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胡演奏的指法也非常獨特,它不像二胡和其它弦樂器那樣用指尖按弦,而是用手指的第二關節奏出滑音、打音、彈撥音、泛音等,因此音色更為優美、醇厚、悠揚,更具有草原風格。它最適合為蒙古族民間藝人說唱“好來寶”和蒙古琴書(烏力格爾)伴奏。牧人們勞動之餘,聚集在蒙古包裏,藝人拉起四胡,以說唱的形式娓娓講述起曆史上英雄史詩和一些動人的故事,那粗獷、寬厚而深沉的琴聲,伴以弓杆擊打琴筒的節拍聲,和藝人的說唱相得益彰,令人著迷。
由於低音四胡音調低沉、舒緩,演奏起來往往使人有黯然之感,它不太適合合奏及為歌手唱歌伴奏,因而大大影響它的表現力。解放後,蒙古族專業人員和民間藝人根據時代的要求,在弘揚四胡這一古老民族器樂藝術的同時,也致力於四胡的改革,將琴筒縮小,琴杆縮短,琴弓加長,創製出高音四胡。改良後的高音四胡,音色高亢、激越、幹脆、亮麗,使四胡的表現力和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和豐富。它既可以獨奏,為歌手伴奏,也可以用於樂隊合奏,還可以和三弦等樂器重奏。古老的四胡煥發了青春,趕上了時代的節奏和旋律,成為祖國民族器樂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在蒙古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郭爾羅斯,四胡作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民族樂器,得到了世代傳承。在舊社會,四胡是民間藝人用以傾訴牧民苦難生活、鞭韃剝削和壓迫,向往美好生活,歌頌英雄史詩的手段。
6.革胡
是一種音量較大,音域較廣的低音弓弦樂器,它是在二胡的基礎上參考西洋大提琴的演奏方式改革而成的。
革胡的外形和中胡、低胡都不同,它張有四條琴弦,設有指板,琴筒橫置,琴杆插入琴筒一側。琴筒木製,蒙以蟒皮、馬皮或羊皮,蒙皮方法和定音鼓相同,可以調節張緊度。弦馬為扁鏟狀。振動的蟒皮不直接承受弦的壓力。弓子和大提琴弓相同,在弦外拉奏,便於運弓。由於有指板,按弦極為方便,不僅能拉奏,還能撥弦彈奏。
革胡的音響低沉明亮,圓潤雄厚,音域寬廣,由於弓在弦外,演奏技巧也極為豐富。它吸收了二胡、中胡、墜胡 、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並有所發展。在民族樂隊中,它還能代替中胡和低胡,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伴奏等各種演奏形式。如今在我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民族管弦樂隊中,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低音拉弦樂器。設有指板,琴筒橫置,由於有指板,按弦極為方便,不僅能拉奏,還能撥弦彈奏。主要用於合奏,也可擔任彈奏。其空弦定音為CGDA。革胡的音響低沉明亮,圓潤雄厚,音域寬廣,由於弓在弦外,演奏技巧也極為豐富。它吸收了二胡、中胡、墜胡 、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並有所發展。在民族樂隊中,它還能代替中胡和低胡,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伴奏等各種演奏形式。如今在我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民族管弦樂隊中,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低音拉弦樂器。在傳統的中國器樂合奏中,因傳統流行支聲複調的的音樂織體,沒有功能和聲,沒有所謂“低音聲部”,因此各種樂器以演奏旋律的為多,也沒有一種專門擔當低音及伴奏角色的樂器。似乎,中國傳統的音樂美學觀念都是對追求高亢嘹亮的音色隨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音樂思想滲入中國音樂和中樂團的成立,傳統中樂合奏以加花齊奏旋律為主的支聲複調漸受歐洲主流的和聲影響。在西方和聲中低音聲部占很重要的地位.中國音樂被“歐洲化”,受西方的傳統功能和聲和配器影響,本身卻缺乏能支撐起整個樂隊的低音樂器,逼使當代音樂家采用西方的低音樂器: 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但在一個“中國”的樂團中運用這0“西洋”(尤其是外表)的樂器,總說不過去.於是音樂家紛紛研製一種完完全全,或者至少外表看起來由中國人發明的低音樂器。
7.墜胡
是由小三弦改製的,又名墜琴或墜子,又叫二弦。這種樂器既能獨奏又能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寬,聲音柔和,音量也比較大,與別的樂器有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人聲、唱歌、講話,
甚至鳥獸的叫聲等等。流行於我國中部,是河南墜子、深澤墜子、山東琴書、呂劇、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
相傳很久以前,在烏蒙山區裏有個叫阿熱的小夥子,每天為頭人放牧牛羊,苦度歲月。有一天 ,阿熱救了一匹跌落懸岩的白蹄小馬駒,精心飼養後長得膘肥體壯,人們都說這叫腳踏白雪烏騅馬。小夥天天騎著它去放羊,也練就一身好騎術。一天阿熱正在放羊,忽然馬兒跑到土司家的賽馬場,這裏正在進行賽馬選婿,開始的火炮剛響過,騎手們像離弦之箭朝前奔去,烏騅馬衝開人群,跑到馬隊最前麵。土司遠望從天而降的好漢,欣喜若狂,當他看出是自己的奴隸時,阿熱慘遭毒打,心愛的小馬也被土司奪走了。過了不久,土司請了些山官來家做客,想騎烏騅馬顯顯威風,誰知小馬雙腳亂踢,摔下土司、掙斷韁繩逃跑,土司命兵丁射死烏騅馬,小馬雖渾身中箭仍跑回了家,阿熱一邊拔箭,一邊給馬上藥,小馬終因傷勢過重而死。小夥日夜思念心愛的寶馬,有天晚上,烏騅馬托夢給阿熱:“主人啊,你不要悲傷,用我的皮箍個琴箱,用腿骨做琴杆,尾巴搓成弦,讓我們一起咒死土司,再一起歡歡樂樂。”小夥醒來後,用櫻桃樹做成一支精巧的琴,馬皮蒙麵,馬尾做弦,用手彈出叮咚的音響,這聲音有哀傷、有歡樂。
墜胡雖然形成曆史較短,但流傳很廣。特別是建國後民樂的大力發展,墜胡已基本遍布全國各地。所以也各地也形成不同的演奏風格。傳統曲子多是有地方戲曲和地方音樂為素材演化而來。如《大起板》是以河南曲劇音樂為素材,《誇山東》是以山東地方音樂為素材。傳統曲子都以節奏感強,歡快幽默為特點。曲子都以四度定弦為主,調式手發都較固定,換調都是調琴弦的緊張度來解決。所以傳統的演奏形式便被局限在很小的空間內。建國後演奏家們把墜胡的演奏形式和技巧,做了很多的改革和創新。由原來單一的戲曲伴奏變為獨奏,合奏,協奏等,多形式演奏。
在民族樂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民樂合奏曲《打起漁鼓慶豐收》《迎親人》《喜迎門》等都是用墜胡領奏,從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協效果。還有濟南軍區歌舞團改良的墜二胡,也在樂隊伴奏中很好很好效果。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還是獨奏曲。民樂改革後演奏家除保留和整理一部分傳統的曲子外,也創作很多優秀的曲目。如任一平曲馬光陸演奏的獨奏曲《河南曲子牌曲》,曾在第五界世界青年藝術節上獲得銅獎。還有馬光陸先生創作的獨奏曲《新春樂》《豫西風情》《家鄉的喜訊》等,也先後在國內獲得各種獎項。其中《新春樂》還被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茅沅改編為小提琴曲。河南青年墜胡演奏家梁獻軍先生,整理改編的傳統曲目《大起板》。曾在九六年長城杯邀請賽中獲獎。梁獻軍先生是較大膽,敢於創新的演奏家作曲家。他改編的三弦墜胡曲《西班牙鬥牛士舞曲》是較有代表性的曲子,此曲采用了許多新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伴奏樂隊也是有“電吉它”“鍵盤”“西班牙響板”等西樂組成。全曲分為兩部,前半部用C調演奏,後半部用D的演奏。
采用一二三弦同響的三和弦的手法大大提高了墜胡的表現力和演奏技巧,開創墜胡演奏技巧的新領域。有他創作的墜胡獨奏曲《慢垛》又名《牡丹花開》是和馬光陸先生的曲子《新春了》取自同一個素材,但和馬光陸先生的曲子卻又各具風味,此曲梁獻軍先生用大開大合、大揉大滑的手法正好和馬光陸先生玲瓏小巧、緊湊有序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改編的墜胡曲《郿鄠調》《銀鈕絲》等,都是很優秀的曲子。其中也運用許多新的方法和技巧。墜胡演奏家吳永平的墜胡曲,《誇山東》是用山東地方音樂作素材創作的曲子。全曲曲調歡快富有彈性,充分引用了墜胡的滑音揉音等手法。還有吳先生的《墜胡與嗩呐》中的墜胡與嗩呐一唱一和的來模仿人和動物的聲音。這也是墜胡新的一種演奏形式,充分說明墜胡的和群性。還有任一平先生的《慶豐收》也是較有影響的墜胡獨奏曲。此外還有許多較著名的胡琴演奏家也精通於墜胡的演奏,如:劉明源 趙寒陽 曾和耘 宋飛等。其中劉明源 趙寒陽曾用墜胡為許多電影,電視劇配樂。現在墜胡已經是一個民樂團不可缺少的樂器。
8.椰胡
是黎族、漢族弓拉弦鳴樂器。史稱潮提,又稱小胡。形似板胡,音色渾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流行於海南、廣東、福建等省。 18世紀初,已出現於民間樂種潮州音樂中。《清朝續文獻通考》中載有:“潮提,烏木柄 ,椰殼為槽,蛤螭殼為柱,與二胡等。發音甚靜而平和,亦粵樂器。”20世紀30年代,又被廣東小曲演奏吸收,並成為廣東戲曲和說唱音樂的伴奏樂器。音色柔和淳厚。
潮人很喜歡潮樂,群眾中很多人會拉弦、吹彈,而最普通、最廣泛的樂器就是椰胡。無論是潮劇或潮樂的團體都有椰胡手,在農村的書齋或“閑間”,常有人拉椰胡作樂。
椰胡,是用較大的椰子殼去皮磨光,直切去三分之一,蓋上薄桐木板,後麵刻一蛋大的通花,成為一個共鳴箱。再裝上一把長弦杆,杆上裝上兩把紐線的弦軫,裝上子母弦線,配上馬尾弦弓,並以一個蚶殼陰覆在桐板上頂住子母線作“弦馬”而成。椰殼上左邊弦弓拉過地方滴上小片鬆香,把弦線絞緊並調好音階,便可拉奏。
椰殼堅實,桐板鬆泡,共鳴發出的聲音宏潤,似在甕中發出的聲一樣,所以潮人稱椰胡為“嗡弦”或“訇弦”。椰胡可以合奏,潮劇團、潮樂團以及民間的潮樂合奏,都少不了椰胡。盡管檀木的二弦聲音多麼尖脆,胡琴聲音多麼嘹亮,瑤琴多麼悠揚,笛子聲音多麼跳動,都淹沒不了椰胡的樂聲。而群眾拉椰胡,更多的是獨奏。
無論是在“閑間”裏、榕樹下、塘邊、寮棚,常有人拉著椰胡自樂。個人賣唱者,常是隻帶一把椰胡,過鄉過裏,挨家挨戶,以弦管頂在左腹上,邊唱邊拉,這就是市語所說的“擻屎肚”。夜晚間,如果是在塘棚、山寮中拉起椰胡,聲音就可聽得更遠,如拉得好真是如怨如訴,動人心思。椰胡也是潮人學潮樂的入門弦,這種弦不怕初學者的亂拉,新製的椰胡還歡迎人們多拉它,多拉了才快“開音”。所謂“開音”,就是音色由原來的嘶小逐步變為宏潤的意思。
入門的弦詩(樂譜)多是以人們普遍最熟悉而又最簡單的“工尺工六工尺工”。建國後,潮樂弦詩改用音樂簡譜,但群眾中還有不少人拉弦依然按習慣使用“工尺譜”。
9.艾捷克
又名哈爾紮克是新疆維吾爾族擦奏(拉弦)弦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地區。有古老的多朗艾捷克、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等數種。艾捷克音箱呈半球形,用木頭製成,一麵蒙羊皮。解放後,對艾捷克經過改進,琴弦改用四根金屬弦,音量增大。此外,在音箱底部的鐵柱上安一月牙形琴座,便於固定在膝上演奏。艾捷克的音色柔和、優美,富有民族特色,是維吾爾族民族樂隊重要的拉奏樂器,可用於獨奏、伴奏及合奏
艾捷克是維吾爾族、烏孜別克和塔吉克族弓弦樂器。起源於古代波斯,後經“絲綢之路”東傳我國。現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艾捷克:維吾爾族、烏孜別克和塔吉克族弓弦樂器。外型別致獨特,琴筒球形,
木製。內側蒙蟒皮,通過音柱與桐木板連接,使共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周圍有發音孔,琴托或轉動,用以調整弓與弦的角度,音色具有板麵振動與皮麵振動相結合的效果。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艾捷克一般有主奏弦兩條,在主奏弦的弦柱下另設有若幹共鳴弦,弓用竹片張馬尾而成,演奏時用弓擦奏主奏弦,其它弦起共嗚作用。
維吾爾族艾捷克起源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北部的庫爾德地區),後經“絲綢之路”東傳我國。它與藏族的根卡、蘇聯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尤其與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加曼察琴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