佐證。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燭台、油燈、水盂上大膽使用誇張變形的動物形象,多方麵地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意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縹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色釉,是青瓷係統的代表,與北方地區的白瓷交相輝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單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潑。這種裝飾方法簡單易行,適應麵廣,效果較好,所以被廣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麵上書寫文字,是褐彩裝飾的另一特色,這種裝飾手法在後來的唐、五代時期大為盛興。其字體形式為書法 研究提供了可靠資料。

當今所見的越窯晉瓷,工藝多為上乘,釉色高古,質地醇素,極具品味。由於當時的工藝水平,所生產出的陶瓷在釉色上發生很豐富的變化,青色中有偏綠的、 偏黃或偏灰的,與釉料成份、燒成火焰都有很大關係。盡管現時的技術力量更加強大,但今人的仿製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氣沉沉,失卻了古人的跡象。瓷釉的調製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與草木灰混製而成,風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劑,常用來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經過高溫燒製與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鈣質釉。青瓷自東漢晚期出現以後,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在坯、釉質量上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於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廣泛,原料成份 含量多有不同,所以這一時期的瓷器釉色和質感有較大差異。

由於南方廣大地區戰亂較少,社會秩序也就比較安全,中原地區大批員紛紛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業技工。而北方地區處於蕭條境地,陶瓷業還不及漢代 發達,對窯爐的使用也極少改進,仍延用圓形饅頭窯。在南方,窯爐有了很大發展,龍窯結構被進一步改良。窯床長度達十餘米,為解決龍窯窯室內抽力大、火焰速度過快的問題,這一時期發明了起緩解作用的“擋火牆”,可更有效地調節窯內抽力和溫度。經測試,這一時期的瓷器都是在弱還原焰中燒成,燒結程度較好,燒成溫度可達1300度左右,達到了現代瓷的質量水平,這無疑是與龍窯結構的改進和燒成技術的提高密不可分。

5.隋、唐時代

楊堅先後兼並了北周和南陳,統一中原,方國號隋,至煬帝而亡。時間不長,但這一時期的陶瓷業卻比較發達。這是一個承上(南北朝)啟下(唐代)的過渡時期,它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風格的開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的風格,又有所變化,更加飽滿。從已經發掘出的隋墓裏,我們可看到大量質量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認的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定都長安,洛陽為陪都。在這兩個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藝術和技術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這與當時這兩個地方所處的重要政治、經濟地位以及當時的厚葬之風密不可分。洛陽地處中原,自古以來人口稠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自東漢、魏、晉、北朝五百年來 一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經濟上,它是首都長安連結關東以及東南地區的樞紐。雖然唐代定都長安,但對洛陽地區也極為重視,特別在武則天時,定洛陽為神都,在此地施政達二十年之久。

據史料記載,唐代的河南府是貢白瓷的重要產區,鞏縣窯、鶴壁集窯、陝縣西關窯等窯址都出產白瓷,同時燒造三彩器和彩釉器。發達的手工業是封建社會商品來源的保障,而興盛的商業又刺激著手工業的發展,陶瓷業在這一時期得到空前發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陽一帶設有龐大的政治統治機構,大批貴族、官僚聚集於此,生前窮奢極侈,死後厚葬成風。王公百官,競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風俗影響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現是我國陶瓷工藝發展的必然產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對各種呈色金屬原料特性的認識、化學技術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帶色釉的發現和運用在漢代就已出現,如翠綠、栗黃、茶黃等色釉被廣泛使用。到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世紀初,我國北方就開始有黃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燒造。至晚到北齊, 出現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黃色為主,間以白色或綠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較草率,釉層偏厚,流釉或燭淚狀,釉層沒有完全燒開,色澤暗淡。盛唐時期,三彩工藝明顯進步,在器型品種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現了大量生動的三彩人俑。這時的三彩釉色潤瑩,賦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為內外滿釉,色彩有綠、 黃、白、藍、黑等;裝飾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還廣泛使用堆貼和捏塑;裝飾內容豐富多彩,花鳥走獸無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時期的三彩製品每況愈下,這一有趣的現象恰好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曆史現象。晚唐三彩多為小件,趨於單彩釉,而且釉麵單薄,脫落剝蝕現象嚴重。安史之亂(公元755年──763 年)促使唐朝迅速敗落,形成藩鎮割據天下大亂的局麵。

唐三彩器的燒造一般為兩個步驟,即素燒和釉燒。它的胎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紅色陶胎,出現於隋和初唐時期一種掛草綠、醬黃色混合釉的紅陶製品中,這一品種還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唐三彩。另一類是白色陶胎,為瓷土燒成,被認為是典型的唐三彩。這種坯體的特點一是吸水性強,使粘接部件牢固;二 是可塑性較強;三是素燒後強度較大;四是胎質白,掛釉後釉色鮮豔。唐三彩器的燒成溫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脹係數基本一致,使坯釉結合良好。

這一時期的人俑塑造,風格比較明顯。一改魏、晉時期秀骨清相的作風,女俑豐滿富態,男俑英武得體,形象生動,體現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異常活躍,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加強了對外貿易,海路貿易也日見頻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證了當時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原一帶生活,他們多從事商業 和藝術活動。經常可以見到胡人牽著駱駝,背負著絲綢等貨物,形象極其生動。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羅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國家都發現了大量唐三彩器,說明唐代對外出口貿易的發達。

開始於南北朝時期“南青北白”瓷業布局,到唐代形成較為明顯而固定的局麵。從北朝到唐代這一階段,我國古代製瓷藝術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兩個大的係統,它們在後世分別沿著不同的方麵各自發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別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為一個獨立體係,與青瓷分庭抗禮。

當時北方燒造白瓷的區域非常廣泛,而河北邢窯最為突出。它與南方越州出產的青瓷交相輝映,形成唐時代陶瓷業的兩大主流。唐代陸羽在他的《茶經》中用 “類銀”、“類雪”來形容邢窯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當成熟。邢窯白瓷在燒成技術上也比較高超,從現有實物來看,沒有變型、歪塌等缺陷,製作工藝 精細、造型端正,不失為一代名窯對產品要求之嚴格。邢窯白瓷除以色白見長外,它另一個特點是樸素少飾,匠師的藝術表現多施於造型之中,器型簡潔、質樸、端莊而大氣。它所構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穩、使用方便。這一時期最具特點的器皿是執壺,據考證是由前代的雞頭壺演變而來,是一種酒具,唐人稱為“注子”。

此外,黃河流域瓷窯都多燒白瓷,河南、山西、陝西的廣大地區都以燒白瓷為主。

唐邢窯白瓷始於隋,盛於唐,衰於元。根據其胎、釉的化學分析,應屬於高鉛瓷胎,其釉的化學組成,屬於CaO──AL2O3──SiO2係統範圍。邢窯的燒成溫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個別的高達1370度左右,燒成氣氛為還原焰。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還在於官方的介入,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操控,為統治者服務。這時的越窯青瓷也得到很大發展,引起許多文人騷客的矚目,紛紛吟詩作賦對其倍加稱頌讚美。其中陸羽的評價比較全麵而得體,他形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 認為是當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於唐代的飲茶之風盛興及朝廷對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窯青瓷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形成了以浙江餘姚為中心的瓷區,產品胎質細膩,釉層勻淨,造型規整,品種豐富。在裝飾處理上也是以釉色裝飾為主流,以素麵為主,形成獨特風格。刻劃花裝飾以簡潔流暢的線條,廖廖數筆就描繪出當 時人們喜愛的荷花、荷葉、牡丹花等花卉,絕無繁瑣多餘之筆。

這一時期在窯爐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為饅頭窯型,一般為直焰饅頭窯或者是在窯底上設置台柱,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原始倒焰窯。這幾種窯形都由火膛、窯 室、排煙孔、煙囪四部分組成,火焰流向呈現半倒焰式,依靠排煙孔調節燃氣的流量;最大的改進是由原來的冷底窯改為熱底窯,使窯內溫差大大減小,溫度分布更加均勻。南方則以龍窯為主,為節省燃料、增加產量,充分利用空氣預熱,采取了加長窯身和減小窯床傾斜度的辦法,在浙江發現的唐初龍窯殘長就達40米,寬1.7米,傾斜度10──12度。

唐代已經生產出釉下彩瓷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當時的長沙窯又稱銅官窯,是我國最早製作釉下彩瓷的地區之一。銅官窯釉下彩裝飾以斑點彩飾為主, 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藍綠彩料點繪成花草紋樣。褐色彩料是以含鐵量高的礦物原料為色料,藍綠彩料是以含氧化銅的礦物原料作色料。

6.五代十國時期

唐代的繁榮最終被唐未的藩鎮割據所打破,五代十國則是這種割據局麵的延續,中國又進入了一個動蕩的時期。這一時期持續五十三年,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後周,史家稱為五代。然而此時五代,也並非統一的中國,其間戰亂頻仍,山河破裂,約有十國之多,吳、南唐、閩、前蜀、南漢、北漢、吳越、楚、南平相繼出現。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一時期的陶瓷業卻有進步之勢,這大概與當時帝王的愛好有很大關係,其中最有影響者為吳越的秘色瓷和後周的柴窯。

對於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學界一直有很大爭議,至今尚無定論。常見的解釋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釋,這種解釋來於宋人,認為吳越國的越窯青瓷專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邊,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種;三作“希奇”之意,為“碧色”的誤傳而來。從目前見到的所謂秘色瓷來看,其胎質呈灰白色,釉質如脂似 玉,清澈碧綠,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製造者絕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創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製瓷工藝的最高成就。

6.五代十國

五代越窯的窯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區,而且更廣泛地延至上虞、勤縣、臨海等地區。所製器物總體上繼承了晚唐風格,其裝飾手法趨於多樣化,使唐代單純追求釉麵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樣手法轉化。

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個著名品種為柴窯,相傳是五代周世宗(名柴榮)時所燒造,窯址在鄭州。但迄今尚未發現窯址,真正的柴窯器為何種相貌也眾說不一。後人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 ”來描術柴窯器的特征。據明代文獻記載,當時宮廷中所收藏的珍貴瓷器,把柴窯器推放首位,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

7.宋 代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為宋,後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臨安,稱為南宋,稱以前為北宋。

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到宋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成熟階段,藝術上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就。這一時期南北方各窯之間風格迥異,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窯體係特點明顯,令後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窯、定官窯“汁水瑩潤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質地;再如鈞窯天蘭釉,象天空般湛藍;再如龍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 等品種,都巧奪天工般地引起人們對美的遐想。所以說宋時代是陶瓷美學的一個劃時代時期,至此,一個全新的美學時代到來了。此時官窯輩出,私窯蜂起,最為著名的窯址有定、汝、官、哥、鈞等,響應者更是不計其數。

(1)宋代六大民窯

民間經營的瓷窯。曆代瓷窯絕大多數都屬民窯。五代時期出現官辦瓷器,宋代有汴京官窯相修內司官窯的命名。明清兩代在景德鎮設禦窯廠,但民窯仍大量存在。民窯生產的瓷器也稱“客貨”,造型紋飾不受官府拘束風格與官窯瓷器迎然不同,題材豐富,畫筆自由奔放。清康熙時青花、五彩瓷器上的曆史故事畫大量出現,有伍子胥舉鼎、周處斬蛟、空城計、西廂記等。藍彩、黑彩、金彩的使用,使彩瓷更加輝煌燦爛,五彩品種由此得到新的發展。

民窯即民間瓷窯,相對於宮廷(朝廷)興辦的官窯(禦窯)而言,屬非官方經營的,以商品性生產為主的瓷窯,生產的瓷器都為滿足國內外市場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陳設瓷,銷售地區極為廣泛。這裏的窯也是特指瓷窯,而非瓦窯、磚窯等。時間上也是特指民國以前,其中以明、清兩個朝代最為興盛。民窯的產品稱客貨,風格與官窯迥異,除去一些限製生產的花紋和器型,可以說民窯瓷器的造型和紋飾題材更豐富自由。明代景德鎮擁有為數眾多的民窯,是我國陶瓷窯的主體,其製品粗細,並不比官窯遜色多少,可見也有著雄厚的基礎。比較著名的有崔公窯、周公窯、壺公窯、小南窯等。

民窯是對官窯而言。廣義地講,凡屬非官府經營的,進行商品性生產的瓷窯及其產品,都是民窯。

民窯的曆史遠比官窯早得多,陶瓷器均產生於民間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遠銷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據考證,在這些地區都發掘有唐三彩,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等。民窯於此已有較大的發展,並帶有商品生產的性質。

唐代以後,各地民窯輩出,競相媲美,往往有供不應求之勢。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鈞窯,汝窯,定窯。章生一的哥窯“紋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窯(龍泉青瓷)等。

宋元時,民窯發展較快,僅景德鎮的民窯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時的民窯完全屬於商品生產的性質,民窯在產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窯大得多,在質量上也有一定的發展。到了清代,民窯占了壓倒優勢,官窯瓷器也為民窯所出。宋代六大民窯有:

稀世珍寶話建瓷

福建省建陽窯在宋代以盛產黑釉瓷而聞名於世。在古籍中稱為“烏泥建”、“黑建”、“紫建”,日本人稱之為“天目”。

宋時盛行“鬥茶”,由於黑瓷能清楚地觀察茶麵上白沫的變化情況,所以建盞大受歡迎。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們鍾愛。這和瓷器的釉麵顏色紺黑如漆,溫潤晶瑩,釉麵上布滿密集的筋脈狀白褐色紋飾,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閃閃發光。用兔毫盞沏茶,兔毫花紋在茶水裏交相輝映,令人愛不釋手。曆代都有人對此進行論述。宋徽宋趙佶說:“盞以青綠上為,兔毫為上。”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衝雲:“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乎;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甕鵝兒酒。”楊萬裏也有“鷹爪新茶蟹眼湯,鬆風鳴雪兔毫霜”之說,對兔毫斑建盞作了形象生動的描繪。

以上介紹的帶有“兔毫斑”的建盞是窯變所致,人力強求反不能達,在當時也不可多得,而今成為稀世珍寶。

建窯原是江南地區的民窯,北宋晚期由於“鬥茶”的特殊需要,燒製了專供宮廷用的黑盞,部分茶盞底部刻印有“供禦”或“進”字樣。它的胎體厚實、堅致,色呈淺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盞為主。

北方青器耀州瓷

耀州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銅川舊稱同官,宋時屬耀州,故名。它是北方一個巨大的燒造青瓷的窯係,為北方民窯中的佼佼者。

耀州窯早在唐代就已生產瓷器,北宋時期是耀州窯的黃金時代。其間在耀州境內窯場林立。據《同官縣誌》記載:“南北沿河十裏,皆其陶冶之地,所謂十裏窯場是也。”耀州窯古址附近,一塊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文中說,耀州瓷“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製,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煉累日,赫然乃成。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這是對當時耀州瓷製作和瓷器質量的生動寫照。

北宋耀州青瓷的胎色為灰褐色,釉麵光潤肥厚,釉色青綠,微顯黃色。器底胎釉交接處呈現黃褐色,這是鑒別耀州青瓷的最主人依據。它的裝飾技法主要是印花和刻花,也有剔花及劃花等。花紋有蓮花、纏枝花卉、波浪紋、魚鳥紋等。刀法熟練,刀鋒圓活,犀利有力,主次分明。主花紋的刀鋒較深,陪襯部分刀鋒則淺,均有一定傾斜度,層次清楚,立體感強,具有淺浮雕的藝術效果。這些都是耀州青瓷鑒定的要領。

耀州青瓷的器型較為豐富,以碗、盤、瓶、罐、盆、爐、壺、缽等日用瓷為主。

樸實粗放磁州窯

河北省磁縣的觀台鎮古屬磁州,從唐代起,這兒就有陶瓷生產,名為磁州窯。

磁州窯產品是宋代民間瓷窯的傑出代表。產品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尤以瓷枕造型最為豐富多彩。生產的瓶、壇、壺、盆造型莊重大方,注重功能性與形式美感。裝飾以鐵鏽花、刻劃花為主。一種白地黑彩的裝飾異常醒目,它把製瓷工藝和書畫藝術結合了起來,畫麵生動活潑,線條流暢,形成了磁州窯的特色。此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紅綠彩、珍珠地劃花、白釉褐斑、綠釉黑彩等,品種繁多,這是其它產瓷區無法比擬的。表現題材有人物、動物、花草、蟲魚等,具有濃鬱的民間氣息,格調樸實粗放。磁州窯匠師往往將日常生活的感受概括起來,用簡潔的筆法畫在瓷器上,富有生活情趣和幽默感。

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種質地堅硬、細膩,胎呈灰白色;另一種質地粗鬆,胎呈紅褐色,白釉中有的呈奶白色,似有油性,不透明,釉層均勻、無淚痕,還普通使用化妝土。

自然天趣吉州瓷

吉州瓷是我國宋代著名的產品。它始創於唐,因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吉安古稱吉州,故得名。

吉州瓷中尤以宋代黑釉瓷最為有名。其胎骨粗鬆,體質厚重,釉色深者如漆,淺者似醬,紋樣有灑釉、木葉、剪紙貼花、彩繪、剔花、玳瑁、素瓷等。這些裝飾的構思新穎、別致,在宋代各產瓷區中獨樹一幟。

剪紙貼花是廣大農村在喜慶佳日時用來裝飾居室的一種民間藝術,吉州窯工匠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上,看來賞心悅目,別具一格,這是我國製瓷史上的一大發明。常見紋飾有雙龍、雙鳳和長命富貴、金玉滿堂等。一種以黃黑兩種顏色仿玳瑁甲殼的釉色,在吉州窯也有生產。玳瑁釉是一種窯變花釉,呈色變化無窮。據馮先銘先生考證,建窯遺址尚未發現“鷓鴣斑”花釉,這種釉麵呈現像鷓鴣胸前羽毛般的斑駁燦爛顏色,應為吉州窯製品。玳瑁釉茶盞在宋初就已有生產。

吉州窯瓷器的施釉甚不規則,往往胎腳和圈足露出胎骨,露胎處可見修胎時不工整的刀印痕跡,顯示出生硬的棱角。這是鑒別吉州窯的重要特征,而仿品則修胎平整,沒有民間自然粗獷的味道。

明澈麗潔影青瓷

影青瓷又稱青白瓷,是宋代江西景德鎮製瓷匠師的一大創造。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麵明澈麗潔,胎質堅致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所以曆史上有“假玉器”之稱。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產品有的還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岡”銘款。

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以湖田窯燒製的為最著名,其次有湘湖、勝梅亭、柳家灣等窯。當時的品種有碗、盤、瓶、罐等日用器皿。北宋前期的青白瓷並無花紋,以器型的規整和玉一般的釉質取勝。中期以後,它的裝飾以刻花為主,兼有印花、淺浮雕、鏤空、堆塑,色調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裏藏花,若明若暗,給人以無窮韻味。

青白瓷曾風靡一時,營銷海內外。據宋人《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京都汴梁與臨安都有專門出售白瓷的店鋪,出售供都城人們日常生活中飲食、飲茶及飲酒的器皿。趙汝適《諸蕃誌》記述我國當時陶瓷器對外貿易的情況,其中有在“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記載。汪大淵在《島夷誌略》中也有瓷器對外交易的記載,如與“無枝撥”“貿易之貨,用西洋布、青白處州瓷器、瓦壇、鐵鼎之屬”。

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展到半透明的胎,這在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由於青白瓷製作的豐富經驗,為以後青花瓷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名噪中外龍泉窯

浙江龍泉青瓷源出北宋早期。宋室南遷後,士大夫雲集臨安(今杭州),出現了偏安的表麵繁榮。為了滿足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的需要,龍泉瓷工吸取了曆代名窯的優秀傳統技藝,燒製出精致優雅的瓷器,把青瓷生產推向一個全盛時期。那時甌江兩岸群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往來如梭,單是目前發現的古窯遺址就有200餘處。

傳說中的龍泉哥、弟窯中的弟窯,即是龍泉青瓷窯,被譽為宋代民窯巨擘。16世紀末期,當龍泉青首次出現在法國市場上時,它的瑩體玉質使法蘭西人驚歎不已。風趣的巴黎人將青瓷的美色與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相比擬。稱為“雪拉同”,這一親熱美好的稱謂一直沿襲至今。此時的青瓷由福建泉州出發,向東南亞的緬甸、印度等地輸出。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又把龍泉青瓷散布到南亞、波斯灣、非洲東岸等地。從此,龍泉青瓷就成為聞名世界的珍品了。

龍泉青瓷的瓷胎堅硬細密,以白色胎為主,由於燒成溫度的差異,又有深灰和淺灰色的瓷胎。其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最佳。南宋以後龍泉釉料屬於石灰堿釉,這種釉的高溫粘度大,流動性差,施釉較厚,有較強的玉質感。在放大鏡下可見大量均勻密布的微小氣泡。

北宋早期龍泉瓷的產品風格相似於越窯。燒製的器物胎體粗重,釉色淡青。中期釉色轉為青黃,產品以碗、壺、杯、盤等日常用瓷為主。裝飾采用刻劃花。圖案有花卉、水波、遊魚、雲紋等。南宋是龍泉青瓷的鼎盛時期。當時器物甚多,除日常用瓷外,還燒製各種瓶、鬲、觚、鼎、爐等。器物造型古樸,器底與圈足製作規整,具穩重感。裝飾方麵北宋以刻劃花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劃花,後期已無,而以青玉般釉色取勝。

(2)宋代五大官窯

官窯和汝窯一樣,以釉色為美,沒有紋飾,立器隻有凸起的弦紋或邊楞。器型種類較少,除了盤、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銅器的造型,如長頸瓶、貫耳瓶、貫耳尊、獸耳爐等。宋室南遷後,在臨安(今杭州)建都。從已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窯瓷器的胎子呈深灰、灰褐、灰黃等色。胎有薄厚兩種,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從斷麵可看出施釉痕跡,一層一層很清晰。釉子溫潤似玉,也有比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開比較細碎的紋片。南宋官窯既有裹足支燒的,也有墊燒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用支燒與墊燒共用的方法來保證質量。

“官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由官府直接營建。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宋顧文薦《負喧雜錄》記“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據此可知,北宋後期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官窯,現稱“汴京官窯”,亦稱“北宋官窯”。具體窯址至今尚未發現。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立新窯,為南宋官窯。宋葉《坦齋筆衡》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宛,號邵局,襲故宮遺製,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致,油色瑩澈,為古所珍。後效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營建的“官窯”有二:一是“修內司官窯”,亦稱“內窯”,明高濂《遵生八箋》說,修內司官窯的地點在杭州鳳凰山下,但確切的窯址尚未發現;二是“郊壇官窯”,位於杭州市南郊烏龜山一帶,亦稱“烏龜山官窯”。1930年發現窯址,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後進行兩次考古發掘,發掘出龍窯與作坊遺跡,並獲得大量標本。

官窯產品專供宮廷。以宮廷生活用瓷與陳設瓷為主。流傳至今的官窯瓷器有碗、盤、碟、盞托、洗、瓶、爐、尊等,樣式多種。以瓶為例,有弦紋瓶、直頸瓶、瓜棱瓶、貫耳瓶、膽式瓶、八方瓶、盤口瓶等,造型各有特點。官窯傳世品今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博物院,有少數的精美作品,已於早年流失國外。官窯青瓷聞名於世,北宋汴京官窯青瓷繼汝窯燒造,其形製、釉色、工藝與汝窯有共同之處。《格古要論》說汴京官窯器“色好者與汝窯相類”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圓洗中,有洗身近直微外撇,平底,裏外滿釉裹足支燒,底有支釘痕,造型、釉色與汝窯器相近,裝燒工藝亦與汝窯支燒法相同者,應是北宋汴京官窯製品。南宋官窯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郊壇官窯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南宋早期的青瓷產品,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質細,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為主,兼有青灰、青黃和炒米黃等色調,釉層薄而潤澤,有紋片,滿釉支釘裝燒,器底有圓形支釘痕,工精質高。青瓷的形製、胎、釉和支燒工藝都與北宋汝、官窯青瓷特點相類,確為“襲故宮遺製”。南宋後期官窯青瓷的燒造追求玉石質感,改變製瓷工藝,創用素燒胎多次上釉二次燒成的厚釉工藝,製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質如玉石般的光亮瑩潤,釉麵上顯露橫豎交織的蟹爪紋片或層層疊錯的冰裂紋片,有說不盡的奧妙。厚釉工藝的具體做法是先低溫素燒坯,後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經高溫成器,一般釉層厚在2毫米以上。厚釉易粘接支燒工具,造成廢品,厚釉工藝的使用導致裝燒工藝的改良,變滿釉支釘裝燒為刮釉墊餅裝燒,即將碗、盤、洗、瓶等圈足器的底端釉刮掉露胎,以墊餅墊燒。由於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與圈足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形成“紫口鐵足”的特征。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件官窯圓洗,口沿部位青釉微泛紫色,通體粉青釉純正瑩澈,滿布冰裂紋片,寬圈足墊燒,是南宋郊壇官窯的晚期“紫口鐵足”作品。此洗備受清代皇室賞識,器底刻有乾隆禦題詩。郊壇官窯燒製的青瓷器物除碗、盤、洗外,又多仿周、漢時期青銅器式樣,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弦紋瓶,洗口,長頸,碩圓腹,圈足,頸至腹部凸起弦紋數周,圈足兩側有對稱的橫孔,古樸端莊,為仿漢銅壺的式樣。

宋代五大官窯是:

宋代文化在中國古代社會處於空前絕後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兩宋文化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宋瓷在當時的海外貿易中,以成為風靡世界的名牌商品。宋瓷有民窯、官窯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

所謂官窯,就是國家中央政府辦的窯,專門為皇宮,王室生產的用瓷:所謂民窯,就是民間辦的窯,生產民間用瓷。官窯瓷器,不計成本,精益求精,窯址的地點,生產技術嚴格保密,工藝精美絕倫,傳世瓷器多是稀世珍品。

而民窯,當時生產者看重的是實用、使用價值,生產者要考慮成本,工料就不如官窯那麼講究,但並非沒有精美的藝術產品,縱覽兩宋瓷壇,民窯異彩紛呈,與官窯交相輝映,蔚為奇觀。

宋瓷窯場首推五大名窯,即鈞、汝、官、定、哥。

鈞瓷

北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的八卦洞。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鈞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麵上常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狀的細線,稱“蚯蚓走泥紋”。鈞窯瓷器是中國曆史上的名窯奇珍,品種繁多,造型獨特,以瑰麗異常的鈞釉名聞天下。其成就在於釉中加入銅金屬,經高溫產生窯變,使釉色以青、藍、白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紅等,色彩斑斕,美如朝暉晚霞,被譽為“國之瑰寶”,在宋代就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盛譽。

汝瓷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磁器名窯。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可見汝窯是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製貢瓷的窯場。其器物多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樽、洗。胎體細潔如香灰色,多為裹足支燒,器物底部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釉麵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

官瓷

官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有南北之分。據文獻記載,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官府設窯燒造青瓷,稱北宋官窯。宋室南遷杭州後,在浙江杭州鳳凰山下設窯,名修內司窯,也稱“內窯”。後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烏龜山別立新窯,即郊壇下官窯。以上統稱南宋官窯。

官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於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盤、碗,也有仿周、漢時期青銅器的鼎、爐、觚、彝等式樣,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其燒瓷原料的選用和釉色的調配也甚為講究,所用瓷土含鐵量極高,故胎骨顏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層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稱“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稱“鐵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