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原名叫《歡喜》,寫一個叫歡喜的小女孩的故事。媽媽希望她一生歡喜,無憂無愁,命運卻讓她顛沛流離,有苦有樂。寫這文的時候,我最初的想法,是要寫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畢竟生活有太多的悲劇,我更喜歡幻想美好的故事。

但故事漸漸展開,有些人,有些事,已經不受我控製。他們擁有各自的命運,如同奔騰的河流,而我站在河的彼岸,看著他們的悲歡離合,直到視線模糊。文寫完的深夜,我對著寂靜的客廳,心裏空蕩蕩的,漂泊著沒有歸屬感。

就像最後的最後,歡喜選擇離開,繼續流浪,因為她的內心無法安寧。

我一直認為,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大於幸福。如果緊緊擁抱,卻滿身血刺,那寧願遠遠地望著。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會是這種結局,不是不愛,而是橫在歡喜與宮寶之間有太多的事,期待在一起的幸福反而變得微薄。

說真的,我實在不是一個會講愛情的作者,我隻是把我所思、所看、所戀的寫下來,用心。

我在文裏提到兩個城市,一南一北。寫文前夕,我剛從北方的城回到南方的家,然後再碾轉到西南,短短幾個月,我換了三個城市,最後在高原開始寫這篇文,帶著對北方的懷念,對家的思念。

北方是謝歡喜和宮寶的一個城,他們在那裏相遇。

南方是他們的家,是我熟悉的有著海腥味的小鎮。

都是我愛的地方,也是我喜歡的感覺,青梅竹馬,生死不離。文中我最愛的一段莫於過,他們手牽手在街頭賣藝行乞。看過文的朋友問我,你會不會太殘忍,連我這樣鐵石心腸的都覺得心酸?我卻認為最美好的一段就是他們小時候的不離不棄。

小時候是無邪天真的,他們毫無間隙地靠在一起,沒有成人的猜忌,麵對世俗的貧賤不公,坦蕩地共同麵對,如同水晶般透明,那麼幹淨,純粹得沒有一絲瑕疵。那時的歡喜,那麼勇敢,那時的宮寶,綠眼睛裏隻有她。

後來,他們來到南方,他為她改名換姓,甚至把歲數改成和她一樣,生日換成大她一天,歡喜還在糾結娃娃親是什麼意思時,宮寶說,“我隻有你了”。他無所依靠,隻有她,這個小小的舉動對他是契約般的儀式。

他們必須在一起,什麼也不可能分開他們!如果謝宮寶和謝歡喜沒有在一起,拿什麼讓我們相信愛情》我拿著這樣的執著和信仰繼續這個故事,原諒我,不曾想過這也隻是一場空歡喜。

他們不是不愛彼此,隻是敵不過命運。

那麼多殘酷的現實洶湧而來,他們太弱,又太過年少,報得了仇,卻守護不了自己的愛情。他們都是這樣純粹的孩子,太過純淨的眼睛容不下傷痕、裂縫。不是因為不愛而離開,而是太在乎彼此。

我總是想,這故事不會結束,因為宮寶還在等著歡喜,而地球是圓的,總有一天,歡喜會重新走到宮寶的身邊,那時,他再為她唱起《一生所愛》,一生所愛,不失所愛,我是多麼希望你們在一起……

最後,將這本書獻給我剛出生的侄女,她迫不及待地提早一個月出來,晚上十一點轉了三家醫院,讓她母親陣痛十一個小時,一家人陪她糾結到天明,幾分歡喜幾分憂。但親愛的寶貝,你的到來,給了我們多麼大的幸福和驚喜。

姑姑寫下這些字的時候,你還在保溫箱裏,外麵,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的家人都在等待,算著日期可以去看你。寶貝,我們愛你,世間有諸般歡喜,亦有苦難,但心中有愛,上善若水,一生平安。

麥九

201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