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極拳(2 / 3)

在練拳時不可越出一個”中”字,即使在行住坐臥時也不要離開這個”中”字。祿堂先生曾講到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時不在行功之中,若能悟透這個”中”字,便能掌握了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脈暢通。

要練好太極拳,需要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必須堅持消除雜念,不失規矩則呼吸自調,故千萬不要有意使氣。祿堂公教誨說:“有心禦氣,氣反奔騰。”特別是在開始站無極式的時候,要力求身體內外中正和順,做到心平氣和,使得呼吸正常,綿綿若存:不粗不暴,而且能夠做到息息歸臍,這樣就有了身心恬靜的感覺。

練習太極拳要柔不要剛,柔並不等於軟。所用之力是自然力,絕不是咬緊牙關、屏住呼吸時用的力。它是一種順中有逆、逆中有順的自然力,是一種並不影響呼吸暴亂、“氣與力合一”的力,也是一種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的力。

孫式太極拳具有架式高,步法靈活的特點,這對於膝關節是十分有益的。

在套路練習取得功夫後,對練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礎。對練推手不外掤、捋、擠、按、采、挒、肘、等八法,基礎紮實,手上就能自如。通過套路的練習,有了一定的功夫後,便可以進行對練。套路的單獨練習叫做知已功夫,對練(推手)是知彼功夫。但是對練必需在具有較好的套路功夫的基礎上才能施之於用。對練的方法很多,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下苦功,每日按照掤、捋、擠、按等手法去練習。掤時用臂、捋時用掌、擠時用手背、按時用腰。掤要撐,捋要輕,擠要橫,按要功,推手時不可執著成法,要靈活多變,集中自己的意識,掌握著自已的重心,窺定對方的身手,或粘或走,或剛或柔,伸縮往來要上下相隨,或如粘住對方的意思,或如似挨非挨的意思,靈活運用,切忌呆滯,更不能用拙力,要在不即不離中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要用搗虛法使得對手失其重心,即所“引進落空,牽動四兩拔千斤”。

3.太極拳十大要論

夫物,散必有統,分必有合,天地間四麵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可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拳術之學,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髒俯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動,如龍如虎,出乎而爾,急加電閃。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嶽。且靜無不靜,表裏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均無遊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禦之也。若火機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己然。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工以久練而後成,觀聖門一貫之學,必俟多聞強識,格物致知,力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裏,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矣。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還,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主於一,何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呼則為陽,吸則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升即為陽,陰氣下行仍為陰,此陰陽之所以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者為陽,濁者為陰,然分而言之為陰陽,渾而言之統為氣。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而所以為對待迥還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貫於一,有誌於是途者,甚勿以是為拘拘焉耳。

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麵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膀為恨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恨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要之,既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至於氣之發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四梢

於論身之外,而進論四梢。夫四梢者,身之餘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亦所罕聞,然捶以由內而發外,氣本諸身而發梢,氣之為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行於梢,則實而仍虛?;梢亦可弗講乎!若手指足特論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發其一也,夫發之所係,不列於五行,無關於四體,是無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縱不本諸發而論氣,要不可雖乎血以生氣;不雖乎血,即不得不兼乎發,發?騫塚易鬩印R?舌為肉之梢,而肉為氣之仁,氣不能行諸肉之梢,即氣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齒,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齒也,筋梢者,指甲也,氣生於骨而聯於筋,不及乎齒,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爾者,要非齒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自足矣,豈複有虛而不宜,實而仍虛之弊乎!

五髒

夫捶以言勢,勢以言氣,人得五髒以成形,即由五髒而生氣,五髒實為性命之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腎也。心屬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屬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屬土,而有敦厚之勢,肺屬金,而有從革之能。腎屬水,而有潤下之功。此及五髒之義而猶準之於氣,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講拳術者,要不能離乎斯也。其在於內胸廊為肺經之位,而肺為五髒之華;蓋故肺經動,而諸髒不能不動也。兩乳之中為心,而肺抱護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經之位也。心為君,心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命焉;而兩乳之下,右為肝,左為脾,背之十四骨節為腎,至於腰為兩背之本位,而為先天之第一,又為諸髒之根源;故腎足,則金木,水,火,土,無不各顯生機焉。此論五髒之部位也。然五髒之存乎內者,各有定位,而見於身者,亦有專屬,但地位甚多,難以盡述,大約身之所係,中者屬心,窩者屬肺,骨之露處屬腎,筋之聯處屬肝,肉之厚處屬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無窮,肺經之位最靈變,腎氣之動快如風,是在當局者自為體驗,而非筆墨所能盡罄者也。

三合

五髒既明,再論三合,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台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膀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膀相合,右肩與左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執非內合。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髒百骸悉在其中矣。

六進

既知三合,猶有六進。夫六進者何也?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體此為向背,頭不可不進也。手為先鋒,根基在膊,膊不進,則手卻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進也。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此所以腰貴於進者也。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步不進而意則索然無能為矣;此所以必取其進也。以及上左必進右。上右必進左。共為六進,此六進者,孰非著力之地欺!要之:未及其進,合周身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全無抽扯之形,六進之道如是而已。

身法

夫發手擊敵,全賴身法之助,身法維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而已。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橫,則理其力,開拓而莫阻。高,則揚其身,而身有增長之意。低,則抑其身,而身有攢促之形。當進則進,彈其力而勇往直前。當退則退,速其氣而回轉扶勢。至於反身顧後,後即前也。側顧左右,左右惡敢當我哉。而要非拘拘焉而為之也。察夫人之強弱,運乎己之機關,有忽縱而忽橫,縱橫因勢而變遷,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底,高底隨時以轉移,豈可執一而論。時而宜進不可退,退以餒其氣。時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進。是進固進也,即退亦實以助其進。若反身顧後。而後不覺其為後。側顧左右,而左右不覺其為左右。總之:現在眼,變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則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可置而不論乎。

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動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即謂觀察在眼,變化在心,而轉變抹角,千變萬化,不至窮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強可致之也。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總之: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剛柔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諳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還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4.太極拳的開合

易筋經練氣論,氣以心為體,心以氣為用,五行本一心,陰陽無偏重。上下周一身,部位各不同,前陽而後陰,仰輕而俯重.陰還陰處結,陽還陽處動,上本是陰胎,下腳是陽重。上下凝乎中,中氣甚堅硬。周上衝乎天,周下勢如山,左歸須左挨,右歸須右牽;前進若流水,上打如攀山,落點似飛石,機發弩離弦。前奔星趕月、後腿如連膊(轉),指須勾連用,兩肩如運鉗,上下一氣結,民富國自安。曉得此中訣,練之自無難,囑於後學者,此訣莫輕傳!莫道點氣零星星,須知全神運在中,氣未動時心先動,心既動兮氣即充。心動猶如

炮火急,氣至好似弩離弓。學者若會渾元氣,哪怕他人有全功。似夢地著驚,似悟道忽省,似皮膚無意燃火星,似寒浸骨髓打戰悚,想情景疾快猛,原來是真氣泓濃。震雷迅發,離火焰烘,欲學不悟個中竅,丟卻別尋哪得醒?著人肌膚,堅剛莫敵者,形也。而深入骨髓、截斷營衛者,則在乎氣。氣之所著、未有不疼,疼則不通,理應然也,能隔斷血氣之道路使不接續,能壅塞氣血之運轉使不流通,可以分筋骨毖性命於頃刻,氣為之用大矣哉!但須知其聚、明其發神其用,方能入轂,如射之中的。

堅剛形體不偏不斜,如矢(箭)之端直,族羽均勻;會聚中氣、神凝氣衝,如開弓張弛,弓園弦滿;而其中的之神勇,可穿楊葉、可透七劄,乃在撒放之靈與不靈也。故氣發須如炮之燃火、弩之離弦、陡然而至。熟理其詞,自然得之心而應之手。

太極拳的姿勢、動作,都有一定的要領,並各有其意義。

頭:頭要上頂,但不可用力。下額自然收斂,頭項正直,精神貫注。全身鬆開,頂、蹬、伸、縮皆用意,而不用拙力,心自虛靈。即所謂虛靈頂勁。

口:口要虛合,舌頂上胯,用鼻呼吸。

胸:胸要含蓄,不可挺出。胸含則氣沉丹田。胸挺則氣湧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漂浮,為拳家所忌。胸含則氣貼於背,力由脊發是為真力。以上即所謂含胸拔背。

肩:兩肩務要鬆開,下垂。切忌聳肩,否則氣湧於上。

肘:兩肘要向下鬆垂,兩臂自然彎曲。即所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之意。

手:五指張開,塌腕,虎口略圓,手心略內含,如抓抱一圓球之狀。

腰:腰必須塌住。因腰是全身動作之樞,力量之源。人之旋轉、進退、虛實變化全靠腰勁貫串。

腿:兩腿彎曲,務必分清虛實,即身體重心要放在一腿上。

如身體重心移於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反之,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分清虛實為太極拳之要義,運動起來轉動輕靈。

否則邁步重滯,易為人所牽動。

呼吸:所謂氣沉丹田(臍下三寸處),就是指深長之腹式呼吸。但切勿用力往下壓氣,一定要使呼吸純任自然。

意與力:太極拳的特點之一是用意不用力。因太極拳要求用活力,全身要鬆開,不使分毫拙力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要

求極柔軟而極堅剛,極沉重而極靈活。意到力到,運用自如。倘用拙力則遲滯不靈。力浮於外就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了。何謂

用意不用力,何以活力自生?蓋因意之所至氣即至,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經絡,無時停滯。久練則真正內勁即可產生。

動與靜:氣功的靜坐是靜中求動,拳術是動中求靜。練拳時心要靜,精神集中,動作才能圓活。

以上分別論述了運動要領。但學者務必注意太極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所練在神。精神為主帥,身體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舉動自能輕靈。心意與形體動作協調一致,方能內外相合為一。練時須注意上下相隨,身體各部完整一致。如有一處動作不整,就會使神氣散亂。再者,練拳時要以意行力,相連不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運勁如抽絲\"即此意也。

開合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內涵

開合最為體現太極拳的本質。

“氣”沒有固定形態,可流動,可膨脹和壓縮。“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形象地描述了氣之開合的自由程度。人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追求的就是在各個方麵去體會氣的感覺,它的柔和,它的流動,它的伸縮。有了這三點,太極拳的體用皆備矣。柔和,則外力無法傷我,“抽刀斷水水更流”,何況氣乎?流動,則得機得勢,“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而伸縮(也就是開合),則是最關鍵的,是氣之用。氣的做功,全在伸縮之間,世間的一切爆炸都是源於氣體的迅速膨脹,其威力盡人皆知,那麼太極拳的用也是摹仿於此。拳之用在於將對手放出,放就是開,就是吐,就是伸,就是發力;要放,須先化,先調整自己,使得機得勢,就是收,就是吞,就是縮,就是蓄力。所以,太極拳中不論有多少動作,其實都是肢體的伸縮,開合的演繹、開合的變化罷了。從這一點來看,說“開合是太極拳的本質”一點也不過分。

開合也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

開合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太極拳中對氣的模擬象形,它實際上是宇宙的普遍規律。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無不處在開與合的運動之中。

再看人類社會。“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類的曆史就是在不斷的開開合合中發展的。

所以,太極拳的開合,應該是不僅僅取象於氣,而是綜合了天地萬物的規律後融化在拳中。究其根源,還在太極的陰陽原理中。如果把陰陽具體化,換成開合、順逆、吞吐、收放、剛柔,那麼太極拳的道理豈非盡在其中了嗎?開就是順、放、吐、剛,合就是逆、收、吞、柔。說到此,“太極即開合,開合即太極”的說法也就順理成章了。

5.太極拳好處

太極拳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太極拳適合任何年齡、性別、體型的人練習。經常練習太極拳,對於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一種簡單而又高深的運動,練氣、蓄勁、健身、養生、防身、修身,一輩子受益無窮。

生理效益

太極拳結合了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練習時一方麵可鍛鍊肌肉,舒筋活絡;另一方麵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髒加以按摩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1.增加神經係統的靈敏性

根據近年來生理學的發展,特別是許多生理學家對中樞神經的研究,使我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中樞神經係統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我們知道,神經係統,尤其是它的高級部分,是調節與支配所有係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係統的活動(通過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以適應於外界環境並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係統的活動,使體內各個係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因此,任何一種鍛煉方法,如果能增強中樞神經係統的機能,對全身來說就有很好的保健意義。太極拳的優越之點就在於此。

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係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係統的靈敏性。以目前流行的八十八式楊式太極拳為例,鍛煉者完成88個動作的過程,就是大腦記憶鍛煉動作的過程。且練拳者全神貫注、從容不迫、以柔克剛,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體驗。太極拳鍛煉對失眠、憂鬱、煩躁等也有一定療效。

太極拳是一種很有興趣的運動,經常練習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練架子的時候,周身感覺舒適,精神煥發;練\"推手\"的時候,周身感覺活潑,反應靈敏。這些都有是練拳的人情緒提高與興趣濃厚的證明。情緒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義的;情緒\"提高,可以使各種生理機製活躍起來。許多試驗都證明,做一種運動裏用體力之前,僅僅是精神的影響就可以使血液的動力過程、氣體代謝等發生改變。對患難與共某些慢性病的人來講,\"情緒\"的提高更為重要。經不僅可以活躍各種生理機製,同時能夠使病人脫離病態心理。這對治療功效來講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說明,練習太極拳對中樞神經係統有著良好作用。

2.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係統

太極拳對心髒血管係統的影響,是在中樞神經活動支配下發生的。就太極拳動作的組成來說,它包括了各組肌肉、關節的活動,也包括了有節律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膈運動。因此它能加強血液及淋巴的循環,減少體內的淤血現象,是一種用來消除體內淤血的良好方法。

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縮與舒張,可以加強靜脈的血液循環,肌肉的活動保證了靜脈壓力。呼吸運動同樣也能加速。這一點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胸部不要緊張,而且要求有意識地使呼吸與動作適當配合,這樣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會增加,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與淋巴的循環。我們經常見到,當一個人胸部、肩訓、肘部肌肉緊張用力時,由於胸廓固定,吸氣受到限製,結果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練者產生麵紅耳赤、頸部血管弩張的現象。練太極拳時就沒有這種現象。

打太極拳,很多動作、姿勢要求氣向下沉,即所謂\"氣沉丹田\",這是一種橫膈式呼吸,它在醫療與保健上都有作用。胳肌與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腹壓增高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液輸入右心房,相反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則向腹腔輸入。這樣,呼吸運動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加強心肌的營養。此外,橫膈的運動又可以給肝髒以有規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髒淤血、改善肝髒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對預防心髒各種疾病及動脈硬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由於經常打太極拳,提高了中樞神經係統的調節機能,改善了體內各器官之間的協調活動,使迷走神經緊張度增高,各器官組織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質代謝也得到改善,因而,常打太極拳的人發生高血壓病及動脈硬化的較少。太極拳組的平均血壓為134.1\/80.8毫米汞柱,對照組老人為154.5\/82.7毫米汞柱。動脈硬化率,太極拳組是百分之三十九點五,一般老人為百分之四十六點四。

3.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太極拳要求姿勢中正,不偏不倚,“一動無有不動”,全身骨骼處於柔和活動中,既糾正了不良姿勢,又鍛煉了頸椎、腰椎、上下肢肌肉骨骼。加上戶外空氣新鮮及陽光中紫外線適量照射,人體鈣質容易吸收,也就少患由骨骼疏鬆而引起的骨骼變形折裂等病症。

4.提高心肺功能——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鍾),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5.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髒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麵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由於太極拳重視呼吸配合,在吐故納新加強氣體交換的肺部活動的同時,必然會促進血液循環。再加上飲食合理,少食鹽,減少精神壓力,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循環係統疾病就會少患及改善。據北京運動醫學研究所的調查,常打太極拳者平均血壓13..1\/80.5毫米汞柱,對照組老人154.5\/82.7毫米汞柱。動脈硬化指標太極拳組為39.5%,一般老人為46.4%。

6.美容養顏:能促進體內代謝的各種激隸會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陳代謝的滲透更旺盛,皮膚營養更加改善、富於彈性、紅潤和光澤、更富氣質和魅力。同時能預防和治療脫發,白發。

7.瘦身美體:太極拳運動對肥胖症有特殊的療效,通過太極拳運動對身體各係統的平衡調節,可在極短的時間內不吃藥、不節食、不作過量的體育運動而達到迅速減肥的效果,許多中老年人通過打太極拳,使自己的形體完全回複到青春時期,中青年朋友通過打太極拳,更能塑造更加完美的體形,使自己青春永駐,充滿活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