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1 / 3)

別放棄

近幾年來,已作古多年的丘吉爾突然又引起了醫學界的興趣,或者說當今醫學尚未解開丘吉爾的健康長壽之謎。他愛喝酒V到晚年也不加節製。抽煙更凶、幾乎是雪茄不離唇。更是一位饕餐公,貪不厭橡,苗無禁忌。一生波瀾壯闊,幾經磨難,大起大落,緊張繁忙,多才多藝。他的許多習慣和做法是違背現代養身之道'的,然而他不僅活到80多歲,而且健勝充實。

我想起另一個西方老人的話:“我一天得抽1召支雪茄,到了我這年齡,不抓住點什麼是不行的,我當然不是提倡老年人都要拚命吸煙。恰恰.相反,我本人不吸煙,也討厭煙的味道。令我多想的是上了年紀的人為什麼“不抓住點什麼是不行的”?

抓什麼?

哪些該抓住,哪些該放棄?

我曾在一個老幹部活動中心看幾位老年人打球,為了一個球他們爭得麵紅耳赤,甚至不歡而散,旁邊有人說風涼話:“真是一群老小孩,值得嗎?”我在旁邊卻看得很感動,就是要這份認真,認為不公就要爭,就要吵,比賽就得像個比賽的樣子。老了不要害怕再一次成為小孩,像小孩子一樣熱愛人生,熱愛生活,熱愛陽光,就會增加許多快樂,忘掉許多憂慮,有什麼不好?

老小孩式的老年人大都活得輕鬆,生活愉快,人緣兒好。

我想這就叫“抓住了一點什麼”。抓住了自己喜歡幹能夠幹的事情,抓住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快樂。

我喜歡早晨遊泳,通過幾年的觀察,發現堅持得最好的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春夏秋冬,冰雪風雨,他們最準時,興致最高,他們也很少鬧病。倒是中、青年人,常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或者發慷,不想睜眼,不想起床了,或者感冒了,連許多天不敢下水。中青年比不過老年,這不奇怪。因為老年人抓住了這件事。這是也們一天中最美的最快樂的時刻。經過水的親吻和擁抱,皮膚光潔肌肉富有彈性。在水中從精神到肉體的所有緊張都緩解了,悠哉,樂哉。大家說說笑笑,交流著觀代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和每個人行之有效的養身之道,每一天都有一個美妙的開始'“抓住點什麼”就是不讓自己人未老心已老,人剛老心巳死。

真正能使老年人悲傷的不是年歲的增大。而是希望的減少。希望少了,生命的動力就少了,歡樂自然也就少了。

其實老年人的幸福和快樂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得多。就看你去不去抓住它。

人都是越老了越更像自己,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最近,德國《明星》雜誌公布了人類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人腦是整個宇宙中最複雜的組織,“它由100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到20幾歲以後,每天損失的腦細胞大約才隻有100個。按這速度,隻有在七八十歲以後才會導致記憶衰退,而“90%“的人肯定可以精神鬉鑠記憶健全地活到老,老年人的腦子可以與年輕人的一樣靈活。”一個人自己感覺多老,他就有多老。

老是無法回避的,正像死亡無法回避一樣。但誰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與其悲歎老之將至,不如像美國自然主義者巴勒斯那樣欣賞老年:

“樹葉漸漸變黃的時候是多麼美妙啊!落葉之前,請看那豐盛的光澤和色彩。”

畫對煩惱

《城市人》雜誌向讀者征文:“我最煩惱的一件事”。

曾有人擔心能不能征到敘述煩惱之文?社會開放,人心封閉,人們有好事願意對外講,煩惱的事還會公開嗎?

出乎編輯部所有人的意料,來信來稿異常踴躍,從中學生到大學教師,從工人、農民到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各個階層的人都有煩惱,而煩惱又是五花八門。

城市人的煩惱大致可分為四類:

家庭造成的煩惱——丈夫脾氣不好,罵不離口,拳不離手;丈夫是酒鬼;妻是50年代的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還不如個小學生,心善愛做好事,卻不得好報,老是長不大;父母經常吵架,放學後害怕回家……等等。

感情上的煩惱一臉不會笑,心不開放,不適應現代社會交際,錯過愛的機會,誤了青春;中學生初戀接到第一封情書,不知所措;中學生裏居然有“情場老手”,也有失戀的煩惱;一貫當好學生,太苦太累,自由太少,自己丟失的太多,想做個“壞女孩”等等。

領導給造成的煩惱——不給進言的機會,無法跟領導對話;被領導誤解;領導不給派活〒;領導越來越像主子,自己越來越像仆人……

跟社會有關的煩惱——送禮成災;過年為禍;評不上職稱;工資、物價、失業等等不勝枚舉。

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現代人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煩惱並沒有減少。相反:當今世界充滿了煩惱!你要想快樂,則必須自己下力氣去尋找,所以到處可見勸說人們要多笑、如何笑的文字。

然而煩惱是躲不開的。帶著煩惱很難找到快樂,即便強顏歡笑,也隻能是苦笑。

我並不簡單地勸自己和別人“不要自尋煩惱”,“退一步海闊天空”、“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等等。

煩惱都是具體的,千差萬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話、套話排解不了細微的煩惱,也不可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光說要樂觀是樂觀不起來的。

世上有沒有煩惱的人嗎?

有光在笑聲中長大的孩子嗎?

埃利斯說,隻有一個地方是樂天派成堆的,那就是精神病院。

對付煩惱最積極最有效的辦法是正視煩惱,用強大的理智,用實際行動。有時徹底感受了煩惱之後,反而能解除煩惱。煩惱的滋味雖然是苦的,也能成為靈魂的營養液。處理得好能成為財富。煩惱後能徹悟許多東西,深刻往往來自煩惱。不是歡樂,恰恰是煩惱和痛苦成為人生的導師。

世界著名的“煩惱大師”,被魯迅稱為“拷問靈魂”的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有言:“對於具有高度自覺和深邃透徹的心靈的人來說,痛苦和煩惱是他必備的氣質。”煩惱是自己,快樂不過是偶而光臨的客人。歡迎客人,但也不能不要自己。

我說的正視煩惱不等於鑽進煩惱中出不來,被煩惱糾纏不休,那就構成了對自己的迫害,會扼殺靈魂。

像前邊提到的由領導造成的那些煩惱,首先是你把自己放在了軟弱可欺的位;’1上。或者惹他下,讓他也煩惱一回,看他能把你怎樣?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君子不跟小人鬥,阿0—回。如果真的連躲也躲不了,身在屋槍下不能不低頭,就學習日本人的辦法,給領導畫個像,然後用木棍敲他的頭……

有些在自己看來非常煩惱的事情,幾乎是過不去7,在別人看來卻很簡單。其實過一段時間你自己回頭看,也覺得當初煩惱實在不值得。每個人都不會是歡樂一生,也不會是煩惱一生。煩惱是有時間性的。

生活充滿煩惱,生活也從不停止前進。所以我們就有理由問一句:果真有那麼多煩惱嗎?其實,人類有許多對付煩惱的辦法:

去旅遊,遊山玩水,超然塵世之外,有助於遐想靜思,許多解不開的煩惱很容易化解。有位女領導人,被煩惱纏住時就去逛商店,逛了一家又一家,擠人,被擠,看人不看貨,什麼東西也不買,在人山人海中擠累了,回到家就睡覺,一覺醒來就好過多了。有個女工,心一煩就去采購,把錢花光心裏就好受了。還有的人煩惱時找一本喜歡的書看,或找個地方大吼大叫一番,心裏也會頓覺痛快許多,或者去運動,出一身大汗……

日本有個“笑節”,每年10月10日,高博城的人或臉上塗成紅白相間的條紋,或戴上麵具,瘋笑,狂笑,直笑得滿地打滾,直笑得怒氣全消。據報紙發表的統計資料,在一年365天裏,中國有375個節日,為什麼不再增加一個“煩惱節”?讓大家公開地淋漓盡致地煩惱一回,看看會怎樣。

人會越來越醜嗎?

單指外表,不包括心靈。雖然外表的美醜和內在素質有很大關係,內在的良好修養流露出來的氣質美,使人有一種超俗的魅力。氣質是人的綜合指標,反映心靈,直接顯示人的文明程度。曆史上和現實中都有許多外表奇醜而深具大才者和外醜內善者,內在的才智和善良使他們醜得不俗,醜得可敬、可親、可'愛。

這篇短文無力承擔討論人類心靈美醜的大問題,也不太多地涉及心靈和外表的關係。隻想提出一個簡單的也許是愚蠢的問題:人類是越來越漂亮呢,還是相反?

兩年多以前,我參觀日本奈良的一座著名的神廟。正趕上中學放春假,到處都可以看見穿著校服的中學生。見得多了突然生出一種疑問:這些年輕的學生為什麼一點兒都不水靈?

俗話說,鬼在十七八歲的時候都是漂亮的。日本的少男少女為什麼不好看呢?

疑問一經提出、就愈覺自己問得有理。再看成群結隊的中學生更證實了自己的感覺。但,這樣的問題卻不便請教別人,隻能自己先找一找答案。

——也許是天太熱,我太疲乏了,學生們也累得無精打采。大家都處在智商、情緒、身體的最低潮,我的感覺難免沒有誤差。

——也許是校服的樣式和顏色過於沉悶,嚴肅整齊有餘,生動活潑不足,束縛了年輕人的青春朝氣和美貌。學生們被鑲在一片片黑色的或藍色的機械僵硬的色塊裏,能不讓人感到醜嗎?我還找出了其他一些理由,卻都不能讓自己信服這樣一個道理:中學生們原本是漂亮的,隻是由於外部因素才使他們變得難看了。

我開始留意觀察人的相貌,隨時隨地,比較各種各樣的人,希望能得到有力的證據。證明人類隻會越來越漂亮,而不是相反。契訶夫說過:“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麵貌、衣裳、心靈、思想。”為什麼人類還有醜俊之分呢?還是醜俊本無標準,純粹是不同人的不同感覺?

一天早晨,我在新宿地鐵站口見到了令人肅然動容的一幕——上班的人如潮水般湧出了地鐵站,他們大都相貌堂堂,服裝整潔,目不斜視,腳步匆忙,表現出一種目標明確的堅定、自信、緊張和有秩序。女人也一樣,氣度不俗,一副重任在肩、目標在正前方的匆忙。萬頭攢動,色彩斑斕,出站後很快疏散到四麵八方,緊跟著又會從地鐵裏湧出一批。那黑壓壓急匆匆晃動的身形,不知為什麼讓我想到了南極那一片片勇敢可愛的企鵝,晃動著身軀,一個接一個地決不猶豫地投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