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應該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講的是國畫圈裏遇到的奇聞怪談,有的聽罷讓您捧腹大笑,也有的聽了全身起雞皮疙瘩,故事就是故事,有真實的也有道聽途說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咱誰都別較真兒,隻為博君一笑耳。
誰都清楚古玩字畫圈裏的水可挺深,外行人可寫不來,我為什麼鬥膽寫圈裏的故事呢,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馬若水,畢業於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接觸的大多都是圈裏的人,2005年畢業後,畫畫逐漸的成為了我的職業。
後來,我在書畫一條街上租了間鋪子,樓上是畫室,樓下是畫廊,門楣掛有一匾額,上書“作璞軒”三個描金大字,出自鄙人之手,有很多書畫玩家不知道這仨字兒什麼意思,所謂“璞”,就是沒經雕琢的玉石,“作璞軒”就是雕琢璞玉的地方,簡單解釋就是,隻要從作璞軒買走了東西,您就等著日後發大財吧。
閑話少說,書歸正傳,接下來要講的第一個故事,我覺得挺嚇人的,讀起來也挺刺激。這個故事發生在2007年,當時我畢業才兩年,還沒有半分的名氣,繪畫水平也沒有如今純熟,找我買畫的人更多的是希望我靠美院學來的技法去仿製一些古代字畫,比如宋人的小品,明清的山水等等,因為我是科班出身,筆墨技法當然會比混跡在社會上的民間畫師要正規很多。
大概是07年七月初的一天下午,剛下了一場小雨太陽就出來了,天氣不冷不熱,空氣還挺新鮮,我剛剛送走一位客戶,也沒急著進入作璞軒,便駐足在街麵這片溫馨的陽光下顧影自憐,就在此刻,一陣手機鈴聲響起,我喂了一聲,對方的聲音很熟悉,是齊小傑。
齊小傑是我高中兼大學的同學,在美術學院畢業後去了一家不景氣的書畫報編輯部做美編,工資給的不多,不過接觸的全都是圈子裏的人,人脈頗為廣泛。
齊小傑問我:若水啊,你現在有空兒嗎?
我這人好靜不好動,一般沒什麼正事的活動我也不樂意參加,於是我問他:你先告訴我什麼事吧?
齊小傑又說:有個朋友手裏有一幅畫,是一張……怎麼說呢,挺特別的水墨畫,其實我也沒看過,不知有什麼問題,想讓你給掌掌眼……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我就笑了,我說:嗬嗬,什麼畫啊,這年頭專家學者滿大街有的是,怎麼還能輪的上我掌眼,我剛畢業沒兩年,就一小年輕,咱倆在學校學的都一樣,你自個兒看看不就得了……
齊小傑很認真地說:要說長相我比你玉樹臨風一些,但是我可沒你看得書多,你肚子裏都是文化啊,我肚子裏麵除了炸雞就是啤酒,若水啊,你就幫我一個忙,是我們社主編的人情,人情輾轉,不知怎麼就到我這了,地點就在文化街後麵的古物市場,離作璞軒挺近的,你就走一趟,沒準兒還多交幾個朋友呢?
齊小傑在電話中很執著,我也沒法子拒絕,從作璞軒走到古物市場最多20分鍾,那好吧,去就去一趟得了,齊小傑千恩萬謝地掛了電話,我上樓找了一件白色的對襟褂子換上,為的是顯得老成持重一點吧,看起來很民族風也有些像個算卦的先生,下樓鎖好店門,溜溜達達就來到古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