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其他弓弦樂器(3 / 3)

在維吾爾族民間,據說艾捷克是開門、關門或車輪軸轉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它最初流行在南疆的和田、莎車和喀什一帶,後來逐漸傳到北疆和東疆各地。

到了清代,艾捷克被列入宮廷裏的回部樂(即維吾爾族音樂),屬於胡琴類樂器,《律呂正義後編》記載:“司胡琴一人,回名‘哈爾劄克’”。

近年還試製有低音艾捷克,用於維吾爾族民間樂隊。用柳木作琴杆,沙棗木作球形音箱,正麵蒙羊皮或驢皮,有 1─3 根主奏弦(有的用一縷馬尾作弦)。另在琴杆下兩端設 5~10根共鳴弦。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口蒙羊皮、驢皮或蟒皮,也有的用桐木板。取消共鳴弦,四軸,張四弦,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約三個八度。新型艾捷克,全長約90公分。演奏時,可在底柱下端置“人”字形活動支架,以穩定琴身,便於自由調節琴的角度。演奏上吸收了提琴、二胡的指法、弓法,以豐富其技巧。可奏多種滑音、泛音、和弦和裝飾音。

關於艾捷克樂器名稱的來曆,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穿梭於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特別擅長做生意,在唐代他們十分活躍,被稱為“胡人”, 所謂的胡琴,就是胡人從遙遠的波斯帶來的琴。他們一路騎著駱駝走來,思念著家鄉,邊彈邊唱,一直把這美妙的聲音牽引到了中原地區。 商隊裏有個小夥子名叫艾捷克。一天,他隨商隊來到了長安,被繁華的長安城深深的吸引。

逛到中午的時候,感覺到腹中饑餓,他信步走到鼓樓,突然看到有一家胡人開的飯館,老板居然是個格外漂亮的年輕姑娘。 兩人一見鍾情,姑娘告訴他,下次去波斯時別忘了帶個胡琴回來,那個樂器奏出的聲音非常好聽,她很喜歡。青年艾捷克記住了姑娘的囑咐,和商隊返回到波斯時,專門去市場買到了一把胡琴,滿心歡喜的回到商隊。

然而就在回來的路上,卻不幸患病去世了。臨終前,他囑咐夥伴們一定要把胡琴帶到長安交給那位姑娘。 夥伴們跋山涉水到達長安後,把胡琴交給了姑娘。悲痛的姑娘手拿胡琴,淚如雨下。為了紀念心上人,姑娘就借用戀人的名字把胡琴叫做艾捷克。從此,長安鼓樓的一個小巷裏,終日都能聽到艾捷克憂傷的琴聲。

10.馬頭琴

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弓弦樂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朱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等。

11.牛腿琴

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牛腿琴侗語稱“果吉”。琴用杉木製成瓢狀,麵上裝薄板構成共鳴箱。兩根弦,五度定音,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又稱“牛巴腿”、“羊角弦”。演奏時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來回轉動,演奏方法和姿態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於走時彈唱愛情歌曲,低音演奏,柔聲歌唱,別具韻味。婚禮上用此琴與琵琶合奏,傳達出熱烈喜慶的氣氛。

關於牛腿琴的來曆,民間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黔東南的一個侗族山寨裏,住著窮、富兩家人。富人依仗財勢經常放狗去咬窮人,窮人也不示弱,奮起反抗將狗打死,從此兩家仇恨日深。一次,窮人養的牛見主人被欺,衝上相助,富人見勢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來。此後,人與人打,牛同牛鬥,鬧得整個山寨不得安寧。有個神仙下凡來調解,送給每人一支蘆笙,讓他們吹著走鄉串寨,忘記爭鬥。而牛卻不聽召喚,越鬥越凶。神仙擔心牛的角鬥再挑起人的舊仇,氣急之下便把兩頭牛的後腿給砍斷了。兩牛再也無法爭鬥,矛盾雖然得到解決,可窮人卻永遠失去了耕牛,他傷心地抱著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爛了,他就做了一個木頭的牛腿,仍抱著它一邊撫摸,一邊訴說自己的苦衷。於是,後來就逐漸形成了在民間流傳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地位,是牛腿琴歌、侗族大歌和敘事歌離不開的伴奏樂器,應用十分廣泛。牛腿琴歌侗族稱作嘎各給、嘎給以、嘎臘(拉嗓子歌)或嘎昂(室內歌)等,曲調較短,結構簡單,速度悠緩,是侗族未婚男女青年“行歌坐妹”、傾吐愛情的一種主要方式。敘事歌侗語稱嘎窘,多為民間歌手自拉自唱,伴奏隨歌進行,不時夾有間奏,曲調優美,節奏平穩,有如小河淌水潺流不息、娓娓動聽,真可謂歌者入神,聽者有興。較著名的牛腿琴民間藝人有:貴州黎平的石國興、廣西三江的羅勝金等。

每當夜幕降臨侗族的美麗家鄉,在月明風清之時,就會從村寨傳出縷縷輕盈悅耳的牛腿琴聲,這是哪位羅漢(未婚小夥子)在向姑娘傾吐愛情聽,姑娘那抒情的牛腿琴情歌也伴著樂聲飛向遠方。在侗族,未婚青年專門用於求愛的樂器,要算是那種小巧玲瓏的牛腿琴了,在榕江樂裏一帶,幾乎每個羅漢都有一支。當青年男女初戀時,小夥子要在半夜登著獨木樓梯,爬到意中人住的閣樓窗外,拉起小牛腿琴向姑娘求愛,這琴聲既不能驚醒父母,又要喚醒戀人。在這種特定的場合下,小牛腿琴的演奏,締結了許多美滿姻緣。

12.馬骨胡

是壯族弓弦樂器,因琴筒以馬骨製作而得名。主要流行於廣西左右江一帶,多為壯族獨腳戲伴奏,亦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地方戲曲和說唱音樂伴奏,在民樂中也可作為高音樂器。馬骨胡相傳已有二百餘年曆史,最初用於節日串寨演奏,稱“遊院”,亦即壯族民間器樂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馬骨胡在壯語中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製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冉列”、“冉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傳說中一對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組成。形製與奚琴類型的樂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悅耳動聽,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曲、說唱音樂、壯劇和布依戲等戲劇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淩雲等桂西百色地區,貴州省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等地。

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拚粘製成,長10—12、直徑5厘米,呈橢圓形,前口蒙蛇皮、魚皮或蛙皮,後敞口。琴杆紅木或紅椿木製,上粗下細,長46—60厘米,頂端雕馬頭為飾。置二軸,原黃(一種鹿)角製,現用紅木製。張二條鋼絲弦。定弦d1、a1,音域 d1—e3,兩個多八度。

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關於馬骨胡的來曆,在廣西的壯鄉山寨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很早以前,這裏住著一位聰穎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勞勇敢的青年阿列,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非常相愛。 阿列是個彈不虛發的好獵手,常常拉起土胡向阿冉傾述衷腸,阿冉則用嘹亮的山歌表達自己的一片鍾情。阿冉家有一匹渾身棗紅、四蹄雪白的駿馬“四蹄雪”,長得高大肥壯,毛色油光發亮,走如行船跑如飛,遠近聞名。一天,土司要用“重金”買下“四蹄雪”,當他看見貌似仙女的阿冉後,垂涎千尺,連人也要霸占,便下令連人帶馬一同搶回山寨。土司強迫婚嫁,阿冉寧死不從而被關進後院的黑屋裏。土司得意忘形,乘興試馬時,卻被摔得頭破血流,他惱羞成怒,一氣之下差人殺了“四蹄雪”,又把馬皮剝下、馬骨剔出丟在阿冉麵前,威逼說如不與他成婚,也要像馬一樣扒皮、剔骨。

阿冉看見心愛的“四蹄雪”慘遭不幸悲憤萬分,她拔下一些長馬尾,收拾起一條馬的大腿骨,請在土司家當長工的窮苦人捎給了阿列。阿列痛苦欲絕,便用馬腿骨做琴筒、馬尾做弓毛製成了一支別致的馬骨胡,聲音高亢嘹亮,響徹山穀。阿冉從美妙的琴聲中得知阿列搭救她的時間和辦法。夜晚,阿列爬過高牆,救出阿冉,並射死了追趕的土司。從此,他倆一起離開生育他們的山寨,走遍壯鄉各地傳授馬骨胡技藝,並在琴頂雕刻馬頭為飾。後來村村寨寨響起馬骨胡的優美琴聲,人們為了紀念阿冉和阿列這對傳授馬骨胡的青年人,就把馬骨胡稱作“冉列”,並世代相承、流傳至今。

13.玎嘎那

是傣族弓拉弦鳴樂器。是傣族張有一條弦的獨弦琴。因琴筒蒙以筍殼為麵,故漢稱筍殼琴。玎嘎那形製較小。琴杆木製,多使用椿木或柚木製成,全長僅30厘米,上端琴頭處橫設一軸,弦軸木或竹製。琴筒竹製,圓筒形,多使用當地生長的大龍竹製作,筒長12厘米、直徑8厘米,筒前口蒙以筍殼為麵,筒後端敞口。麵板上置竹製琴馬,張一條絲弦。琴弓用細竹拴以馬尾而成。

形製較小。琴杆木製,多使用椿木或柚木製成,全長僅30厘米,上端琴頭處橫設一軸,弦軸木或竹製。琴筒竹製,圓筒形,多使用當地生長的大龍竹製作,筒長12厘米、直徑8厘米,筒前口蒙以筍殼為麵,筒後端敞口。麵板上置竹製琴馬,張一條絲弦。琴弓用細竹拴以馬尾而成。

演奏時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左手持握琴杆,將琴筒置於左膝上(坐姿)或左腰間(立姿),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用於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弦外拉奏。玎嘎那的定弦多為d1,音域d1—e2,有九度。音色柔和細膩,高音較尖銳,有如吹奏木葉聲。技巧多用滑指。可以獨奏或為歌唱伴奏。玎嘎那是深受傣族青年喜愛的拉弦樂器之一,每逢夜闌人靜、月明風清之時,傣家小夥子常坐在大榕樹下獨奏玎嘎那自娛。青年男女愛戀時,玎嘎那又成為相伴的愛情樂器,小夥子用它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又為姑娘吟唱的情歌伴奏。所奏樂曲多為山歌小調。

14.納西胡琴

是納西族弓拉弦鳴樂器。因飾龍頭和琴筒較大,納西族又稱其為龍頭胡琴和大胡。形製較為古樸,音色柔和渾厚,用於“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流行於雲南省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較著名的樂曲有:《步步佳》、《十供養》、《水龍吟》、《到春來》、《一江風》和《山坡羊》等。

外觀與湖南花鼓戲的長筒式大筒相似,形製比較古樸。琴筒木或竹製,呈圓筒形,木製者多 使用一截圓形楸木挖空內芯而成;竹製者常用一段兩端通透的毛竹筒。筒長18厘米~25厘米 、筒徑10厘米~16厘米、壁厚0.8厘米~1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或蟒皮為麵,筒後端敞口。琴杆木或竹製,全長70厘米左右,木製者多使用紅椿木、核桃木等硬雜木製作,頂端雕刻龍頭為飾 (圖);竹製者常用人麵竹製成,琴頭平頂無飾。琴杆上端設有二軸,弦軸又稱“耳子”,多用黃楊木或硬木製,呈圓錐形,軸長12厘米~15厘米,軸柄刻有條紋。弦軸的設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左右各一,琴頭下方開有弦槽(木製)或近弦軸處開有長形小孔,兩弦從中穿出( 竹製),弦槽或弦孔下端設有骨製或竹製山口(弦枕)支弦;另一種是弦軸設於琴杆一側,下方設有千斤,不論哪種形式,弦軸的設置均與琴筒呈直角。琴杆下端裝入琴筒並外露係弦,皮麵中央偏上置木製空心琴馬,張兩條絲弦或鋼絲弦,細竹拴馬尾為琴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