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新蘇州”的誘惑(2)(1 / 3)

“具體一點說,市區的工業產值去年是146個億,你新區10年就要達到這個水平,150億元。”王敏生說完眼睛盯著王金華,看看自己的愛將、這位昆山人有什麼反應。

通常情況下,蘇州人會謙虛地向領導表示一番驚詫,以便給自己一些“餘地”。但這個王金華沒有,他緩緩地抬起眼睛,看了一眼市委書記和站在一旁的市長章新勝,幾秒鍾後蹦出一句話:“150億不稀奇,關鍵在政策,啟動這關要打好……”

章新勝笑了,他朝書記王敏生看了一眼,意思是說:怎麼樣,我說他王金華行吧!

當然行嘛!王敏生心想:提拔王金華到市裏來,他跟“老夥計”、昆山的吳克銓是有“私下交易”的:你把小昆山搞大搞強了,我蘇州怎麼辦?蘇州總不能讓昆山壓在底下吧!蘇州搞不好,我連你吳克銓一起弄來!

王敏生聽王金華這麼說,心裏笑得開了花。

“我什麼都不擔心,擔心的是看你給不給金華他們開發新區的獨立操作權和指揮權。”吳克銓對王敏生說過。

後來王敏生和章新勝記住了吳克銓的話,並且在市委常委會上履行了承諾:決定給新區工委和管委會“特權”--縣級職權,下設土地、財稅、公安、勞動人事、工程管理5個局級編製單位。“可以了,我們先幹起來再說。”副縣級幹部出身的王金華已經覺得市委、市政府給自己的權力夠大了,雖然他當時手下隻有“七八個人,十來條槍”,但畢竟現在是“縣處級”的司令了!

站在荒丘上,王金華順著風吹動自己的頭發,目光轉回到眼前的這片運河之邊山與水、田野與村莊之上……他的胸脯在起伏、激蕩。他感到了站在母親麵前的那種兒子的責任和義務,非常強烈的責任和義務。

當時的新區指揮部設在蘇州三元一村的一間50年代造的老房子裏,好在指揮部隻有4個男人,要不會有點麻煩,因為老房子裏沒有女廁所,隻有一個“坑道”式男廁。

沒有女人在場,蘇州的男人說話也放粗:“別看這裏不像啥樣,但我們要幹的是創全國第一、世界一流。”王金華對自己也對手下的三個拓荒牛這麼說。

2000萬啟動資金能幹創世界一流的大業?有人心裏冒虛汗。王金華則泰然置之,他提出新區四大發展戰略:開放戰略,科技戰略,人才戰略,繁榮戰略。

前麵三個戰略好理解,可繁榮戰略算啥?

--這是王金華的思路,也是蘇州改革走向世界性的戰略思路。

參與新區的各路人馬陸續報到後,王金華作了一次新區開發的動員,他一口氣將四大戰略的具體內容闡述了個明白:開放戰略就是以引進外資為突破口,進而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產業進步與世界同步、具有國際運作能力才是真正的現代化開放型的經濟發展;科技戰略的重點是瞄準高新產業,使區域真正成為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商品化、國際化的基地;人才戰略,簡單一句話就是“能翻多少跟鬥,就鋪多長的地毯。”目標是造就3支隊伍:現代化管理人才隊伍,國際化動作人才隊伍和科技專業人才隊伍;繁榮戰略是通過三產和社會事業,促進新區的快速繁榮,將新區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新蘇州城區。

丹桂飄香,迎來了蘇州絲綢旅遊節。王金華在旅遊節上亮相,並四麵出擊,亮出的牌子是“蘇州新區”。那些金發碧眼們大為驚訝:蘇州還有一個新區?是什麼樣的新?

可以去看看嘛!

王金華叫人開車過來,將老外們拉到獅子山大橋上轉了一圈。老外們看著蘇州城外那處山和水,連連搖頭:“王,你的新區很……嘿嘿,很不怎麼樣啊,與你的昆山差很多。”

王金華不急不躁,禮貌地朝老外們一笑,說:“明年你們再來實地考察,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那時你們會喜歡我們這個新區的。”

老外們很興奮:“好,明年我們再來!”

“一言為定。明年!”王金華與老外們一一握手,老外們發現他的手格外有力量。

“明年”,是一個約定,是蘇州人向世界友人和全中國的一個約定。

為這,沉睡千年的姑蘇西郊的那片曾經戰馬踏蹄的土地開始了沸騰--征地動遷的動員,掀開了太湖之濱的驚天巨浪……

從隨伍子胥入城至今幾千年未移一寸故土的當地百姓,第一次被現代文明的觸覺所撼動,他們有些不適,所以也不想聽王金華他們講的那童話般的明天的故事。於是他們拿起種地的鋤頭和挑水的扁擔,要與那些想讓他們搬家的城裏人拚死活--寧靜的秩序被打亂了,告別的儀式是悲壯的,農民們有權利與他們不了解的真相作最直接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