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秧歌是從宋代蘇家父子開始的。當初蘇老泉(蘇東坡之父蘇洵)授職文安簿,曾教鄉民種稻子,並始寫秧歌,真正興起並得以廣泛傳播則是從大詩人蘇東坡開始。他能詩能文,很有名氣。由於在朝廷裏受排擠,被發配到定州(即今河北定縣)當了一個小官。那時候定州靠著唐河,十年九澇,種一葫蘆收一瓢。蘇東坡看到窮百姓少吃無穿,甚是可憐,就讓人們開畦栽稻,引水澆地,還教大夥插秧,田間管理,同時教唱小曲兒。大夥邊幹邊唱,也不覺得累了,幹活更起勁了。一來二去,就自動唱開了。
因為是插秧時唱的,人們就稱這個曲兒叫“稻秧歌”。後來,定縣的秧歌聞名全國,都說是蘇東坡給留下來的。
秧歌,是源於生活方俗的民間鄉土藝術之花,是中國民間遊藝中最主要的漢民族舞蹈。其在代代相傳、廣為流行的過程中,不斷被賦予不同的地域色彩和特色,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演形式。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喜聞樂見的主要民間舞蹈表演藝術,其淵源可追述到漢民族文化與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文化發生不斷撞擊、融合的遼、金、元時期。明朝前期和中期,隨著不少移民從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福建等地徙入,地秧歌開始融入各地移民帶來的其他地方,特別是南方的不同民間文化藝術的豐富營養,與不同流派、風格的民間文化藝術磨合,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到了清朝,隨著社會生活的相對安定,昌黎地秧歌在表演過程中,集全國各地秧歌的表演藝術之長,最終形成了最能體現本地鄉土藝術特點的表演風格,其中最突出的發展變化是由原來比較單純的秧歌舞向表演形式比較複雜的秧歌戲轉化,即把秧歌演出大幅度地同元朝以來蓬勃興起的雜劇藝術融合起來,增強了秧歌表演的戲劇性,彌補了鄉間缺乏戲劇表演的空白。昌黎地秧歌在突出戲劇性,由歌、舞結合變成舞、戲結合時,沒有擯棄原有的排街、打場等秧歌表演的重要活動形式,也沒有完全擯棄原來以唱民歌、鄉間小調或即興填詞演唱等而為秧歌表演助興的傳統表演形式,而是在此基礎上突出了小場(亦稱\"出子\")的表演,強化了小場表演的戲劇性,在大量引進戲劇情節和人物及一些表演風格的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提高了地秧歌的歌唱、舞蹈表演水平。隨著秧歌的戲劇化,秧歌的舞蹈動作也發生了不少變化,日益趨於細膩、逼真、風趣、清新,動作幅度由大變小,麵部表情以傳神為主,注重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等。這些變革,使昌黎地秧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舞蹈表演風格,為昌黎地秧歌最終向純舞蹈藝術轉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昌黎地秧歌變成比較純粹的舞蹈藝術是在近代。清朝末年,少年時即成為秧歌戲表演好手的與昌黎緊鄰的灤州繩家莊人成兆才,立誌改革民間戲曲藝術,聚集一些蓮花落藝人,在蓮花落、蹦蹦戲、秧歌戲、皮影、二人轉、大鼓等民間演唱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北方最大的地方劇種--評劇。隨著評劇的誕生,秧歌戲的存在價值受到嚴重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昌黎一帶的地秧歌藝人審時度勢,不再循規蹈矩,大膽地調整了邊舞邊唱的表演套路,由舞、戲結合變成以舞為主,逐步舍棄了傳統秧歌表演中的歌唱部分,使地秧歌走向純舞蹈表演形式。昌黎地秧歌在新的演變過程中,並沒有因舍棄戲劇歌唱,放棄在長期表演實踐中形成的鮮活的戲劇性,而是注重以幽默風趣,洋溢著濃鬱的啞劇風采的舞蹈動作,表演人們熟悉的戲劇情節,重塑人們喜聞樂見的戲劇人物,這樣不僅使一些傳統劇目未因不唱戲文而令觀眾掃興,反而產生了令人百看不厭的藝術魅力。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昌黎地秧歌獨特的表演藝術,在天津以東地區的民間秧歌比賽式的演出中脫穎而出,獨領風騷,在灤河兩岸產生了較大影響。藝人們在不斷演出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根據本地的民俗風情和一些生活故事,間或創作了一批帶有戲劇性的新劇目。在這些新劇目中,有一個是以\"跑驢\"見長的《傻柱子接媳婦》。《傻柱子接媳婦》表現的是舊社會一個酸苦、辛辣的生活故事:一個被人稱為\"傻柱子\"的青年農民,因家貧不得不讓新婚的媳婦進城給一家財主當被人貶稱為\"小老媽\"的女仆,而那家的財主依仗財勢霸占了他的新媳婦;年關將近,傻柱子趕著小毛驢來接媳婦回家過年,財主不肯放走\"小老媽\",明著不好說,便在暗中百般阻撓,糾纏不休,而傻柱子卻一直渾然不知,被蒙在鼓裏。表演時,傻柱子被打扮成傻裏傻氣的醜角,滿臉塗黑,僅留兩個白眼圈,翻穿皮襖,背錢褡子,一手持串鈴,一手持小鞭,扭碎步,作趕驢狀;\"小老媽\"為身穿彩服,手拿扇子、手絹的妞角,\"騎\"在道具\"毛驢\"上,走小步作騎驢狀;財主也是醜角,身著長袍馬褂,頭戴紅疙瘩帽盔,手托水煙袋,賊眉鼠眼地在兩者之間穿插表演,作一些調戲、挑逗動作。這個劇目把北方人鍾愛的小毛驢巧妙地引入秧歌表演,顯得異常新穎、活潑,加之滑稽表演較多,笑料不斷,盡管格調有些粗俗,趣味不高,上演後仍頗受觀眾喜歡。昌黎地秧歌跑驢,就是根據這一劇目改編的。
從音樂上看,各地的秧歌腔調,最初都以當地的民歌為主,如張家口一帶的秧歌初以民歌[爛席片]等為主要腔調;唐山、秦皇島一帶的秧歌則唱冀東民歌[蓮花落]、[茨兒山]等。在梆子、二簧等大戲劇種興起後,秧歌受其影響,有些秧歌亦變為板腔體,如蔚州一帶的秧歌,吸收了山西北路梆子的唱腔,與當地民間音樂及語言相結合,創立了自己的板腔體音樂。
在樂隊伴奏上,傳統秧歌均無管弦樂器伴奏,唱者徒歌,僅以鑼鼓擊節而已。其打擊樂器初用花會和高腔戲所用的大鼓、大鐃、大鑔等,以後改用梆子戲的板鼓、大鑼、鐃鈸、小鑼等蘇家夥。蔚州一帶的秧歌約清末開始有了文場伴奏,定州、正定府、隆平府一帶的秧歌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五十年代有新音樂工作者加入專業劇團時,才有文場伴奏,但原來的徒歌形式不廢,兩種形態並存。冀東農村的大多數業餘秧歌劇團或子弟會,仍保持著原來的風貌,不用管弦伴奏。
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不斷改革、創新的昌黎地秧歌再放異彩,在相繼參加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十一屆亞運會帆船賽區開幕式、全國第七屆運動會帆船賽區開幕式等重大演出活動之後,於1993年在第三屆中國沈陽國際秧歌(民間舞蹈)節上榮獲金玫瑰獎,1994年在第一屆全國中老年健身舞大賽上獲蘭花獎,1996年在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比賽中獲得銅獎,並獲河北省文藝彙演特等獎;1999年,又先後參加了昆明園藝世界博覽會河北周展演和河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1996年,有著深厚的群眾性民間舞蹈藝術基礎的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的\"地秧歌之鄉\"。與地秧歌一起被統稱為昌黎民間\"三歌\"藝術的民歌、吹歌的改革、創新及普及工作,也隨之加緊進行,在1998年和2001年,昌黎縣又相繼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的\"民歌之鄉\"和\"吹歌之鄉\"。
7.臨縣秧歌
臨縣的傘頭秧歌,在過去被稱之為“鬧紅火”、“鬧會子”、“鬧社火”、“鬧社會”等,到上世紀30年代,鄉村鬧秧歌,仍然有著祭神拜廟的習慣,而且還有一套完整的儀式和規矩。每年春節之後,秧歌隊出場第一天,首先就會到村外祭祀“田神”、“風神”、“雨神”、“河神”,並朝拜大大小小的廟宇,所有參與的人要跪在地上,傘頭編唱祭歌,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還要到山上去祭奠瘟神。鬧秧歌結束以後,還必須在傘頭的帶領下,再進行祭奠,稱作“送瘟”,這之後,才能宣告秧歌隊解散。
鬧秧歌俗稱鬧會則、鬧紅火。是每年新春佳節、群眾自發自願參與的一種自我娛樂的群體性活動。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地方色彩。堪稱地域文化,也可以說是地方文藝。
傘頭秧歌在呂梁山區的臨縣、方山、離石、柳林等縣均有流傳,其中尤數臨縣的最富有代表性。由於‘傘頭’(領舞者)在秧歌隊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執花傘,故而得名。
臨縣《傘頭秧歌》在長期的活動過程中,無論在形式、內容和表演風格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其中湫水河上遊,包括縣城一帶稱為上川,以\"打鼓子出名,湫水河下遊,包括招賢林家坪等地川。擅長於扭待別是扇子耍得歡,磧口、三交,則注重秧歌隊的吹奏樂。而西部黃河沿岸與小川幾個稱為西首的鄉鎮,鬧秧歌時民歌唱得最有特色。其中有一首秧歌唱道: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裏出的是民歌手,縣城裏集中了些好傘頭,要聽吹手到磧口。唱詞概括了臨縣秧歌的地區特色
它可以包羅萬象,吹、拉、彈、跳、扭,說、唱、逗、笑、樂。是由許多小會則,也就是小節目組成。小節目自然形式多樣。有傳統節目:《劉三推車》《小放牛》,《大汝則擔水》《跑旱船》,《駕鼓子》《釘缸》《賣菜》;也有應時節目:即內容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政治的需要,緊跟形勢、與時俱進,形式不拘一格或歌或舞,或隨興說一段順口溜,自編自演盡情發揮、大顯才能;;也有文武帶打的;也有談情說愛的。總之凡民間的文藝活動皆可收容。可以說是一個大型的群眾性的文藝大雜燴。唱秧歌則是人人會唱,因為曲調好學一聽就會。隻要激情所至張口就來。
傘頭,臨縣秧歌的靈魂:
在一支秧歌隊裏,傘頭絕對處於最重要的地位,也許是因為他還留有古代祭祀活動中可以與天神交流的“巫”的影子。在一首臨縣流傳的秧歌中,對“傘頭”做了很好的描述:
火燒赤壁欠東風,長阪坡上沒趙雲。
如若傘頭沒水平,秧歌雖好鬧不紅。
傘頭的裝扮,在過去是長袍馬褂,頭戴禮帽,右手持傘,左手戴虎襯,現在則改為穿大衣或普通衣服,但裝束正式卻與過去別無二致。傘是普通黑雨傘,虎襯是用銅皮或鐵皮卷成的圓空筒,裏麵有小圓球,像個手鐲一樣,直徑大概有10厘米,搖動時有串鈴的聲音,如果傘頭要唱秧歌時,先搖動虎襯,作為信號,樂隊便會奏落板鑼鼓點,等傘頭演唱。
要當一個好傘頭,是相當不容易的。傘頭在一支秧歌隊裏,承擔的任務相當多。首先他必須能夠控製大局,統一指揮秧歌隊,但凡秧歌隊的行動,比如宣布秧歌隊入場、過街、指派文藝節目、評論演出情況以及應對觀眾要求,都得編成秧歌唱出來,這也是“傘頭用歌不用說”的說法由來。
因為有如此多的任務,所以秧歌隊在挑選傘頭的時候,標準是十分嚴格的。第一條就是人品好、家世清白、有威信,也隻有這樣,才能在整個秧歌隊裏順利行使指揮、調動和評價的權力。在臨縣各個村裏,會唱秧歌的人不少,但能當個稱職的傘頭的人卻不多。
臨縣的秧歌如果要分類的話,大概能分成這麼幾類。
首先自然是祭神秧歌了。我想過去的這類秧歌應該是很莊重嚴肅的,充滿了對天地神明的感激和敬畏,不過,臨縣從上世紀40年代就是解放區了,政府在破除迷信上下了很大工夫,從那時候起,群眾對神明已經沒有那麼恭敬了,隻是作為秧歌的一種表演形式,卻長久地被保存下來,所唱的歌,自然充滿了世俗和生活的趣味,而且與現實聯係得非常緊密。
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臨縣著名傘頭高萬青先生所唱的祭山神和二郎神的秧歌:
山神爺爺坐雲頭,
你老家去到日本遊,
不要嫌他們人人猴(小),
多吃上幾個報一報仇。
泥土為衣柴骨頭,
日常住在廟裏頭,
日寇來了你不出頭,
閃得人民白磕頭。
還有一首祭拜觀音廟的秧歌,簡直說不上恭敬,而是調侃和戲謔了:
秧歌隊跪下一大院,
單單不見觀音的麵,
如今世道大轉變,
恐怕是出去尋老漢。(方言:丈夫)
後來,祭祀秧歌又發展出一類拜謁秧歌,即秧歌隊到黨委、政府、軍烈家屬等地方去拜年,在這些地方所唱的秧歌才有過去祭祀類秧歌莊重的影子,比如上世紀80年代著名傘頭李銘瑤先生所唱:(拜烈士塔)
清清秀秀一座塔,
烈士英靈在這搭,
鮮血澆開自由花,
老區人民不忘伢(你們)。
其餘的秧歌便是表演類秧歌了,有出場秧歌、掏場子秧歌(進入空闊的場地,在大型集體舞開始前所唱,能夠起到讓圍觀群眾空出場地的作用)、排街秧歌(秧歌隊凡經過機關單位、商店企業甚至民居,隻要主人放炮迎接,就得依據其特點或當時環境唱一首秧歌)等,這些秧歌雖然各人唱法不同,但對於一個著名的傘頭,要應付並不是很難,最難的是對唱秧歌,即兩個傘頭你唱我對,如果一方水平不夠,在“兵對兵,將對將,針尖對麥芒”的情況下,立時就要敗下陣來,而群眾喜歡的也是這種緊張帶有對抗性的秧歌。
“傘頭秧歌”的曲調,一般都是方整的四句,其節奏形態多為2\/4拍子,也有3\/8拍子的。歌詞多為七字句式或這種句式的變體,也有十字句。
一般來說,祭歌應該是固定的、成套的、莊嚴的,就好像《詩經》中的《周頌》一樣,但是,這種祭祀性的活動逐漸演變成民間的娛樂性活動之後,它勢必會發生世俗性的變化,也就是它不僅要“娛神”,也要“娛人”,或者更可以這樣說,它雖然在“娛神”,但實際上是在“娛人”。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臨縣傘頭秧歌的兩大特色,也迥異於其他地區的類似的民間文藝形式。
因為要“娛人”,所以內容必須讓觀者有新鮮感,逐漸形成即編即唱的表演形式。本地人說,麵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傘頭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唱法;即使是同一個傘頭,隨著地點、環境甚至是心情的變化,唱出來的秧歌也不一樣(否則,會被觀眾恥笑,笑他沒有能力,不配當傘頭);因為同時還有“娛神”的痕跡,所以,秧歌的形式又有些許莊嚴規整的影子,標準的臨縣秧歌,四句一段,每句七字或十字,句句押韻。國內現在的民間文藝形式,即編即唱的還有因為電影《劉三姐》而馳名全國的廣西的“對歌”,但它裏麵也有很多現成的唱詞,從而有了“傳歌”的說法,像臨縣秧歌純粹現場創作,可以說僅此一家。
傘頭秧歌最大的特點是現場即興編詞演唱,歌手唱秧歌忌諱演唱別人演唱過的現成秧歌,也不重複自己曾經演唱過的秧歌,完全按照當時當地的具體環境和對象,現場即興編詞。當地人叫做“現炒現賣,不吃剩飯”。因此常編常唱常唱常新,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神奇的誘惑力。傘頭秧歌在長期的活動過程中湧現出一代又一代的傘頭和歌手藝人,他們每年都要編唱數以萬計的秧歌,自然多數是隨編隨唱隨唱隨丟。但其中的優秀之作卻在社會上廣為傳頌,有的也堪稱為千古絕唱。
好年好月鬧秧歌,增添歡樂,
全村父老精神鼓舞精神歡發,
千年難遇咱兩家到了一搭,
代表問家山七百多萬人民拜望大家。
新春正月鬧秧歌咱又唱又扭,
半路上遇到了親戚朋友,
問家山是個小村子,村村挺猴,
沒拉聽說問家山有七百多萬人口。
七百多人說成七百尤我有一些失格,
你村裏的基本情況我也熟悉,
門旗太猴演員們(mi)七齊八豁,
挑傘頭的都是些縮慫把式。
無名小卒來侵犯,
兩軍對陣開了戰,
好比石頭碰雞蛋,
一碰就碰的稀巴爛。
左鄰右舍村連村一衣帶水,
誰好誰賴鄉親們知根道底,
自吹自擂你說你知書達理,
老高在場說實話你算老幾。
自古以來咱兩家是友好近鄰,
開幾句玩笑更加能加深感情,
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咱一路同行,
祝願貴村的朋友們(mi)心想事成。
8.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麵、豐富的舞蹈語彙、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曆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曆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北方秧歌有兩種,一種是綁著高木腿的表演,稱為“踩高蹺”;一種是在平地扭演的稱為“地蹦子”。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著上盛裝,擺動彩扇,幾十人或數百人排成隊列,在鑼鼓嗩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或廣場盡情扭跳。其場麵宏大,氣氛熱烈,花樣翻新,觀眾陶醉。有些觀眾受其感染、忍俊不住,竟加入隊伍扭跳起來,很有意思。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征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豔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有些秧歌隊由漂亮的姑娘扮成擺漢船的,由小夥子扮成老漢推車的,由小孩扮成大頭娃,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鑔、嗩呐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眾喜愛。
近年來,在一些城鎮,扭大秧歌竟成了人們鍛煉身體的一種好形式。每到清晨或傍晚,人們集聚到公園、廣場、河邊、江畔等公共活動場所,自發地扭起大秧歌來。他們盡情地扭、盡情地跳,扭掉了工作的疲勞,忘記了人生的煩惱,既鍛煉了身體,又增添了無限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