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簫的簡介
簫又名洞蕭,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它由竹子製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為前五後一。
簫,又名洞簫,吹奏樂器。這種單管豎吹的簫,早在漢代陶俑中已出現。其後的壁畫、石刻中多有所見。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單管樂器統稱為笛或篴,所稱簫者是排簫。唐宋時期的尺八、簫管和豎篴,則是明清時期以至現代簫的前身。為區別橫吹之笛,明代將豎吹之篴稱為簫。清《律呂正義後編》:“明時乃直曰簫,不複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則今之簫乃古之笛,信矣。”
簫管前麵有五個按音孔,後麵有一個按音孔。除靠近兩端有兩處凹陷外,其餘皆與現代竹簫相同。清代周亮工《閩小記》載:“德化瓷簫笛,色瑩白,式也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淒朗,遠在竹上”。可見燒造之不易。
現代簫用紫竹、黃枯竹或白竹製作,全長70-78厘米,管身內徑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管內去節中空。上端邊沿開吹口,管身中部開六個按音孔,前麵五個後麵一個,後麵下方開出音孔兩個,用以調音,其下開助音孔兩個,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係飄穗。不設膜孔。有的簫增至八個按音孔,並帶有銅插口,可微調音高。
常見的簫有紫竹洞簫、九節簫和黑漆九節簫。紫竹洞簫,管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於獨奏或合奏;九節簫,管身上有九個節並刻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在下端鑲骨圈;黑漆九節簫,管身外塗黑漆。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美,多用於地方戲曲伴奏。
簫的定調不一。常見的為G調,可平吹和超吹,音域d1—e3。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弱奏最具特色,善於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樂曲。適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合奏及越劇伴奏。琴簫合奏也是常見的演奏形式之一.
簫的音量不大,強弱幅度也不大。其音色圓潤、柔和、恬靜、甘美。它經常與古琴、琵琶、二胡等樂器結合,演奏意境比較淡雅、渺遠的音樂。在樂隊中,簫經常被當作獨奏樂器使用,演奏寧靜的音樂段落。
2.葫蘆絲簡介
篳朗叨,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傣語稱篳朗叨,\"篳\"是傣族氣鳴樂器的總稱,\"朗\"是直吹,\"叨\"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直吹的篳。阿昌語稱潑勒翁,\"潑勒\"是簫,\"翁\"是葫蘆,意為葫蘆簫。德昂族稱布賴,\"布\"是吹,\"賴\"是葫蘆,意為吹葫蘆。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稱米倫、比格寶、渥格寶等。佤語稱拜洪廖,\"拜\"是簧管樂器的泛稱,\"洪廖\"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的簧管樂器。西盟佤族又稱背板。布朗族稱同格滿。
在德宏傣族地區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遠古時候,在大盈江畔,住著一個大戶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邊有個劃渡筏的小夥子叫二保。朗慕過江去趕街,這天坐二保的渡筏,兩人一見鍾情,約定再次相會。一天從江上飄來一個小葫蘆,裏麵裝著朗慕的信:因家父管教很嚴,不能與你對歌談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蘆下麵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靜時來到我家牆外,吹起我們用葫蘆和苦竹合製的篳朗叨,暢述衷腸。二保每晚到牆外去吹,都被家人趕走。朗慕被禁深宅,聽樂聲懷念情侶,不久含恨而死。二保悲痛欲絕,每天夜裏走村串寨吹奏心愛的篳朗叨,把這悲烈的愛情故事講述給傣家兒女。傣族民間還傳說:很早以前,一次山洪暴發,一位傣家後生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夥子。小夥子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退,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願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篳朗叨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在德昂族山寨,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相處中產生了愛情,並互送了定婚禮物。媒人一連七次去說親,姑娘阿爹嫌小夥家窮,就是不同意。為了阻止小夥到他家串親,姑娘阿爹在山裏搭了個窩棚逼女兒看守山地。小夥子見不到姑娘坐臥不安,一天晚上,又到姑娘家的竹樓下吹起米倫。姑娘阿媽感動了,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小夥子趕到窩棚前,隻見線團懸空擺動,以為姑娘織筒帕太累了,他吹了好一陣米倫,卻不見姑娘來迎他。待他爬上樓梯,隻見一頭豹子在啃自己心愛的姑娘。他拔出長刀,砍下豹子的頭。掩埋好姑娘屍體,收拾起姑娘的項圈、手鐲,提著豹子頭、尾,回到姑娘家的竹樓下祭奠,吹起米倫哀歌,直到下半夜方才離去。第二天,姑娘阿媽看見沾滿血跡的項圈、手鐲和豹子頭、尾,頓時昏了過去。這對青年戀人的不幸,震動了整個德昂族山寨。此後,父母再也不幹涉子女的婚姻了。直到今天,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梁河和三台山等地,德昂族舉行婚禮時,還都要吹奏《米倫哀歌》。
篳朗叨的曆史久遠,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製,音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非常相似。但它的主管已開有七個音孔,與後世豎吹的簫笛非常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曆史上的飛躍。1964年,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大波那木槨銅棺墓出土了一件銅製葫蘆,它是篳朗叨最早的音箱。這件銅葫蘆,通高16.7厘米,上端一側有長圓形的吹口,底部有一個不規則的扁孔(3.9厘米×3厘米)。通體飾以繩網狀花紋。其底部扁孔剛好可插入一根竹製主管和兩根較細副管。該墓年代約為戰國初期。這是我國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銅製篳朗叨音箱實物。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節日裏,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竹筒製作的土火箭),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裏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歌聲。讚哈(民間歌手)在篳或篳朗叨的伴奏下,唱著古老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唱著舊社會的苦難和新社會的幸福。篳朗叨是很有特色的樂器,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共鳴箱、音管和簧片組成。共鳴箱多用一個無腰的完整苦葫蘆製作,將底部鑽孔,掏去籽粒,葫蘆柄端插入一根無節的細竹管為吹口。音管用粗細不同的竹管製作,上端留節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多為三管或四管,並排插入葫蘆底端。每根音管的上端,在竹節以下1厘米處鑲有一枚金屬簧片。簧片用銅或銅銀合金製成,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20°銳三角形。音管上端鑲簧片部分插入葫蘆內腔後,用蜂蠟封閉固定,以使音箱不漏氣。中間最粗的音管為主管,管長30厘米~40厘米、管徑1.5厘米~2厘米,管身開有七個(前六後一)圓形按音孔,兩旁的為副管,上麵隻設簧片,不開按音孔。主管可發出一個八度的旋律音,副管隻發一音。三管者,低音副管發調式主音,中音副管發上方五度(或四度)音。四管者,有一高音副管,發高八度主音。副管的音高,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篳朗叨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因民族不同,使用的篳朗叨也各不相同。
演奏時,管身豎置。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側,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麵上方方三孔,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下三孔,氣流振動簧片並同時進入各個音管而發音,音量較小。篳朗叨因大小各異、音管長短不同而發音高低有別。高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a1-c2,中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f1-a1,低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d1-f1,音域均為一個八度。高音篳朗叨音色明亮、純淨;中音篳朗叨音色柔和、圓潤;低音篳朗叨音色渾厚、深沉。一般說來,主管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所以過去曾稱它為篳朗叨。常用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顫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滑音多用以模仿讚哈歌唱,尤以上滑音應用較多。各民族使用的篳朗叨也不同,通常傣族人民喜歡吹奏高音篳朗叨,佤、德昂、布朗等族愛吹中音篳朗叨,阿昌族則常吹低音篳朗叨。
阿昌族的潑勒翁,與傣族篳朗叨相似。葫蘆與阿昌族有著密切關係,該族古代曾有\"九種蠻夷本是一家人\"的傳說,講的就是葫蘆創世,阿昌族人民至今還特別愛種葫蘆,並且把它做成潑勒翁隨身攜帶,據說吹奏起來能聽到祖先的\"教導\"。阿昌族潑勒翁,使用大葫蘆和金竹管製成,吹管長6厘米,主管長50厘米,副管分別長33厘米和17厘米,在兩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側下端,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細竹篾與主管捆紮在一起。演奏起來,聲音深沉渾厚、優美動聽。
德昂族的篳朗叨,流行於臨滄地區鎮康縣的稱渥格寶,其形與傣族的篳朗叨相似,但僅有一根副管,主、副管筒音相同;流行於德宏州潞西縣三台山的稱米倫,副管筒音與主管背孔音高相同,吹奏時,持續音猶如一條長長的彩帶飄在上方,使旋律特別豐滿。
在西盟佤族,背板的形製與傣族的篳朗叨十分相似,但音色卻較為沉悶。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七個按音孔外,在正麵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下端管口堵住。
篳朗叨主要用於獨奏自娛或合奏,擅長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傳統樂曲有《淚聲調》、《哭調》、《情調》、《歌唱調》、《串門調》、《開門調》和《山歌調》等。
篳朗叨在傣、阿昌、布朗等族中廣泛流行,最為普及。在德宏州潞西、瑞麗等地,每逢趕街(五天一次)的日子,常有民間樂手設攤出售自製的篳朗叨等樂器。篳朗叨與民族風情習俗有密切聯係,青年小夥子人手一支,在戀愛時常作為傳情達意之用。如果小夥子不會吹或吹不好篳朗叨,就很難得到姑娘的愛情,所以小夥子不僅是勞動中的幹將,還是吹奏篳朗叨的能手。而姑娘們也能根據不同的曲調,分辨出自己情侶的樂聲。如今,篳朗叨除是愛情樂器外,當人們走在路上或在田間勞動間歇時,也經常吹起篳朗叨,它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每當明月高懸、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祖國西南邊陲,在瑞麗江和大盈江畔,常常從傣家的竹樓旁、從阿昌族的村寨裏,飄出一陣陣音響纖細秀麗、柔美甜潤、曲調委婉動聽的樂聲,這是年輕小夥子們在邀請心愛的姑娘出來談情,他們吹奏的就是這種獨特的民間樂器--篳朗叨。
葫蘆絲的音樂令人陶醉,她的音色如此優美,其構造特殊,取材天然是關鍵。《堯典》中稱“金”“石”“絲”“竹”“匏”“土”“木”“革”為八音,葫蘆絲有其中三音。這三種質地不同.發音不同的材料,有機的組合到了一起,成就了優美的音色。“金”,是葫蘆絲的簧片,散發強烈的金屬質感和鏘鏘銅韻;“竹”,可以飄灑出遙遠的東方之韻;“匏”,也就是葫蘆,使音色更加的甜美.優雅。樂器講究做工,同樣講究材料,就是這個道理。葫蘆絲之韻,就是“金”“竹”“匏”的組合之韻。
葫蘆絲一般都用來演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音樂,作為一種民族特色樂器,她本來就是為少數民族音樂量身定做的。演奏少數民族音樂,她的特長能得到最好發揮,所以我們就感覺到葫蘆絲演奏少數民族的音樂時最好聽。
葫蘆絲要想奏出最美的音樂,演奏者也尤其重要。雲南有很多位葫蘆絲演奏家,大家喜歡他們演奏的葫蘆絲音樂,是因為他們的的演奏能夠詮釋少數民族特有的情感。有的演奏家,本人就是少數民族,有的雖是漢族,但都在少數民族地區有長期的生活體驗,和兄弟民族們朝夕相處,所以也隻有他們才能把深邃的民族感情通過音樂表達出來,感動別人。
葫蘆絲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鬱的地方色彩。
葫蘆簫的曆史較為悠久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製簫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維妙維肖。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世的簫笛非常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曆史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