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3 / 3)

這一天,林渠的兄弟部隊包圍了一個縣城,其所在連隊負責阻擋日本人的救援,戰事發生在一個小山坡上,異常慘烈。

數量對比兩百人對五百,戰鬥從天黑僵持到天亮,眼瞅著身邊的戰友不斷戰死,山下的小鬼子最後發起了衝鋒,等衝進了戰壕,雙方進入了白刃戰,那個時候兩百人隻剩下十多人。

小鬼子最後包圍了已經打光子彈的守軍,派出一個武士道高手,並聲稱隻要鬥的過他,就可以活命,上去拚命的往往走不了一個回合就被捅了窟窿,小鬼子哇哇大笑,以此取樂。

終於輪到林渠,依仗著經驗和靈巧,躲過不少致命攻擊,還趁機傷了對手幾刀,雖不致命,卻把鬼子氣的哇呀呀大叫,小鬼子最後惱羞成怒,拔出手槍“啪啪”兩搶,槍槍傷及要害,林渠殞命。

是夜,猶如萬墳崗一樣的山坡,從死人堆裏傳出一聲聲夜貓子的嘯啼,就見那林渠屍身猶如燒紅的鐵碳一般,渾身通紅,那射入其心髒的兩顆子彈,猶如被一隻鐵手勾住一樣,被拉出胸口,隨著一口重新入世的渾濁之氣吐出,林渠徑自站了起來,重新打量這亂葬崗一般的屍堆。

終於仗打完了,硝煙散盡,林渠回到了陶家渡口,新國家的成立,分到幾畝薄田,也算的上衣食無憂,但其卻一直未娶妻生子,反而有事無事行走在鄉間村頭,幫村民解決一些奇事怪事,偶爾也會進城,采買一些奇奇怪怪無人問津的物品。

就這麼平淡的又過去十多年,這一天林渠正準備出門,推開院門那一刻,忽聞一聲老鴉啼哭,又見青牛流淚,稍一計算,乃60年即逝!是夜,夜觀天象,再結合半本奇書推演,卻又是一場妖魔為害人間的慘劇即將來臨。

第二天,林渠變賣家產,分了田地,對外推說遠投本家親戚,卻搬進一早已廢棄的荒山內的道觀中,此道觀藏於深山之中,周圍上百裏都是茂盛的密林,斷不會受人打擾。

林渠把道觀修繕一番,自顧住了下來,這一住又是二十來年的光景,本以為此生會老死在這小觀內,沒成想,十多年前的一天,林渠早起挑水,遠遠的望去,那溪水上遊好似漂來一尖角小舟,被一支懸離水麵的樹枝攔住。

林渠逆流而上,越到近前卻發現那不是什麼小船,再定睛一瞧:原來那隻小舟竟是一隻竹籃,籃內有一繈褓裹著一凍的連哭都哭不出的嬰兒,林渠一見,嚇得忙把嬰孩放入自己懷中取暖,足足半晌功夫,孩童終於哭出聲來。

林渠用米糊一口一口喂養,孩童漸漸長大,也愈加聰慧懂事,但有一事林渠一直心存疑慮:那溪水上遊是高聳入雲的雪山,這憑空而來的嬰兒是怎樣的來曆?

身邊有了一嬉鬧的孩子,林渠的生活漸漸滋味起來,他手把手教其讀書認字,尤其是那本隨身帶的半本奇書,更是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經驗傾囊傳授。

待這孩童長到6-7歲,林渠也度過百年光景,但身子骨依舊硬朗,耳聰目明,看上去似六十歲一般,再掐指一算,這世間災難早已散盡,此刻正是盛世之時,加之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朝氣十足的少年,陪著自己困死在這道觀中,爺倆簡單收拾,終於離開了這住了多年之久的舊地。

促使林老頭下這個決定還有一個原因,距離上一次那個袁姓賊子作亂過去了一百二十多年,照這半本奇書記載,逢六十年一甲子時間,人世間將會有場浩劫,如果可能,他想試試拚了這把老骨頭看能不能避免,至少是為了這個取名叫“喜水”的孩子。

林老頭又一次翻開了這本奇書,上邊古纂的字體依稀寫著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