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驢、豬組成的牲畜群,緊跟在車隊後麵。
王雙喜家的老弱牽著馬走在牲畜群的外側,半大的孩子騎著肥碩的大白種豬,擠在牲畜中間。
平時圈養著的大白豬最不安分,母豬的氣味刺激它們隨時處於發情狀態,稍不留神就往母豬背上怕,有時見不著母豬,它們將愛向別的物種傳遞,一路上因為這些豬可是炸了好幾次群。
王家身強體壯的男女們挎著槍,打著馬走在隊伍外側。他們在遼闊的草原車馬揚鞭,意氣風發擺出最酷炫的姿態。家主王雙喜的那句:“這終將是王家的時代。”一句話刺激的他們放聲呐喊,鬼哭狼嚎一番後。有人像掄著馬刀一樣掄槍,一邊掄一邊對周圍的兄弟姊妹大聲抱怨,告訴他們這槍實在沒自家馬刀好使,引得周圍和聲一片。
他們的行為無論透過哪個角度,都顯得菜鳥味百分百不打折。
打劫是草上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稍有實力的隊伍都有豐富的打劫別人與被人打劫的經驗。通常大規模出行,騎士們三五成群以牲畜群為中心,幾十組散布在方圓幾十平方公裏的區域。遇上小規模的隊伍就地驅趕,如有可能順手打劫一下,豐富下業餘生活;要是遇上大規模的職業馬賊,脫衣服,秀肌肉,拿刀亂抹,要是這樣還不能嚇跑對方,逃就是,因為他們做完這一套,大部隊早就得到信了。
王家人做護衛這是在為難他們,燒磚,打鐵,他們個個在行。他們現在的戰鬥素養,選擇這樣的方式,其實非常合理。誰能指望槍都端不平,能熟練準確的在顛簸馬上行進射擊呢。
他們臨陣磨槍不得其法,可以指導他們的王雙喜,忙於思考。他思來想去不知道一些事情的症結在哪,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擔憂從何而來。
本來護衛整支隊伍由趙洛的人嗎承擔,他信誓旦旦拍著滿是胸毛的胸脯,主動攔下這份差事,白秋才放心大膽帶著她的人馬向前推進,給所有人打前站。沒成想,出發後第二天,趙洛變卦了,他瀟灑的向遠方奔馳,隻留下一個永不回頭的背影。
眾人罵聲一片時,缺了左手,少了右小腿的王雙喜站出來,文縐縐的說他要力挽狂瀾,拯救大家於危難。不得不說站著巍然不動的王雙喜賣相極佳,極富親和力。他穿著一身裁剪得體皮衣,一頭銀發打理的一絲不苟,絡腮胡子與鬢角連成一片,貼著臉頰修剪根根怒張,養尊處優的生活帶給他一張與年齡不符的臉皮,笑起來眼角的魚尾紋逗得大姑娘小媳婦一陣亂叫。最為誇張的是,他的皮褲襠部故意多添了一些硬毛皮,一個半球頂在那,告訴別人,他活好的不怕來自任何方麵的挑戰,有了這些特質,誰還會去注意他左手套著短劍,右腳是假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