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番外(五)(3 / 3)

總是摘花去廚房裏陪著妻子弄菜,鄭天楷也能忍下來,這樣的日子在他回答嶽母那問題時就應該明白,成親後就是這樣。

今天聽到嶽父偶然問出來自己怎麼看幾位大人,鄭天楷按自己所想回答過後,再沒有聽到嶽父說這些官場上的事情。一應官場上來人,朱宣都是自己會。

過上兩個月,鳳仙花大開,鄭天楷真的去給妻子和嶽母采鳳仙花,而且他也看到胡須飄飄的嶽父也幹這種事情,不僅幹這種事情,而且幫著妻子和女兒弄那花汁子弄的起勁,象是他晚年就做這些事情。嶽父尚且如此,當女婿的還能有什麼心思,何況這個女婿萬中挑一,是個靈透的人。

“給,看看表哥弄的不錯吧。”朱宣把捶好的鳳仙花汁遞給妙姐兒,妙姐兒坐在身邊,接過來往福慧指甲上擦。福慧郡主這麼大的年紀,有時候梳頭也要母親跟在後麵看著才行。伸出自己的手指,看著母親擦好花汁子用絲巾包好,福慧再給父親看,再給鄭天楷看一看,父親和丈夫都是微笑:“包的很好看。”

手上包著十個撕成條的絲巾,怎麼也好看不了。父親和丈夫都這麼說,福慧郡主站起來:“我去給四嫂看看,四嫂有身子,母親就不肯給她染。”還沒有走上幾步,胖妞兒房中急步出來一個媽媽往這裏來。

妙姐兒和朱宣都站起來,妙姐兒先問一句:“有動靜了?”媽媽滿麵喜色:“想是到時候了。”妙姐兒急忙喊住福慧:“留下來陪父親,”自己扶著丫頭往胖妞兒房中去。

不一時顧冰晶也過來,房中已經在要各樣東西,早就備的齊全,穩婆也是早早地找好候著。朱宣和鄭天楷隻在廊下看著,身邊是不能過去的福慧郡主。

小梅悄悄使了一個人往郭家去送信:“四夫人要生了。”郭將軍一聽抓起來衣服就往外麵去,楊姨娘一個人在家裏急的團團轉,拿出來自己的私房錢,使著家人一個接一個去王府裏看去,一會兒聽不到回信,她就急的不行。心裏隻是擔心,第一胎多是鬼門關,可以順利才好。

一直急到下午,楊姨娘茶飯不思;到晚上,她不生孩子,急出來一身一臉的汗,又開始打轉轉。眼看著月上西樓,楊姨娘回房中開始痛哭,這樣長的時候生不下來,可見是不好生才是。

一夜郭將軍都沒有回來,晚上也不能再使著家人往王府裏去打聽。楊姨娘熬了一夜到天明才看到郭將軍滿麵喜色地回來,一進門先說一句:“是個女孩子。”然後吩咐家人準備東西:“洗三那天送什麼,早些拿出來。”

楊姨娘這才得已問明白。郭將軍對著她一臉的淚痕大為不解,而且不高興:“這是喜事哭什麼,昨天先是說有動靜,後來這小丫頭又沒動靜,就一直等著,到早上才落地,快給大哥二哥送信去,洗三的時候要一起去才行。”

院外人聲歡騰,兩位郭大人攜著家一起過來,先問一聲母女平安,這就讓女眷們再上車往王府裏看去。用兩位郭大人的話來說:“咱們家是不能跟王府裏比,可是娘家人還是要去看看。”

郭家兄弟三個人開始喝酒,楊姨娘這才接到小梅傳來的信,這才相信是一個女孩子。以楊姨娘的個性,她再去哭一場,哭完以後,心裏從沒有過這樣的難耐。

“我想去看看小姑娘,”郭將軍一醉到晚上,一醒來第一句話,楊姨娘要去看外孫女兒。胖妞兒嫁入王府多年,楊姨娘隻是想都沒有這樣難耐過:“我隻要看一眼就成,我得看看去。”

郭將軍努力描述一下:“長的象胖倌兒,胖倌兒昨天晚上也到了家,說那孩子象他。你隻想著胖倌兒的麵相就成,象胖倌兒就生的好,象王府裏的福慧郡主。”

“我沒有見過郡主,”楊姨娘也覺得自己提出來一個天大的難題,可是不說出來她不舒服。郭將軍納悶:“接船那天,你沒有看到郡主?一直伴在老王妃身邊的那一位。”楊姨娘雲裏霧裏的想一想,再陪笑道:“我隻想著姑奶奶呢,沒有看到別人。”

同樣覺得這難題天大的郭將軍道:“那你先想想胖倌兒就成,你要看孩子,至少要到明年。小呢,今年過年都未必帶出來。”

就是想到今年過年都未必帶出來,楊姨娘才更想看。這難題很難,姨娘跑去王府裏拜客,是老王妃接待還是顧冰晶接待,楊姨娘黯然回房去,心裏思念著姑奶奶的孩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拿針來,做些小衣服送去。

郭將軍出現在門口:“你看著廚房上的人多染些紅蛋送人。小衣服不用縫了,你縫的那些衣服,也用不上。”楊姨娘唯一可以傳達自己一片疼愛之心的渠道,也被郭將軍攔下來:“你要是能去看看就知道,成堆的衣服,哪一件都好。孩子有人來看,不會穿你做的衣服,體麵才是要緊的。”

“我。。。。。。”楊姨娘放下針線來,對著手上小小衣服癡癡的看一看,再拿在臉上貼一貼,這才丟下來去弄紅蛋。

家裏隻有這幾個人,楊姨娘向來謙恭,家人們和她處的好,就勸她:“等上一年姨娘就能看到。”楊姨娘勉強露出笑臉來:“可不是。”王府裏四個兒子,人都說大家子裏事情多,楊姨娘看不到隻是擔心,生一個姑娘,祖父祖母疼不疼還不知道。

一直到滿月那一天,郭將軍和哥哥們一起去王府裏慶滿月。他們走後,一乘青色小轎停在門口,小梅從轎子裏出來,不及和家裏熟悉的人說話,進門就找楊姨娘:“快上轎去,”把楊姨娘推到轎子裏讓她:“別說話。”

路上走到一半兒,楊姨娘才明白過來,揭開轎簾道:“你得讓我換件衣服吧。”小梅再把轎簾子合上:“別說話。”在外麵跟著一路走到角門外,小轎才停下來。小梅領著楊姨娘進來,先到自己房中去,拿自己的衣服首飾給她換上,這才交待道:“一會兒看到老王妃和二夫人,姨娘記得行禮。”

天天說著要看的楊姨娘嚇的不行:“我不敢去,我還是不去了。”小梅哄了幾句把她帶出來,領著她一路去看孩子。

“和老王妃住在一起呢,剛才那院子才是四夫人,自從有身子,老王妃說自己不會料理,就一直帶在身邊。”小梅一句一句地安著楊姨娘的心,楊姨娘漸漸也有心思看一看王府,回去也好對人說。

路上就看到人來往不斷,來到妙姐兒院子裏,丫頭婆子更是川流不息。楊姨娘垂著眼睛跟著小梅進來,聽著小梅提醒道:“這就是老王妃和二夫人。”

妙姐兒坐著,看一看四兒媳婦的生母,要看看孩子不是嗎?麵前跪下來就叩頭的這個人,看不出來麵龐。

“用過飯再回去吧。”妙姐兒站起來,顧冰晶扶著婆婆走出去。楊姨娘這才抬起頭來,心中感激地來到胖妞兒床前,胖妞兒微笑一下:“這是孩子。”

身上一件紅色錦襖,上麵用珠子當花蕊。楊姨娘才不管這衣服多燦麗,先用手摸一摸果然輕軟這才放心。她隻關心衣服軟不軟,會不會磨孩子。

果然長的象胖倌兒,楊姨娘看著樂:“生的多俊。”滿月過後,又白且胖,楊姨娘再關心第二件事情:“小王爺喜不喜歡?”

“姨娘少說這個,”胖妞兒不讓楊姨娘說,再悄悄告訴她:“不是喜歡,是喜歡的不行,他正等著姑娘呢。我們家缺姑娘,胖倌兒天天就得意去了。”

以胖妞兒的推測,生個姑娘下來,會比小子哄的錢多,是以胖倌兒才這麼高興。這心思辜負胖倌兒一片愛女之心。

楊姨娘又放下一層心,笑逐顏開地聽著胖妞兒說話:“我對著他,從來不說喜不喜歡。”胖妞兒看一看房中擺放的東西,各色人送來的東西都擺在這裏。胖倌兒這個愛挑剔愛爭風的人,再問他喜不喜歡,不是挑著他去父母親麵前爭風。

“公公婆婆都喜歡,”胖妞兒這才喜上眉梢:“第一胎是個女孩子,三嫂說跟她一樣,多給了一樣東西,三嫂說她出一部分嫁妝,就是這話隻能聽,要到姐兒出嫁的時候看看東西才知道。”

胖妞兒不能告訴楊姨娘,這第一個孩子,胖倌兒把所有的人都搜羅一遍。胖倌兒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孩子,算是他如願以償,此時胖倌兒正和父親在說話。朱宣陪著客人吃了幾杯酒,正在房裏歪著休息,看著兒子過來磨蹭:“父親說的話,算不算?”

“不算,你小子玩花招兒,老子說話就不算。”朱宣閉目養神,再問胖倌兒:“你幾個哥哥答應你給多少?”

妙姐兒在對麵隻是笑,等著看兒子如何問表哥要錢。朱宣睜開眼睛先看到的就是妙姐兒的笑容:“你有錢給他吧,這孩子是為著別人生的嗎?”

“我也不給,”妙姐兒板起臉:“害我擔心著急,表哥離他近,順手給他一巴掌才是。還給他錢。”

胖倌兒站遠些,自己想想女兒這樣可愛,父親怕你嫁妝少,才這樣搜羅。胖倌兒這一會兒指著女兒找出來一個好理由,全然不管他從小是一個搜刮別人成習慣的人,那時候不是為著女兒著想。

福慧郡主從一側房門退回到自己房裏去,看著鄭天楷正在寫東西。走過來看一看,福慧郡主道:“這是什麼?”

“嶽父要我寫的,”鄭天楷寫累了,停下來摟住福慧坐在膝上:“幾時我們也有孩子。”福慧郡主笑眯眯:“福慧不知道的呀。”

鄭天楷抱著梳頭穿衣服都要嶽母伴著,舞刀弄槍卻要嶽父陪著的嬌嬌妻子,聽著她又是這一句,伸出手來在福慧鼻子上刮一下:“你就會這一句。”

福慧不知道的呀,這是福慧郡主的口頭禪。鄭天楷和妻子溫存一會兒,放她下來:“把你幫四哥收的禮金還給他吧。”

“這是福慧收的,當然是福慧留著。”福慧郡主笑眯眯:“哥哥們和姐夫說四哥不聽話,孩子要的晚,讓他們著急,所以他們也讓四哥著一下急。福慧先放兩天再給四哥。”

走出房門來的福慧遇到胖倌兒,胖倌兒納悶:“大哥二哥都沒有信來嗎?”福慧郡主笑逐顏開:“福慧不知道的呀。”

鄭天楷在房裏笑起來,家裏人自覺得被胖倌兒折騰了,現在一起來耍胖倌兒一次。福慧是中人,收起來一大筆禮金,再去告訴胖倌兒哥哥:“福慧什麼都不知道。”

重新執筆的鄭天楷寫的是一個奏折,看著嶽父在家裏就幫著嶽母和福慧鼓弄那鳳仙花汁子去了,不想他依然是不閑著。鄭天楷對著桌上這奏折看一看,皇上要是準了這奏折,何大人又要頭疼的不行。

賦閑在家裏的朱宣他也不閑著,鄭天楷這個看花摘花陪著妻子的女婿,此時是嶽父的一個貼身代筆小廝。

想想自己這奏折寫出來,足以讓官場上震動一下,鄭天楷恍惚間,突然不知道自己進這個門,是為著對福慧郡主一見鍾情,還是為著這權勢?

難怪這女婿挑來挑去,挑的人心不定。鄭天楷把下麵的寫完,準備送給嶽父去看。再往外麵找福慧,又在花架子下麵站著,仰著小臉兒往花上麵在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