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節日裏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竹筒製作的土火箭)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裏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歌聲。葫蘆簫是很有特色的樂器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葫蘆3根竹管和平枚金屬簧片組成通體長約30厘米。在葫蘆的柄端插一竹管為吹口整個葫蘆做氣箱葫蘆底部插進3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麵開著7個(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個八度的旋律音稱為主管。兩旁的副管上麵隻設簧片不開音孔隻能發出與主管共鳴的和音通常是較細的竹管發a音最細的發e''''音。吹奏葫蘆簫時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側簫身豎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無名指按正麵上方3孔左手按其餘3孔氣流同時輸入3個管口而發音。音量較小主管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兩根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所以又叫“葫蘆絲”。
阿昌族的葫蘆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語稱“拍勒翁”用葫蘆和金竹管製成。吹管長6厘米主管長50厘米副管分別長33和17厘米在兩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側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細竹知與主管捆紮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稱葫蘆簫為“拜洪廖”3根簫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製吹管僅長兩厘米。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7個音孔外在正麵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葫蘆簫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蘆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每個村寨都有很多製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傳情達意或人們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間勞動也經常吹響葫蘆簫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簫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展為14個音。近年來北京的一些文藝團體又製成兩種新葫蘆簫。其中的六管葫蘆簫可以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及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既保持了原來樂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在我國民族樂器大花園中它已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樂團訪日小組曾用這種新葫蘆簫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歡迎和好評。
葫蘆絲演奏姿勢要求
在演奏葫蘆絲時,為使氣息通暢,身體自然協調有利於樂器演奏,一般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采用站姿進行演奏.當然,有時在練習或演奏葫蘆絲時也可采用坐姿,其上身體位要求與站姿相同.不過為不影響演奏時氣息運行,應選擇相應高度的座位,雙腳可分開踏地,但不可架腳或兩腿交叉.
演奏姿勢與葫蘆絲演奏姿勢基本相同,隻不過葫蘆絲吹奏時是豎著吹,而則是用上、下嘴唇包著“吹口”橫吹。演奏時雙手位於右側。為使吹奏方便、自然、協調,雙手持時,右胳膊可略高於左胳膊,頭站和管可略向尾端傾斜。另外采用站姿演奏時可左腳稍前,右腳稍後。
葫蘆絲、演奏指譜記譜法
指譜是根據樂曲要求,通過演奏者雙手各規定手指對葫蘆絲、各相應音孔開啟或閉合控製,並配合吹奏氣息、演奏技巧來表現樂曲內容的一種音樂輔助記譜方法。其特點是直觀明了,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入門快速。指譜記錄的不是聲音,而是演奏者演奏時兩手手指的位置和動作。
指譜由直觀的七條等距離、等長度的平行橫線來表示葫蘆絲主音管上的七個音孔。由下而上依次為第一音孔橫線至第七音孔橫線,橫線上縱向排列的黑圓點表示規定手指按下音孔的位置,即手指所接下的音孔處於關閉狀態,未有黑圓點標示的音孔橫線,表示所在橫線音孔處於開啟狀態。
正確掌握使用葫蘆絲,按孔部位和方法,有利於樂器的演奏和表現.
在按葫蘆絲,音孔時,右手部分用右手大拇指托住主音管三,四音孔之間的背麵,用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第一節指肚分別開,閉第一,二,三音孔,小指指肚自然附於第一音孔下部主音管側,以便於其它三指在一,二,三音孔上的開,閉定位及取到支撐和平衡作用.
左手部分用左手大拇指指肚托住並(預備開或閉)主音管背麵上端的第七音孔,用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第一節指肚分別開或閉第四,五,六音孔,小指指肚自然附於副音管側,以配合其它三指在音孔上的開閉運動.
3.笙的簡介
別稱雅號:“蘆笙”
應用譜號: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體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管)和笙鬥(即連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構成。
使用材質:笙簧:古代用竹製,現代多用響銅;笙苗:多用紫竹製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製笙腳以裝簧片;
樂器特色:古老的中國民間樂器,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蘆笙,是苗、侗、水、瑤、仡佬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古稱盧沙。苗、侗、水語都稱梗。苗語又稱嘎鬥、嘎傑、嘎東、嘎正等。侗語又稱梗覽、梗覽尼、梗勞等。瑤語稱婁係。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曆史悠久,形製多樣,音色明亮、渾厚,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民間常用於蘆笙舞伴奏和蘆笙樂隊合奏。經過改革,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可獨奏、重奏或合奏,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關於蘆笙的起源,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在重巒疊翠的苗嶺山下,在清澈碧綠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著一對老夫妻,阿爹叫篙確,阿婆叫娓嫋,他們40歲才生下一個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靈手巧,長得比孔雀還美,比黃鶯還會歌唱,苗家後生都很喜歡她,而榜雀暗地卻愛上了青年獵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藝高強,曾殺猛虎為父報仇,射鷹精為民除害。有一次,殺死白野雞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遠了,這姑娘原來就是榜雀,父母見到愛女無比高興,熱淚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飯不香、容顏憔悴。多才多藝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蘆笙,用它吹出優美的音調,篙確老爹又教寨子裏的青年做蘆笙、吹蘆笙。賽蘆笙那天,遠近苗寨的青年都趕來參加,終於引來了頭插白野雞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認出了他,篙確老爹請他到家裏做客,榜雀精神煥發,與茂沙暢敘衷情,兩人結為美滿夫妻。
在錦繡的侗鄉,傳說蘆笙始於三國時代。孔明出兵進犯侗家寨,以戰鼓為號。當時侗族首領孟獲,則令人鑿竹吹音,作為糾集人馬、進攻或退卻的信號,後來逐漸地演變為蘆笙。在一些地區的侗歌中,還記述著製作蘆笙的詳細過程,說是開始曾用木頭削製簧片,吹不出聲音來,繼而改用竹子或牛角製作,雖發了音,但吹起來太費力,後來孟獲的兒子從戰甲上取下一些銅片,仿岩洞滴水聲,將其錘得很薄,裝在蘆竹管上,才發出動聽的聲音來,從而相繼製成了各種大小不同的蘆笙。
在我國樂器史上,蘆笙出現的年代較葫蘆笙為晚,公元12世紀初南宋時期,蘆笙的前身“盧沙”才見於文獻記載,當然在記入史籍前還有著相當長的歲月。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誌》有:“盧沙,人樂,狀類簫,縱八管,橫一管貫之。”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七)樂器條中記述更詳:“瑤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葫蘆笙、竹笛。……盧沙之製,狀如古簫(指排簫),編竹為之,縱一橫八,以一吹八,伊嘎其聲。”上述記載表明,盧沙的外形雖與排簫相似,但演奏方法卻與蘆笙是一致的。在廣西一帶的瑤族等少數民族中,同時存在著盧沙和葫蘆笙兩種樂器。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也有:“辰、源、清州蠻……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蘆笙一詞作為樂器之名,始見於明代文獻。明代錢古訓《百夷傳》中寫道:“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幹為宴。”在明代倪輅所著《南詔野史》中,記載著進入滇中的苗族“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終日不倦。”明代田汝成的《炎繳紀聞》也有:“峒人,暇則吹蘆笙。”明代鄺露《赤雅》中也有:“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即蘆笙),長歌閉目,頓首踏足,為混沌舞。”清代田雯蒙齋《黔書》載:“其笙截竹為管者六,通其節而櫛比之,……又截竹徑尺,衡綰於六管之禦而吹之。”
蘆笙是從葫蘆笙演變而來的,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葫蘆性脆、不結實,又易漏氣,竹簧也容易吸濕變音。明代音樂家朱載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說出了它的缺點。在黔、桂、湘等省、區,我國少數民族的先民們,逐漸在葫蘆笙的基礎上,製成了木製笙鬥和金屬簧片的蘆笙,從而獲得了較大的音量和優美的音色。在苗、侗、瑤等民族中,蘆笙不斷發展,並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蘆笙。本世紀60年代初,雲南音樂工作者在西雙版納布朗族地區,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為左右兩排穿過笙鬥,它已不用葫蘆而用竹管做笙鬥,簧片也改為銅簧,其外形,與宋代“狀如古簫,編竹為之”的盧沙相似。這支遺存的古排笙,足以為葫蘆笙演變發展為蘆笙的曆史作見證。
舊社會,苗、侗等族人民受盡曆代統治者的深重壓迫和剝削,呻吟喘息在死亡的邊緣,過著“柴火當棉襖,蕨根當糧草,鬆膠當燈照,赤腳當鞋跑”的日子,蘆笙也和它的主人一樣遭到摧殘。清代封建統治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許苗胞講苗語、穿苗族服裝,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蘆笙和跳蘆笙舞來“聚眾造反”,蠻橫地下令禁止吹蘆笙。當統治者逐寨搜繳蘆笙時,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來,待搜繳者一過,又取出來吹奏。苗家不堪忍受反動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曾先後掀起了多次武裝起義和拒糧抗款的英勇鬥爭。鹹豐、同治年間,苗族英雄張秀眉領導的抗清起義中,蘆笙成了進軍的“號角”,激勵著起義者前仆後繼、英勇戰鬥。
1949年11月,苗、侗等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獲得了新生。1950年國慶節的10月3日晚上,苗族著名蘆笙手東丹幹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幸福地見到了毛主席,在這個民族大團結的文藝盛會上,代表貴州省文工團向毛主席敬獻了一對蘆笙,並表演了苗族傳統的蘆笙舞。毛主席觀看後,欣然命筆寫下了《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的著名詩詞。貴州苗族蘆笙手還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表演過精彩的蘆笙舞,受到各國人民的稱讚。在中國分布廣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簧三種規格。多用於合奏以及地方戲曲伴奏。
笙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隻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曆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當時笙的形製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製。
笙的構造,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幹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笙鬥上。吹時用指按著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製。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