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曼琴
南陽新野人,1953年出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趙曼琴古箏藝術專修院院長、黃河科技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中奧維也納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河南新野縣人。自幼隨其父親——著名民間音樂家趙殿臣學藝,十五歲作曲,十六歲發表音樂作品。
曆任新野文工團、河南省曲藝團、海政歌劇團、河南省豫劇二團、河南省歌舞劇院古箏演奏員,在三十多年的箏路曆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觀,集箏樂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理論家於一身。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係\",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曾應邀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學術講座,講授快速指序技法,並先後舉辦三期快速指序訓練班,全國包括港台在內的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音樂藝術院校的大中專學生、研究生、教師等百餘人次接受了培訓。
曾在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支持下,發起、組織成立河南省古箏學會,並當選為會長。創辦河南省中國古箏藝術院趙曼琴古箏藝術專修院前身上培養學生逾千人。其弟子遍及海內外,許多人在市、省、全國及國際比賽中獲獎,有的已成為超一流的演奏家和國內外音樂藝術院校的教學骨幹。倡導唯物教學觀和客觀教學法,善於運用生理解剖、運動力學的原理對常人隻能靠感覺來把握的技巧及風格性表現手法進行精辟明晰,淺顯易懂的分析和闡釋。著有《古箏快速指序體係技法概論》及《古箏教程》數冊。
在《音樂研究》等刊物發表《箏史淺析》、《對稱與慣性》等論文及不少箏曲。代表作品有《井岡山上太陽紅》以及《打虎上山》、《黃河魂》、《繡金匾隨想曲》、《琵琶行》等。曾分別在省級和國家級音樂評獎中獲演奏一等獎和作曲一等獎,多首作品被全國各考級組織列為古箏考級高級曲目,或作為國際比賽決賽指定曲目。錄有音樂專題《古箏技法新路的開拓者》以及電視藝術片《中州箏歌》等。曾應邀出訪日本演出句在香港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
2.曹東扶
曹東扶(1898——1970)男,漢族,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中國四大古箏流派之河南箏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調曲子創始人。河南鄧州市白落鄉曹營村人。他出身於貧寒的曲藝世家。父親曹懷清以唱大調曲子靠乞討為生。幼小的曹東扶早嚐人世辛酸。7歲進私塾讀書,僅4歲便因年遇饑荒而輟學,隨家人到縣城謀生,時縣城茶館酒肆、書場唱曲子之風頗盛、他借沿街叫賣生意之機出入其中,聽得留連忘返。他先後拜師藍文炳、趙錫三、馬書章、丘果和等老藝人,學習唱腔及揚琴,古董、三弦,又拜入稱“琵琶神指”的馬萬壽學習琵琶。後曾隨父親到湖北省襄樊一帶流動行藝,19歲時在親朋的資助下,進鄧縣初級師範讀書半年,受益匪淺。
20餘歲時,曹東扶應吳佩孚直係留豫先鋒隊(時駐內鄉縣)營長徐夢雲之邀,到其部下當兵,二人以曲結誼,常相攜南下兩湖,北上冀魯、遊曆山川、覓曲問藝,得識許多名家,獲益頗深。後又與較有名氣的大調曲子唱家湯寅侯、郝吾齋、黨振藩等多有往來,聚唱自娛。他在提煉姐妹藝術精華之基礎上,汲取眾曲子行家之長,豐富充實自己的彈唱技藝,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高亢挺拔,穩中有變,抑揚委婉,聲情並茂,並注重對傳統曲目的加工整理,曲詞文雅流暢,具清新脫俗之氣,三弦、琵琶、古箏等樂器演奏技藝亦日益精湛、聲震宛西。後舉家遷回鄧縣城定居,以唱為業。又與同輩曲友、學生趙金鐸、唐炳勳、騰漢三、吳宗岑、謝克宗等不斷研討,常在茶館演唱,所到之處,聽眾聞訊而至,“曹派大調”一時盛行。
民國二十三年,中國革命軍二十路軍駐紮南陽,曹東扶曾多次應軍長張鈁之邀到軍中演唱,甚得張之讚賞,一次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來宛視察,聽過曹東扶的演唱,甚為悅服。民國二十五年,張鈁特寫信約請曹東扶到上海百代公司灌製唱片,以將大調曲子藝術推廣全國。曹東扶十分振奮,他聯絡各路能手及學生李炳月、趙殿臣、何義之、馬慶篤、趙金鐸、王佑民等,組成強有力的班子,對大調曲子的曲牌、唱腔、伴奏等全麵研討習練,並將曲牌的前奏、間奏、尾奏進行規範統一。曹東扶根據老藝人口傳下來的簡單旋律及殘缺不全的工尺譜,認真甄別,譯譜、補充定譜,經過反複試奏、修改,終於挖掘整理出一批較為完整的板頭曲,如《高山流水》、《閨中怨》、《落院》、《打雁》等,曆時一年,成果豐碩,豐富完善了曲子藝術。次年,由於抗日戰爭爆發,上海之行未能入願。
1948年春,在鄧縣民眾教育館的支持下,他發起鄧縣大調曲子研究社,一年後改建為縣曲藝改進社,任副社長。他積極引導大家革新,一些傳統曲牌如《軟詩篇》、《詩篇》、《太湖》等之旋律,過門等不同程度的改進。在曲藝界推廣開來,並被曲劇界借鑒。1951年他率領社員投入抗美援朝的宣傳活動,親自創編、移植出《漁夫恨》、《解放鄧縣》、《王仁千喊城》、《曆代帝王圖》等曲段,深入各鄉鎮義演。1953年隨南陽專區代表隊參加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並獲獎,4月隨省代表隊赴武漢參加中南五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其古箏、琵琶獨奏,每一曲畢,台下即報以長時間掌聲,竟連續返場六、七次,氣氛熱烈之至。會後不久,即應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之邀,與謝克宗等一行五人赴北京進行大調曲子的錄音工作,研究所在此基礎上出版了《河南曲子板頭曲選》一書,由此曹東撫與大調曲子藝術享譽全國。
1954年開始,他先後應邀到河南師範專科學校、鄭州藝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任古箏、三弦、琵琶教師,使他接觸到音樂界許多行家裏手,他謙恭求教,博覽群書,並打開門戶之見,學習雙手抓箏、進而兼容眾長,創研出一套獨特的彈奏技法。如緣於唱工的“咬字”技巧,創造出帶有強勁音頭的“搖指”;特為演奏低沉旋律而設計的“遊指”;超出一般小二度,感情激昂的“大顫音”;悲哀欲絕、高難度的“小顫音”、左手“速滑音”;利用弦的餘音而產生特殊效果,嫋嫋不絕的揉彈間奏等特技,大大加強了樂曲的表現力,加之他對古箏曲深切體會的細膩處理,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及濃鬱的地方氣息,形成了獨特的曹派古箏藝術風格,成為中國古箏藝術四大流派中的河南箏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國箏壇居有重要地位。
曹先生積常年的生活經曆和深厚的藝術功力,先後創作、改編的《鬧元宵》、《變體孟薑女》、《劉海與胡秀英》等一大批古箏曲,一部分被灌製成唱片,廣傳海內外。其間曾參與了《河南大調曲子集》(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河南鼓子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傳授編撰工作。與此同時,他還帶出了一批卓有藝術造詣的學生,都成為國家及地方音樂學院、文藝團體的專家,教授和藝術骨幹。其一子三女也成為享譽中外的古箏演奏家。
1964年返豫,為省歌舞團藝術顧問,並於次年擔任省大調曲子培訓班主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受迫害。1970年初與妻子尹士瑞同被遣返老家鄧縣,同年因患骨癌,醫治無效,於11月27日在鄭州去世,時年72歲。
曹東扶先生的一生是視宏揚民族音樂為其神聖使命和畢生追求的一生。他以坎坷的身世、多舛的命途譜寫了一曲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人生樂章。
1979年12月河南人民政府為其平反昭雪,省文化局特為其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
在其逝世二十周年及誕辰百周年時又分別舉辦了紀念會及紀念音樂會。
1979年、1994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其子女編著整理的《曹東扶箏曲集》及修訂本,中央電視台在其百年誕辰之際在《百年經典》節目中專題介紹了他的生平及他創作的箏獨奏曲《鬧元宵》。
曹東扶被《中國音樂辭典》、《中國人名詞典》、《中外文學藝術名人肖像》、《世界優秀人才大典》等書載入史冊。
3.王巽之
王巽之(1899年1月一1972年11月),浙江杭州市人。原名王其昌,又名王昌,別號遜之。其父為前清秀才,擅長書畫。因幼年喪父,家無恒產,依靠做家庭教師和賣畫為生。王巽之為他的次子,自幼隨其學習文墨。王巽之14歲時才讀家塾進入兩浙鹺務小學讀書,17歲畢業後進甲種工業學校讀書二年。29歲進杭州國立藝術院雕塑係選科學習半年。
自19歲起,經親友的推薦和介紹,王巽之先後在嚴州官產事務處桐廬分處,杭州德奧僑民事務處,蕪湖關監督公署、丹徒縣政府等處任文書(書記)。24歲後,開始往來於杭州和上海任家庭教師。1928年11月起,進入國民黨財政部工作,從書記官逐步升到國庫署副署長的職務。1942年3月,在重慶加入國民黨。1943年5月,被財政部派去浙江麗水蘇浙皖區煙類專賣局任局長,兼任浙江花紗布辦事處主任。1945年5、6月間專賣局結束,因“公車私運’案閑居浙江永嘉。抗戰勝利後王巽之回上海,先後進長江企業公司和國華銀行任職。
杭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浙江省境內,是一座客化名城,秀麗的山山水水培育出許多文化名士。王巽之的父親又是一位在文化藝術上有較高造詣的文人,因此,王巽之在少年時就萌發了對文化藝術的喜愛和興趣。
少兒時,王巽之便隨父學習書畫,少年時又尋師訪友學習民間樂器的演奏。1925年前,他是杭州國樂研究社的會員,該會會員除王巽之外,尚有吳毅丞、朱又雪、王雲九等二十餘位。他們都是當時江南民樂界的高手,擅長演奏《弦索十三大套>)及民間流傳的絲竹樂。他們之中還有從事鹽業買賣的蔣蔭椿先生,他擅長演奏杭箏(十五弦絲弦箏)。練樂時,王巽之經常被蔣先生那清脆流利的箏聲吸引,從此,蔣萌椿先生成為王巽之今後從事古箏藝術的啟蒙者和導師。
1923年起,因工作關係,王巽之轉輾於上海與杭州之間。在上海期間,他也經常出入音樂場合,促進與組織上海,杭州國樂界的交流。1925年,他受程午加之邀加入程先生創辦的上海儲蓄會儉德國樂團,長期任該團的國樂指導,同時將《高山流水》、《燈月交輝》、《小霓裳》等三首杭州名曲介紹紿上海國樂界使之成為上海國樂界的保留曲目。其中《高山流水》一曲於1928年又經程午加先生傳紿了北京箏家魏子猷先生,程先生又從魏先生處學得了《漁舟唱晚》。又據程午加回憶:1925年夏天,寧波同鄉會開會,王巽之在台上彈箏。同年,王巽之邀請杭州吳毅丞、朱又雪、王雲九等絲竹名流來上海儉德國樂團演奏,由吳毅丞琵琶領奏,朱、王用二胡、揚琴和奏。又有照片記載:1935年上海各絲竹團體為慶賀兄弟團體“清平集’複會,組織了一次音樂集會,各團體及民間器樂演奏家紛紛獻藝助興,其中有王巽之的洞簫獨奏《官苑思春》。由於他在絲竹界頗負盛名,於1927年6月至7月,被南京戲劇音樂學校聘請幫助籌備國樂部的工作。
1937年,王巽之因赴香港、重慶等地就職,離開了上海—段時間,在重慶等地仍積極從事業餘音樂活動。1942年至1943年間,他多次去重慶嘉陵賓館參加國賓的招待演出。1945年回上海後,王巽之又與程午加、鄭石生、吳成梁等人以銀行職員為主體組建了華光國樂會,展開經常性的練樂及演出活動,其間曾去佛音電台廣播演奏《滿庭芳》、《小霓裳》、《高山流水》、《鷓鴣飛》、《擊鼓催花》等曲。
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後改名為上海音樂學院)成立民族音樂係,王巽之被聘為古箏及三弦專業教師。在建立學院的古箏教程的同時,他在他的學生們的協同下,對浙江箏派曲譜和演奏技法開始了較係統地整理、充實與發展工作。
1956年,他整理,編寫出《孟薑女》、《蒙古舞曲》、《三十三板》、《擊鼓催花》、《康勝》、《燈月交輝》等箏曲初級教材。
1957年,《高山流水》、《四合如意》、《雲秦慶》、《將軍令》等一批工尺譜被相繼整理和譯成五線譜。
1958年,在王巽之先生的構想及指導下,21弦S型箏在上海民族樂器廠試製成功,業配置上由他的學生魏宏寧及上海音樂學院樂器廠戴闖設計的尼龍絲鋼弦(在琴鋼絲外裹纏生絲及尼龍絲)係列箏弦。樂器及箏弦的革新成功,擴大了古箏的音量、音域,豐富了古箏的音色變化,為浙江箏曲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1958年至1961年,《月兒高》、《海青拿鶴》、《霸王卸甲》、《普庵咒》、《潯陽夜月》、《小霓裳》等一批箏曲相繼被整理出來。《將軍令》曲譜予以重新訂譜。這批曲譜在演奏技法上除繼承傳統的浙江箏曲技法外,還借鑒、學習、融彙了琵琶、三弦、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同時對其它箏藝流派的技法也加以學習和發展。如,搖指技法的運用,由單一的長音擴展到整個樂句、乃至整個樂段的旋律;快速四點及夾彈的點子更為稠密,力度變化更加豐富;新派生出來的掃搖和左右手點子等技法,使音調更為熱烈,氣勢更為恢宏;左手從簡單的和音提弦,發展到演奏複雜的節奏型及複調旋律。左手的揉、按、滑、吟等技法也比過去更豐富多彩了。
這批重新被整理,訂譜後的浙江箏曲譜,在音樂的力度、速度、音色的變化與對比上,與原來的曲譜相比較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創造,為浙江箏派的創立與形成打下了基礎。
1961年,王巽之又帶領他的學生孫文妍、項斯華、範上娥等,以他為主,編寫出了上海音樂學院第一部古箏係列教程,分列七個單元,包括基礎練習(182條),練習樂曲(17l首),樂曲(45首),共2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