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1422年)興和所被蒙古阿魯台襲陷,永樂大怒,此後此所遷到宣府。是年二月,永樂帝調用驢34萬匹,車177500多輛,挽車夫235000多人,共運載糧食37萬石,隨大軍出征阿魯台。三月,車駕出北京,主力仍沿故路北上。與永樂帝高調出征不同的是,阿魯台的眼線也早早的得知了永樂出征的消息。他的消息來源是兀良哈三衛,即最早幫他打天下的朵顏三衛。在得知朱棣出征之後,阿魯台馬上收起了他的王帳開始西逃。
永樂的大軍走的累的要死,但沒見到一個敵人,手下的大臣將軍們個個叫苦不迭,而永樂帝本人興致很高。在楊溥等人眼裏,永樂帝好象是來遊獵的,而不是大軍出征。路上為了鼓舞士氣,朱棣作平虜曲,供將士傳唱。此後又派出先鋒軍去追擊阿魯台。好不容易到了七月,先鋒軍總算是抓著點俘虜了,結果一問,阿魯台已經跑的不知蹤影了,永樂帝非常掃興的宣布頒師回朝。
可能是沒經曆什麼刀兵不爽,當然也有永樂帝本人的戰略意圖,在回來的路上,永樂帝召集臣工宣布,“阿魯台之所以猖獗,是由於有兀良哈與之暗中策應。二寇勾結,邊患無窮,今當移師剪之。”
於是選派步騎2萬,五路並進攻打兀良哈部。這可真是突來橫禍。要說三衛沒有與阿魯台私下活動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三衛還在大明朝的治下,並沒有旗幟鮮明的反叛。可永樂在這次行動中,可是高調宣布要討伐三衛,於是兀良哈部也學著阿魯台一個樣,大家一起逃。永樂大軍則在後麵緊追不舍。
明軍在奇拉爾河畔終於追上了三衛的人馬,好家夥好萬人的大搬家。一聲令下官軍發動突襲。
此役永樂帝親自率前鋒衝進敵群,據說斬首數百級並將蒙古人打散。此後又發動追擊,等蒙古人再一次重新聚攏的時候,永樂帝馬上又依著地形發動進攻,最後敵軍大敗再一次丟下輜重逃竄。
在打擊三衛的過程中,戰果不少,斬其部長幾十人,擄獲牛羊十餘萬,並蕩平敵兵老巢,當然,那老巢裏其實已經沒有人了。此役之後,永樂並沒有收手,派出多支軍隊去追擊潰逃的蒙古人。到了七月底,兀良哈餘黨來到明軍營帳中,下跪投降,表示臣服,不敢有違,九月永樂回師北京。
與此同時,鄭和也帶著上千個外國來賓回到北京。在王動的故意安排之下,本來八月已經到了長樂的鄭和硬是在長樂停留了半個月,然後再一路慢慢北上。等他們到了北京的時候,永樂已經回來五天了。
鄭和鬱悶的是,雖然永樂打了勝仗,他看到的永樂帝卻還是張臭臉。回到府上之後,鄭和才得知,永樂離了北京之後,太子親政,頒布了一些政令,永樂示喜,回來之後全都改回。這種事已經發生不止一次了。但這回不同的是,輔佐東宮的大學士楊士奇、吏部尚書蹇義等因此下獄。
不過,鄭和這頭還沒反應過來,第二天,這些人又從錦衣衛的詔獄裏出來了。這天變的也太快了。
王動可是理藩院的頭,這次一出國一年多,回來時又帶回了這麼多國家的使臣,理藩院又忙了好一陣子。這事忙的開心,因為永樂帝喜歡萬國來朝的熱門。這些天不是設宴就是安排參觀。
王動在忙的腳不著地的時候,趕到北京與王動見麵的陳澤帶來了一個消息,得到了一個消息。古魯(黑龍江左岸支流庫爾河)等處女真頭目隻古爾等36 人入貢。
“隻古爾等不是老實的很的,很少與大明朝有什麼直接的往來,此次怎麼回大老遠跑來入貢。”王動不解。
“皇上宣武,三衛頓首,這對女真部影響很大。原先女真一直與三衛有往來,七月三衛被征伐,女真感覺到了壓力。”陳澤說道。
“本來女真已經有十部答應遷至北海島,這次突然的群體入貢,若不加以阻攔,以後可能影響會更大。”王動聽了這話,也皺起了眉頭。
第二天理藩院果然接到了禮部的行文,而且這次行文禮部吏部兵部三部都有簽章,擬封隻古爾為古魯衛指揮,其他35 人均為千戶。
“隻古爾部有多少人丁?”王動覺得很奇怪,昨天陳澤可是對他說,這次來的所謂二十四部,加在一起的人丁不足五萬,怎麼可能封出這麼多千戶。
“回大人,隻是按指揮和千戶封賞,此前已有慣例。”
“噢。”
理藩院也加了個章上去,表示附議。同時又提出要去核實人丁和建設衛所的要求。
其實王動知道,這個要求其實是做不到的。沒人願意跑這個腿,到時一定是大家一起推手,然後由隻古魯自己上報。
“占城、暹羅、滿剌加、蘇門答剌、榜葛剌、古裏、祖法兒、阿丹、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國仰慕我朝繁華和物產,擬請將朝貢條例作些改變,以便能時常來貢多多貿易。”王動在麵見永樂帝的時候,提了這個折子。
“諸國無舟楫使明,每每以搭我朝寶船為便利,一年一貢雖是可增加稅收,但所費亦是巨大。”說這話的是夏言吉。