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五萬個老板的戰場(3)(3 / 3)

“1985年,我在繼續‘背’紐扣過程中得知常熟搞了個服裝市場,而且在很短時間內就火了起來。與義烏相比,我覺得常熟的優勢要大多了,雖然常熟也沒有鐵路,但它與上海、無錫、蘇州都十分近,陸路水路又都很方便,且此處本是富庶之地,一定比我們浙江的義烏、溫州市場有前途得多。事實後來證明了我當時的判斷,常熟市場確實潛力非同一般。剛來時這兒連攤位基本都是不要租金的,我出5角要了個攤位,結果生意好極了,我趕快又租了幾個攤位。還是搞小百貨,把常熟這兒的東西批回到義烏,其利潤大大高於過去我在上海、常州做生意。因為常熟這兒交通方便,貨色好,又是一般產品的產地。像服裝一類的東西,上海市場上的多數產品基本上常熟一帶都有生產廠家。相比之下,這兒的價格肯定便宜多了。咱做生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哪兒能賺錢能多賺錢就往哪兒跑。常熟的市場占價格的優勢,貨的質量也過硬,而且這兒的人文風氣好,天生是塊做大生意的好地方。到常熟三下兩下就發了,我家鄉的浙江老板們便急紅了眼,說啥也要跟著我過來,這不沒幾年,常熟市場上都快讓我們浙江人擠翻了。現今隨我而來到常熟搞服裝生意的就有五六千老板,他們有不少人比我會做生意,最多的一年在這兒就賺千把萬元。你說嚇死人?那當然,在常熟服裝市場上賺錢賺得嚇死人的可不是一兩個。”

“你不知道?上海人才真厲害呢!你可以去采訪他們……”浙江“批發大王”結束采訪時對我說。

戰例之八:上海人插足:一擲千萬元

浙江老板慨歎自己無法與上海人相比,大概也基於此。

在常熟服裝市場上的商戰中,應該說上海人是最早參與的一批外地老板了。他們精明、會做生意是出了名的。80年代中後期也就是常熟服裝城形成的前幾年間,上海人在常熟市場上所有從商老板中占30%之多。但後來上海出現了股市,許多人回上海玩股票去了。可是這兩三年中,常熟服裝城裏又回來了一大批上海老板,問其原因是:股市沒多少賺頭,弄不好老本都得虧進去。常熟服裝生意可不一樣,這兒是穩賺,好時也能像玩股票,幾天內大發一場。但它絕不會出現像股市那樣一夜間傾家蕩產的風險,差到家也最多是少賺了些。上海人從“血”的教訓中重新認識了常熟市場。而有時我們為什麼說聰明的上海人精明有餘卻高明不夠也基於此理:在家門口的股票瘋似的吸引那些夢想一夜之間就能當百萬富翁的上海人打道回府時,浙江等地的老板們便要過上海人丟下的攤位,穩穩當當地照幹他們認為賺錢不薄的原行當。結果浙江等地繼續留在常熟市場上的人們在上海人去玩股票的幾年裏大發常熟服裝財。

歸結起來,你說浙江等地方的人厲害還是上海人厲害呢?結論不要下得太早,因為轉過彎來的上海人這次回常熟殺回馬槍來勢之猛,實在讓浙江等地的老板們有點招架不住:

--某上海老板,1994年一出手近200萬元租下服裝城內的“華盛市場”、“招商場”等黃金地段若幹門市,又在春秋兩季連續推出新款女套裝,當年一下從常熟市場上“卷”走1000餘萬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