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年的世界其實是很熱鬧的,不過很多都看上去與大明朝沒有什麼關係。
比如在北海島的人終於發現了阿拉斯加半島,當然這會還沒這個名,上島的人發現了白熊,於是從北海島傳到王動那裏的消息是,在海之東北發現大島這,其島多白熊,且名之為白熊島。
比如英法兩國的百年戰爭已經把貞德給打了出來,葡萄牙年輕王子的開始派人探索南部非洲,他們想知道大沙漠之南的非洲到底是什麼樣子,奧斯曼土耳其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往南逼迫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往西北開始蠶食東羅馬帝國...。
王動翻看這些坻報,整理了些奏報給了永樂,標注消息的來源是萬國朝貢的使臣。
於是某日,永樂把王動召去詢問了一下,在坐的還有鄭和等,顯然,理藩院呈上的折子,已經被眾位大人傳閱過了。
現在的永樂和鄭和已經不隻是知道有非洲和歐洲,而且大致還知道那裏不是家很太平,有很多小國家。
“王愛卿的折子眾位大人也都看了吧。”永樂淡淡的問了一句。
“皇上,自大明南征北戰,鄭大人下西洋之後,大明國勢正盛,大明之國號傳遍四海,外番無不使朝。”禮部尚書這話等於沒說,不過他知道鄭和與王動是一家的,這話捧了鄭和也就抬了王動。
“這西番去國不太遠,往來不利,又與大明無利害衝突,若有意臣屬,可遣人使書。勸其習聖賢之文,修禮儀之製,絕功利之心,息爭鬥。”這話倒是合永樂的調子,一付高高在上的表現。
“北事未了,下西洋之事,暫且放一放。”永樂下了調子。
鄭和早就知道永樂有這心思了,沒想到,皇上居然這麼直接的說了出來。
“那貼氏就這麼敗了,倒是讓人意外,西番這會是群雄紛起呀。”永樂嘟了一句,“蘇祿國上回倒是進了不少銅過來,隻是與南番之爭,俞演俞烈。”
“皇上,南番為爪哇國舊屬,怕是下回可能也會來朝。”王動說道,這意思明白的很,要好好的處理一下,南番打蘇祿隻是他們之間的事,誰贏誰輸,大明都會得利。
“噢?”永樂是知道的,剛說了句鄭和下西洋之事要擱一下,觀望顯然不能安撫蘇祿小弟,要去調停一下吧。又需要派人去調停,倒是個麻煩事。
“此事可讓周大人持書節而往,輕舟而行。”鄭和提議。話是這麼說,周大人即周滿,輕舟而行,少不得又是要十幾條船,幾千號人。
“兵馬不壯,無益於彰顯大明神威。”王動又補了一回。
“番幫膽擼大明虎須?”有人不屑。
永樂自然會有他的考慮,他是個好大喜功的人,要麼不做,要麼做絕。剛才已經說了,鄭和暫時不大規模出使,可蘇祿國一直表現不錯,是要安撫一下。
“前番有龍城想置國,施氏子弟在南番也是頗有作為,已經向理藩院奏請歸附之意,欲立為多拉克島宣慰司使。”禮部尚書好象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事。
“多拉克島何在?”
“於蘇祿國南千裏海外,倒是在鬧事南番之側。”
“準其奏請,囑其調停,此事周滿可使之。隨著鄭愛卿來朝的使臣也一並送他們回吧。”
皇上這麼定下了調子,也就是說,老實聽話的有果果吃,別的太遠的國事,大明隻當個看客就行了。禮部那幫人又忙去了,按著永樂的意思,往下行文,安排具體事宜。
“便宜了施濟孫這小子。”整個澳大利亞都在多拉克島的管理開發之下,施濟孫這下子做大了。
西洋諸國在王動進入後,出現了很多新勢力,而施家等隻屬於傳統勢力,這些勢力是王動依靠也是打壓的對象。施濟孫南下之後,傳統勢力更是看好了開發澳大利亞的前景,正在一步步的崛起。
葡萄牙人南下之後,會帶動歐洲的航海熱潮,與此同時,奧斯曼土耳其會壟斷東西方貿易。除了王動的勢力與土耳其人有點勾結之外,還有就是,王動已經把手伸到了幾內亞灣。
幾內亞灣現在還沒有白人的影子,在那裏,來自龍城的來自東南亞的華人就是黑人眼中的白人。葡萄牙人到了幾內亞灣之後,那就真正開始引發奴隸貿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