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話要得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 1)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人際交往中,對於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也不要對別人說,那樣你就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隻為嘴傷人。”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說話隻顧自己嘴巴的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人和人之間本來沒有那麼多的矛盾,往往隻是因為有人說話不加考慮,隻為逞一時口舌之快,隻言片語傷害了他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了台,使對方心中燃起了怒火,這才出現了矛盾。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招人喜歡,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們過不去,而是他們在和人相處時總是自以為是,說話不會拐彎,硬邦邦的,讓人難以接受。一般來說,說話又直又衝的人是不會有好人緣兒的。

小王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從來都是有啥說啥,向來不會含蓄、委婉,所以他經常為此而得罪同事。有一次,飲水機沒水了,他對同事小張說:“幫個忙,換桶水吧,就你閑著。”

小張一聽,立馬不高興了,說:“什麼就我閑著?我在考慮我的策劃案呢。”

小王碰了一鼻子灰。

過了沒幾天,幾個同事在一起談話,讓小王說一說對公司管理的看法。於是,小王就像竹筒倒豆子似的一吐為快:“我認為我們公司目前的管理非常混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簡直就是一個鄉下企業。”大家聽到這話都很不滿,認為小王話裏有話,好像同事們都是壞人,就他一個是好人。

一會兒,同事小李問小王,某件事情可不可以再往後拖一天,因為手裏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想到,小王卻聲色倶厲地說:“有這樣做事的嗎?你別找理由了,這可是你分內的事,又不是給我做的,你看著辦!”

小李也不甘示弱,說道:“喂,請注意你的措辭。你以為你是誰呀,我就是沒有時間!”

小王氣得臉紅脖子粗,說:“我怎麼了?本來就是這麼回事嘛,我不過是實話實說。”

正當他們生氣的時候,副總走了進來。他把小王叫到辦公室,對他說:“你知不知道,大家私底下都叫你什麼呀?”

小王說:“不知道。”

副總說:“西伯利亞寒流。”

小王一驚:“為什麼呀?”

副總笑著說道:“因為你說話總是硬邦邦、冷冰冰的,扔在地上都能出聲,一點兒都不注意措辭,經常讓人難堪。”

小王一下子把頭低了下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難怪大家都不喜歡他。以前,他還以為是自己工作出眾,同事們嫉妒他呢,原來是自己說話太衝,殺傷力太大,傷害了別人。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很驕傲,言行舉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後來,有一位朋友把他叫到跟前,用很溫和的語氣對他說:“你從不肯尊重他人,事事自以為是,別人受了幾次難堪後,誰還願意聽你矜持誇耀的言論,而你的朋友也將一個個遠離你,你再也不能從別人那裏獲得學識與經驗。而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是很有限的。”

聽了這番話,富蘭克林很受震動,決心痛改前非。從那以後,他處處注意,言語行為恭敬謙和,謹防損害別人的尊嚴。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敵視、無人願意與之交往的人,變為極受人們歡迎的成功人物。

許多人自詡為“有話直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其實是簡單地用自己的觀念和習慣去衡量別人的態度和行為,實際上,這並不是對人善意的真誠,隻是自我不悅情緒的隨意宣泄。出言不遜的人,隻會自食苦果。

因此,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明白,小小的一句話,學問大著呢。在人際交往中,你每天都能聽到別人對你說的很多話,這時你不妨將心比心地想一想,什麼是好聽的,什麼是你不愛聽的?哪些話能讓你愉快地接受,哪些話會讓你感覺厭煩,甚至產生抵觸的情緒?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自己不喜歡的話語千萬不要對別人說,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