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度日(一)(3 / 3)

大家聽了頗覺得可憐。沈玉妙更是動了心腸,這句話勾起了她的另一件心事。去年過年給蘇南將軍買丫頭,在京裏西市口看到的那黑壓壓的一片插了草標的女孩子,當時她看不下去了,也不買了徑直回來了。

事後一直放在心裏,時時想了這件事。聽了餘麗娟這樣說,十分讚成:“你這裏的藤編活計輕,女子也能做。你隻管收留這些人,銀子不夠,我送來給你。”

梅表姐也笑了起來道:“既然王妃要入股,也算我一份,我也送一份銀子來,也沾沾王妃的福氣去。”

沈玉妙又苦笑了,我現在哪裏還有福氣,隻有晦氣罷了。

就是薛夫人也說好,笑道:“也帶我一份去,又有去處玩了,又學了經營了。這個好!”當下幾個人就議定了,約好了明天一起去重新看房子。

然後店裏雇人用,餘麗娟卻是一口咬定了:“先雇可憐的女人們。”這個也沒有人反對,就是梅表姐也插了一句:“去年我成親,在渡口下了船,也看到頭插了草標,真是的,要賣的大多都是女孩子,看了哭哭啼啼的讓人難過。”

大家都黯然了,然後鼓起了興致,一起同意要雇也是先雇那些可憐的女人,被賣的女人。

坐了一會兒,回了王府去,朱子才先迎了笑了:“太夫人,老侯爺帶了世子賞荷花呢,說王妃回來了就請過去。”

看了王妃答應了往池子那邊去了,身後的朱祿拉了朱子才笑道:“朱大叔,有一筆銀子王妃要用,我要支了來。”

朱祿剛才在餘家院子裏,已經聽到了王妃象是要用錢。

沈玉妙從樹蔭下麵,慢慢行到池畔,池子裏荷葉田田,一座畫舫看到了她站在岸邊,就往這邊過來。

朱睿穿了小小的錦繡衣衫,前發遮眉,後發披肩,正手舞足蹈地看了母親上了船,從奶媽手裏掙開了,一頭撲到了母親懷裏。

老侯爺笑道:“這船上涼快,這會兒坐船吃酒,帶了世子玩才是樂子。”沈玉妙笑著答應了,抱了朱睿在膝上,與父母親談起來了世子第一天回封地在大殿上的情形。

“母親房裏帶了,很少出來,可是看了象是一點兒也不怕人,表哥知道了。。。。。。”本來想說表哥知道了,也一定很高興,才提了起來,就咽了下去。

太夫人接了話笑道:“王爺知道了,也一定是高興的。”沈玉妙輕輕嗯了一聲,這已經是幾個月了,表哥一封信也沒有來過,表哥象是把自己全然遺忘了一樣。

老侯爺與太夫人笑看了,兒子卻是有給父母的信來,信裏隻是感謝了父母帶了孫子,照顧了媳婦,卻沒有一封信是給妙姐兒的。看來兒子的氣還沒有消。

太夫人又抱回了朱睿來,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交待妙姐兒主動寫一封信去。想想老侯爺學的話,兒子媳婦書房裏爭吵了,妙姐兒說母子沒有立足之地。難怪兒子生氣。

想起來了這個,太夫人覺得還是不勸的好,如果一腔怨氣寫了信去,更是不好了。

就隻提起來房裏新換的擺設,笑道:“都是精巧的藤器,說是你認識的一個掌櫃的賣的,我看了不比京裏的差。”

端了酒杯,享受微醉的老侯爺笑道:“當然是這裏的好,這裏產竹子,京裏哪裏會有這樣的手藝去。等我們回了京裏去,要好好帶幾個走。”

沈玉妙一聽就有些慌亂了,忙道:“請父母親不要回去,睿兒也離不開父母親。”如果老侯爺太夫人一走,沈玉妙真的覺得自己沒有立足之地了。

就這樣,天天看了家下人等一口一個“王妃”的恭敬了自己,就不由自主的想了起來,表哥帶了新人回來了,這些人還會這樣客氣嗎?

老侯爺與太夫人對看了一眼,都笑道:“眼前並不走。”等到兒子回來,老侯爺雖然掛念孫子,還是與太夫人約了一起遊玩去。

兩個人閑閑的談了送來的邸報,沈玉妙這才知道表哥在前麵的事情,她用心的聽著,臉上不時也有一絲笑容。

一直到朱睿在船上睡著了,才下了船各自回房裏。世子仍然是跟了太夫人,沈玉妙回了房裏,如音送了一包銀子來:“朱祿剛領了來的,說是王妃今天說要用的。”

沈玉妙輕輕訝然了,過了一會兒才道:“以後這樣的事情,還是你取了銀子給朱祿吧,何必又領去。”

真的不願意再從這裏領錢,想想如音帶回來了全部的私房,就是棄婦也一生足夠用了。又想了那家店,重新有了笑容,就是棄婦,以後也有了寄托,不會太孤單。

剛才船上聽了邸報,下意識的往桌子看了一眼,什麼也沒有,一封信也沒有。可是她想寫點什麼了,命如音磨了墨,坐下來執了筆,就想給朱宣寫信。

不是拉不下這個臉來,隻是怕寫了表哥未必買帳,他現在一定與新人時時通信了,就是去了信,隻怕又要說我字不好。

這樣一想,心裏酸酸的,那是一個才女,我如何能比得。下筆第一句話就是這樣一句:“表哥是個無情人。。。。。。”

寫完了以後吹幹了,折好了拿在手裏。鏡台上有一個木製的小小匣子,精致美觀,是來的路上太夫人帶了下船逛集市時買的。

當時愛它精美,現在就可以放自己的心事了。沈玉妙把要對朱宣說的話一一寫了,鎖在這個心事匣子裏。

一枚黃銅鑰匙就掛在她自己胸前衣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