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
(1)急性期應注意休息,避免站立和步行,減輕下肢和足的負擔。症狀緩解後也不宜久站和過多步行。
(2)宜穿輕便鞋,可在患足鞋內放置海綿墊。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緩慢,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低熱、手足麻木刺痛、食欲不振、疲倦乏力、體重減輕等前驅症狀,隨後便出現某一兩個關節遊走性疼痛、僵硬,逐漸發展為對稱性多個關節受累。清晨肌肉酸痛,關節僵硬(稱為“晨僵”),適度活動後僵硬現象可緩解。病變關節最後形成屈位畸形改變,手指常在指掌關節處向外側半脫位,形成特征性的尺側偏向畸形,生活不能自理。
【按摩治法】
(1)用撚法撚一側腫大指關節,同時配合小關節的搖動。最後再搖肩關節,搓上肢3~5次。
(2)患者仰臥,兩手臂自然伸直置於身體兩旁,術者先在其一側上肢的背麵用按法沿指掌、腕關節、前臂至肘關節施術,往返操作3~5遍。然後患者翻掌,再以揉法施治,同時配合肘、腕、掌、指關節伸屈和搖動的被動運動。
(3)術者先用揉法在臀部施術,再向下沿大腿後側、小腿後側,直至跟腱、足背、足趾,往返操作2~3次。
(4)用揉法施術於大腿前部及內外側,經膝關節向下到小腿前外側,直至足背、趾關節。同時配合踝關節屈伸及內、外翻的被動運動。
【健康提示】
(1)病人應保持樂觀和開朗的情緒,切勿鬱悶憂慮、悲觀失望,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
(2)防寒保暖,處於幹燥、溫暖的生活環境,盡量避免冷水作業。
(3)日常飲食要全麵合理搭配,可適當多食動物血、牛肉、雞肉、魚、蝦、蛋、豆類製品等,少吃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
(4)適當進行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鍛煉,但要避免關節損傷。
痛風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當血中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髒中,引起相應組織的炎症反應,表現為夜間發作的急性關節疼痛,呈進行性加重。局部皮膚緊張、有光澤、皮溫高,外觀呈暗紅色,紅腫且有明顯觸痛。最常見的累及部位是足部大趾的趾蹠關節、足弓,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次之。全身症狀有發熱、寒戰不適、心悸、白細胞增高等。
【按摩治法】
(1)在疼痛的部位,尤其是第1趾蹠關節和足跟周圍,做點揉法5分鍾。
(2)患者俯臥,術者先用、揉法在其腰背部操作2~3遍,再點按脊柱兩旁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腰眼、環跳等穴,每穴2~3分鍾。最後掌推腰背部,使局部微微發熱。
【健康提示】
(1)避免誘發因素,盡可能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以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劑。
(2)放鬆情緒,消除精神緊張。避免感染,盡量避免外科手術。
(3)肥胖者要積極減肥,這對於防止痛風的發生頗為重要。
(4)不宜勞累,注意勞逸結合。最好不要參加跑步等較強烈的體育運動或長途步行旅遊。
(5)戒除煙酒,也不宜喝濃茶、咖啡等飲料。忌食各種動物內髒、骨髓等高嘌呤食物。少吃魚蝦、菠菜、豆類、香菇、香蕈、花生等。多飲水,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
瘙癢症
瘙癢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以皮膚瘙癢為主的病症。主要原因有內髒疾病,如肝髒病、糖尿病、尿毒症、腦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內分泌障礙等。一些植物花粉、動物皮毛、抗生素藥物、食物因素及氣溫變化等,都可能引起瘙癢的發作。表現為限局性或全身性皮膚瘙癢。
【按摩治法】
(1)患者取坐位,術者點按其枕骨下風府、風池二穴,並拿風池穴。
(2)患者俯臥,術者以兩手拇指從上到下分別按揉其背部風門、肺俞、膈俞、肝俞、脾俞等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次。
(3)分別按揉上肢合穀、曲池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次。內關、外關二穴同時用對按法操作。
(4)自上而下分別按揉下肢膝關節上的血海穴,膝關節下的足三裏、三陰交、太衝等穴,順、逆時針方向各20次。
【健康提示】
(1)瘙癢症是一個多種原因導致的症狀,按摩隻是緩解瘙癢的程度,故應注意對原發病的治療。
(2)對瘙癢局部可用重力撫摸法止癢,盡量不要用手強力抓撓,以免導致皮膚破損感染。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老年斑
老年斑即老年性色素斑,是指老年人皮膚上出現的一種脂褐質色素斑塊。常見於高齡老人,故被人們俗稱為“壽斑”。以麵頰區和手背部為多發部位。
【按摩治法】
(1)兩手掌互相搓擦,待手掌充分暖熱後,對麵頰進行上下左右的按摩,直至麵部出現舒適的熱感為止。
(2)兩手握拳,拇指在外,其餘四指握於掌心。用拇指指甲對準斑點局部進行刮擦,直至皮膚變紅和發熱為止。
(3)再將兩手背交叉摩擦,反複進行。
(4)仰臥,自我摩腹3~5分鍾。由他人搓摩脅肋部。
(5)俯臥,由他人捏脊5~10遍,並按摩肺俞、膈俞、肝俞、腎俞等穴。用擦法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老年斑是組織衰老的一種先兆斑,一旦有出現老年斑的跡象,應該加強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老花眼
老花眼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眼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逐漸減小,調節功能減弱甚至消失,從而造成看近物和閱讀困難的生理性改變,也是氣血日漸衰弱、肝腎精氣虧損的表現。
【按摩治法】
(1)眼微閉,本人或由他人在印堂、晴明、承泣(瞳孔直下7分,緊靠目下眶的上緣)、四白(瞳孔直下寸)、太陽、陽白、瞳子髎(外眼角旁開5分)等穴按揉,每穴約1分鍾。
(2)閉眼,兩手掌擦熱放在兩眼上,輕輕捂1分鍾,再用拇指腹自眉頭攢竹穴至眉尾絲竹空穴,抹雙側眉弓2分鍾。
(3)用雙手拇指按摩耳根20次。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壓耳垂(耳垂中心點為耳穴療法的“眼”區),並有力往下拉20次左右。
(4)按壓雙側下肢足三裏、光明穴(足外踝上寸)、太衝各2分鍾,至局部酸痛有脹感為宜。
【健康提示】
(1)忌看字體過小、潦草或模糊不清的讀物。飯後或勞累時不要看書、讀報、看電視。
(2)照明強度要適宜,以晴天的自然光和柔和的燈光為宜。過強或過弱的光線,都對視覺有害。
(3)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粗糧、植物油等,以維持眼部正常的代謝過程。
(4)及時更換度數合適的眼鏡。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眼病,主要是由於眼內房水排出係統功能障礙所導致,與情誌失調、激動、惱怒有關。多數患者早期無任何症狀,中後期眼壓升高時可有頭昏、頭痛、眼脹痛、結膜充血等症狀。眼底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按摩治法】
(1)用雙手拇指橈側緣交替推印堂至神庭50遍。用雙手拇指分推攢竹至兩側太陽穴30~50遍。用大魚際或掌根揉太陽。
(2)用雙手大魚際從前額正中線抹向兩側,在太陽穴處重按3~5次。再推向耳後,並順勢向下推至項部,反複操作3~5遍。
(3)用拇指指腹推橋弓左右各10遍。用力拿捏風池10~20次,以局部產生較強的酸脹感為佳。穴30次。按揉睛明、攢竹、承泣、四白、絲竹空等穴各20~次。用一指禪推法推按眼眶3~5遍。雙手食指微屈,以食指橈側緣從內向外推抹上、下眼眶各50遍。
(4)由前向後用五指拿頭頂,至頭後部改為三指拿法,順勢從上向下拿捏項肌3~5遍。
(5)用力拿捏虎口的合穀、背部的肝俞、肩背部的肩井,然後拿捏下肢的光明(足外踝高點上5寸,)、太衝、太溪等穴,各30~50次。
【健康提示】
(1)早期診治對保護視功能、防止視力喪失極為重要。
(2)不要長時間低頭做事,不宜從事重體力勞動,防止加重病情。
(3)安定情緒,不要急躁,以防血壓升高後引起眼壓隨之升高。
(4)平時應多活動,多散步,防止缺氧對血管造成損害。看電視最多不超過3小時。
(5)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白內障
白內障是由於細胞代謝障礙、晶體透明度下降和混濁,逐漸導致視力模糊的慢性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多因年老體衰、肝腎兩虧、精血不足,精氣不能上榮於目所致。
【按摩治法】
(1)用拇指、食指提捏兩眉之間的印堂穴,雙手拇指分抹眉弓5~8遍,按摩晴明、四白、太陽等穴。
(2)雙手五指一前一後分別按揉、拿捏前額和後項部風池穴。
(3)用拇指背關節處輕擦兩上眼瞼10~20次。兩手快速搓熱,撫於眼部,重複操作4~5遍,使眼部感到溫熱舒適。
(4)用力拿捏虎口的合穀、背部的肝俞、肩背部的肩井、然後拿捏下肢的光明、太衝、太溪等穴,各30~50次。
(5)最後,雙眼向左右方向各旋轉十餘次。
【健康提示】
(1)早期老年性白內障,通過按摩可以大大延緩其病情發展過程,提高視力。
(2)照明強度要適宜,以晴天的自然光和柔和的燈光為宜。
(3)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4)如果視力受影響較大,應考慮手術治療。
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又稱“鼻淵”,以鼻流濁涕(從鼻腔上方向下流)、如泉下滲、量多不止為主要特征,是常見鼻部病症。常伴有頭痛(兩眉之間印堂穴處痛)、鼻塞、嗅覺減退,病久者虛眩不已。
【按摩治法】
(1)用一指禪推法從印堂開始操作至太陽穴。由內眼角睛明穴向下,沿鼻旁至迎香穴,壓力由輕至重,以麵部肌膚微紅為度。然後中度按揉迎香,或用搓熱的大魚際上下摩擦鼻翼兩側30次,以局部溫暖為佳。
(2)俯臥,由他人按摩第3胸椎下身柱、夾脊和肺俞、膈俞穴,以透熱為度。
(3)最後重力點按合穀、曲池、足三裏等穴,約5分鍾。
【健康提示】
(1)本病急性者易治,慢性者難治;初病者易治,久病者難治;實證者易治,虛證者難治。故當及時診治。按摩作為輔助治療,有一定效果。
(2)過敏性鼻竇炎應及早查找過敏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3)穩定期加強耐寒鍛煉,防止感冒,減少誘發因素。
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包括慢性咽炎和慢性喉炎。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的彌漫性慢性炎症,表現為咽中不適、有異物感或幹燥灼熱感,咽癢欲咳,痰稠不易咳出,晨輕夜重。慢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症,以聲音嘶啞為主症,講話多時則加劇,喉部伴有不適感並有分泌物附著。過多吸煙、飲酒,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等的刺激,長期用聲過度,也是常見的的致病因素。
【按摩治法】
(1)患者自己經常輕輕按揉咽喉部位及喉結兩旁3~5分鍾。經常按揉咽喉部天突穴。
【健康提示】
(1)在咽喉局部施行按摩操作一定要輕柔,切忌用力過猛、過重。
(2)保護嗓音,盡量少說話。
(3)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4)忌吃堅硬、油炸、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多飲水,經常用菊花、胖大海泡茶飲。
(5)積極預防感冒,減少複發機會。
(6)經常按揉上肢的合穀、內關、列缺、魚際、曲池,下肢的太溪、照海(足內踝下5分)、三陰交、足三裏等穴。
牙痛
牙痛是最常見的口腔疾患,毛病雖小卻十分痛苦。實證多發於偏吃辛辣、油炸、火鍋及嗜好煙酒者,虛證則見於腎虛之人。胃腸火盛會引發實證牙痛,症狀有牙齦紅腫,甚至出血,並伴有口臭。腎精虧乏、虛火上炎所致牙痛,症狀有牙根鬆動或齦肉萎縮,伴有頭暈、失眠、耳鳴、腰酸。齲齒可見牙髓質損壞。牙本質過敏者怕冷、熱、酸、甜等刺激。
【按摩治法】
(1)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牙床局部的頰車(下頜角前上方約1寸,咬牙時咬肌隆起處)、下關穴(耳前鬢角下顴弓下凹陷中,張口時有隆起處)l分鍾左右。實證應重按,虛證宜輕按。
(2)用拇指指尖重力按壓二間(第2指掌關節前下凹陷處)、合穀各0.5~l分鍾,對實證牙痛有特效。
(3)用雙手拇指指尖分別點按頭部的風池穴、下肢的內庭穴(第2、3趾縫紋頭端)。牙齒有搖晃感者加揉太溪穴。
【健康提示】
(1)注意口腔衛生,飯後及時漱口,早、晚堅持刷牙,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2)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火鍋食品,戒除煙酒。
(3)牙若是遇熱而痛,可用冰袋冷敷頰部也可以用鹽水反複漱口。
(4)齲齒反複發作者,應及早拔除。
幹燥綜合征
幹燥綜合征是以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損害為主,又稱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病”,多發於40歲以上女性。本病既可以單獨存在,也會出現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中,如繼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累及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神經等諸多係統,造成多係統、多器官損害。主要表現為幹燥性角膜結膜炎、口腔幹燥、咽幹喉痛、大便幹結,或伴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風濕性疾病。
【按摩治法】
(1)患者取坐位,按揉麵頰腮腺部位的頰車、下關穴各1分鍾。拿揉喉結、點按廉泉穴2分鍾左右。
(2)患者仰臥,按揉膻中、中脘、氣海、關元各1分鍾。順時針摩腹3~5分鍾。
(3)患者俯臥,術者掌推其脊柱兩旁3~5遍。按揉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腎俞各1分鍾。
(4)沿手臂內的拇指側推摩3~5遍。重點按揉尺澤、列缺、合穀穴。
(5)按揉足三裏、豐隆、三陰交、複溜(內踝高點與跟腱連線中點上2寸)、太溪、照海穴各1分鍾。
【健康提示】
(1)保持生活與工作環境的濕潤。外出應帶防護鏡,避光、避風。
(2)注重口腔衛生和牙齒保健,飯後及時漱口,早晚堅持刷牙。如果患有牙周炎、口腔黴菌感染,應及時治療。
(3)注意補充水分,除多喝水之外,主食應多進流質,如稀飯、豆漿等。適當多吃些梨子、蘿卜、蓮藕、荸薺、蜂蜜等潤肺生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薑、蒜、胡椒等燥熱之品,防止病情加重。
自發性多汗症
自發性多汗症主要是指原因不明的異常出汗過多。和一般情況下正常的生理性出汗不同,自發性多汗症表現為陣發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多汗,汗液多局限於腋下、手掌、足底。患者皮膚常處於濕冷狀態。
病情常隨著氣候、運動、情緒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按摩治法】
(1)手掌緊貼胸部,由上向下抹揉10次,兩手交替進行。搓摩脅肋部20次,按揉臍中、氣海(臍下1.5寸)、關元各2分鍾。
(2)推腰背部脊柱兩側5遍,按揉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各1分鍾。
(3)按揉合穀、曲池、內關、勞宮等穴各1分鍾。
(4)點揉下肢的足三裏、血海、三陰交、太溪、複溜、太衝等穴,各1分鍾。
【健康提示】
(1)保持心情舒暢,遇事不可過於激動,行為動作宜緩慢。
(2)飲食宜清淡,戒除煙酒。
(3)冬季注意使用潤膚霜保護皮膚,避免出汗過多導致失水。
(4)經常更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
中暑
中暑是突發於盛夏或高溫環境下的一種急性熱病,多因冒暑勞作、遠行或高溫作業,或年老體弱睡眠不足,複感暑熱、暑濕而致。以高熱、汗出、頭暈、胸悶、心慌、惡心、嘔吐、口渴、腹痛、腹瀉、煩躁,甚則神昏和抽搐等為主症。
【按摩治法】
(1)患者取仰臥位,由他人點壓和按揉頭部的印堂、太陽、百會、神庭(前發際正中點)、上星(神庭上1寸)等穴。
(2)柔和按壓上肢的合穀、外關、曲澤穴。伴有惡心嘔吐者,輕揉中脘、內關。
(3)患者俯臥,由他人點壓和按揉背部的大椎、下肢的委中穴(膕窩正中)。手足抽搐者,加按下肢的陽陵泉、太衝穴,並拿捏小腿肚腓腸肌。
【健康提示】
(1)中暑發病急驟,變化快,需及時救治。首先要離開高溫環境,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再施以急救。
(2)按摩治療中暑療效肯定,方法簡便,可作為急救的首要措施。危重病例應采取綜合措施治療。
(3)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準備好清涼飲料,保持室內通風,注意勞逸結合。
昏厥
昏厥常由於各種原因如缺氧、貧血、低血糖、高血壓腦病、體位性低血壓、癔病等引起。患者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導致短暫性意識喪失。以突然昏倒、神誌不清、不省人事、顏麵蒼白、汗出肢冷為主要特點,或伴有氣壅息粗、喉中痰鳴、牙關緊閉等。一般持續時間較短,蘇醒後無後遺症。病情嚴重者,昏厥時間較長,甚至一厥不複而死亡。
【按摩治法】
(1)急用拇指指甲重力掐按患者人中溝中的水溝穴、鼻尖上的素髎穴、足心的湧泉穴。一般情況下,患者都會出現疼痛反應而即刻蘇醒過來。
(2)昏厥病人蘇醒以後,往往會有頭暈、胸悶、惡心、疲乏無力的感覺,可輕輕按揉百會、合穀、內關、足三裏等穴,使其好轉。
【健康提示】
(1)昏厥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病症,應緊急救治。按摩對於部分昏厥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但對心源性昏厥則要采取綜合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2)避免精神刺激,避免使用鎮靜劑。
(3)身體虛弱、過度勞累的人,患有貧血、低血糖、高血壓、低血壓的人,應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體位之後,切忌突然快速站起,以防暈倒。當出現頭暈、眼冒金花等症狀時,應立即采取臥位,以避免昏厥的發生。
醉酒
醉酒又稱急性酒精中毒,是由於一次飲入過量的高濃度酒精引起的。患者中樞神經係統由興奮轉為抑製狀態,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肢體麻木、頭重腳輕、譫語、躁動。嚴重者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按摩治法】
(1)將手掌放在醉酒者肚臍上,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揉30~5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按揉次。
(2)上起劍突(即胸骨下端突起處),下至恥骨聯合(即陰毛附著處),用手指反複抹擦,可以來回次,以局部溫熱為度。
(3)如果伴有頭痛、頭昏,可按摩百會、印堂、太陽等穴。若伴有惡心、嘔吐,可指壓合穀、內關(掌麵腕橫紋中點上2寸)、中脘等穴。對譫語、躁動、抽搐或昏迷者,可用手指重力點壓其頭頂百會、人中(或鼻尖素髎穴)、合穀、太衝等穴,至醒為止。
【健康提示】
(1)醉酒者如果皮膚發紅,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著涼。按摩時室內氣溫不宜過低,術者雙手必須搓熱後方可進行按摩。
(2)醉酒者如果嘔吐不止,用熱毛巾撒一些花露水敷在其臉上,往往能醒酒止吐。
(3)當醉酒者昏睡時,應將其屈身側睡,頭偏向一側,以避免嘔吐物吸入肺內導致窒息。
(4)醉酒者出現抽搐時,應在口中塞入幹淨毛巾,防止咬破舌頭。如醉酒者麵色蒼白、大汗不止、心律不齊、呼吸異常以及昏迷,應盡快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