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八周年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曰寇在盧溝橋啟釁,引起了中日兩國的戰爭,到本年七月,已經八周年了。這其間德寇也發動了侵略戰爭,起初勢焰極盛,幾乎要席卷全歐。由於盟國的通力合作,一致對付,發動了所有物質的精神的力量,務求為保衛自由和平而爭取勝利,到今年五月初,德國無條件投降了,世界的惡魔希特勒支付了他的生命,所有他的黨徒都成了囚犯。日寇在侵略我國的同時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起初也很順利,但是不到一年,情勢就轉變過來,盟國的實力像個攔截海洋的大網,到最近已經攔到了日本本土與我國的沿岸。在先,我國是單獨與日本作戰,到後來,我國成了盟國之中的一員,得道多助,有德有鄰,原也不是什麼僥幸。而瞻望最近的將來,日寇終將潰敗到不可收拾,終將與德寇一樣向盟國無條件投降。勝利屬於盟國,我國的抗戰到底有成功的一天,誠屬大可樂觀的事。但是,單憑打敗日寇就樂不可支,未免單純些。要永久保持樂觀,使它不至於趨向幻滅,國人還得多多努力。
戰爭原是可怕的事。除了法西斯侵略主義者,誰也不愛戰爭。但是戰爭向你撲過來了,你不應戰就歸於滅亡,淪於奴隸,那時候,凡是愛好自由和平的人,無不願意起來抗戰。盟國的偉大力量就是在這一點上凝結起來的。抗戰的目標,說起來也實在簡單,無非要排除自由和平的障礙,大家好好的過生活而已。排除當前麵對的障礙,當然在努力撲滅敵人;而排除未來的可能的障礙,又必須努力規定種種的設計,構成種種的組織,使那種障礙以後無從發生。至於大家好好的過生活,不是一個虛浮的願望,不是一句掛在口頭說說的話,它有實際的內容。簡單說來,就是大家物質上精神上的享受要比以往好,而且一步步的好上去。為此之故,各國在抗戰的當兒,同時還要做旁的工作。就國內說,凡是政治、經濟、教育等關涉人民生活的事項,都要加以改進,使它符合大家好好的過生活的目標。就國際說,凡是需要各國共同商量共同努力的事項,都要切切實實舉辦起來,借以保障各國人民大家好好的過生活。這回世界大戰,說破壞是破壞得夠厲害的了,但是說建設也建設得非常可觀,如今已經可以看出個端緒。試看,各國障礙人民生活的勢力,大多與希特勒一樣倒下去了;人民受了深切的痛苦,知道自己的事必須由自己來治理,大多站了起來,拿出力量來了。這與其說是蔓延的潮流,不如說是共通的經驗。大家都明白,唯有如此,才可以好好的過生活。這個觀點是這回世界大戰建設起來的。
回過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早就有建國的口號。所謂建國,並不同於在空地上造起一所新房子來,中華民國建立了三十四年了。所謂建國,是建立一個讓人民好好過生活的國家,以前的說不上,所以要“建”。建國之道千頭萬緒,可是有個總綱,必須人民站起來,自己的事由自己來治理——當然要互幫互助,不是各歸各的治理。誰如果不站起來,他對不起自己,同時也對不起他人。為什麼對不起?因為他拆自己的台,也拆他人的台。誰如果阻礙他人站起來,他就是害群之馬,其罪可誅。而在他人方麵,必須與害群之馬鬥爭,直到他倒下來為止,否則也就是拆自己與他人的台。這個台為什麼拆不得?因為拆了這個台大家就不能好好的過生活。以上的話太淺近,太抽象了,可是深遠的話,具體的話,大旨也無非如此。從這兒可以看出全國人民努力的方向來了。第一,要真正的站起來;第二,如果遇到障礙,要堅決的把它衝破。大家朝這個方向努力,“建國必成”才不是一句空話,戰勝的樂觀才可以永久保持,不至於趨向幻滅。我們共同奮勉吧!
1945年5月28日作,刊《中學生》戰時月刊89期,署名朱遜。
受教育者與教師節
本誌名叫《中學生》,注定的站在受教育者的方麵說話。從受教育者的方麵想,逢到教師節,是應當對教育者表示誠摯的敬意的。雖說如今所受的教育距離理想很遠,但是有總比沒有好些;若不是許多現任的教育者支撐著這個教育的局麵,受教育者連那距離理想很遠的教育也將受不到。這樣想的時候,在教育者的節日自當有所表示,答謝他們的勞績。
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許多認識,引起許多期望,綜合起來,恍然領悟受教育不該是那麼一回事,就達到距離理想甚遠的結論。這個領悟是有價值的。無論做什麼事情,最要緊的是明白實況;受教育者領悟到自己所受的教育距離理想甚遠,就是明白實況的開端。可是明實況要明白得周全。教育距離理想甚遠是實況,教育不是孤立的事項也是實況,在一切都遠於理想的社會裏,教育無法辦得接近理想也是實況。那後麵的兩點若不明白,就是明白得不周全。因這不周全,不免過分的責備教育者,認為教育辦不好完全是他們的懈怠失職,那就並非實況了。
教育者與其他在苦難中的人們一樣,物質方麵有種種痛苦,精神方麵有種種痛苦。受教育者自知有種種痛苦,非立謀解除不可,同時也該知道教育者的痛苦決不比受教育者來得少,來得輕。解除痛苦若僅是一個願望,必然解除不了什麼痛苦,須要把他認為一種勞作,才有真個解除的一天。凡是勞作,力量越大越好,參加的人越多越好。受教育者與教育者關係最密切,正好拉起手來,齊起步來,共同做這一種勞作。關係這樣密切的人若不能聯絡一致,還說什麼與廣大群眾同其呼吸?因此我們認為,站在受教育者的方麵,逢到教師節,要對教育者表示誠摯的敬意,最好的辦法是向教育者懇切的說:“咱們是同其命運的人,為了解除自身的痛苦,也為了奠定咱們的國家,咱們從今為始,更緊密的團結起來吧。咱們決不是對立的兩類人;你們以我們的長進而得到欣慰,我們以你們的康樂而得到補益。以往我們也這麼相信,這麼聲言,或許由於誠意不足,或許由於體驗不深,似乎沒有多大效果。現在再提出我們的懇求,我們願意在共同努力之下,把教育安排在一個較好的環境中,使他近於理想。”我們想,賢明的教育者必將會欣然接受這樣的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