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2 / 3)

明知道越寧是對的,也隻能放他走人。越寧也不讓他為難,幹了這些年,汪學海也不算虧待他,越寧存了不少本錢,人脈也算建立起來了,自己另起爐灶。網購才興起,越寧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當機立斷,做快遞去了。

汪學海的兒子考上大學,才發覺自己小時候真是渾了,回來對越寧倒是挺好。發現越寧走了,悔得跟什麼似的:“怎麼讓他走了?!”覺得當年是自己耽誤了越寧,越寧有事兒,就想幫把手。汪學海的企業也做得挺大了,汪學海的兒子汪驥,很想讓親爹幫越寧一把。

汪學海是個精明的商人,真不願意為越寧去得罪龍四海,委婉地勸越寧:“給他個殼子,他用不多久就得垮,你換個地方重頭開始。有什麼損失,我給你補好了。”

越寧微笑著謝了他的好意,客氣地掛斷了電話。喝了那麼多酒,陪了多少笑臉兒(臉好也是優勢不是?)又搶先辦了這麼個公司,說讓就讓?還是讓給個傻逼?別說龍四海,就是龍四海他姐的金主,也是人傻逼好嗎?

這要讓了,就是越寧了。

想到這裏,越寧給帝都那邊去了個電話:“情況怎麼樣了?”

對方接得很快:“差不多了,那一位回來了。”

“動手吧。”

越寧避開這兩個月,就是為了等這個機會,所有演員就位了,就等著顧四爺兩位愛妾打得驚動小報了。

顧川的風評很不好,卻又讓人很無奈。

家庭背景擺在那裏,哪怕他是頭豬,也不是越寧能夠動得了的。越寧很聰明地避開了他,不是不想,而是辦不到。拍翻龍四海,別給自己的事業找麻煩,才是眼下最迫切的事情。龍四海接下來的下場,越寧也不是很滿意,不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自己總有翻身的那一天,到時候再算總賬。

顧家會護著顧川,龍四海姐弟倆,包括顧川所有的“女友”,估計顧家更恨不得他們不存在。

越寧抓住了這個點,直接對龍四海姐弟倆動手了。對付這姐弟倆,甚至是顧川其他的女朋友,越寧幾乎不用費什麼腦子。顧川能HOLD住的女人,腦筋也比較地……一言難盡,越寧打了幾個匿名電話而已,就讓她們鬧了起來。

越寧趕到帝都的時候,小報緋聞已經新鮮出爐了。

網絡的發展讓一些消息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就給“公關”了,尤其是涉及到什麼明星之類的。小報記者以為會拍到明星私會的新聞,沒想到撲了個空,懷著“陰天下雨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的宗旨,將這個小區裏的另一樁熱鬧給拍了下來。

越寧一回到帝都,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司總經理。龍四海正在躲風頭,既然龍四海是掛在顧川公司裏的,找顧川的公司,有什麼不對?不是你們要“入股”、“投資”的麼?我送上門來了,你們吞吞看看呀~~~

司總經理微禿的頭頂引起了越寧些微的同情:遇上這些豬隊友,不禿也難。

果然,司總經理一聽越寧講“入股”,就知道龍四海又幹了什麼“好事”。平常幾句話打發了也就算了,在這節骨眼兒上,已經有好事者“深八”了,就不能讓事情這麼過去。司總經理出手收的尾,鄭重給越寧道了歉,表示這個項目擱淺了,龍四海因為經濟問題被拘了,十分不好意思,小夥子你自己去辦吧。然後給了越寧一張名片,給越寧介紹了幾個本地商人。

越寧捏著名片,誰也沒找,埋頭做他的快遞去了,名片倒是小心地收了起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與其現在就登門要好處,不如到了更需要的時候“偶然想起”。抱大腿、沾好處,也要沾得好看。

龍四海的事情,對於顧家來說真是太小了,小到顧川將人趕走,顧家都不帶多搭理的,隻是放了話,顧川那些個姨太太,跟顧家沒半毛錢關係。顧川氣了一場,既沒有心情也沒有腦子去深思這件事,讓越寧逃過一劫,專心做事業去了。

寒來暑往,匆匆又是一年,此時快遞公司的擴展並不算十分迅速。它的規模取決於需求,此時網購還是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許多人還用不慣。越寧也不著急,穩紮穩打地幹著,網點也隻是先在大城市鋪設。畢竟是搭上了這個行業上升階段的順風車,越寧漸漸幹出了點滋味來。

看起來日漸風光,應酬依舊不少,層次倒是慢慢地提上去了。兩年後,汪驥神神叨叨地跑了過來,要給他介紹幾個人認識。汪驥這貨,大概是真的想彌補越寧,打上了大學之後,得空就往越寧這邊湊。他讀的是帝都的大學,越寧一開始是在魔都那邊打拚,做快遞,總要連著一些點,魔都帝都兩頭跑,跟汪驥的接觸就多了起來。

汪驥的心思越寧看得明白,愧疚是有的,彌補是有的,一點淡淡的優越感和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心也是真切的。越寧覺得無所謂,人至察則無徒,不是麼?這世上哪來那麼多純粹的關愛呢?純粹關愛他的人,也已經死了。

汪驥給他介紹的“朋友”,是汪驥高兩級的學長,據說家裏很有背景。有背景的二代,越寧可見過不少,拿他逗趣兒的也不是沒有。越寧對汪驥的這個學長,也沒抱什麼希望,不過,汪驥介紹了,他也不能不給麵子不去見。也是汪驥那個心思,多個朋友多條路。上趕著不是買賣,見過一次麵,下一麵有事兒遇著了,就是“交情”了。

越寧應酬是一把好手,沒多久就混熟了。彼時魏駿等人的坑爹事件才過去不太久,一些比較惹眼的應酬就沒了。CS這種流行了好兩年的也漸漸淡了,圈子裏開始流行打獵。圈一片獵場,放一些活物,用獵場提供的弩具、弓箭、槍支,真刀真槍圍捕獵物。見血的運動極大地刺激了眾人“血性”,越寧技術不錯,人都愛跟他組隊,還被戲稱為“楊過”。

“楊過”很有名,年輕、事業有成、生得極好看,還帶有一種令人惋惜的缺陷。很快與不少人成為了“朋友”,隻可惜“楊過”並不是總在帝都的,三頭兩頭地開拓業務,令閑人們更是遺憾。動動手的事兒,也就幫一把。就希望他把時間給空出來,大家一起好好玩。 “楊過”極有分寸,極少主動提什麼要求,偶爾提一點,還有為朋友說話的。

這樣知情識趣又“無欲無求”的人,上哪裏找呢?

更難得的是,“楊過”讀書少、身世慘,卻沒有太多的戾氣,還很好學。你想當他老師也可以,隻要你講得有道理,他那小眼神兒,真是讓人架不住。幹脆就有就想讓他重新回學校讀個書,成人高考什麼的、輔導老師什麼的,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事兒。內裏還有幾個正在讀書的,很想拉他一塊兒。“楊過”也樂意學東西,就是委婉地講:“裏裏外外就我一個人,抽不出整時間來。”然後要點課本什麼的,偶爾蹭個課,就憑這零碎的時間,還能跟上進度,還不是敷衍。

太可人疼了。一來二去的,也交了幾個雖然不太務事業,心地還算不錯的朋友,時不時的不用他說話就幫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