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皮膚科(2 / 3)

典型病例:朱XX,男,5歲。頭部白癬3處,大如手指肚,患處有瘡痂、瘙癢、脫屑、滲粘水,己3月餘。用此藥搽5天後瘡痂漸脫而愈。

(五)汗斑

方一

處方:密陀僧、烏賊骨各30克,硫磺、川椒各5克。

用法:克藥共研成極細麵,過l20目篩裝入瓶內備用。取生薑l塊,斜行切斷,以斷麵蘸藥麵少許擦患處,搽至汗斑變成淡紅色時即可。每天早晚各1次,擦後勿用水洗。一般用藥l~2周,汗斑即可消失。為了預防複發,可擦三天。

療效:經治15鍘,5天痊愈I0刨,8天痊愈2例,l5天痊愈3例。

典型病例:刁XX,男,43歲。患汗斑五年餘。檢查:頸、胸、腹、背及上肢皮膚均有許多黃豆大斑,甜之有糠秕樣鱗屑脫落。按上法治療9天後,汗斑消失。皮膚恢複正常。隨訪2年,未見複發。

方二:

處方:韭菜、茄子、硼酸、硼砂各25克,米醋200毫升。

用法:首先分別將韭菜、硼酸、茄子、硼砂搗爛,然後混合共搗,加入米醋,密封24小時後用。擦塗患處,一日數次。

療效:經治5倒均愈,用藥3~5日。

濕禿

方一

處方:青黛、兒茶,黃柏、五倍子各9克,冰片3克,乳香、沒藥各6克。

療效:治療各種濕疹54例,用藥5~7天,痊愈41例,

餘無效。

典型病例:同XX,男,42歲。患陰囊濕疹二年餘,滲出嚴重,癢甚,難以入睡。用此方治療6天痊愈。隨訪2年未見複發。

方二

處方:吳茱萸30克(炒),烏賊骨21克,硫磺6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若滲出多者,可將藥粉撒在患處;若無滲出者,可以用蓖麻油或三黃軟膏化開調抹,隔日1次,上藥後盾紗布包紮。

療效:經治120例,用藥7~10天,治愈105例,好轉l。例,無效5例。

方三

處方:苦參60克,黃柏,青蒿、金銀花各30克,蛇床子15克,五倍子2克,冰片(後下)3克,白礬9克。

用法:煎湯先熏後洗,每日l劑。

療效:經治28側,用藥3~10天,21例治愈,7例未愈,但瘙癢大大減輕。

典型病例:申XX,男,32歲。下肢起紅色小丘疹,瘙癢難忍,搔抓後糜爛滲水,融合成片,尤以腹股溝處為甚。經用上方4劑,疹消癢止而愈。隨訪1年未見複發。

方四

處方:蒲黃適量。

用法:將上藥研極細粉,取適量直接撒在皮損上,若滲液濕透藥粉時,再繼續撒。

療效:經治滲液性濕疹30例,25例當天止癢,20例l~3天內無滲液。均6~l5天痊愈。

陰囊皮炎

處方:大葉桉、大飛揚、紫蘇、苦楝樹葉各30克。

用法:水煎洗患處,每天1次。

療效:經治29例,用藥3~5天治愈28例,無效l例。

蕁麻疹

方一

處方:地膚子、紅糖各30克。

用法:地膚子加500毫升,煎成250毫升,過濾,衝紅糖,乘熱服下,蓋被使出汗少許。早晚各服1次。

療效:經治98例,均愈。服藥l~3劑。

方二

處方;蜂房30克,生薑30克,紅糖30克。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60倒,服藥3~5劑,治愈58鍘,2鍘無效。

方三

處方:川椒,蒼術,蛇床子、蒼耳子各9克。

用法:水煎洗患處,每日早晚各l次。

療效:經治l2例,用藥3~5天後,治愈ll例,好轉l側。

神經性皮炎

方一

處方:艾葉60克、防風60克,雄黃l克,花椒9克、苦參15克、百部2克。

用法:水煎外洗患部,每晚上1次。

療效:經治32例,用藥3~5天均痊愈。

方二

處方:杏仁6克、輕粉3克、豬油30克。

用法:將上藥共搗如泥,用紗布包住,烤熱擦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療效:經治28例,連用藥6~9天治愈27例,好轉l例。

方三,

處方:爐甘石、冰片、硼砂各6競,紅升丹1.5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裝瓶。用時調凡士林少許外擦,每日早晚各1次。

療效:經治17例,用藥5~30天,l4例痊愈,3例無效。

典型病例:郝XX,男,45歲。患神經性皮炎9年9頸部皮膚廣泛苔蘚祥變,瘙癢異常。用本方治療3周痊愈。隨訪2年未見複發。

方四

處方:花椒60克、黃連30克、75嚦乙醇適量。

用法::垮前2藥洗淨、搗碎,加乙醇浸漬24小時後,過濾去渣,補充乙醇至1000毫升。外塗患處,至患處感覺皮膚發熱為度,每天2~3次。

療效:經治21例,用藥5~15天,治愈15例,7例未堅持用藥。

典型病例:於XX,女,41歲。患神經性皮炎2年,頸部兩側皮膚粗糙角化,甚癢。曾用強的鬆局部治療封閉等治療無效。後用本方9天即痊愈。

皮膚瘙癢症

方一

處方:當歸、白芍,首烏,生地、甘草、丹皮各l5克,白薇、白蒺藜各20克,秦芄l0克,紅花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l9例,用藥3~9劑,l4例痊愈,5例無效。

典型病例:王XX,女,13歲。4年來全身尤以臍下皮膚幹燥無澤,奇癢難忍,皮屑脫落。抓痕血痂連片,血色素沉著。服上方5劑,諸症己除,繼服3劑以固療效。2年多來未見複發。

方二

處方:馬尾鬆針60克。

療效:經治7例,扁藥3~9劑,5例痊愈,2例無效。

典型病例:金XX,男,21歲。突然全身奇癢,白頭麵至手足遍體出現針尖樣大小紅色丘疹。經本方治療l次,半小時癢止疹隱。9個月後複發,又用本方治療l次,半小時後癢止病愈,後未再發。

方三

處方:艾葉、防風各30克,雄黃、花椒各3克。

用法:水煎2次過濾,濃縮至100毫升。外洗患處,每天2次。

療效:經治18例,用藥3~5天均愈。

方四

處方:劑芥9克、赤芍l0克、防風9克,金銀花10克、生地l0克、木通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9例,服藥2劑均痊愈。

方五

處方:煙葉3片。

用法:水煎外洗患處,每日晚上臨睡時1次。

療效:經治l4例,連洗3晚上治愈13例,好轉l例。

滲出性多形性紅斑

處方:地膚子31克,槐花l3克,白菊花、款冬花、夜交藤各l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41例,痊愈39例,2例好轉。最少服藥2劑,最多服藥l2劑。

紅斑性狼瘡

處方:生地31克,麥冬、玄參各l5克,剃芥、天花粉各9克,黃連,白芷各3克,升麻、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療17例,用藥9~21劑,。11例痊愈,6例無效。

典型病例:李XX,女,l8歲。麵部對稱性蝶形紅斑3個月,近日高燒,全身關節酸痛,胸悶、納差,經醫院檢查確為“紅斑性狼瘡”。脫發,麵部可見對稱性蝶形紅斑,充血明顯,無鱗屑及滲出液,雙手及足心均示紅斑損害。經服上方l9劑痊愈。隨訪l年未見複發。

備注:在服藥期間忌腥、葷及刺激性食物,忌吸煙。

手足皸裂

方一

處方。甘草50克、75%酒精200毫升,甘油200毫升。

用法:將甘草浸泡予酒精內24小時後,取浸液去甘草旅甘油即成。用時,將患處洗淨後用本藥塗抹。

療效;經治65例,痊愈52例,好轉l0例,無效3側。

方二

處方:蜂蠟15克,香油l5克。

用法:將上2味入鐵勺煉成膏。以膏抹患處,用火烤5分鍾。每日晚上1次。

療效:經治8例,用藥5天痊愈6例,好轉2側。

手痛洗方

處方:當歸、紅花、沒藥,續斷,地骨皮,五加皮備克,透骨草9克,乳香3克。

用法:水煎洗患處,下次再溫藥洗,l劑藥用兩天,每日早晚各洗1次。

療效:經治3例,2天後痊愈2刨,好轉l例。

凍瘡

方一

處方:劑芥50克,蘇葉、桂枝各l5克。

用法:加清水2000~3000毫升,煮沸後溫洗患處,每日1~2次。

療效:經治79刨,用藥5~l5天,51例治愈,餘好轉。

典型病例:李XX,男,42歲。手指及足趾患凍瘡腫痛已10天,晚上奇癢。經用上方外洗5無,腫痛消失而愈。

方二

處方:大青果3個,冰片l克。

用法:將青果燒灰存性和冰片共研細末,裝瓶密封備用。用時香油調糊外敷患處,每日早晚各l次。

療效:治療48例,一般敷藥l天痛止,2天腫消、3天即痊愈。

酒鼓鼻

方一

處方:大楓仁、核桃仁、蓖麻子、杏仁各l5克,水銀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