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殖民帝國 特派衙門(2 / 3)

“波斯灣的海軍還要加張,龍城的艦隊要重組,在馬達加斯加海峽和波斯灣都要有常備的海軍力量。跟陳澤說,暹羅和爪哇今年年內一定要有個說法,籌劃歐洲前要把西洋定下來。”

“野人女真聯係的怎麼樣了,先把他們安排一部到北海島,然後再往澳洲運,那裏也可以漁獵。”

“東麵的大洲讓北海島方麵安排人手去探一下,那裏物產豐富。”

“今年皇上定然要遷都北京,諸事已畢,南京方麵也會有一套人馬,下西洋之事,還是會以南京為主,以鄭和大人為主。”王動對他的幾位幕僚說道,“皇上去北京有好有壞,好的是,離的遠了些,可以放開些手腳。不過京師北移,在蒙古、朝鮮和遼東的動作就要慢點下來了。”

“女真諸總已經有了接觸,十分友好,朵顏三衛這些年一直受朝庭的打壓,也容易拉攏,鹽鐵方麵的貿易先緩一下。陳強,你去安排一下。”陳貴的兒子本來是在琉球主事的,琉球收複之後,陳強便到了北海島,因為早先他也跟著父親去朝鮮做過生意,他對朝鮮和女真那邊還是很熟悉。

“大人,除了女真是我們直接做買賣的,朵顏衛可都是朝鮮人經手的。”陳強回話,“這些年可把他們減肥了,就是朝庭要割點肉放點血,他們也是承受的起的。”

“朝鮮的商家比大明朝的還不如,經不起李家的盤剝,若是大明朝下了上旨,那李家三小子刀子更快。”王動補充了一句。

“嗬嗬,大人,那李成桂也是苦極了。這些年大明朝可沒少跟他伸手,那幾位欽差大人更是手狠。”大明朝每年都會有太監領銜出使朝鮮,朝鮮方麵主要進貢些馬、人參等貨品,永樂帝這些年又加了“白紙”這一貢,弄的朝鮮上下很緊張,過去的欽差太監可不是好對付的,他們親自驗貨,弄的年年朝鮮的官宦人家女兒早早就把親事定下,風聞天朝的欽差大人要入境,馬上把女兒嫁出門,省的被選走。

“那些欽差大人的考課可都是上等,而且個個清廉的很。”王動說道,不過這話他自己都不信,說完這話,他帶頭第一個哈哈大笑。

寧波,這裏是宋朝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蒙古人把這裏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可到了洪武皇帝的時候,因為禁海令,昔日江南第一大港口已經不再有往日的繁華。好在朝貢貿易一開,日本和琉球的船基本還會在這裏領先停靠。

知道王大人要過來,寧波的知府,同知,水師指揮使一幹人早早就已經到城外迎接了。讓這幫官員鬱悶的是,浙江布政使司的同知大人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原來,知道理藩院要在下麵設特派衙門,杭州方麵也打主意了。雖說上麵傳來消息這個特派衙門要放在寧波,可放在杭州也可以呀。海船自錢塘灣入杭州,也沒有問題。

王動是什麼人呀,當初是個商人,現在是命官,他是財神爺呀。杭州府的人這麼想,不過他們又覺得自己的麵子小了點,於是就走了,布政使的路子,寧波怎麼說離省會杭州還是遠了點,去寧波要翻山要走水路,真要是這個衙門放在了杭州,那布政使司也一定是有好處的。於是,同知大人也就陪著王動一起下來了,美其名曰,浙江行省很重視這個理藩院的建構,這次過來還牽扯到市舶司的改製問題。皇上已經有命令下來了,設理藩院特派衙門的地方,也要考慮市舶司的設立問題,下一部更名為海關之後,可能海關要從戶部劃到理藩院。

關於海關劃歸理藩院的事,戶部已經據理力爭了很久,但內府也在打小報告。畢竟現在朝貢貿易大頭是明龍商會在做,這個商會又是戶總插不上手的。外貿他們在做,相應的稅收卻被戶總管著,內府已經心裏很不順了,理藩院職能擴大之後,領銜的又楚王,內府馬上表示支持。

“諸位大人,杭州府為理藩院做的準備,本官也看到了,隻不過皇上欽定的寧波,本官也很為難呀。”王動打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