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皮膚科(3 / 3)

用法:先將前4味藥研細末。水銀用唾沫研開與藥末調勻共搗,研成泥狀,用兩層紗布包好備用。每日用藥擦患處4~5次。

療效:經治4例,用藥l5~20夭即愈。

方二

處方:綠豆450克,荷花瓣60克(曬幹),滑石、白芷,“白附子各l5克,冰片、密陀僧各6克。

用法:將上藥研細末,為l料。用時將患部洗淨,白天以藥末擦之,晚上則以溫水將藥調成糊狀,封塗於患部,晨起後洗去之,如此用藥,至愈為度。

療效:經治ll例,治愈7例,餘無效(用藥l0天)。

典型病例:耿XX,女,53歲。患本病多年,初僅鼻尖部紅赤,無腫痛之苦,因而未加留意,後漸加重,患部紅赤,癢痛難受。用此方治療未及半料即愈,觀察6年未複發。

方三

處方:桃仁9克、珍珠l克、麻仁6克、輕粉l.5克、紅

粉0.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加入熬好冷卻凝固之豬板油適量,攪拌均勻,貯瓶備用。用膏塗於患處,每日2次,至痊愈。

療效:治療3例,l例治愈,2例好轉。

典型病例:陳XX,男,40歲。3年多來鼻部表麵經常發生光亮油膩,並有紅斑出現,紅斑處毛細血管擴張,毛囊氣孔較大,有時出現紅斑丘疹。診為酒鼓鼻。塗上藥l2天後皮膚損害處完全恢複正常。隨訪半年末見複發。

痤瘡

方一

處方;大麻子(去皮)10個,大楓子(去皮)10個、輕粉3克、紅粉3克。

製法:共研極細麵,以香油調勻備用。

用法:外塗患處,每日3次。

療效:經治8例,敷藥4~l0天均愈。

方二

處方:核桃仁、大楓子仁、冰片、水銀杏等份。

製法:把核桃仁、大楓子仁共搗成泥,冰片研末、水銀用唾沫研開,混合共搗後用布包住。

用法:先用肥皂水洗淨麵部,用藥布包輕擦患處,擦至患處發熱、皮膚發紅即可,每日2次。擦藥時不可用力過大,免傷皮膚。

療效:經治4例均愈。

玫瑰糠疹

處方:紫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小兒酌減。

療效:經治5例均愈,服藥5~7天。

典型病例:劉XX,勇,26歲。皮膚突然發生紅色皮疹,癢不甚,但逐漸增多。軀幹及四肢近端可見彌漫性粉紅色斑疹,綠豆大小,腹有糠狀鱗屑,部分皮疹融合成片,有環狀母斑,鱗屑較多。用此方8天,症狀消失痊愈。

白癜風

方一

處方:蛇床子9克,芷各6克,輕粉4.5克。

用法:共研極細麵,石硫磺、雄黃、苦參、密陀僧、白和勻,用醋調搽患處,目2次。發於顏麵者予每晚臨睡時搽。

療效:經治17例,用藥30~60天,.治愈9例,餘無效(未堅持用藥)。

典型病例:楊XX,男,40歲。手臂發白癜風一塊,約有5*5厘米,周圍有數個小白斑點,逐漸擴大,己1年多時間。用本方藥l個月後完全消失。

方二

處方:麝香0.03克、蟾蜍0.03克,白附子0.15克、斑婺1個,香油適量。

用法:將白附子、蟾蜍分別研成細末,斑蟹焙黃研細末。把4種藥混勻,加入適量熟香油(煉沸放冷)拌成稀糊狀,敷患處。

注意事項:敷藥第二天,即起大的水泡,白消,如果第三天不消用針刺流盡黃水後生痂皮,過幾天白落。皮膚顏色由紅變成本色,如果一次不徹底,再敷藥二次可愈。

療效:經治5例,敷藥l次,l0~15天皮膚顏色恢複本色即愈4例,其餘l例敷藥2次,25天即痊愈。

方三

處方:密陀僧、硫磺、海螵蛸、白芷各等份,共研極細末。

用法:先用手把患處搓熱,待汗孔開放,用藥末搓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療效:經治7例,敷藥l個月痊愈5例,好轉l例,無效1例。

斑禿(鬼剃頭)。

方一

處方:當歸、柏子仁各50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每日3次,每次9克,飯後服。

療效:經治50例,服藥9.vl2天即痊愈。

典型病例:丁XX,男,32歲。患脫發3年,成片脫光,經多方治療無效,用本方9劑,9天痊愈。

方二

處方:防風、蔓劑子,艾葉、菊花各9克,劑芥、藿香、薄荷,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洗頭,早晚各1次,每劑藥可洗3天,洗時把藥加熱。

療效:經治l5例,用藥l2",-'15天治愈12例,好轉2例,無效l例。

方三

處方:鬆香30克、香油60克。

用法:甩紙卷鬆香末,在香油內浸透,用火點燃,下甩一碗接滴下之油。先將禿瘡洗淨,再用藥敷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療效:經治6例,4例治愈,2例無效。

方四

處方:雄黃、硫磺、鳳凰衣各16克,穿山甲(製)9克,滑石粉、豬板油備30克,豬膽l隻。

用法:將前5味藥研細末,用豬油和豬膽汁調和藥末如泥,用紗布包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10天。

療效:經治17例,痊愈l6例,好轉l例。

典型病例:李XX,男,21歲。患斑禿9年,多方求醫無效。用本方治療10日即痊愈。

青年麵頰黃褐斑

方一

處方:菟絲子l 5克,女貞子、何首烏各l2克,當歸、旱蓮草、白芍各l0克,生地、熟地各l5克,阿膠,枸杞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療效:治療54例,痊愈42例,l2例好轉。

典型病例;馮XX,女;24歲。春天勞動時麵部經日光照射後,鼻部皮膚即發現淡黑色斑塊,枯暗無光澤,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膚。後斑塊漸漸加深,呈深褐色,對稱性,漸向上唇、麵頰、眉、額部蔓延,形狀不一,無白覺症狀。經服上方14劑,色斑消失,痊愈。

方二一

處方: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蘞,白丁香(即雀糞)各4.5克:密陀僧3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用少許攪入雞蛋清或白蜜內調成稀膏。晚上睡前先用溫水浴麵,後將此膏塗於患處,晨起洗淨,一般1月內斑痕可褪淨。

療效:經治17例,l4例痊愈,3例好轉。

典型病例:王XX,女,22歲。半月來在兩顴骨處出現黃褐色斑塊,不癢不痛,逐漸擴大。經上方施治月餘,斑除而複本來容顏。

麵部黑色素沉積症

處方:當歸9克、川芎3克、紅花6克、益母草9克、槁本9克、製香附9克、牛膝9克、柴胡4.5克,白芷6克、劑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療效:經治7例,服藥3~15劑,治愈3例,好轉S例,無效l例。

典型病例:回XX,女,28歲。 6年前麵部開始出現黑斑,初呈蝴蝶狀,以後逐漸發展,其兩頰部為重。服上方7劑,麵部黑斑己見消退,再服7劑,其黑斑消失,顯露正常皮色。

魚鱗病

處方:生黃芪50克,黑芝麻40克,丹參、地膚子各25、克,當歸、生地、熟地、枸杞子、何首烏、白蘚皮各20克,生山藥、苦參,防風各l5克,川芎、桂枝、蟬蛻、甘草各l0克。有心悸、失眠、健忘等者加炒棗仁、、合歡花;納果者去生,熟地、加白術、雞內金;便溏者去黑芝麻、枸杞子、生熟地、加白術、山藥;氣短,白汗者加黨參。

用法:每劑煎3次,2日服完,早晚各1次。小兒酌減。

療效:經治51例,治愈31例,好轉l8例,無效2例。治療時間4~7個月。

典型病例:江Xx,男,6歲。白幼發病,皮膚粗糙,色灰黑,幹燥皸裂,遍及全身。服上方,每半劑煎3次,3日分服。服藥l個多月後皮膚顯著柔軟,魚鱗狀皮膚基本濺除。照原方續服。2個月後追訪,皮膚柔潤如常人。

疝氣

處方:新鮮地骨皮(枸杞根外皮)、鮮生薑各125克。

用法:混合搗爛如泥,睡時用細紗布把藥泥包住,敷予疝處,然後用繃帶紮緊。

療效:治療8例,用藥l夜即痊愈。

手脫皮

處方:維生素C注射液10毫升。

用法:先將手洗淨,用維生素C注射液2毫升倒入手掌4內,然後雙掌將藥液擦勻,待藥液千後發白時洗掉,每日2次。

療效:經治25例,用藥l~2日見效,3~5天均痊愈。

手腳出汗

處方:白礬,幹薑各30克。

用法:水煎,每晚睡前泡洗患處。

療效:經治25例,用藥l~2日均痊愈。

狐臭

方一

處方:生薑適量。

用法:先用熱水敷洗腋窩10~15分鍾,再用生薑輕擦廚部,擦至皮膚輕度充血為度(切不可用力過大,以免擦傷皮膚),然後用3%碘酒塗局部。每天2次。

療效:經治41例,用藥l0天即痊愈。

方二

處方:冰片3克、50%酒精20毫升。

用法:將冰片置於酒精瓶中,讓其白行溶解(注意密封),即成冰片酒精溶液。先將腋部用溫肥皂水洗淨、擦幹,再將上藥塗搽於腋部即可。l0天為l療程。每日1次。

療效:經治12例,用藥1~2個療程即愈。

病例:陳XX,男,26歲。患狐臭5年,到醫院多次洽療,好而複發。後用本方治療2個療程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