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前的生活真的很好嗎?(1 / 2)

以前的我真的很愛懷舊,喋喋不休的說,喋喋不休的寫關於自己過去的故事,總覺得那時的時光是我今生最美的時光,現在我不那麼想了。搜狐桌麵出了一張桌麵,說最愛從前的自己,那時的莽撞,那時的青澀,那時的年幼無知,一股腦的都愛。我身邊的人也是這麼說,也這麼回憶。我類似這個的生理時期已經過去了,我不會再說過去的年代怎麼好,我隻會說現在的時光是我最理想的願望:我願意在電腦上揮筆,在網上看新聞;不上網的時候,就把自己多年積累下的、留存的、精選的書籍拿出來,慢慢的看。書中的道理我現在能夠理解了,一看再看,看一遍就多一分理解,每一遍翻看都會有新的收獲。看書的時候就是精簡書本的時候,這些年書是越買越多,越看越少,而一看再看的都是書中的精華。

人在自己生活不好的時候,會說自己過去的時光怎麼怎麼好。過去的生活再好也回不去了,懷念起來,傷感的情緒就濃了許多。我的QQ網友也在QQ空間裏說不願意過年什麼的,難道他們現在的生活不好嗎?未必是這樣的,也許因為青春易逝,容顏不再,似糖的蜜語不再縈繞耳邊,撞擊心理上的落差是影響很大的。人到了這個年紀,該有的都有了,該吃到的都吃到了,該穿的也穿在身上了,該去的地方也去過了,不滿足的都是自己基於年紀大了,人生的倦怠感產生了,不論女人男人,生理上的那個轉化時期或早或遲就來了。於是人的脾氣或好或壞不可避免,有些話隻能聽一半,有時候隨口說出的話並非心聲。

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聽伊能靜唱的那首《流浪的小孩》,特別向往出去闖一闖,犯些人生必要的錯誤,好像不這麼做,就對不起自己曾經的青春歲月似的。寫了許多文字,記了許多日記,保留了許多自己喜愛的歌星的磁帶,唯一沒有去買許多奇裝異服,沒有追風買許多簽字售書的書,但這樣的書在我的書架上也不是沒有,都是暢銷書下架後被我買到手的。我喜愛的書籍都是我喜歡一看再看的書,不喜歡的書漸漸地都被我剔除去作他用了,留作今日回憶的就是自己曾經寫的文字和自己的日記。

那幾年我不得誌的時候——當然我現在也不得誌,但我現在很不看重得誌一說了——我總喜歡一再的翻看自己寫的文字和自己寫的一本本日記,我會為自己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很羞愧,為年華的易逝而傷懷,成天像個懷才不遇的才子似的,我的青春點點滴滴都染滿了矯情的憂鬱。

在酒桌上,我和朋友們說起“抑鬱症”,我和朋友都說自己不會得上這種精神疾病,因為喜歡傾訴,喜歡抱怨的我,還喜歡寫作,心裏有了苦處,沒人可以傾訴,我可以上網在自己的博客裏寫上一番自己的苦水,不管對與不對,反正寫完了自己的心事之後,心情放輕鬆了,什麼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